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999.08.26-28
領隊:飽累
隊員:小伍、益欽、信廷、怡靜、KAKU、芳儀
紀錄:飽累
實際行程:
8/26 清大--下公館--清泉--石鹿--高橋C1
8/27 高橋--石鹿大山登山口--朝日正西--白石派出所--白石吊橋C2
8/28 白石吊橋--養老--那羅--下公館--清大
走過白石吊橋之後,對於吊橋之後的景色便一直存有很大的興趣。當聽到山社02級(註1),剛要升大二的學弟妹決定以這條古道當作他們首次開隊的試驗地點時,毫不猶豫地我就報名了。
Day 1
第一天搭公車到清泉,然後就開始了長長的產業道路,在以往還不常踢產業道路的時候,走得還滿高興的,因為看植物很輕鬆,夏天又有美味的懸勾子。攔到了一小段便車,節省了大約0.5至一小時的路程。下午一點半到高橋(註2),領隊決定紮營了,使今天成為逸樂日。
高橋是一塊很大的平台,約有兩個籃球場大,上面已植滿了柳杉造林。要不是已經在保育社沈浸了好一段時間,應該會覺得它很美吧。大量的柳杉間雜著幾株赤楊、山櫻花、青楓,胸徑都在30-50公分以上。
一走近高橋,發現附近有大量的棣慕華鳳仙花,很高興地想與學弟妹分享,據說這種植物以往只在觀霧有發現紀錄。可惜沒有一個人有反應的。跟山社爬山就是這樣,他們總是留意風景和山頭,不然就是大型哺乳類,對於身邊的植物或枝頭上的鳥鳴卻一點興趣也沒有。後來慢慢習慣了,也就不再刻意跟他們強調有哪些植物,只有看到明顯的開花植物的時候會介紹一下,或是講講圓柏樹型的變化、高山櫟的葉子為何有時有鋸齒有時沒有等等,我相信比較有趣的故事。後來有一次山社學弟妹找我去開課,希望的講題是:「高山的食用植物」,此時我終於瞭解我以為的「有趣」實際上有多麼無趣了。
下午就在隨意走走,聊天中過去了。
Day 2
早上在吃過小伍特製不會飽的燕麥奶茶粥後出發。是那種不會很喘的緩上,適合拿來當暖身的上坡。50分鐘後抵達崩壁高繞點,半小時就通過了,一如前一天石鹿的原住民所說的。在稜線上有叢花百日青,這是我第一次在野外看見羅漢松科的植物,長得還不小。半小時後抵達石鹿大山—1998峰之間的鞍部,古道由稜右變為稜左。再往前行兩百公尺就到了石鹿大山登山口。學弟彼此鬧了一下子,還是決定不上去。
過了登山口之後,路跡便慢慢狹窄了起來。小徑上不時有小灌木卡著背包,偶爾有懸勾子或藤花椒的灌叢擋道。不時有溪溝出現,每逢溪溝路跡就會變得不明顯,也比較難走。中午前抵達楢山駐在所。
下午繼續在羊腸小徑中奮鬥,更多的倒木及更多的溪溝,學弟找路、開路的次數也更頻繁了。在一條小溪前路跡又消失了,三個學弟分頭去找路。地上有滿滿的黃花鳳仙花。我龜在一旁和球球、學妹聊天。我半開玩笑地說路這麼難走,以後不來了。Anne問保育社遇到難走的路怎麼辦?我回答保育社不走難走的路,只走別人已經開好的路,要背水的路線也不走。Anne就不接話了,可能覺得我口中的保育社很廢吧,不過還是有很強的學長姊的。跟學長借來的背包似乎沒有調好,肩膀越來越痠痛,球球雖然很累但是狀況看起來比我好。
三點半時納悶怎麼還沒到白石駐在所。四點看到一個香菇寮,心想白石駐在所應該就在附近了,總算有了點動力。這時不只肩膀,腳板也越來越不舒服。我看到高度剛好的香菇枕木就想坐下來休息。駐在所怎麼還沒出現呢?
四點四十分看到一間鐵皮屋,似乎是上次來白石看見的同一間,但是不太確定。五點進入一片竹林,我終於肯定我們錯過白石駐在所了,吊橋就在不遠的前方。
吊橋上的木板破爛依舊,大家戰戰兢兢地走過。首次走這麼長、這麼深的吊橋誇大了robno1心裡的恐懼,他以為有150公尺高(不過長度低估了一半)。
過了吊橋後,領隊決定在吊橋旁的平台露宿紮營。下了背包竟然覺得人都快飄起來了。晚上小黑蚊很多,DZL竟然被咬了一百多包。我並沒有特別的感覺,睡得很好。
Day 3
這天的行程是我走過兩次(或者該說1.5次)的,因此我可以清楚地肯定是輕鬆的路程,心情也放鬆多了,三個小時的平路到登山口後,就看幾時攔到便車。陽光極好,有大冠鷲此起彼落的口哨聲。便車並不如預期的順利,我們走到了錦路部落才搭到便車。在秀巒往宇老的路上,DZL和helo一路讚嘆層疊的山巒及深邃的溪谷,這片往後他們經常倘仰的所在。便車只到那羅,不幸的是公車剛好在五分鐘前開走。幸好隊伍裡有女生。不得不承認,女生攔便車比男生具有明顯的優勢。
晚上回到清大,清理著背包跟裝備時,我暗忖,我要買一顆適合我自己的背包。
註1. 清大以畢業的西元年度稱呼該年級的學生,02級就是1998年入學,預定於2002年畢業的意思。
註2.很久以後才知道應該是田村台,被誤植為高橋。不過為了歷史的紀念性,這裡還是稱為高橋。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