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4-28 09:31:00| 人氣1,07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得失之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得失之間
昨天掉了一隻筆!
或許是一件很小的意外,卻帶給自己很大的反省!
昨天上午預定從印尼泗水飛往巴里島,車子抵達機場時,從行李箱拿出電腦包與上機箱,忽然發現放在電腦包外層的筆不見了,當場找一找卻不見蹤影,因為車子無法停留太久,沒有想太多就放棄了!
排隊準備辦理登機手續時,心裡忽然感覺很不舒服,懊悔的心情一擁而上─如果自己像以往一般,把電腦包隨身拿著,那隻筆就不會遺失了─如果把電腦包外側的拉鍊拉好,筆就不會滑落出來─如果把筆別在襯衫的口袋上,根本就不會有意外發生,許多的如果形成懊悔的陰影籠罩在心底!
每當心裡出現怨─恨─惱─怒─煩的時刻,即是反求諸己的時機!
當下立刻靜心反問自己:為何只是掉了一隻筆,心裡卻感覺非常不爽?問題是自己的心態沒有調整好還是捨不得這隻筆?
猛然發覺這個月出國了三次,前兩次同樣的都掉了筆,這次算是第三次了,可是前兩次發現筆不見的時候,都是笑一笑就過去了,沒有像這次如此懊悔,再次深入的問自己:為何同樣是遺失筆卻有不同的情緒反應?顯見刺激懊悔的關鍵不是筆而是起心動念的不同。
第一步先澄清後悔的想法,理由其實很簡單,前面掉的兩隻筆只是價值四十元的鋼珠筆,這次掉的筆卻是他人送的名牌紀念筆,兩者之間的價值不同,心裡認定的意義也不同,鋼珠筆隨處都可以買到,紀念筆卻是無法取代的,當下警覺到自己的分別比較心依舊堅強,原來自己連一隻筆都無法放下,又如何放下固有的我執我見呢?
想清楚之後,心裡釋懷了許多,在飛機上開始自我對話:首先感謝這隻筆帶給自己的便利,如果有任何人撿到的話,祝福他能夠善用這隻筆,再者原諒自己的不經意與不小心,一切的失去都要隨緣,不需要讓懊悔的情緒繼續蔓延下去!
最重要的是這隻筆的遺失,讓自己再次發現了固有的佔有慾與得失心,所謂得之若驚失之若驚,只要心裡很在乎很介意的人、事、物都能引發得失的懊悔與驚喜,我執的心念依然很容易受到外在變數的影響,不知不覺中被得失心牽引著起伏不安的心情!
認清了得失心之後就要面對自我,為何修行至今依舊無法放下得失心?是否這隻筆的遺失只是冰山一角,直接暴露出修辦上的盲點與慣性?再次深入的觀照自己的心念變化,檢查一下得失心是否隱藏在其他情緒的慣性裡?
首先發現懊悔的情緒反應,每當自己感到後悔的時候,對自己感到非常不滿與不安,因為必定是說錯話或是做錯事情,原來自己還是很不喜歡犯錯,更不喜歡認錯,追根究底的結果─完美主義、受人讚許與應該主義結合成為堅固的我執我見,雖然不斷的告訴自己要學習放下放空,卻是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自心還是受到非理性想法的影響與誤導,誤以為自己要做到一百分,成為十全十美的標竿!
再次接納了自身的非理性,勇於承認與改過才是治本之道:告訴自己你又變成笑話了,因為講一套做一套,在台上信誓旦旦的說要捨棄非理性想法,在台下還是被它們牽著鼻子走,得失心的餘毒有如感冒病毒一般,只要逮到機會就會登場作弄自己,讓自己陷入自編自導自演的控制戲當中!
反問自己:是否自己依然渴望他人的讚美與肯定,才會讓得失心繼續的滋長而不自知?是否自己依舊恐懼犯錯與認定不應該出錯,才會讓得失心持續的隱藏而不自覺?
老實說進入道場之後,總是盡心盡力去做好一切交付的事務,獲得的回應總是正面的評價多於負面的批評,累積了許多的鼓勵與支持,因此常常認定自己做的都是最好、最對的,養成了自以為是的主觀判斷,欠缺了謙恭有禮與虛心求教的內涵,往往是得理不饒人,習慣於理直氣壯的指責與指正,卻無法以德性感化他人!
相對的每當聽到負面的評語,總是感到刺耳與不平,刺耳的是由於慣有的驕傲自大,聽不進他人的批評與建議,不平的是自認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應該得到正面的掌聲而不是負面的質疑,往往無法真心誠意的面對與反省,造成修行上與帶動上的盲點,如今回想起來,對於上天的慈悲與眾人的寬容,真的是感到萬分的慚愧與歉疚!
誠如蘇東坡寫下的偈語:八風吹不動,穩坐紫金蓮。八風─稱譏毀譽利衰苦樂,其中的含意即是得失心,只要有得失心就很容易起心動念,希望得到掌聲就是起了貪求讚許的心,討厭他人的批評即是動了嗔怒不爽的念,執著於過往的名聲與掌聲就是起了癡妄的心,沉溺在現今的享受與擁有中即是動了愛戀的念,被貪求─嗔怒─癡妄─愛戀所困而不自覺,這就是煩惱妄想,即是無明遮蔽了自性!
老師在新山成長營慈悲;為何瞭解卻不去做?因為有業障與累世的無明。
平常心是道─得失心過重即是業障的根源,唯有平常心與平等心能夠對治,對於一切的得失寵辱皆視為平常,因為凡事皆有其正反兩面,有得必有失,有人稱讚必有人批評,本來就是一體兩面的共有與共生,沒有絶對的是非對錯,唯有盡心做好自身的本分,不需要過度自誇也無須感到自卑,這樣才能誠實的面對良心與他人,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佛家說怨親平等,無論他人對待自己是善意或是惡意,都能平等對待,沒有任何的分別比較,因為相逢即是有緣,能夠相遇即屬不易,皆是累世的因緣所致,唯有珍惜同修共辦的因緣,對任何人事物心存善念皆是善緣,如此即能廣結善緣,圓滿一切的緣與圓!4/26/2006 4:12:42 PM

台長: 俞講師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1,07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