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1-05 15:33:50| 人氣1,86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淡水人,你的心將在何處停靠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竹圍碼頭.jpg



        不上「淡水文學之旅」的課,不知道淡水除了古蹟、夕陽,還有豐富的歷史背景
;不走在淡水彎彎曲曲的小徑,不知道歷史曾在此留下深刻的烙痕。原以為歷史只是屬於課本裡的事,或是旅遊資訊的一部份,遊客真正感興趣,甚至會留下記憶的,應該是屈指可數吧。古蹟、夕陽、山海吸引了無數的遊客,但除了帶著「傻傻的微笑」(劉老師這句話形容得太貼切了)回到各自的家,試問:有幾人真正獲得感動?

 

在古蹟裡上課,確實有一份殊榮感,但這麼好的一個地點,只能讓社大的學生享用,難免讓人遺憾。何況,會走入社大的人多半持有高度的學習精神,如何讓這一股學風持續,甚乃綻放出人意表的花朵,又是多麼讓人期待的事。試想,如果能有一個場所,可以提供淡水在地居民談天說古,優遊書海,還可以展演學習或創作的成果,那將是多麼令人欣喜!

 

台北縣政府政大力推動文化創業園區,令人擔憂的是,是否只多著眼於時下流行的音樂、舞蹈活動,因為那是年輕人最樂見的,也最能帶動商機的。於是可以想像:不久的將來,漁人碼頭或沙崙海邊將會出現和「春吶」一拚高下的音樂活動。搖滾音樂、街舞大賽、街頭塗鴉,帶動年輕人的熱情,也帶動相關產業的成長,可是,除了經濟的數字之外,人們的心靈真的充實、滿足了嗎?激昂的音樂、搖擺的身軀,帶給我們原已淺碟化的新世代是更多的茫然、盲從?還是更深層的體悟、覺察?

 

歷史是過往的,人是活在當下的,活在當下的人是靠歷史的滋潤長大的,但不代表他會像歷史一樣不能改變,相反地,他是汲取歷史的養分,長成新的個體,發展出新的思維。以淡水社大為例,如果只是有著歷史古蹟的外殼,不能注入活化的思維、長久的自我期許,那與民間的各類補習班有何差異?

 

從過去可以了解前人如何辛苦地爭取殼牌倉庫,如何慘澹地經營社大,可是,身為淡水人是不能以此為滿足的,我們要的不是來來去去、熱熱鬧鬧的藝文活動,我們更需要的是在地的、長遠的、深耕的文化素養,一個真正有「淡水味」的氛圍。

 

談文化,這個議題似乎太大了,但是我們可以從小處做起,淡水社大現有的這塊地方,其實是可以有所作為的。只是淡水殼牌倉庫古蹟建物屬淡水文化基金會所有,土地則屬國有財產局,油槽又屬於淡水鎮公所,園區外還有私人建築物和水上人家。雖然我們必須尊重先住居民的權益,但如果能夠統合規劃成一個結合藝文交流、展演、休憩的場所,不僅可以凝聚淡水文風,深耕淡水人的心靈,更是讓遊客除了感官的享受外,還可以有心靈上的衝擊。而這些,單獨靠鎮公所、淡水基金會、國有財產局就可以達成嗎?通常都是各吹各的調,而且也缺乏具有決定性的公權力,而我們大有為的縣府是否注意到這一塊了?

 

談起最有北京味兒的地方,要屬老舍茶館了。老舍茶館在最初也不過是個茶館,但現在的「老舍茶館」,不僅每晚都可欣賞到來自曲藝、戲劇等各界名流的精彩表演,還可以參加琴、棋、書、畫和「戲迷樂」等諸多文化活動。而今的老舍茶館從一個地方性展示中國茶文化和民族藝術的場所,躍身為吸引國外觀光遊客的重要景點。

北京能,淡水為什麼不能?

 

台北市有個「紅樓劇場」,將三級古蹟市場建築物重新塑造為包含有劇場、露天咖啡、茶坊、展演館和創意市集等多元性區塊,成為台北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心,目標也是朝向文化觀光國際平台。

台北能,淡水為什麼不能?

 

古蹟只是靜靜的站在那裡,可是人是活的,人的生活如果不能和古蹟產生連結,古蹟終究只是一個不帶感情的建築物,但如果產生了連結,古蹟的每一磚一瓦都會是你我生命中重要的基石。但在各方堅持立場的情況下,不要說是「老舍茶館」,就連一杯茶都是奢侈的夢想。

 

砂石、水泥不斷注入淡水海口,預計帶來繁榮的大港,早已將夕陽阻擋在外海,明日的淡水正在寫他的歷史,而那些被歷史遺忘的,是否和夕陽一樣隱沒海中?答案啊答案,在茫茫的海裡!

台長: Demi
人氣(1,863) | 回應(1)|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小道消息 |

樸拙
好山好水
淡水至今仍是我住過最棒的的方
2010-11-30 12:15:1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