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3-21 09:09:40 | 人氣1,369| 回應6 | 上一篇 | 下一篇

NSO暮光草原音樂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原本以為會做整晚的事情,結果提早完成,便臨時起意決定聽這場音樂會。曲目如下:

德布西:〈伊貝利亞〉,選自《意象》管絃樂曲
巴爾托克:第三號鋼琴協奏曲(鋼琴:Bavouzet)

中場休息

法雅:《西班牙花園之夜》(鋼琴:Bavouzet)
普羅科菲夫:《塞西亞組曲》


1. Bartok這首就是爽!會對巴托克改觀是兩年前在倫敦,LPO的指揮Salonan在11年樂季的重頭戲便是巴托克,我去聽了其中有二號鋼琴協奏曲的場次,從此對巴托克鋼琴協奏曲印象深刻。

巴托克的鋼琴協奏曲不算長,曲子具備原本他一貫的奇詭以及不和諧,不過鋼琴協奏曲的氛圍相較於奏鳴曲,個性稍微收斂,旋律和技巧的變化更為密集,旋律更有戲劇效果,或許因為這些原因,我覺得很好聽。

Bavouzet絕非一個令人提心吊膽的鋼琴家,剩下的期待便是他會呈現出怎樣的巴托克?

首先令人吃驚的是,他對這曲子熟到爆!從他坐下來、樂團開始演奏,他非常快就進入狀況,而且他那種進入狀況,是種打從內心的喜歡,所已對這首曲子瞭如指掌。他將鋼琴切入、淡出的時間掌握得很適切,甚至可說是無縫接軌,當樂團演出的時候,他甚至情不自禁地與抬起手比劃著旋律的起伏,算準了自己該登場的時刻,再輕鬆地切進樂團的音樂中,我從未看過鋼琴和樂團如此流暢的合作。這倒提醒我一點,或許過去聽協奏曲,過於側重鋼琴家本身的表現,以及鋼琴和樂團在氛圍、力道上的適配程度,反而忽略鋼琴和樂團在時間上出場、交手的流暢感;而Bavouzet的演奏,示範了一個美好而自然的流暢感,可以使協奏曲聽來如此順耳,氣氛好得不得了。

其次,看Bavouzet彈琴也好幾次,每次看仍覺得棒。我在倫敦聽Bronfmann彈,他是一位體型如熊般寬厚的鋼琴家,便用力道從頭駕馭到尾,非常有魅力,即便忽略當中某些纖細、溫柔的片段,其實也瑕不掩瑜;換言之,這是首可以全然以力道駕馭的曲子。Bavouzet的做法與Bronfman完全不同。他在該強的力道上也很強,但是老實說我覺得倒也沒有到俄羅斯鋼琴家那種絕對壓制的程度,所以其實對於滿足觀眾被鋼琴家全然說服的期待,這部分並非造成讓我給他按個「爽」的理由。

Bavouzet讓人真正按「爽」的理由是他的音色變化細膩、靈活、動人。從聽的層面,可以聽到好多種聲音:敲擊的,但高音敲擊和低音敲擊又不一樣;撫觸的,手指輕重聽起來也不一樣;正常按壓的,時而流暢、時而停留,時間長短聽起來也不同;而這些變化,全都隨著曲子的狀況而不停的變化著。如果聽過巴托克這首鋼琴協奏曲,便知此曲速度非常快,Bavouzet在迅速的過程中非常自然輕鬆地變化著力道和手指,如無超乎尋常的練習,無以致之。

從看的層面--我那天有帶望遠鏡,他的雙手不停地變化轉換著:敲擊時,你看著他伸直手指、挺起手掌,相當剛強地對抗著琴鍵;撫觸時,他便放鬆手掌和手指,柔軟地彷彿讓手掌貼到琴鍵;正常按壓時,指腹運用的面積不同,聲音表達出的情緒就不同。看過他彈琴好幾次,每次看到景況差不多,每次看都仍忍不住讚嘆他對雙手的控制還有協調性,也因為如此,這首巴托克令我在聽覺上目不轉睛,整個過程就是好想聽、好想聽接下來怎麼樣,持續到曲子結束。最後一結束,幾乎在他雙手離開鋼琴的同一時間便有人跳起來大聲喊安可,我完全可以理解,因為那正是我想做而沒做的事情。

事後,我在想自己聽音樂的時候,恐怕還是有型式主義的盲點。諸如聽鋼琴協奏曲,仍不自覺地就會把重心放在獨奏家與樂團的抗衡,在意的還是演奏時雙方的外在張力、在意彼此一來一往間的張力,當然這是樂趣之一,但不可否認,我的確很忽略雙方內在音樂性的調合和適切,諸如彼此切入的時間、語氣、音樂性的挪移等等,畢竟一首協奏曲終究是需要雙方水乳交融,而不是要讓兩邊打起架來。Bavouzet這場音樂會便在音樂性的協調上做了相當好的示範,也展現出鋼琴家本身具備了美好的人格特質。

2. 我實在非常愛普羅高菲夫有稜有角的模樣,他在配器和概念創新方面,真是天才,超有梗的!

3. NSO的銅管,今天為普羅高菲夫出動了十九支銅管,他們真的盡力了;但音色仍然如此之扁平、狹窄與刺耳。到底要怎樣才能讓他們把音色調好些呢?唉,忍不住憂國憂民起來。

4. 過年期間仗著發年終獎金,朋友又要從美國回來;根據經驗,美國買ECM比在英國網站便宜,我便上Amazon買了批Keith Jarrett的CD。這批CD包括:1995年Bluenote的全集(6CD)、Testament(Paris/London Live, 3CD)、Bremen/Lausenne Solo Concerts(2CD)、My Foolish Heart(2CD)和Hymn/Sphere(2CD),並且買了一本他的傳記。

Jarrett的即興創作可以大概分成兩類:一類是全部憑空發想的,聽來就是一團亂的那種;以及改編標準曲目兩大類,後者通常相當乾淨、清爽、冷靜。兩樣加起來,他沒有純粹黑人爵士來得狂放和沉重,也比白人爵士來得更有骨架一點;可能相較於其他爵士樂手,我想他的音樂應該有人會覺得他有點拘束、壓抑吧,聽起來感染力沒有那麼強、官能感也不是那麼刺激,反而有種冷冷的感覺。我自己喜歡的就是他無論是個人獨奏或三重奏,這份簡單、乾淨、有點冷冷的感覺,但又不是毫無溫度可言(好比Arvo Part,就像聽個冷凍庫)拿來演奏標準曲目時,真是再適合不過了。當然這也跟個人習性、品味有關,我雖也喜歡John Coltrane的標準曲目,但面對他每次媲美失智老人迷路般的即興(原本兩分鐘曲子來個三十分鐘是家常便飯),仍難免要嘆好幾口氣,最後想告訴他:「welcome home」。

當初想買這批CD,是為了管風琴專輯Hymn/Sphere,2002年的舊作重發,但其實這批CD裡這張是最不好聽的,因為曲子太過實驗、前衛,很難一口氣聽完;其餘的真的都非常好。曾經與朋友開玩笑,說Jarrett應該是當今古典、爵士音樂圈中最會賣現場錄音的,很早還聽過有好事者將他的東京、維也納、巴黎(whysper not)和柯隆四張現場專輯封為Jarrett四大現場,後來我便發覺封他甚麼幾大現場錄音毫無意義可言,因為他的現場錄音作品數量與錄音室錄音幾乎等量齊觀,根本很難比較究竟哪幾個特別令人印象深刻。不過這回買了好幾個現場後,我得說他能這麼賣現場錄音並非膨風,真的是好聽。

這批裡面,我個人很喜歡Bluenote全集,這套全集是三重奏,曲目是標準曲目,倒也不是因為都是標準曲目所以喜歡,而是全部的演出水準、氛圍都很平均又有親近感,可以一直聽下去聽很久;而且仔細聽聽,發覺Jarrett/Peacock/Djohnette這個三重奏真是很棒。Paris/London Live這套三CD在Amazon評價很高,的確相當好,曲目是他自己的創作,曲名全都是part I、Part II....,實驗性和古典美感兼而有之。Bremen/Lausanne Solo concerts,以前曾經很執迷於solo concert,現在沒有這種迷思,或許因為如此,這套Solo concerts,好聽、動人,但在理性的藝術表現上欠缺實驗性,不及Paris/London Live。聽過的Live錄音中,不推薦去年發的RIO現場,整體聽來實驗性雖有但並沒跳脫過往框架,而且有點失焦。

最後回歸現實講講買ECM的CD。我比來比去,英國CD網站上的ECM還是貴,甚至貴過台灣。台灣賣ECM的唱片,訂價是規規矩矩的一張550元,兩張以上的套裝便或多或少有些許折扣,我記得兩張一套定價900;美國Amazon買的話,並非單張CD同樣價格,而是根據時間長短訂價的,時間長的貴一些、短的就便宜,所以有些在台灣買還是便宜些,好比Bremen/Lausanne Solo Concerts。

台長: orangebach
人氣(1,369) | 回應(6)|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music |
此分類下一篇:Absolute Vodka
此分類上一篇:微溫薩洛

velvet
請問砸錢買的Keith Jarett有哪些啊?有特別推薦的嗎?

另外想冒昧的請問,您會願意與同好交換CD聽一陣子嗎?

(不好意思回應在這篇與主題無關的文章下)
2013-03-20 00:01:30
orangebach
別客氣,我很樂意回答跟KJ有關的任何問題。



我這次買了他的Bluenote全集、Paris/London現場、Hymn(今年重發的管風琴專輯)、

Bremen/Lausanne solo concert、My Foolish heart),還有一本他的傳記。



下一回我應該會買進Sun bear現場全集和他一張東京現場DVD吧....他雖然現場太多,有騙錢之嫌,但是

他的現場真是難聽的很少。我喜歡他的現場,加上ECM的錄音、設計還有裡面的文字是KJ自己寫的,所以有

時候一買就欲罷不能。



因為我很喜歡他,所以講不推薦的好了:去年出的Rio不推,70年代他早期在columbia發的也可以不用

買,Hymn這張管風琴實驗性質非常強,我也覺得沒有非買不可。至於他的古典音樂,見仁見智,有人非常

不愛,我自己覺得還不錯,我推他彈的Shostakovich賦格、韓德爾組曲、巴哈郭德堡、跟Bashmet合錄的

布拉姆斯中提琴奏鳴曲。



交換音樂聽,會。但是真的很偶爾,因為我的同好都神出鬼沒,大家各據一方,很少碰面。所以如果有機會

碰面,或許也不知道下次是哪時候,有時候CD都直接送--當然是先問過對方,覺得可接受的。
2013-03-20 00:55:58
Terry T
這場賣座不錯

Bavouzet確實是很迷人 充滿活力與熱情 也帶動了NSO

本人大概比宣傳照年輕十歲吧!

不知道為什麼 Bartok, Prokofiev我很難在家專注的聽CD

總是要聽音樂會現場才會覺得有味道



現場有位穿七分飛鼠褲的女士有點像版主

不過我不確定也不敢打擾~
2013-03-20 11:53:40
羅仙
下次記得跟我們打招呼
2013-03-21 00:19:02
Val
容我做個廣告。我偶然得知 Alexander Melnikov 3/25在台北有場獨奏

會,曲目是Schubert D946, Schumann Symphonic Etudes, Scriabin

Fantaisie Op. 28, Prokofiev Sonata #6。上個月底我在DC聽了他除了

D946之外的相同曲目,可以背書宣傳介紹上所稱「梅尼可夫音樂的感悟相

當獨到,在琴鍵間別具感染力的靈氣演繹」並沒有誇張。
2013-03-21 09:56:07
orangebach
To Val,



對啊,我讀過你的文章,我也非常期待Melnikov台北場的演出。

等我聽完我們在來交流一下。



To Terry,



根據我的經驗,我覺得Prokofiev和Bartok剛開始要不太專注地聽,才能夠聽得進去。等到習慣作曲家的

作曲型態之後,再仔細聽,就會覺得好聽了。這是我自己的經驗。聽音樂有時不用太勉強、別太介意,就尋

常聽聽就好,輕鬆點比較能夠待得久些,反而會有收穫。



我那天是穿了條深藍色的袋鼠褲,坐在三樓前排左邊,身旁有位非男友的男伴。下周一若再看到我,想叫就

叫我一聲吧。
2013-03-21 21:57:3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