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4-09 02:00:00| 人氣9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西美與藝術比較的意義

        在故國美與藝術的漸層〉中,我們已經看到了中西美與藝術的差異。但是,這是從表現或呈現上來說,原因及原理則大同小異矣。原理者,原因的原因也,又名第一因矣。原因者,因果律的果之因或原因也。也此,中西的差異亦不同矣,乃仁和上帝的區別也。就此,回返人間,美與藝術的意義與內容即異:風格的形式最有效力去解決的實是作品的斷代問題,以及對這些經過「測定」時間之作品群所共同形成的時代性,乃至於各時代間所形成的承績或變革關係的描述。對於那些受到質疑的傳世早期作品的作者判定,並未能充分地提供具體的解決方案,尤其是在缺乏標準作品可資比較,或者標準作品與之相去過遠的狀況時,更是如此[1]……中國自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以來的畫史論述,除了針對形式的敘述外,最為突出的要算是對「畫意」的重視。《歷代名畫記》雖無「畫意」之辭,但其開宗明義論「敘畫之源流」時即云:象制肇創而猶略,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天地聖人之意也。[2]這實不僅言繪畫之功能,且直指此「天地聖人之意」的「畫意」為繪畫之所以成立的第一要義。北宋郭若虛的《圖畫見聞誌》亦有見於此,遂在卷一即立一節專論「圖畫名意」,將「典範」、「高節」、「寫景」、「靡麗」、「風俗」等視為製作之前須先加以掌握的旨趣。在他的觀念裡,「畫意」還不僅僅是繪畫科目的分類而已,而且還是某種特定意境的典型。人們一旦認識了這個意境典型,個別畫家們便可依其各自成就的傾向,溯其源流,而形成一種歷史性的理解。例如四時山水,對「畫意」的重視與相關的史學操作還顯現了一種很強烈的「文獻導向」的現象,值得特別注意。尤其是在作品資料不足徵信之時,容許畫意的探求者跨過作品流失的斷層,直接以文獻為主,在文字上進行理解,這種彈性使其作為方法的魅力大為提高。中國的創作者,實際上便相當依賴這個方法,來進行他們與古代大師的對話。不僅是那些無法且無緣接近當代公私收藏的低層畫師如此,連那些高層的文人畫家,即使得有機會親炙公私收藏中的古代名家作品,對於已無跡可尋的五代以前大師的風範,大多也只能由文獻中所及的畫意,來予追想。明末時董其昌對其所謂「南宗」之祖王維的認識,便是基於對如米芾在《畫史》中總結的「雲峰石跡,迥絕天機,筆意縱橫,參乎造化」的文字論述而來的領悟。不在創作實踐上如此,對早期畫史的建構亦頗賴此對「畫意」文字的追想。這種情形在北宋時當普遍。米芾《畫史》中所指出的以五代雪景歸之王維,就是這類例子……《畫史》與《宣和畫譜》在王維問題上的爭議,一方面呈現了畫意研究在中國傳統中不可忽視的影響力,另一方面則顯示了自身的缺陷。從米芾的批評來看,畫意研究的缺失根本在於無法處理畫作本身的斷代問題。一旦畫作的時代產生混淆,畫意溯源的工作也就無法轉化出有效的歷史知識。要想對此有所突破,風格研究以其擅長處理斷代問題的能力,似乎正是補救的良方。(頁90-91)此段乃儒家士底的最佳闡釋,即闡釋中國文化而不以儒家精神或經典為背景者,闡釋本身即隔靴捎癢令人眼花繚亂繼而疲倦窒息因此,中國人,何其不了解自己啊!就像欣賞或臨摹敦煌壁畫若對佛教史或佛教經典無所掌握對空、緣起或涅槃缺乏究竟的體會,欣賞或臨摹敦煌壁畫就隔靴捎癢令人眼花繚亂繼而疲倦窒息真是:中國人,何其不了解自己啊!話又說回來了,這也怪不得中國人,實中國一開始就問仁為仁仁難了中國史乃在大同小康幽國亂國疵國中浮沉禮運,中國人便在民可使由之百姓日用而不知及習矣而不察焉地浮浮沉沉了兩千多年如今,在熊十力先生的乾坤衍開拓下,又在牟宗三先生的道德形上學方東美先生的雙迴向及唐君毅先生的三向九境先導中,更在儒學現代化- -基根的句讀文本中國及中國人乃有從禮運大同覺醒為大同禮運的契機矣


[1] 我們在故國美與藝術的漸層〉中看到了中西美與藝術比較的意義,故國乃一直都在培育士畫、文人畫或風格、畫意、氣韻而為繪事后素的文王操之贊參士,代代乃傳承開創傳統的時代歷史人物而為故國的血脈,是謂百世可知之因而為士不可不弘毅者。這是說:孔子之美的繪事後素、文王操及贊參的意義,一直都是故國傳承開創的時代國祚與歷史脈絡使命,庶民乃仁、禮、學的由學經文王操而贊參為士,士即不可不弘毅的各在自己的實踐場域(百工、性或德)上,略盡棉薄的盡己而竭,匯為中國及中國文化的百世可知之因也。因此,孔子而三千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而暴行邪說孟子不得已,又荀子祭酒的隆禮勸學化性起偽。然而,秦始皇懼之,乃焚書坑儒。該一血脈,遠後復萌於宋,是謂變化氣質。終於底定於當代,乃仁體體仁的明了自己而即本體即方法返本開新的識仁歸仁安仁利仁焉。安仁利仁者,乃於日常生活的百工中先進地為後進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矣,是謂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習矣而不察焉。因此,就「藉由對這些「基點」作品分析比較,建立對中國早期繪畫風格的形式理解。」言,未識得中國與中國文化於是的一襲血脈,基點作品分析比較,就只有在現象、悅樂、物質及精神分裂的一曲上為道術了,實《新編中國哲學史》的基源問題法未透所致也。既使透如《中國藝術精神》的莊子主體精神呈現,該基源乃莫若基點而非中國與孔子也。故,翻轉還原矣。因為,故國的美乃仁、禮、學一襲的血脈傳承開創也,不若西方美學的天才尋覓藝術哲學也。然而,至今而後,我等應於仁、禮、學一襲血脈傳承開創的學中,注入西方藝術哲學的美學意義,乃中體西用的充實仁、禮、學血脈傳承開創,我們的後世子孫也就不用那麼辛苦了。世界既無忌於黃禍,更從仁、禮、學的血脈給出「欲望—行為—愉樂」的西方倫理系譜學新意義,由是奠定了世界永久和平的基礎。因為,作者透過性行為以行為、愉樂和欲望的選擇詮釋西方的倫理系譜學或主體系譜學,實呈現西方以倫理系譜學或主體系譜學掌管自身的真正成為自己的主人,把自己的存在方式建構成一種美的存在。故,古希臘是行為愉樂—(欲望)」的傳統,中世紀(欲望)—行為—(愉樂)」的傳統,現代欲望—(行為)—(愉樂)」的文明。其,特別以「愉樂—欲望—(行為)」詮釋故國的傳統,雖不應卻有新意。因此,易之以「欲望—行為—愉樂」乃應故國的傳統,如拙作《孔子的生命哲學原理「仁」(識仁)之研究》的「經典—生命—生活」的意義,(註177&頁404-406)跟其頗為相近。唯,「欲望—行為—愉樂」內容實有差異矣。乃:欲望即孟子的可欲之謂善,尚是孔子的為仁由己求仁得仁如其仁,更是孔子的士不可不弘毅也。行為即欲望的建立與實踐也,其即建立理想與實踐理想的欲望與行為也。愉樂即士的學之樂、說、斐然及吾與點也,尤其是和而不同的從心所欲不踰矩誠哉是言也民到於今稱之,更尤其是完成理想也,是謂百世可知的近悅遠來遠懷之享天倫之樂焉。(德雷福斯等著,錢俊譯:《傅柯- -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5.4再版,頁308-312。)又,康德的永久和平一文,實西方人性本惡傳統的政治哲學,康論乃不可能矣。唯,其之論點要義在:保障永久和平的不是軍事、政治、經濟或法律,乃科學之母的哲學。即:永久和平的守護者,乃知性及理性。蓋,條款的訂立、奉行與評量,憑恃的就是知性與理性。然而,守護知性與理性的是哲學,乃真正的自由運用理性與知性也。然而,守護者,安的無懼感性也。故,兵食信、齋戰疾與庶富教,孔子乃以仁起論,孟子道性善繼之而被標誌為人性本善,荀子以惡(ㄨ)續之而以順是被標定人性本惡,我乃以承諾德治政正寶位與權經權繼續,呈現了永久和平的可欲本善承諾基礎而化性起偽變化氣質焉。因為,《書經》與《禮經》的大同禮運在《春秋公羊傳》三科九旨下,已為吾與點也的享天倫樂矣,是謂仁者無敵的中國及中國文化也。(康德著,李明輝譯:〈論永久和平- -一項哲學性規畫〉,《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2.4再版。)

[2] 此乃《易經》意象言的意義。

台長: 楊冀華
人氣(9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