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曲的創作在1824年2月到3月之間,出版時的作品編號是作品29-1。這已相隔前一弦樂四重奏曲作品第12號有4年之久了。首演是1824年3月14日,由
舒邦翠希(Ignaz Schuppanzigh 1776–1830)所率領的弦樂四重奏團首演。首演時第3樂章獲得好評,聽眾要求重奏一次。但據說舒伯特本人對首演成績並不滿意。此曲是舒伯特在世時出版的唯一的弦樂四重奏曲,因而出版時的編號,還編為第1號。此作品呈獻給舒邦翠希。
舒邦翠希是奧地利的小提琴家,也是貝多芬的老師、友人,並於1808年組織拉茲莫夫斯基弦樂四重奏團,咸認為是第1個專業的弦樂四重奏團。在他們以前,弦樂四重奏曲都由專業與樂餘的演奏家臨時湊在一起演奏。有多首貝多芬的弦樂四重奏曲都由他們首演。
1824年開始,舒伯特從歌樂的創作,轉而專注於室內樂曲的譜作。除了這首a小調弦樂四重奏曲外,還有d小調弦樂四重奏曲、八重奏曲、奏鳴曲C大調「大二重奏曲」、匈牙利風格嬉遊曲、為阿佩喬尼琴和鋼琴所作的a小調奏鳴曲等作品,都是這時期創作的音樂。而這些作品,除了「大二重奏曲」外,各首的兩個或者更多的樂章,都使用某種方法產生關聯,讓全曲有統一感。
此曲有「羅莎蒙德」的名稱,此名稱非舒伯特所取。其來源是第2樂章的變奏主題移用他所寫的戲劇音樂「羅莎蒙德」(Rosamunde, Prinzessin von Zypern)第3幕間奏曲,因而有此名。不過也有人主張,是戲劇音樂「羅莎蒙德」的第3幕間奏曲,移用此弦樂四重奏曲的變奏主題。
「羅莎蒙德」第3幕間奏曲
(Abbado指揮馬勒室內管弦樂團) https://youtu.be/n23QpuXicys
這戲劇音樂是為德國女作家謝姬(Helmina von Chézy)的戲劇「賽普勒斯女王羅莎蒙德」所寫的配樂,其劇本與演出都失敗,目前劇本已散失,只留下舒伯特的配樂。對音樂的評價,倒還不錯。
「羅莎蒙德」第3幕間奏曲的旋律,舒伯特在最晚年的鋼琴曲「4首即興曲」(作品142,D935)的第3曲中也使用。
「4首即興曲」第3曲
(Valentina Lisitsa 鋼琴) https://youtu.be/8YFX-XQLToE
弦樂四重奏曲第13號「羅莎蒙德」與第14號「死與少女」共通的,是表現舒伯特悲觀心情的灰暗情緒,但「羅莎蒙德」極為憂鬱又抒情,而「死與少女」則是非常戲劇化的音樂。
全曲有4個樂章:
第1樂章不太快的快板(Allegro ma non troppo) a小調,4/4拍子。奏鳴曲式。
(布達佩斯弦樂四重奏團) https://youtu.be/iazQLGahZWM
長大的第1樂章呈現憂鬱而灰暗的情緒,有歌謠風格而纏綿的曲趣。其憂鬱的第1主題依據他最初期的歌曲「紡車旁的葛蕾卿」而來。當然並不是直接移用該歌曲,而是把該曲的鋼琴伴奏音型,運用到此曲的第2小提琴的音型上。
(Te Kanawa 女高音演唱「紡車旁的葛蕾卿」) https://youtu.be/MY0eeotSDi8
在第2小提琴以8分音符奏出的不安的旋律與中提琴與大提琴的伴奏上,由第1小提琴提出充滿憂鬱與美麗的第1主題。這旋律以大調發展重複,卻在後面的過門句顯出黯淡的表情。第2主題是C大調,由第2小提琴提出後,由第1小提琴承接。中提琴以8分音符旋律陪伴主題。以小尾聲結束呈示部。
發展部開始於d小調的第1主題,高昂後,以減7和弦達高潮,然後轉入較弱音顯出不安感與緊張感。依式再現,以A大調再現第2主題,尾聲部使用第1主題。
歌曲「紡車旁的葛蕾卿」是少女葛蕾卿一個人在房裡邊紡紗邊思念浮士德的歌曲。原曲歌詞中具有的戀情,對魔鬼的不安等感情,這些歌詞的意境,從有語言的歌樂轉到無言的器樂表現為這樂章的氣氛。
第2樂章行板(Andante) C大調,2/2拍子。輪旋曲風格奏鳴曲。
(布達佩斯弦樂四重奏團) https://youtu.be/REM9nQOEg1Y
前面提過這樂章的主題移用「羅莎蒙德」第3幕間奏曲的旋律,「長-短短-長-長」的節奏,有人認毫無疑問是為受貝多芬第7交響曲第2樂章節奏的影響。整個樂章採A─B─A’─B─A”這種輪旋曲風格形式,但最後部分卻處理得有如尾聲部。這是一曲穩靜明朗的樂章。
第3樂章小步舞曲,稍快板(Menuetto. Allegretto) a小調,3/4拍子。
(布達佩斯弦樂四重奏團) https://youtu.be/1gEb_UZEPuM
這樂章飄浮黯淡感情的主題,不像是小步舞曲。這主題取自舒伯特在1819年為席勒的詩詞譜曲的歌曲「希臘的諸神」的伴奏(導奏部分)。
(Erns Haefliger男高音「希臘的諸神」) https://youtu.be/6AwoKZuaZg4
此曲的歌詞大意如下:
「美麗的世界,你在哪兒?回來吧,那大自然開遍花朵的時代!啊,你傳說的痕跡,只有在歌曲精靈的國土中留存。被遺棄而悲嘆的原野,什麼神都不會顯現在我眼前。啊,有生命的溫暖的倩影,只留下影子。」
小步舞曲的第2部分頻頻轉調,有幻想氣氛。其主題非主調a小調,而是升c 小調。中間樂段是A大調,切分音節奏釀出不安的氣氛。
第4樂章中庸的快板(Allegro moderato) A大調,2/4拍子。
(布達佩斯弦樂四重奏團) https://youtu.be/2X9xxllwL4k
匈牙利風格的民族舞曲主題,充滿節奏感發展下去。第3樂章小步舞曲的動機,在這終樂章中成為旋律的很重要的要素。不過,這樂章的氣氛轉為明朗。此樂章採用A─B─C─A’─B─C─尾聲架構。與第2樂章一樣,發展部混在再現部中,因此也可視為一種自由的奏鳴曲式。
在過門部分也使用A部分主題中的動機,以提高全樂章的統一性。
(Amadeus String Quartet) https://youtu.be/3c3rKsiZUaQ
(Sini Simonen, Benjamin Bowman, Steven Dann, Richard Lester)
https://youtu.be/JGO_qd4PT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