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1-22 15:37:19| 人氣1,43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甜蜜蜜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甜蜜蜜」這部電影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這部橫掃港台兩地頒獎禮的電影, 亦是我認為九十年代最佳的本港電影之一. 「甜蜜蜜」以鄧麗君名曲為名, 故事和配樂亦環繞鄧麗君. 「甜蜜蜜」此名字十分好, 但其英文名稱亦有意思. 英文譯名為Comrades, Almost a Love Story. Comrades一字有其政治使命, almost一字更佳. Almost這字十分有彈性, 可解作nearly, for the greatest part, 甚或only. 究竟「甜蜜蜜」是甚麼程度的Love Story呢? 就交由同志你定奪.

自己本來想在HK identity 的final paper做「甜蜜蜜」, 但因lecture根本完全沒講過「甜蜜蜜」而做了「秋月」. 現在我簡短地寫「甜蜜蜜」不是love story 那一part.


香港站

「甜蜜蜜」是後移民潮的電影, 故事回塑八十年代的移民潮. 片中人大部份都只視香港為有機遇的一個站. 張曼玉, 黎明, 曾志偉, 楊恭如, 杜可風, 泰妹, 甚或威廉荷頓都只是香港站的過客. 一直留在香港的黎明姑媽也是在香港站等人而已. 香港只是一個落腳點, 不是家.


Cycle

片中一開始, 黎明和張曼玉兩人在地鐵走出後向兩個不同方向走, 然後在麥當勞相識, 後來相戀, 最後分開. 二人後來巧合地都到了紐約, 在紐約的街道上, 黎明照舊騎單車, 張曼玉見到黎明便從後跑步追. 到了十字路口, 他們再次向相反方向走了. 後來, 他們在唐人街看鄧麗君死訊相遇, 繼續他們的故事.

在香港, 他們先分開後在美資麥當勞相遇. 在紐約, 他們在華人聚集地, 在集體回憶的鄧麗君面前相遇, 相映成趣.

香港, 港口, 移民, 難民進出的地方. 紐約, 港口, 自由神像. 黎明和張曼玉都湊巧同時到過自由神像, 湊巧地自由神像亦是移民, 難民的標誌.

黎明和張曼玉在香港也是不斷地作循環. 麥當勞, 匯豐, 印度洋行, 時鐘酒店, 他們不斷作循環地去的就是這些地方. 這些地方全是 colonization 的 metaphor.

黎明踏單車是cycling, 黎明和張曼玉在香港是cycling, 他們的故事, 分開, 相遇在香港, 紐約都是cycling. 黎明在香港或紐約都在張同祖的餐廳廚房工作, 張曼玉依舊是「導遊」. 整部片都是cycling.



鄧麗君

鄧麗君在「甜蜜蜜」故事十分重要. 鄧麗君是中國人, 但不是香港人. 黎明和張曼玉在維園年宵市場賣鄧麗君的東西大蝕, 被人問有沒有譚詠麟. 但張曼玉在廣洲年宵市場賣鄧麗君則大賺. 中國/香港的分別充份呈現.

但鄧麗君對港人又不是完全陌生或疏離. 鄧麗君是全華人的, 內地, 香港, 台灣都紅透. 我搞不清鄧麗君是內地人, 香港人或台灣人. 在紐約時, 黎明和張曼玉對鄧麗君則感到異常親切, 是一份自我身份的認同.

鄧麗君對港人就是這樣, 若近若離, 十分模糊. 就如港人對中國一樣.



「甜蜜蜜」, Almost a love story, almost a diasporic story.

台長: 白行
人氣(1,434)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