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夜曲(德語:Serenade,法語:sérénade,義大利語serenata,英語寫法同德語,發音不同)是音樂的一種類型,一般都指稱讚情人或女性而演奏的音樂,或這種情景。
小夜曲一詞之使用,可以追溯到中世紀或文藝復興時期。通常由一個歌手,手拿樂器(如魯特琴或吉他),旁晚在屋外,為親密的對手或要稱讚的人物熱唱或演奏音樂。這種音樂並沒有特定的形式,在以後的時代裡也常常出現,在以古時候為背景的歌劇中,也常可看到。
莫札特:歌劇「喬凡尼先生」中的小夜曲
https://youtu.be/1-13t581Fzc
舒伯特、理查•史特勞斯等人的歌曲中,也有稱為「小夜曲」的作品,這些作品顯然是唱給情人或女性聽的音樂。
舒伯特的「小夜曲」(Ständchen)列在他歌曲集「天鵝之歌」中,是他歌曲中最有名的作品之一。歌詞作者是雷爾舒塔布(Heinrich Friedrich Ludwig Rellstab 1799 - 1860)。在網路上以「舒伯特的「小夜曲」歌詞」為關鍵字搜尋,則可以找到歌詞之中文翻譯。
到了巴咯克時期,義大利語Serenata指的常是一種世俗清唱劇,但一般世俗清唱劇是在室內演唱,而「小夜曲」是在野外,由聲樂家與器樂群組成的合奏團在夜色中演奏的音樂。代表性「小夜曲」作曲家有亞歷山德羅•斯特拉代拉(Alessandro Stradella)、亞力山大•斯卡拉悌(Alessandro Scarlatti)、約翰•約瑟夫•富克斯(Johann Joseph Fux)、約翰•馬迪頌(Johann Mattheson)、安東尼歐•卡爾達拉(Antonio Caldara)等人。1700年前後,這些作品通常都配合最低限度的動作表演上演,竟有清唱劇與歌劇的折衷樣式而形成小歌劇。(穿著劇中人物的服裝,但無動作。)
亞力山大•斯卡拉悌:為兩聲部的小夜曲「維納斯和丘比特」
https://youtu.be/vS_PTXQ2wFs
據一些記載,當時清唱劇與小夜曲的主要差異,是小夜曲在室外演奏,因而可以使用小號、法國號、敲擊樂器等,在沙龍那種小房間太吵而無法使用的樂器。
在音樂史上最重要又普遍的小夜曲,是多樂章的大規模合奏曲。而這種作品,常常表明是「小夜曲」。這種樂曲與嬉遊曲也有關聯,因而18世紀以後的古典主義或浪漫主義的音樂裡有許多譜作例子。到20世紀以後,也有少許此類作品。這種多樂章音樂,與同樣是多樂章的交響曲或協奏曲等絕對音樂相較,其樂章數較多,性格較輕,比較偏重聲響悅耳,情緒愉悅,而不太著重主題之發展與表現之濃密。這種作品遍佈於義大利、奧地利、波希米亞、德國等地。
18世紀的小夜曲,其最典型的配器法,是木管樂器與中提琴,加上幾把低音提琴。這些樂器都是可以站著演奏的樂器,這與小夜曲在室外演奏的傳統,有很深的關係。古典主義的小夜曲
在開始樂章與終樂章多安排進行曲。這可能由於演奏者在進場與退場時,常常需要列隊行進的緣故。這一類小夜曲中最有名的,無疑是莫札特的作品群。這些作品的樂章數多超過4樂章,有時還達10樂章。莫札特最有名的小夜曲,是第7號D大調K.250「哈夫納小夜曲」(管弦樂曲)(https://youtu.be/3O1G2IV9kHg
)與由弦樂合奏或弦樂四重奏演奏的第13號G大調K.525「一首小小的晚間音樂」。(https://youtu.be/nPbxIT9W1AY
)。比較大規模的小夜曲,有時會挑選其中的幾個樂章改編為交響曲或協奏曲。海頓的第17號弦樂四重奏曲的第2樂章如歌的行板(Andante
cantabile)長久以來被稱為「海頓的小夜曲」(https://youtu.be/lFi9CWr82A4
),現在已被認為是郝夫修得達(Roman Hofstetter)的作品。
到了19世紀,小夜曲已蛻變為演奏會用的作品,幾乎與室外演奏或典禮用音樂脫離關係。布拉姆斯的兩首小夜曲是管弦樂曲(不過,第1號在最初時是室內樂曲配器。),而且可以説是為了要寫交響曲而練習管弦樂配器法的作品。
(布拉姆斯:第1號D大調,作品11 https://youtu.be/WuUtEZvoIUo)
(布拉姆斯:第2號A大調,作品16 https://youtu.be/w9UPLeAHvw0)
德弗乍克、柴可夫斯基、艾爾噶、蘇克等人都有弦樂小夜曲。
(德弗乍克:小夜曲E大調,作品22
https://youtu.be/-OmMLVEhN24)
(柴可夫斯基:弦樂小夜曲C大調,作品48 https://youtu.be/BNxwVOZwu10)
(柴可夫斯基:憂鬱小夜曲,作品26
https://youtu.be/PlkxrGGNg10)
(艾爾噶:弦樂小夜曲e小調,作品20
https://youtu.be/U7OepiN7zgY)
(蘇克:小夜曲降E大調,作品6
https://youtu.be/ZLTMFTur7XY)
沃爾夫有一首由弦樂四重奏或弦樂合奏的單樂章「義大利小夜曲」。這首作品,可以説是簡短的音詩(https://youtu.be/gJ4dxYOW5jk
)。西貝流士有兩首協奏曲風格的小夜曲:小提琴與管弦樂的小夜曲第1號D大調作品69a,與第2號g小調作品69b。其他還有羅伯特·富克斯(Robert Fuchs,1847-1927)、雷格等作曲家也有小夜曲。近年來,卡爾‧尼爾森的「徒勞的小夜曲」也漸受注目(https://youtu.be/J8KeriVSVVE)。
到了20世紀,有名的德國鋼琴家紀賽金(Walter
Wilhelm Gieseking)寫弦樂四重奏曲「小夜曲」,布立頓寫「為男高音、圓號、弦樂合奏的小夜曲」(https://youtu.be/mkLyK-oSQ7A),斯特拉溫斯基寫鋼琴曲「小夜曲」(https://youtu.be/zKWXnoSTVWI),阿爾伯特·魯塞爾(Albert
Charles Paul Marie Roussel,1869-1937)寫「為長笛、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與豎琴的小夜曲」(https://youtu.be/1HvcKuhWnC8
)。荀白克使用12音技法寫包括一部分有獨唱的室內樂「小夜曲」(https://youtu.be/fzAFalLbXxg ),蕭斯塔可維奇把他第15號弦樂四重奏曲的第2樂章稱為「小夜曲」(https://youtu.be/CFVM2WSEcKs)。佛漢‧威廉斯有一首「給音樂的小夜曲」(https://youtu.be/4kBAW44y3Qk ),是由16位獨唱者與管弦樂演奏的。
在爵士樂方面也有小夜曲作品。格倫·米勒(Alton Glenn Miller,1904-1944)有一首「月光小夜曲」(https://youtu.be/G8zDQAOLVtM )甚受大家喜愛。
除了多樂章的小夜曲之外,在情人窗口下,以滿腔愛情歌唱的聲樂「小夜曲」也有許多作品。僱用業餘樂手,或臨時湊成的樂團,到所向儀的少女家門口盡情歌唱浪漫的小夜曲。如果少女房間的燈點亮了,就表示她接受他的愛情,如果燈不亮,那就是在告訴他死了這條心吧。這種情節,在歌劇中常常看到。除上面提到莫札特歌劇「喬凡尼先生」中的例子外,如羅西尼歌劇「塞維里亞的理髪師」第1幕一開始的戲,也是這種場面(https://youtu.be/enEVv02f6bo
)。不過在這裡歌唱的是「跑馬歌」而不是「小夜曲」,只是目的一樣是向女性訴說愛情。
這種帶有歌詞,聲樂形式的小夜曲也很多。除了歌劇中應劇情所需而寫的歌曲,以及上述舒伯特、理查•史特勞斯等人的歌曲作品外,法國作曲家古諾(Charles Gounod)有一首小夜曲很受歡迎(https://youtu.be/1elE9usFUvA )。托斯第(Paolo Tosti)的「小夜曲」也常聽到(https://youtu.be/0AnDogL2RPw )。義大利鋼琴曲家托賽里(Enrico Toselli)所寫的「嘆息小夜曲」(Serenata
Rimpianto)也常出現在音樂會中(https://youtu.be/0K2cHhpMJbE ),也常改編為器樂曲演奏(https://youtu.be/YmDNhi07_Ho
)。
「小夜曲」的演奏影片在Youtube上很多,讀者自己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