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因為工作認識了謝小姐。
謝小姐在保險公司上班,是個業務主管,在成為業務主管之前,她是公司裡的超級業務員,三十歲出頭已經年薪千萬。這幾句話講起來尋常,可是如果你見到她,就知道這有多困難了,因為謝小姐天臉上生有個血管瘤。所謂「血管瘤」,講白話點,就是某處血管比較胖,導致腫起來像瘤一樣。巴掌大的血管瘤就掛在右頰,現在大概約有手掌盈握這般大小,但在二十年前、她初入行的時候,血管瘤有現在兩倍大,就像一個肉色酪梨長在臉上;雖然稱不上難看,但在視覺上絕不對稱。業務員這行多少要靠張臉,至少面容討喜,或許可以少點被掃地出門、保單被扔的機率;但是謝小姐臉上有瘤,她還能成為超級業務員,其中必有隱情。
老實說,我期待的「隱情」,是個吃盡苦頭、灑狗血、完全可預測的刻板故事。所以當謝小姐說出「隱情」的真相時,我腦袋足足花上好幾天才轉過來。
她十六歲的時候暑假跟同學去找工讀,找到工廠去當作業員,結果同學每個都被錄取,唯有她因為外表因素被拒絕,這是她人生第一回因為外表而遭到現實打擊。她當然很難過,也很委屈,覺得不公平,難得的是她也從中學到人生第一課:一方面別往弱點的方向找出路,以免自尋死路;另方面要極大化並善用自己的優點,這樣弱點相對便會縮小,贏面才會大。她的弱點是臉,所以盡量避免須要靠第一印象取勝的工作;她的優點是聰明、務實、目標導向、會訂策略且執行力強,所以她從那時候起,便立定志向要做以「專業取勝」的工作。
五專到二技期間,她成績很好,一路申請獎學金到畢業;進入職場成為業務員,多數業務員都傾向找陌生人拉保險,她找熟人,從認識的親朋好友同學開始,然後找系友、校友,再一圈圈擴大。熟人的好處是,比較不會被她的血管瘤嚇到而有不好的第一印象,而且就算要拒絕,也不至於太不禮貌,把你的自信心放在地上踩。她就這樣靠熟人、熟人的熟人、熟人的熟人的熟人.....像漣漪一樣擴大,也有一千多位客戶,而且很少遭到拒絕的挫折。這套邏輯的背後,有個很耐人尋味的哲學,用謝小姐的話講:「我工作是來找快樂,不是找挑戰的」。
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前半段相當認同,後半段不能理解。甚麼叫做「工作不找挑戰」?工作不找挑戰還有樂趣可言嗎?工作的樂趣不是來自於挑戰嗎?這是我一直以來的認知。
謝小姐說,她一入行的時候前輩就講,要記得人家拒絕你是常態,做業務很多挑戰。她心裡的os就是:「那這個那麼苦,你幹麻要做?」所以她不太懂前輩講的話,但是她曉得她不要這樣一直被拒絕,以免受到太多挫折,這樣工作哪還有樂趣可言?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去找比較不會拒絕她的人,所以找認識的人,因為就算要拒絕也比較委碗,這樣也比較能夠接受。
後來她又遇到另一個前輩,這位前輩是個資深的超級業務員,曾經語重心長地對她訴苦,內容就是他為了維持前幾名的業績,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也犧牲與家人相處的機會,結果身心俱疲。謝小姐此時又OS了:「我不要這樣,我要業績,也要運動、旅行和家庭生活」。根據她的評估,以自己的能力,又按部就班,每一次業績都到前十名絕無問題,但是如果要拿到第一、第二,那可得犧牲其他的時間,多花上好幾倍的力氣,才有機會。固然含淚播種,必含笑收穫,但她不要含淚,不要等到最後才有一個很大的高興,她要整個過程都高興、都快樂,所以她的目標都是前十名,而不是第一、第二名。
綜合她的經驗,簡單歸納成兩項:一、工作的目的是樂趣,為了享受工作的樂趣,我們不需要刻意找一個高難度的任務來證明自己,反而該經常做能力範圍內的事情來累積成就感,而且有樂趣;所謂「簡單的事情重複做」。二、基於一,成績單上前三名的CP值比前十名低很多,所以應該輕輕鬆鬆取得前十名享受樂趣,才是工作的目的;所謂「不要拿大石頭砸自己的腳」。
最神奇的是,她同樣用這套哲學帶一百多個人,從來不給部屬訂業績目標,她要部屬自己訂業績目標,你覺得每個月你可以做到多少、就訂多少,自己可隨心情調整,主管不給壓力;妙的是,她們單位雖不是天下第一處,倒還能真的維持在前段班,長達十年。謝小姐那句「我工作是找樂趣,不是找挑戰的」,讓我很疑惑,想了好幾天。
你可能會問我,她的哲學很容易理解,怎麼要想好幾天?因為我有點跳不出來,我想:「我同意工作是為了樂趣,但工作如果不是找挑戰的,那是幹嘛的?」、「所以,樂趣不是成就感?成就感不是樂趣?」、「那為什麼好像全世界都會告訴你工作就是為了挑戰,甚至人生也是為了接受挑戰?」
我開始共時和歷時地回想我的人生,我發覺從小到大,幾乎每個人告訴我的都是「要接受挑戰」甚至「要找挑戰」,可是為什麼?並沒有人仔細告訴過我,為什麼要找挑戰。比較具代表性的答案是敝公司的想法:接受挑戰才有成就感,沒挑戰就沒成就感、又不卓越之類云云。然而不可否認,半年前決定要留職停薪,其中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成就感無法銜接,同時毫無樂趣可言。
我工作究竟是為了成就感還是樂趣呢?又或者,我做其他的事情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成就感,還是給自己樂趣?尤其當老闆不停的洗腦我們要追求卓越、要有成就感的時候,我是不是有形無形中也莫名其妙地不經思考、照本宣科?我有沒有花點力氣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甚麼?我有沒有去試圖平衡我想要的樂趣和公司要的成就感?我是不是自以為沒有,可是根本暗地裡一直想要爭前幾名,沒有務實地考量怎樣才是讓自己快樂工作的平衡點?
答案竟然都是「是」!所以我同事總是覺得我認真投入到不行,覺得我對老闆有求必應。
謝小姐的話一語驚醒夢中人,她提醒了我,過去幾年裡,我的確一直想對公司證明自己有多厲害;成為最佳員工,不夠;競賽得獎,也不夠,老闆稱讚我,還是沒把握,那要怎樣才夠?我也不曉得。最後反而覺得是公司不停要我證明自己的價值,是公司讓我疲於奔命、壓力過當,殊不知自己才是背後主謀。
最好笑的是,當我把這件事情跟小學同學曾老師分享完畢,曾老師在我對面抿嘴偷笑。我問她笑甚麼,她吞完嘴裡的那口risotto後說:「你記不記得你留職停薪前沒多久,我們一起在古亭捷運站附近Haas吃飯,我問你為什麼想休假,你第一句話就是:『因為工作沒有挑戰性!』」
「真的嗎?」接著,我跟她一起哈哈大笑。
「真的。」
有天晚上,我把謝小姐的事情和自己的啟發約略跟我媽講了一下,我媽再同意不過,仔細想想我便曉得為何我媽再同意不過,因為我媽就是跟她同樣工作邏輯的人!不刻意找挑戰,不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工作要快樂、要開心;就算挑戰來了,石頭砸到了,也要務實地找可行的、順手的方式解決,而不是找炫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會讓人想鼓掌的方式解決。
我同時跟我媽講重返公司後,老闆們覺得我應該是全公司裡面經歷最充沛、活力最飽滿的員工,毫不猶豫地給了我一個頗為複雜的任務,而且執行時間有限,很快就要deliver出來。偏偏我這個蠢貨在討論的時候又陷入某種興奮兼幻想的情緒中,結果脫口而出一個很炫但是挑戰性太強、難度太高的執行方案;等開完會、回家冷靜下來,才開始緊張懊惱不已。
我媽立刻便點出我的錯誤:報告順序錯啦!永遠要先講可行的方案,塞住老闆的嘴,但是同時嘗試可行以及炫的方案,如果後者可行,再換走可行的方案。永遠不要想要求表現,就把炫的方案擺在前面,那叫做給自己找麻煩!那叫做「拿石頭砸自己的腳」!那現在很不幸地你有個這麼複雜的工作,記得就從裡面找個相對比較可行的方案。唉,原來工作那麼好長一段時間,甚至人生這麼長的時間,我給自己找了多少麻煩啊???腳可能都快被石頭砸爛了吧?
回想去年12月31日那天到現在開年兩個禮拜,我三不五時想想自己今年有甚麼新年新希望,如今我終於決定,今年,2012的新年新希望就是放輕鬆,關鍵字是ezsy。是態度上、心態上的ezsy,是執行工作時的務實和可行,是不求天長地久,不求驚世駭俗,只求別給自己找麻煩。挑簡單的事情做,然後重複做;永遠衡量自己當下的狀況,務實地在能力範圍內找方法,而不是一意孤行憑感覺。
仔細想想,憑感覺,除了太過理想化、不務實之外,又未嘗不是一種驕傲自大呢?未嘗不是自以為可以做到絕大多數的事情嗎?
未完‧待續,先上班去。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