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8-29 07:33:45 | 人氣1,091| 回應6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表妹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表妹比我小十四歲,是個很普通的二十多歲美眉,愛漂亮但沒有特別主張,注意身材但仍然難控制食欲,現在的髮型有點像蔡英文,卻是橘色的。她從小就是我們家裡默認的麻煩;不好意思的是,我也一直這麼認為,直到今年。

表妹的麻煩跟她的普通一樣普通,不是混玫瑰幫,離嗑藥援交也相當遠,雖然愛裝一付大姐頭的樣子,實際上沒自信、膽子小又性格保守;說她帶給家人麻煩,不如說她讓家人沒有安全感,老讓家人擔心(這句話是不是家家戶戶的金句??)。大學以前,她成績不好,一直在及格邊緣搖搖欲墜;大學以後,她解放的大學生活讓家人很提心吊膽;入了社會,她喜歡東奔西跑、環遊世界,沒有固定工作又讓家人哀聲嘆氣。

通常以我表妹為主角的這款家庭劇本,一定少不了有一個對照組,一定有個讓父母超級不擔心的兄弟姊妹,也就是她弟弟。表弟比表妹小一歲,他是標準的好學生寶寶:台中一中-->交通大學-->台灣大學研究所,現在正在英國當交換學生;就像音樂裡C存在的原因是為了讓B聽起來更悲傷,表弟讓表妹顯得更像輸家。以致我阿姨--表妹的媽媽,每次提到她女兒都會刻意降低音調,彷彿在講一個全世界最不該知道的祕密,最後總以「唉!」結束。我媽每次都提醒我,沒事不要跟阿姨提起表妹,因為她一想到我表妹前途黑暗,就淚漣漣,而姨丈每每都把表妹的不符期待歸因於阿姨的失職,結果表妹便又罪加一等。

她會走上一條莫名所以的路,並不是因為她渾渾噩噩、人生迷網,其實剛好相反,是因為她的天賦太早出現又太明顯。

我表妹是一個天生的舞者。她從小就很喜歡跳舞,小時候只要讓她舞動肢體,臉上總會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事隔幾十年,我還記得她開心的樣子。小學的時候,她參加學校的跳舞班,舞蹈老師對她驚為天人,很喜歡她,經常讓他上台表演,她從不害怕,反而覺得很高興、很光榮。遺憾的是,這件事並沒有為她加分,反而令父母擔憂極了,他們慢慢開始覺得可能是跳舞佔用太多時間,讓表妹分心於課業,所以成績一直不好;小學六年級的時候,舞蹈老師主動表達希望我表妹進入國中仍能去學舞,當然被我阿姨一口否決,因為要準備考試,哪有時間跳舞?更何況跳舞能做甚麼?你準備失業嗎?

就這樣,世界上對我表妹而言最開心的事情、也是最能發揮她天賦的事情,從十三歲起就被剝奪了。十三歲的青少年對父母毫無抵抗能力,至少我表妹如此,她開始努力地讓自己符合升學體系的標準,每個該做的動作她都做了,比我這個不才表姐做得還多:補習、家教、熬夜讀書....可是呢?所有的結果都不如預期。而她,自然對自己也不會太滿意。

在她十八歲進入大學後,她簡直是用放煙火的心情面對自己「服役期滿」,開始奔放的大學生活。老實說我們家的人規矩都不錯,你說她奔放能有多奔放?說穿了也就是夜唱、夜遊、跳舞、參加活動、辦營隊、搞社團這樣而已,中間偶爾穿插些不成功便成仁的短暫戀情--她經常一頭熱,最後搞得很傷心;你要她真的去玩性愛趴、到廁所搞四腳獸,她絕對沒那個膽。最好笑的是她常跟我說:「姊姊,我現在終於可以好好跳舞了,只是舞台不一樣而已;我可是同學公認的舞后呢」。這我從不懷疑。

幾個月前,我剛好因為工作緣故在研究一些國外教育體系,包括芬蘭、法國、美國和英國,不曉得為什麼,看到他們教小孩的方式,我不由自主想到我表妹;我知道,如果她生在芬蘭、法國,她鐵定老早就開心地在跳舞了,不用等到十八歲自掏腰包,黑漆媽烏地還只能跳給幾個人看。

那個星期我剛好搭高鐵回家,在高鐵上我突然有個衝動想問她一個問題。
「ㄟ你沒跳舞太可惜。」
「我也這樣覺得」。
「那時沒跳舞你很難過吧?」
「誰叫我們家就這樣。。。常常很難溝通。。。」
「誰家都一樣啊~~~」
「他們可以對兒女不放心,但不應該對他們沒信心。唉,說了我又要難過了」
「你小學成績有很差嗎?」
「啊我本來就是不會考試和不愛念課本的人啊~~~現在早來不及了」
「你很早就知道了嗎?不會考試」
「很早就知道了啊。沒考試運,沒做壞事命,沒中獎運」

我們講到這裡就停了。

從那以後,我只要想到這件事,心裡總止不住地難過,那種活生生地看著一個人錯過他的天賦的感受,可能滿接近眼見一個人生命之火被澆熄。我也很遺憾自己沒錢,如果我有足夠的金錢,我願意給她一筆錢出國去念個書或學個跳舞班甚麼的都好。但也可能我想得太感情用事,因為我表妹....還算很努力地為自己找出路--儘管出路也不是多讓家人放心,既沒有偏激地嫉妒弟弟,也沒有自暴自棄與家人對幹。她有著現代年輕人的特質,不相信穩定的工作會穩定,以環遊世界為夢想,所以她去澳洲打工度假,去了好幾趟;後來,打工度假又不能滿足她了,她偏愛去第三世界國家做慈善,好比有一年她跟同學兩個人,背包裡塞滿滿舊衣服,千里迢迢轉好多趟飛機到柬埔寨一個鄉下小學去做義工,覺得自己很棒。

今年,我阿姨為了讓她穩定下來,主動出二十萬讓她矯正牙齒,兩年內每個月都要回家看牙醫,這樣一來,至少可以綁住表妹兩年(我阿姨是不是很誇張?)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表妹在NPO找到一份與海外志工聯繫的工作,既有機會發揮愛心,又有機會出國,工作也算穩定,可以對爸媽交代,我覺得她對兼顧各種需求已仁至義盡,換作是我不會做得更好,而且我應該會把自己的想法排第一位。可想而知,她母親仍然有話要說,那就是:「這樣能賺多少錢啊?養得活自己嗎?」表妹心很冷,但她沒怎麼抱怨,照著自己想走的方向走,現在想想,我真挺佩服她的,如果是我可能沒辦法那麼穩定,按照以前火爆脾氣,大概老早跟家人扯破臉了吧?

這幾天看了很多TED talks,英國教育家Sir Ken Robinson的兩場演講啟發甚深,他的基本論調是,制式的學校教育體系扼殺了每個人的天賦,而每個人一輩子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找到天賦、並讓天賦自由。

Robinson說了一個音樂劇「貓」、「歌劇魅影」等編舞家Gillian的故事。Gillian小時候被認為是過動兒,但那時候還沒有發明ADD或ADHD這些名詞,過動與病畫上等號;學校老師叫Gillian的媽媽帶她去看醫生,醫生跟母親講完話之後,把Gillian獨自留在房間裡,並放了音樂。醫生和母親關上房門後,兩人並沒有離開,他們悄悄地站在門邊看著Gillian。沒多久,小女孩隨音樂不由自主地舞動起肢體,久久未停。此時醫生跟母親說:「女士啊,妳的女兒是個舞者(dancer),而不是病人(sicker)。你應該把她送入舞蹈學校」。Gillian的母親照做了,她後來一路跳進英國皇家芭蕾舞團,最後成為編舞家。

Gillian跟我表妹像是天秤的兩端,兩種不同的待遇,兩種不同的結果,這中間有太多大大小小變數影響著彼此,硬要說誰好誰壞過於以偏概全。不過我也會假想,如果表妹是Gillian,說不定會少點辛苦、多點快樂吧?


延伸閱讀:Sir Ken Robinson兩場TED talks:相當妙語如珠、生動風趣又發人深省的演講。

●Sir Ken Robinson says schools kill creativity:
http://www.ted.com/talks/ken_robinson_says_schools_kill_creativity.html

●Sir Ken Robinson: Bring on the learning revolution!
http://www.ted.com/talks/sir_ken_robinson_bring_on_the_revolution.html

台長: orangebach
人氣(1,091) | 回應(6)|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story |
此分類下一篇:Leaf
此分類上一篇:十張學生證

Linda
其實我蠻欽佩妳表妹的,做慈善當義工是很值得讚揚的事,又能充實自己,在西方才不會

有多少人對此有不好的印象,還會鼓勵你放手去做呢。



我想,文化背景和家庭結構也是東西方的教育理念不同的主因。我周遭就有些父母和子女

後來成為「朋友」的例子(在台灣,大概會被冠上「不孝子女」的名稱吧),子女沒有義

務照顧父母,父母對子女的養育義務也只到成年為止,所以有能力但不願支付子女的學費

的冷血父母,也是隨處可見的。



西方社會比較個人主義,不會讓群體觀感影響自己的人生,沒興趣就不會為那一紙文憑折

磨自己。晚輩的理想,長輩們就算不支持,也鮮少會反對到底,想盡辦法加以干涉。像我

中學時代有個全年級排名前三的同學,在最後一年辦休學去旅遊增長見聞,回來後當個按

摩師,嚇了所有人一大跳,但她卻挺樂在其中。另一位成績名列前茅的同學,百分之百有

能力上大學,卻自己選擇去了職業學校,別人也插不上嘴。



我一直覺得台灣的教育體制帶有太強烈的功利化的色彩,其實教育體制會如此,主要還是

因為台灣人太安分認命,只知接受現況,而不懂爭取自身權益。



像現在加拿大魁北克,政府要將學費調漲 82%,我們學生和其他反對者就罷課上街遊行

抗議,冬季學期幾乎要取消了,抗爭還是繼續進行,向政府施壓。如果有官方資方要壓榨

勞工階級,早就抗爭啦、革命啦,通通來,怎麼可能等著任人宰割,忍受不合理的工作環

境和待遇 ...
2012-08-31 05:32:53
orangebach
Hi Linda,許久沒見。



你說的是。的確如此。但一時半刻間也沒辦法解決台灣功利主義的傾向,或許能夠做的就是多幫幫身邊周圍

的人多多思考而已。不過我也見過一些很有自覺、努力跳脫傳統框架而且很能持續到底的人,所以還是很有

希望的囉。



從我表妹身上我的感想是,每個人都需要心靈上的支持,原生家庭在此有很重要的角色。像我表妹在這方面

沒有被滿足,她一路走來就會辛苦,自然也就限制了她的可能性,這是讓我覺得最傷感的。好在她神經有點

大條,心地善良,還是可以自給自足,我相信她以後會更成長的。
2012-09-01 08:43:08
Linda
我一直都在喔,只是之前打中文很不方便,直到蘋果終於將我習慣的中文輸入法裝回 Mountain Lion 才能好

好留言(之前一些留言都沒能寫完)。



妳周遭發生很多有意思的小故事,不看可惜 :)



傳統士大夫「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大概也是台灣教改的障礙之一吧。我們都知道台灣不是一個

沒有門戶之見的烏托邦,偏偏那些學者又以為國外所有的制度都能套用在台灣社會(現在的十二年國教不知道

又是學哪一國)。台灣教育界急需發展的不是高教體系(花五百億打造國際級的研究型大學做什麼?),而是

技職教育啊… 升學導向的高教體系真的害苦了許多年輕人(好像書唸不好就一輩子翻不了身?)



我最近也因本省的學運運動而比較了幾個國家的教育體系,除了最受歡迎的芬蘭之外,我最驚艷的就是德國那

套超完善的專業教育體系,但這種教育恐怕只有在一個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社會,才辦得到吧。



認知心理學對「神童」(child prodigy)的研究還不是很深,目前不知道為什麼某些領域容易出現神童——像

是在藝術、數學界就非常多——或是為什麼這些才能通常有專一、獨特的性質。有才華的人,尤其是才華展現

特別早的人,除了發展他們的天才外別無生存的目標…



妳提到的「心靈支持」讓我很有感觸呢。我也是從原生家庭得不到滿足的人,所以從小習慣隱藏自己,總是給

人一種好像很冷漠、獨立自主的印象,直到三年前獨自出門旅遊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我內心也渴望著別人的幫

助和支持。如果這份渴望能早點被滿足的話,也許這些年就不用走得那麼跌跌撞撞吧。
2012-09-08 14:11:14
Linda
我不是想替妳表妹決定人生,不過還是想問問,如果有學校提供獎學金,妳表妹願不願意去歐洲的藝術學院試

試發展她的天賦?除了有一連串的手續要辦,可能還要通過語言證明喔。



我正在考慮去柏林唸研究所(數學系),所以對德國的留學制度略有聽聞。如果妳表妹有興趣,我可以幫忙打

聽藝術學校的消息。在柏林唸大學不用繳學費,每學期只需繳 250 歐元的 administrative fee,國際學生也

可以享有低生活費、高福利的待遇。我系的博士生通常領有研究用的獎學金,和學藝術的可能有點不太一樣,

但只要是唸公立學校,經濟負擔上的差別應該不大。



柏林藝術大學有個現代舞課程「Contemporary Dance, Context, Choreography」:



有幾個不在柏林的學校的名字我忘了,有興趣的話我再查查。



聽我妹子(她唸法國文學)說,法國對留學生的待遇也很好,還有比利時我也可以打聽看看。雖然以語言的問

題來說,英國可能比較方便,可是聽說英國學校幾乎不發給非歐盟學生獎學金,那高額的學費+生活費讓許多

被名校接受的同學棄英投美,所以應該可以不用考慮了…
2012-09-08 14:17:02
Linda
奇怪,無名不讓我張貼柏林藝術大學的網址,說是有「bad word(s)」。沒辦法,只好請妳勞駕請教 Google

大神了... 學校全名是:



Berlin University of the Arts - Universität der Künste Berlin
2012-09-08 14:21:03
orangebach
很謝謝你的資訊和熱情。

我想我表妹一定會很感動的。



很巧的是,大約幾天前我問過她一個問題:如果現在給你足夠的金錢和時間,讓你出國,你要做甚麼呢?

她說她還是想去澳洲打工度假。



這答案很妙吧?我心裡就想:喔...原來你出國的確就是想要打工度假。

我表妹的話讓我了解,其實每個人對於自己的天賦和未來,都由她自己經驗值出發而有自己的想像,那跟我

作為旁觀者對她的期許或許是兩件事情。那就讓他做自己開心的事情吧。



一個程度上,她的天賦的確是沒有被培養,但不可否認是隨著時間的過去,她也被帶往對未來的另外一種想

像。我想她現在可能更想要好好找位男朋友,好好談個戀愛吧?還有快點把身體弄好一點。



不過Linda,你的熱情讓我非常感動,謝謝你為我文章裡一個完全不認識的女孩所做的努力,也謝謝你對我

一向的支持和鼓勵。



也祝你未來平安順遂。
2012-09-09 08:54:4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