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大學的社團生涯,有兩個東西師不能不提的,一個是社誌,也就是放在社窩裡的留言簿,另一個是BBS上的社團版。
——社誌——
社誌的功能很多,最主要就是讓社員互通訊息有無。有些臨時性的活動可以公佈在社誌(正式的才需要到宿舍發小宣);有什麼事情要通知某(一群)人,在那個沒有手機的年代可以留在社誌;有什麼樣的想法(關於社團、課業、其他)可以寫在社誌;有心情想抒發也可以寫在社誌;社誌還可以用來塗鴉耍白爛。後來BBS興起之後,社誌的功能就被瓜分掉了一部份,但它仍有一定的重要性。
在我大一大二的時代(天哪,我已經開始用這種字眼了),科服社「灌」社誌的功力超強,印象中一本25開本100頁的社誌的平均壽命是2-3個月,也就是說平均每天要灌掉兩頁,聽說我們已經很虛了,98級(註)的學長姊一個月內就可以結束一本社誌。
保育社也不遑多讓,我大學的時候稍弱一點,大約3-6個月一本,平均一天也將近一頁,但是有天在整理社窩時,把以前的舊社誌翻出來,97、98級的學長姊也是1-1.5月一本,其中壽命最短的一本不到3個星期。要知道這是很恐怖的事,因為保育社93到97級人數最多一屆也不到5人,換句話說那一本社誌只有不到10個人在寫。不到10個人要如何在一個月內灌完一本社誌?當然首先要常來社窩,並且每次來都要用力寫,我看那時候的學長姊是拿社誌來討論對於保育的理念和社團的想法的,一寫就是一整頁,A寫完換T,T寫完換C……,一天就好幾頁去了,這還是他們沒有碰面的時候,才會寫在社誌,想必花在口頭討論的時間應該更多。看了我自己都覺得很汗顏,因為我自己在社誌上面最正經的留言通常是宣布活動。不過以前學長姊有一個很好笑又好氣的灌法,比如A要去港南賞鳥,於是在社誌上面寫:我‧要‧去‧港‧南‧賞‧鳥,一個字一頁,再加簽名和日期,10頁就沒了。號稱保育社的社團竟然幹這種浪費資源的事情,當然要譴責她。
社誌可以反應一個社團當時的走向和風格,還有社員活動力,嚴肅的時候、耍白爛的時候,從社誌上的文字都可以看出端倪,而壽命短的社誌通常社團活動力也不會太差,我退伍後回學校去時,一本社誌放一年還寫不完,而當時的學弟妹的重心也已不在社團上了。
——社版——
BBS的興起跟我上大學的時間相差不多,也許早個一兩年左右開始的,清大一開始最大的站是電機系架的星星站,但由於規定不能成立社團版,所以後來就被資訊系的楓橋驛站取代了。說到當時的網路和電腦,還有許多趣事,那時暈倒95才推出1年,很多電腦上面灌的系統還是暈倒3.1甚至只有DOS,要輸入中文還得打et3進倚天系統。正因視窗介面推出不久,上BBS的軟體也是百花齊放,Netterm還是後來的事;那時我用只有DOS的電腦上B都要先輸入一堆指令,而且DOS不支援滑鼠!所以遇到一長串文字需要複製貼上時,就得動用鍵盤右上角的PrtScr了,用上下左右鍵慢慢移動游標。況且一開始打字超慢,有一次跟學長talk慢到他受不了,把我踢出來。
BBS在清大跟交大的普及算比較早的,不過還是隨著系所而確有差異,資訊、電機等科系接受的速度還是比中文系或外文系快一些。BBS有點像是網路版的社誌,從此想宣布活動或想知道有什麼活動,不需要大老遠跑社窩去了,貼在社團版上就會有人去看。多麼了不起的創舉呀!從此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那時候還不流行宅男/宅女這個名詞,但事實上我們已經踏出了宅化的第一步了。但網路的負面效果,也是學長姊憂心的,BBS興起之後,大家來社窩的意願就會降低了,反正在宿舍就可以知道有沒有什麼活動。但是很多活動是大家聚在一起七嘴八舌才「生」出來的,而社團的經營與走向也需要面對面討論,而這並不是靠幹部會議或社員大會來解決的,反而是平常三三兩兩的閒聊,才可能聊出真正有味道的東西。
我們那一兩屆的社團活動力,和比我們大三四屆的學長姊相比,確實是比較弱了,而這是否確實與網路和BBS有關連呢?恐怕也很難證實吧,只能說在時間上確實有很高的關連性。只是,這些變化都在我們上大學之前,我們並沒有目睹改變的過程和前後的差異,所以,對我們而言只是順理成章地接受罷了。而BBS在各個層面也確實佔了一席之地,不只社團版,還有系版、班版,貼在版上就可以算是正式公告了。
作為社誌的延伸,社版一樣可以拿來公告活動,討論想法,抒發心情,還有一個以往不會在社誌上面做的,轉錄文章,以實際上使用率最高的,灌水。BBS有一個功能是,站內回覆篇數最多的文章會被放在進版畫面,而科服社版在98級當家的時期一天可以灌上千篇的文章,每天都被放在前十大排行,導致後來社團版的排名被取消。
網路和電子化的社版具有一個紙本的社誌的所沒有的優勢,文章可以按類別收錄在精華區裡,只要BBS站還在,社版還在,我就可以連上去觀看,而且可以隨時備份下來。而社誌呢,距離我至少80公里,況且我連現在社窩是不是又換了也不知道,也許進不去了也說不定。而如今狀況又有了改變,新的社團版都選擇在無名小站BBS成立,大學部的學弟妹也不太上楓橋驛站了,可是精華區卻無法搬移到無名小站,除非手動一篇一篇移動。所以想找上個世紀的自己的印記,只有到楓橋驛站的精華區裡。
如今看起來當時真的是很癡狂,但那真是令人懷念哪。
註. 清大用畢業的西元年份為當屆學生計年,98級就是1994年入學,1998年畢業的意思。而交大是用畢業的民國年份,竹師是用入學的民國年份,因此清大98級 = 交大87級 = 竹師83級。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