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很少作曲家像後期浪漫主義作曲家荀白克那樣,其作品風格有極大變化的。他是所謂「現代音樂」鎬矢的「十二音列理論」的創始者,然而也譜有很浪漫的音樂。交響詩「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是其中的一首。
荀白克 (Arnold
Schönberg, 1874 - 1951)誕生於維也納的猶太人家庭,父親是鞋匠,家裡並不特別有音樂環境。8歲開始學小提琴,之後自修大提琴。15歲喪父,以致輟中學,任職銀行,夜間繼續學音樂。後來加入小管樂團擔任大提琴手,該樂團的指揮是剛畢業維也納音樂學院的年輕音樂家亞歷山大·馮·哲林斯基(Alexander
von Zemlinsky,1871-1942),荀白克説,他師從哲林斯基學到作曲以及有關音樂的所有事情。後來開始發表作品,但是由於其作風太前進,以致被憤怒的聽眾趕出維也納,移到柏林藝術大學任教。他在維也納時是天主教徒,到柏林時改信基督教,後因反對納粹之猶太政策而在1933年再改信猶太教。
荀白克第1首被大眾接納的作品,是弦樂六重奏曲「淨夜」(Verklärte
Nacht)作品4,其音樂把華格納「崔斯坦與伊索德」(Tristan
und Isolde)的半音階式和聲更予以推進,因而不止表現濃郁的浪漫氣息,還漂浮出異常的緊張感與美感。這首音樂後來被改編為弦樂合奏曲,是他初期作品中最有名而重要的一首,在Yutube有許多演奏影片,網路上也有許多解說或介紹,因此本台就不贅言。
交響詩「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Pelleas
und Melisande" Symphonische Dichtung )作品5是緊接在「淨夜」之後的作品,也是荀白克唯一的一首交響詩。這首音樂使用管樂團演奏,因而除了具有與「淨夜」一樣的浪漫的半音階和聲外,還有多件樂器同時演奏複數旋律而產生的曲折的感情表現,以及弦樂器、獨奏木管樂器,還有豎琴等所表現的纖弱易逝的淒美聲響等,會令人屏息的場面。
這首作品與德布西的歌劇、佛瑞與西貝流士的戲劇音樂一樣,也是根據梅特林克戲劇「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所譜作的音樂。荀白克原來也想譜成一齣歌劇,後來因德布西寫成歌劇成功,就改寫為交響詩。這是荀白克進入無調時代之前的作品,因而與「淨夜」一樣,具有後期浪漫主義風格,但曲中驅使複雜的對位法,使用4度和聲,單一樂章化的交響曲形式等,都在嘗試新的作曲技巧。
這是交響詩而不是戲劇音樂,但相當忠實的依戲劇情節的發展譜寫音樂,也依華格納的手法在曲中使用主導動機,並依交響曲的架構,具有4個部分。不過演奏時全曲不會區隔成4段。全曲依奏鳴曲式譜寫,但在發展部插入相當於詼諧曲與徐緩樂章的部分。這種形式,在「室内交響曲第1號」也採用。在此曲中也首次使用屬和弦的「未解決掛留4度和弦」形式。首演於1905年1月25日在維也納由作曲家自己指揮維也納樂友協會管樂團舉行。
由於音樂依戲劇情節進行,因此聆賞此曲最好預先知道戲劇内容,關於這一點,讀者可以參照本台「德布西:歌劇「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一文。戲劇裡的主要角色,有戈洛等6個人,在這首交響詩中,只要依序記得戈洛、梅麗桑德、佩利亞斯等3個人就可以了。
要瞭解這首音樂,可以聆聽Youtube的下面演奏:
(Claudio Abbado指揮Gustav
Mahler Jugendorchester)
https://youtu.be/ZMOD3-jAkKk
這段影片,演奏中在畫面下方會出現法文(與翻譯成英文的)解說,有時候還會出現原戲劇中的對白與場景説明。除了用文字説明外,在音樂描述陰鬱的森林、命運等事,或提到某一人物(均有主導動機)時,用不同色條畫面下方靠左處,告訴聽者音樂正在描述戲劇的那一段,人物是誰。陰鬱的森林與命運使用淺咖啡色,梅麗桑德是藍色,戈洛是紅色,佩利亞斯是綠色。
第1部分
在森林中。中提琴、英國管、低音管、大提琴、低音提琴等重複奏出「陰鬱森林」的主導動機(譜1)。
這動機有點像是把「崔斯坦與伊索德」前奏曲的開頭弄得陰鬱一點。轉瞬間低音單簧管奏出陰暗的「命運」主題(譜2)兩次,這主題是此曲的中心主導動機。
有個美麗的少女獨自一人在森林中。雙簧管上出現梅麗桑德的主題(譜3),
是句雖然美麗,但缺乏生氣的下降音型主題。戈洛看到梅麗桑德。戈洛的主題(譜4)
先以圓號,後加入中提琴與大提琴,並以弦樂器群重複。這主題指定要「很溫馨的,緩緩進行」(Sehr
warm, in breiter Bewegung)。戈洛在戲裡最後因妒嫉而殺死佩利亞斯,並傷及梅麗桑德以致使她產兒後死亡。然而對這反派角色,荀白克給他的旋律卻是那麼具有悲劇性而美麗。對於戈洛的詢問,梅麗桑德都沒有回答。戈洛只知道她的名字是梅麗桑德,至於她多大年紀,是何人,為何在此則一慨不知。戈洛愛上她的美貌,就帶回城堡裡當太子妃。悲劇就從此開始。銅管樂器與敲擊樂器冷酷的反復命運動機。
森林裡的王國,看來即將沒落。在毫無活力的城堡中,梅麗桑德很憂鬱。這時佩利亞斯出現。(譜5)。
由小號演奏的佩利亞斯的主題相當長,其前半段是很有節奏感的無調風格跳躍的旋律,後半段則有惱人的聲響。這主題表現佩利亞斯有年輕活力與憂鬱情緒的兩面性。然後,單簧管奏出很嫵媚的旋律,其後半還有小提琴獨奏加入。這是梅麗桑德鍾情於佩利亞斯的旋律「梅麗桑德萌發情竇」(譜6),梅麗桑德遇到佩利亞斯之後,才擊出愛的火苗,原來憂鬱的心情顯出活力,並變得艶麗。
這部分相當於德布西歌劇第1幕。
第2部分
這部分相當於詼諧曲樂章。音樂忽然轉為較快的3拍子,長笛活躍,氣氛快樂。這是梅麗桑德與佩利亞斯在古井邊玩耍的場景(歌劇第2幕第1景)。梅麗桑德玩弄戈洛給她的戒指,不慎,戒指掉落井裡。以長笛與短笛為中心的木管樂器,表現這種情形。這時候,正在森林中打獵的戈洛落馬。描述梅麗桑德與佩利亞斯在井邊天真玩耍的音樂,瞬間轉為表現戈洛落馬的音樂。遺失戒指事件,使故事逼近悲劇中心。
戈洛躺在床上療傷休息,梅麗桑德服侍他。戈洛發現梅麗桑德沒戴戒指。低音提琴陰森而緩慢的(Langsam)奏出「戈洛疑心與妒嫉」主題(譜7)。戈洛逼問戒指之去向,梅麗桑德謊稱掉在海邊洞穴裡 (歌劇第2幕第2景)。
在「戈洛疑心與妒嫉」主題之後,中提琴與大提琴奏出非常美麗的過渡樂句,終於進入有名的「城塔」場景。梅麗桑德從城塔二樓垂下她的長髮,佩利亞斯在塔下撫摸她頭髮,這是一段很性感的場景(歌劇第3幕第1景)。佩利亞斯告訴梅麗桑德説,明天他得出門。在戲劇裡,他們在這裡的對話並不直接告訴對方愛意,只在話裡暗示而已,不過撫摸頭髮的行為,已表現佩利亞斯對梅麗桑德的愛意。這一部分的音樂極為纖細。長笛、兩支單簧管奏出緩慢的琶音,獨奏小提琴,大提琴上有梅麗桑德的主題,另一支單簧管奏出梅麗桑德鍾情於佩利亞斯的「梅麗桑德萌發情竇」主題。反復奏出這些,就像撫摸梅麗桑德的頭髮。
這時戈洛出現,並責備佩利亞斯。性感的音樂結束,依據「命運」主題、「戈洛疑心與妒嫉」主題等緊張的音樂進來。戈洛對兩人的疑心愈增。
戈洛帶佩利亞斯到城堡地下的洞穴,讓他看穴底,暗示他如果不離開城堡會沒命。穴底是無底洞,污水中還不時噴出瓦斯(歌劇第3幕第2、3景)。兩支單簧管相隔8度,反復奏出可怕的經過樂句,長號的琶音加強其氣氛。而在木管樂器的上升音型之花舌奏法後,「命運」主題爆發。
第3部分
這部分相當於徐緩樂章。音樂忽然反復奏出被甜美的聲響擁抱的「梅麗桑德萌發情竇」的主題。佩利亞斯決定離開城堡,為了向梅麗桑德告別,約她到城外泉水邊最後一次會面。豎琴的琶音,一瞬間休止,之後,小提琴與大提琴奏出緩慢而美麗的「愛情場景」主題(譜8)。
梅麗桑德偷偷溜出城堡,來到泉水邊。兩人終於互相説出愛意,以前秘藏在心裡的感情到此爆發(歌劇第4幕第4景)。這場景在原戲劇中,是一場楚楚動人而純淨的愛情場景,但在此曲中,卻是表現出極為濃厚、極為爛熟、極為性感的氣氛。正是把「崔斯坦與伊索德」第2幕再予濃縮的音樂。
甜蜜幸福的時間很短。戈洛追梅麗桑德而來,梅麗桑德驚叫。短笛與單簧管的高音表現這驚叫。戈洛因妒嫉而暴怒,終於拔劍殺死佩利亞斯。
第4部分
這部分相當於終樂章。「陰鬱森林」的音樂回來,就像在回顧整個悲劇。然後出現新的主題「死亡場景」(譜9)。
音樂也描述憔悴的梅麗桑德。她已被帶回城堡中。戈洛不斷逼問梅麗桑德跟佩利亞斯的關係(歌劇第5幕)。音樂以激烈的最強音表現戈洛瘋狂的情形。在高潮之後,只留下單簧管,接著由英國管表現梅麗桑德的悲劇命運。令人驚艷的豎琴滑奏引出長笛與短笛的美麗下降音型,單簧管更奏出「死亡場景」。梅麗桑德的死亡逼近。對於戈洛不斷逼問「講實話,講實話!」梅麗桑德只講「實話是…,實話是…!」美麗的和弦響起,延長音,梅麗桑德逝去。戈洛一個人被遺留下來,實情仍然是謎。
之後,已出的主題總結這悲劇。戈洛的主題很沉痛。最後以「戈洛的主題」「命運的主題」結束全曲。
比較原作戲劇與荀白克的音樂,會發現音樂遠比原作有濃厚的情緒與性感。使用同一題材寫成的德布西、佛瑞、西貝流士等人的音樂,都寫得憂鬱感情較淡,比起他們,荀白克的音樂太過濃烈。也許其他幾位作曲家都以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的悠悠情思為主軸,而荀白克則以戈洛對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的妒嫉、忿怒、對梅麗桑德的呵護與愛情等為主軸。否則也不會給戈洛那麼重要而美麗的主題。
荀白克譜作此曲的那一年,1903年前後,他得長女。這段時期他的家庭生活大概很幸福美滿,而寫出來的音樂卻那麼深沉憂鬱。在譜作此曲之4年後,為了教授荀白克繪畫而常到荀白克家的年輕畫家給爾舒特,竟跟荀白克夫人私奔。最後夫人還是回到荀白克身邊,20來歲的給爾舒特卻自殺。這事件,令人由不得想起他在幾年前創作的「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也會想到馬勒在兩個女兒還在世的幸福時期譜作聯篇歌曲集「悼念亡兒之歌」。難道他們會預見未來?
受給爾舒特的指導,荀白克也留下多幅畫作。畫中似乎隱藏著與戈洛的狂熱世界相通的黑暗感情。(參閱英文版維基百科「Arnold Schoenberg」條所刊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