歌劇「魔笛」(Die Zauberflöte)K. 620是莫札特的最後一首歌劇。作曲年代是1791年。這齣作品正確一點説,是歌唱劇(Singspiel)而不是歌劇(Opera),不過,現在都把歌唱劇歸類為歌劇的一種。劇本由劇團老闆兼演員與歌手的席卡內德(Emanuel
Schikaneder)用德語編寫。這齣作品在莫札特的歌劇當中,屬於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
在創作「魔笛」的十多年前,莫札特就職於薩爾茲堡宮廷,過著悶悶不樂的日子。他不能自由自在的創作歌劇。他想寫更多的歌劇,於是移居藝術家群集的文化中心維也納。莫札特在這城市創作歌劇,揚名於貴族社會。不過時代在變化,新一批觀眾也欣賞歌劇,於是維也納郊外逐漸誕生大眾劇場。在這種大眾劇場發揮才能的,就是席卡內德。他是一位多才多藝的演藝人員。他正確掌握流行趨勢,推出迎合大眾口味一齣又一齣的作品。
有一天,席卡內德委託莫札特創作一齣前所未有的歌劇。莫札特也很敏感的感覺到時代的走勢,就接受席卡內德的委託,創作一齣新歌劇。他們兩人所指向的,是不分身分,誰都可以無條件欣賞的戲目。
在這齣歌劇中佈滿很容易親近的音樂,或是第1次欣賞歌劇的人也聽得懂的使用超特級技巧的詠嘆調等等,莫札特想創作可以抓住新顧客、以及民眾之心的娛樂性作品。於是歌劇「魔笛」就成為經過200年的現在還被全世界喜愛的作品。
「魔笛」的首演是在1791年9月30日,地點是維也納河畔劇院(Theater an der Wien),首演大獲好評。
在此劇中的「夜之女王」一角,其出場次數雖然不多,但其份量很大。這角色把花腔女高音的演唱技巧發揮得淋漓盡致。一場「魔笛」是否能成功,幾乎要看她是否演唱成功。
首演時,演唱夜之女王一角的是莫札特的妻子康絲坦茲當時33歲的姐姐約瑟法•賀發(Josepha Hofer)。賀發能夠唱非常高音域的聲音,莫札特也知道她的音域,劇中夜之女王的詠嘆調,大家都知道是為了發揮賀發聲音的魅力到極致而所寫。在「魔笛」中有兩首詠嘆調是由夜之女王演唱的,一首在第1幕,另一首在第2幕。這兩首都是夜之女王的詠嘆調,不過單稱「夜之女王的詠嘆調」時,一般都指在第2幕出現的第2首。這首詠嘆調需要驅使高音域的聲音,因此劇中角色雖然是女主角的母親,但常由年輕花腔女高音飾演,並成為她們的登龍門。尤其在德國,因演唱此曲而躍上明星寶座的女高音不少。
這是童話故事。其中會出現魔法師,以及怪物的化身。舞台場景不怎麼明確,年輕男主角塔米諾,好像是日本王子。在18世紀末,一般歐洲人,應該不知道日本在哪兒,出現在舞台上的男主角,一點都不像古代日本王子。也許,席卡內德與莫札特都想用這種異國情調的設定,引起大眾的注意。至於其情節則有點勉強。
有個王子叫塔米諾,為了要拯救被薩拉斯妥羅帶走的夜之女王的女兒帕蜜娜,帶著抓鳥人巴巴給諾到敵人薩拉斯妥羅處。沒想到薩拉斯妥羅是一位賢哲,他把帕蜜娜從夜之女王處帶走,是怕帕蜜娜與夜之女王在一起,也會成為墮落的人。塔米諾了解了薩拉斯妥羅的用意後,就接受薩拉斯妥羅給他的幾個磨練,以便拯救帕蜜娜。他克服所有磨練,終於與帕蜜娜在一起。巴巴給諾也得到美眷巴巴給娜。
在第1幕,夜之女王是被惡棍搶走女兒,懇求塔米諾救她女兒的可憐母親(擄人案!?)薩拉斯妥羅是搶美麗少女的惡棍?塔米諾是救美英雄?那怎麼會在一開頭被大蛇追得大喊救命,還暈倒。到第2幕,原來薩拉斯妥羅是一位賢哲聖人,夜之女王是可怕的巫婆,最後還被薩拉斯妥羅打入地獄,本來要救美的塔米諾,竟在薩拉斯妥羅的祝福下,與帕蜜娜成眷。第1幕與第2幕的善惡角色完全顛倒。
故事的前半,是18世紀童話典型的「救人劇」。公主被惡人抓去,從他國來的王子帶著喜劇人物前往救人。如果順利發展,王子會借「魔笛」的力量,破除惡魔薩拉斯妥羅的魔法,最後救出美麗的公主,兩人成眷,過了幸福的一生。
沒想到在第1幕將要結束時,故事突然一變,薩拉斯妥羅變為聖人,本來要去救公主的王子成為這位聖人的弟子,接受這位聖人的磨練。從這兒以後是借用法國人泰拉蓀所著「賽特斯的生涯」的「磨練劇」。
其實,這兩個部分完全沒有共通點,而且劇本作者也沒有為了要有這種180度的轉換,做任何準備的痕跡。於是成立了一種假設:故事是作曲在進行當中改變,而已經作好曲子的部分就留著沒動。
那為什麼有這種變更?這就沒有一個決定性的説法。在眾說紛紜當中,現在較被信任的説法是,這劇本的作者(很可能是多數人集體創作)在創作中,忽然想到把此劇寫成共濟會的思想劇。為什麼這樣就暫且不管,這一更動,就使「魔笛」的故事前後矛盾,人物的行為就找不出適當的理由。不過,觀賞歌劇時,毫不感覺這種混亂。很奇怪。大概這就是莫札特的功力吧。
劇中漂浮著與莫札特有關係的共濟會的精神,因此全劇都有點教訓的味道。薩拉斯妥羅等賢哲聖人的音樂像是宗教音樂,王子塔米諾的歌曲則像義大利歌劇而有戲劇性。巴巴給諾的歌曲則很滑稽,其台詞也帶有喜劇性。「魔笛」的音樂樣式的特徵之一,就是多元性。夜之女王象徵的是莊歌劇的世界,3位侍女有「小夜曲」的餘韻,巴巴給諾唱民謠,摩諾斯塔妥斯唱土耳其風格的音樂,帕蜜娜與巴巴給諾的二重唱有德國歌曲風格的旋律,薩拉斯妥羅與僧人們的聖詠,還有第1幕與第2幕終曲合唱則有神劇的聲響。具備這麼多樣式的歌劇,恐怕是前所未有的。在宮廷中,在民眾的世界,在異國,在市民社會,在賢哲的集會,在教堂…在世界各地高響的各種音樂樣式都綜合在這裡。
1791年在維也納首演獲得絕大成功之後,當年的上演次數就超過20次。劇情發展到最後,夜之女王被打敗。但是不知何故,莫札特為被打敗的夜之女王,以及在磨練時半途溜走的巴巴給諾,和要橫刀奪愛的摩諾斯塔妥斯等人寫一些極為迷人的音樂。巴巴給諾輕快的詠嘆調「我是抓鳥人巴巴給諾」,夜之女王隨同雷聲登場而演唱的超級技巧的詠嘆調「別怕我兒」「報仇的火燄像地獄般在我心中燃燒」等曲,都是這齣歌劇最引人注目的音樂。
「魔笛」是在故事内容、音樂中還隱藏許多謎團的莫札特最晚年的的大傑作,以致直到現在還被許多人喜愛。至於是不是最高傑作?這當然就沒有絕對的答案。有人説是「費加洛的婚禮」,有人説是「唐•喬凡尼」,有人絕對推「魔笛」是莫札特的最高傑作。
貝多芬則斷言「魔笛」才是莫札特歌劇的最高傑作。他好像覺得音樂非常傑出,但不喜歡故事内容。理由是「這是墮落的故事」。這,只要看他的歌劇「費黛里歐」的故事就會瞭解。一提到男女關係,貝多芬是一本正經的「正派人物」,絕不允許外遇與好色,討厭這種人類古今中外普遍存在的主題。他認為男女關係經常要美麗純潔,人類要有崇高的精神。因此,他無法原諒「費加洛的婚禮」裡頭的男爵那種想追上侍女得到快樂時光的心情,或是「唐•喬凡尼」裡頭的男主角那種拼命追求女人的結果,受到天譴,被打入地獄的情節。就這一點來說,「魔笛」裡頭雖然也出現戀情,但故事全體有超越世俗的精神,正符合貝多芬的信念。
夜之女王的詠嘆調帶有很深刻的悲哀。夜之女王是一個魔女。她使用魔法征服別人。在這歌劇中,她是壞人。但是,她還有女兒被帶走而悲傷的一面。席卡內德與莫札特都沒有把她塑造成勸善懲惡的對象。
在第1幕,女王上場的場面。隨著驚人的大音響,山壁裂開,女王從裂縫中現身。然後唱一首很傑出的詠嘆調。這就是夜之女王的第1首詠嘆調「別怕我兒」。
第4曲
敘唱與詠嘆調 「別怕我兒」(O zitt're nicht, mein lieber Sohn!)
(Diana Damrau 女高音)https://youtu.be/PX2IVpyo9v0
(Natalie Dessay 女高音)https://youtu.be/d1ODbDKmSEc
在一段敘唱之後,續以最緩板(Largo),然後出現極為技巧性的花腔樂段。這是一首花腔女高音的樂曲,與出現在第2幕的詠嘆調,同樣需要極高度的歌唱技巧。夜之女王向塔米諾傾訴女兒被帶走的悲哀,並請他救回女兒。前半部唱出悲傷的母親的氣氛,與後半部指示從遠方來的年輕人救女兒的雄壯,這首詠嘆調把這兩種情緒的對比表現得很出色。這後半部正是像在音階練習瘋狂的樂句。能把這樂句唱得正確的花腔女高音並不多。失去女兒的母親好可憐,塔米諾很快就相信她,並答應她救她女兒。女王唱完之後,又走進山縫中消失,裂開的山壁又合而為一。女王的魔力好厲害。
歌詞如下:
O zittre nicht, mein lieber Sohn!
Du bist unschuldig, weise, fromm;
Ein Jüngling, so wie du, vermag am besten,
Dies tief betrübte Mutterherz zu trösten.
噢別怕,我兒!
無辜、聰明又純真的孩子,
不要怕,可愛的孩子
像你這樣的年輕的孩子,
一定能安慰我深深煩惱的我的心。
Zum Leiden bin ich auserkohren;
Denn meine Tochter fehlet mir,
Durch sie ging all mein Glück verloren -
Ein Bösewicht entfloh mit ihr.
Noch seh' ich ihr Zittern
Mit bangem Erschüttern,
Ihr ängstliches Beben
Ihr schüchternes Leben.
Ich musste sie mir rauben sehen,
Ach helft! war alles was sie sprach:
Allein vergebens war ihr Flehen,
Denn meine Hülfe war zu schwach.
我滿懷憂心
因為我失去了我女兒
所有幸福也隨之而去…
那惡棍逃走了。所有幸福在一瞬間消失…
那惡棍逃之夭夭。
我還忘不掉那情景…
我女兒怕得發抖,
充滿驚慌發抖。
我竟眼睜睜看著她被擄掠,只能呼救!
我只能為她做到這一點,
但我的呼救沒有得到回應…
因為我的力量太小了。
Du wirst sie zu befreyen gehe
Du wirst der Tochter Retter seyn.
Und werd ich dich als Sieger sehen,
So sey sie dann auf ewig dein.
如果能去救我的女兒,
你是她救命恩人。
如果能把勝利抓在你手中,
那她永遠是你的人。
第14曲
詠嘆調 「報仇的火燄像地獄般在我心中燃燒」(“Der Hölle Rache kocht in meinem
Herzen”)
此曲出現在第2幕,夜之女王逼帕蜜娜刺殺薩拉斯妥羅。是「魔笛」中最有名的詠嘆調。曲中以超級花腔演唱技巧表現夜之女王想報仇的激烈心情。
如上所述,在「魔笛」中有兩首夜之女王的詠嘆調,如果單説「夜之女王的詠嘆調」,通常都指這首在第2幕的一首。
夜之女王拿把匕首給帕蜜娜,命令她刺殺殺薩拉斯妥羅,還説,如果做不到,那已不是她的女兒。她的仇恨非常的激烈。
D小調,由長笛、雙簧管、低音管、圓號、小號、定音鼓、弦樂合奏伴奏,幾乎動用此歌劇所有樂器。
歌詞如下:
Der Hölle Rache kocht in meinem Herzen,
Tod und Verzweiflung flammet um mich her!
Fühlt nicht durch dich Sarastro Todesschmerzen,
So bist du meine Tochter nimmermehr.
報仇的火燄像地獄般在我心中燃燒
死與絕望燒毀我的身體!
如果妳不給薩拉斯妥羅死亡的痛苦,
那妳就不是我的女兒。
Verstossen sei auf ewig,
Verlassen sei auf ewig,
Zertrümmert sei'n auf ewig
Alle Bande der Natur.
Wenn nicht durch dich Sarastro wird erblassen!
Hört, Rachegötter, hört der Mutter Schwur!
如果薩拉斯妥羅不變得蒼白,
妳我永遠斷絕母女關係,
永遠被拋棄
永遠被遺忘
所有血緣關係。
聽啊,報仇的各神祇,請聽母親的詛咒!
這首詠嘆調高音部分的音域從1點f音到3點f,跨越兩個8度,而且使用的音符是急速的8分音符。這種在高音域的裝飾性與技巧性的歌唱樣式稱為花腔或華彩,演唱花腔或華彩樣式旋律的女高音,稱為花腔女高音或華彩女高音,並需要能夠發出高音域聲音的天賦,與能夠自由自在驅使這種天賦的技巧。此曲是諸多歌劇中最難演唱的歌曲之一。下面是網路上的幾首「夜之女王的詠嘆調」
Edda
Moser:https://youtu.be/ZNEOl4bcfkc
一開始,她忿怒的程度都很不尋常。超高音部分,通常都會變得又細又輕,但她演唱起來非常飽滿,又控制得很好,令人激賞。所表現出來的真是「夜之女王」。最後一句歌詞「聽啊,報仇的各神祇,請聽母親的詛咒!」唱得很嚴厲。
Erika
Miklosa:https://youtu.be/ERsjRsCBlBo
是世界有名的「夜之女王」。1970年誕生的匈牙利女高音。
Diana
Damrau:https://youtu.be/UXOYcd6KZ0E
1971年誕生的德國女高音,擅於演唱「夜之女王的詠嘆調」。
Rita
Streich:https://youtu.be/COAptyz_GRY
已故舊蘇聯的女高音。
Lucia
Popp:https://youtu.be/hEzVNEqRlqw
Elena Mosuc:https://youtu.be/E2qtTgoajoU
Edita Gruberova:https://youtu.be/yyLJch5U1r0
Bogna Sokorska:https://youtu.be/p-vjyZnrn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