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今天上班有點不是那麼順。
不過老實說我也很感謝回來上班,因為工作的存在,音樂才顯得更美好更珍貴。
所以老實說我運氣也不錯,就在小不順的今天,Chailly的貝多芬剛好到手。
我覺得這種時候我還滿需要貝多芬的,尤其最近真是很想念Chailly手下的第四號交響曲。
不瞞各位,從Chailly的貝多芬Cycle以後(10/28~11/3),在兩個月內共聽了三次貝多芬四號的現場演出:一是Chailly和GOL,二是Sir John Eliot Gardiner和他那個法國名字的團,美國巡迴之前的唯一英國場,三是回台灣以後聽NSO和一個國外指揮。看這種順序,每況愈下,越聽越不滿足,接下來換CD,先是Furtwangler,然後Celibidache,最後Kalayan 1963。以上。
(我貝多芬不怎麼多--當然其他也不多,尤其四號(九號還多一咪咪)--真是佩服那位幾年內聽完兩百個多芬交響曲版本的某位仁兄,也難怪仁兄說他跟貝多芬很熟,跟他比起來,那我可能連貝多芬衣角都碰不到。真想請他讓我賞一下貝多芬的名片長甚麼樣,或者講一下貝多芬的MSN,我想跟他來個即時通;很熟嘛~~~不是嗎?)
可能因為版本太少,我聽完還是有點不太飽足,總是不自覺的想起Chailly的現場,這情況很尷尬--不停地想起某一個特定的音樂,甚至不由自主地拿來與其他同樣樂段比較,實在很難為情,因為你並不想那麼主觀,總是仍然期待一些冷靜客觀,但是最終仍陷入了主觀。於是只好下單去買Chailly這套貝多芬,看看是不是能飽一點。
重聽Chailly的貝多芬錄音,有種幸福感--可能因為我今天很需要他,因為他的貝多芬真是超正面的,而且不是逆轉勝那種勵志型的正面,而是好像天生下來就樂觀的正面;這種感覺實在太強烈了。當然這也成為他被挑戰的點,也就是貝多芬有那麼正面嗎?為什麼我們聽不到貝多芬的陰暗面呢?人生不是該有黑暗,才有正面,才有逆轉勝嗎?貝多芬應該是勵志,而不是樂觀的。因為勵志,所以應該要有稜角非常分明的層次感,應該要是一個很難爬、很艱險的黑色奇萊,好比FurtWangler的四號第一樂章前面鋪陳的段落,那個張力、那種艱險;可是Chailly呢?一切都很順、很流暢,貝多芬是歡愉的,貝多芬是明亮的;原本號稱「酒神狂歡之作」只有第八號,結果現在好像九首全是「酒神狂歡之作」。
我得說這種感受在錄音裡面顯得更明顯,因為速度比現場快一點;錄音室的速度實在嚇死人的快,每首都是刷刷刷這樣結束了。現場,我猜或許因為不能重來,或許因為有其他情緒或雜事,種種可能都讓指揮似乎再多小心謹慎些,速度也就慢了些。這是其一。
其二,我不曉得是本人音響太爛或者是錄音室和演奏廳的空間感差異,還是麥克風位置,現場的各聲部的更為均衡,真的可以體會Chailly在雜誌受訪時所講的:在不增加器樂編制的前提下,在GOL龐大的弦樂傳統下,要求銅木管、打擊樂、和低音弦樂器都要演奏出相當分量的音量,所以現場的確會非常驚訝於弦樂以外的團員,我們刻板印象中作為樂團配角的樂器,都在適當的時機成為主角,而且非常亮眼。最誇張的是定音鼓,當然打得非常好。可是從第一場演出開始,兩位輪流上場的定音鼓手就是樂團的rock star,就是全場矚目的焦點,每一場定音鼓手得到的掌聲僅次於指揮個人,好妙。(我個人最偏愛的是四位木管首席和低音大提琴首席,最亮眼的該是長笛首席,長得又美。)
其三,錄音室的版本表情比較多。諸如我剛剛聽的七號、八號,兩首第四樂章原本就是起伏很大的曲子,但是錄音室的版本比現場的動態更誇張就是,速度也更快。聽起來,我感覺是感官刺激更強烈、更興奮、更熱血,現場的層次感比較自然,Chailly花了稍多的時間去經營節奏感,給了比較多的空間。
扣除Chailly的錄音之外,我竟然也挺喜歡Celibidache的貝多芬第四;當初是為了五號買的,印象中根本沒聽過四號。Celi的四號同樣做到了所謂的「均衡」,各聲部的均衡,非常明顯而且徹底,甚至比Chailly更極致了;好比四號第一樂章的主題,中間有一段是先由管樂領唱旋律,然後弦樂重複其旋律的段落,重複好幾次,這兩位指揮都要求管樂領唱的部分,包括音量、歌唱性、動態都要做到與接下來的弦樂並駕齊驅,對於木管是很大的挑戰。我覺得這是第一樂章中最精彩的部分。就速度而言,Celi當然非常非常的慢,可是對於他在這種近乎「安靜」速度之下,仍能掌握節奏感、動態的韻律和旋律的歌唱性,然後慕尼黑愛樂竟還真的執行得出來,傳達出非常圓潤但非常紮實的聲音,某個程度上的確可說有了「禪味」。
Kalayan 1963是另外一種選擇,這是很明顯的弦樂獨大、其餘靠邊的做法。我覺得Kalayan的優點在於,當他想要弦樂獨大的時候,就是可以讓弦樂獨大到稱霸天下的局面,霸氣十足,說服力非常足夠,所以讓貝四第一樂章,整體瀰漫著一股很濃烈、很強大的絃樂感,樂團聲音在外圈彷彿裹了一層金屬外殼,甚至帶有點嗡嗡的共鳴聲,相當獨到。
最後再回到Chailly這套錄音。DECCA為這套CD在外盒上別具巧思,說明書和CD做成書的型式,整體訂在一起,前面說明書,後面CD;唯一令我感覺不太爽朗的是照片。封面一張Chailly握拳放在下巴的模樣,看起來非常...嚴肅凜然,相當「貝多芬」,但說不出的感覺突兀,因為他實在是個可愛又熱情的指揮,就沒那麼貝多芬;裡面的照片也為了映襯呼應貝多芬奇絕艱險的印象,弄了好多個雄偉雕像的照片,用雄偉雕像可以理解,可是其中有兩張在雕像旁邊把Chailly給合成進去,而且Chailly的比例好小,不理解是否有甚麼藝術想法在其中。
我想是因為邊聽Chailly貝多芬邊寫文章,沒想甚麼就這樣下筆,可說是書被催成墨未濃啊。文章有點亂,思緒也不太深入,可能不是很有建設性。如果日後有其他建設性部分,再補充進去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