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古文課程進入「義」的這個單元,在一百五十四頁的「緒餘」當中,講到:
【夫義。德之宜也。】
『宜』就是應該做的本分,而這個應該做的也是自己內心很自然升起的心境。比方我們上一節課談到的「馮諼客孟嘗君」。馮諼生活都有困難,然後他寄食在孟嘗君門下,孟嘗君問他有什麼能力沒有,馮諼都說沒有,孟嘗君還是照顧他,盡了這分道義。所以後來孟嘗君遇到困難,馮諼是盡心盡力的幫助他、協助他。所謂受人點滴,湧泉相報,就像這滴水一樣,這也是處世的心境、處世的道義。古人對別人的恩德念念不忘,這是處世的態度。我們現在是對什麼事情念念不忘?從這裡觀照差古人差遠了,想吃什麼東西念念不忘,想買什麼東西念念不忘,還是誰稍有得罪我了就念念不忘,這個與人相處就會很多煩惱。假如遵循道義,與人相處都是浩然之氣。
而在「馮諼客孟嘗君」這段文章當中,也提到孟嘗君所管轄的是薛縣,薛邑這個地方。其實他是一個領導者,他對於這個地方的人民,還是要盡心盡力照顧,這也是他應該盡的道義。結果馮諼提醒他,你不但沒有盡道義,還給人民很大的賦稅負擔,很多人民都還欠他錢。其實應該多體恤這些老百姓才對。馮諼看到這一點,覺得孟嘗君家什麼都不缺,就缺義,所以把那些契約、借條全部一把火就把它燒掉了。從這個故事當中,我們也冷靜觀察,現在的家庭缺什麼、不缺什麼?現在的家,好像不缺吃也不缺穿,還是缺義,缺親人之間的情義、道義、恩義。真的這個社會,不管是家庭還是社會的衝突,其實都跟利有關係,利就相爭,能夠重義輕利,很多家庭跟社會的衝突就不存在。
大家有沒有觀察到很多公司之間互相訴訟,告對方。一了解,原來這兩個人以前曾經一起合作過,而且還是在創業之初,兩個人是胼手胝足,同甘共苦。結果反而事業成功了之後,為了一點利益,最後鬧僵了,就告上法庭去了。所以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同富貴。患難當中的時候,人貪心沒有起來,互相體恤。可是福報現前,有福氣了,有錢財了,人很可能在這個因緣當中起貪念,就起計較了。因為一起貪念,什麼都是利,一損害自己的利益,就開始計較,就開始對立,甚至開始責備損害對方。所以孔子講:「放於利而行,多怨」。怨恨跟衝突從哪裡來的?這個「放」就是做事的一個標準都是遵循自私自利去做,一定引來別人的怨恨。都為了自己,就不顧及別人,甚至損害別人,這個就會發生衝突了。所以《弟子規》當中說「與宜多,取宜少」、「己有能,勿自私」,不要跟人去計較,多給人方便,多布施給人家,這都是義的態度。
上次的文章跟義是相當相應的。我們自己看到這個經文當中提的『德之宜也』,應該做的本分。我們有沒有思考過,這一生哪一些是我應該做的?我們這是古文課,不要最後上到只懂得背古文,不知道文以載道、文以貫道、文以明道。是透過這些千古文章,讓我們明白、貫通倫理道德,貫通所有做人的道理。我們看到這句德行應該盡的本分,人無倫外之人,學無倫外之學,人與人相處,不會脫離五倫關係。真實的學問能夠在五倫關係當中相處和諧,能夠盡自己的本分,能夠團結五倫,以至於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就是真實學問。我們看我們在父子關係當中有沒有盡道義?「養不教,父之過」,這是做父母的本分。我們在教育孩子當中有沒有生氣?氣死了,不教了;氣死了,早知道就不生他了。那這個話出來,根源還是想自己多,不是想孩子。這個孩子現在要趕緊把他教好,不然他的人生怎麼幸福?你看,為他著想,耐性就出來了;為自己著想,火氣就來了。
大家想一想,以前做父母辛苦,還是現在做父母辛苦?大家好像很快就回答,現在。為什麼辛苦?想自己多,就辛苦!我好辛苦,辛苦的根在哪?我。你看三、五十年前,我們父母那一輩,聽過自己的父母喊苦嗎?我這一輩子還沒聽過,我相信也沒機會聽到,因為在父母他們的人生態度當中,他就是覺得該做的,他就任勞任怨。那個心境都是從這種道義當中延伸出來的。我那次遇到一位長者,她應該五十幾歲了,一位女士。她在談話當中不經意講出了一句話,她說:生了就要好好把他養好!這位長者她也沒說子曰、子曰,可是這個話實不實在?你要負責任,你自己生的當然要盡力把他教好。這個態度我感覺不見得學歷高的人能提得起來,反而有些學歷不是很高的父母。因為我那個時候在小學服務,當然自己班上的孩子,他們的家長各行各業都有,有的學歷也很高。而我在家庭訪問當中,往往遇到父母教育程度初中、高中畢業,不高,但是我在跟他們交流孩子問題的時候,他們都會說:我沒想說,我這個孩子以後要賺多少錢,學歷要多高,但是我覺得不能讓他危害這個社會,我要盡力,最起碼要教他做人。我們聽到了起雞皮疙瘩,被他的這個態度感動!但是往往有時候學歷比較高,很會跟老師計較,不見得懂教育孩子,甚至他會有點傲慢。所以懂不懂得道義,跟學歷不見得有關係。
我們也看到很多例子,到國外讀博士,讀完之後就不回來了。這個我們在台灣都有很多報紙當中真實報的例子。父母耕農,已經是盡所有的力量,拼了老命把孩子送美國讀書,後來不願意回來,就在美國成家了。最後父親七十幾歲,無依無靠,跑到美國,被他趕回來。所以我們看,這個義的教育太重要了。隨著學歷的不斷提升,他增長的是自我,還是增長的是道義,這個我們父母、從事教育的人不能不關注到。「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三、五十年前,那個時代生的孩子不少,而且生活比較困難,父親一個人賺錢,母親帶五個、帶八個孩子,省吃儉用,真是不容易。大家注意去看,以前一個人賺又不是賺很多,然後母親很節省,還買了好幾棟房子。現在兩人賺,然後連貸款都付不完,有沒有?有意思,看出個中的學問沒有?勤儉為持家之本,只要很會花錢,兩個一起賺也賺不夠。
所以上一代人他有道義的教育,他覺得應該做的,養育孩子這麼辛苦,他從沒喊苦。對家庭、對公公婆婆,您看那個時候,台灣流行一首歌曲:做人的媳婦得知道理,晚晚去睡,得早早起。做人家媳婦要知道媳婦道,很晚去睡覺,三、四點鐘要起來,那二、三十個人住一起,趕緊煮飯。現在的太太,哪有說早上四點多起來煮飯的,有沒有?但你看,那個時代沒喊苦,現在一個禮拜煮一餐,「為什麼要叫我煮?為什麼不歸先生煮?」你看,計較的心,抱怨就一大堆。道義的心,互相疼惜,互相感恩。所以幸不幸福關鍵不在外在的這些條件,在人內心當中有沒有道德、有沒有道義、有沒有情義。剛剛我們反思,在五倫當中哪些是我們應該做的,包含夫妻。在整個古代婚禮過程當中,有喝一個交杯酒,葫蘆瓜是苦的,盛的是甜酒,表的是同甘共苦。而且同一個葫蘆瓜合在一起就是一個整體,不分彼此。同甘共苦跟不分彼此就是從道義的心流露出來的。假如是同甘共苦跟不分彼此會不會計較?所以計較都來自於太重自我的利益了。
古人時時把義當作他為人處世的標準,包含我們到單位去工作,君臣的關係。領導可不可以抱怨下屬?大家都沉默了。君臣也有本分,叫君仁臣忠。領導人的仁慈表現在哪裡?表現在為他人生的幸福著想,為他的家庭著想,照顧他。當然為下屬的幸福著想,一定首先要教他做人。我們一聽,我老闆管這麼多,我這個老闆管這麼多事情!在同一個屋簷下工作就是有緣分,既然有緣,那能盡多少力就盡多少力。你說:那是他父母管的,怎麼我老闆管這個?這個時代倫理道德傳統文化斷了二、三代,何必去指責?現在指責,其實大部分都是受害者,也沒什麼好指責。你還跟你的下屬講:你爸怎麼沒教你?結果他當天很難過,回去問:爸,你怎麼沒教我做人?他爸說:好,找你爺爺去,父子兩個去找爺爺。他爺爺說:我爸也沒教我。那可能就要三個人立在墳墓面前。所以這幾代人是民族的悲劇。要從我們開始,文化教育、倫理道德教育要把它振興起來。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不要去責怪任何人。孔子講,「忠恕之道」。恕,寬恕、包容;忠,能盡多少力,盡力去做。大家都為了整個人心的祥和,整個人心的轉惡為善,我們都盡一些力量。隨緣、隨分、隨力去做,有緣分盡力去做。可能說到這裡,我都為他想,誰為我想?我出那麼多力,他假如不好好給我工作怎麼辦?大家想,動念即乖,這個念頭跟倫理道德相不相應?我們現在要觀照,一個人會修身,就從念頭當中修,念頭一錯,言行都錯,講出來的話也不在情理當中。當一個老闆講:我花那麼多時間教育他們,幫助他們,他們假如不盡心盡力幫我做?這個念頭是義還是利?現在人還沒付出,腦子裡都是在想我的利益,不能損害我的利益。那就變成什麼?每一個人都是用利來相交往。結果是什麼?爭、抱怨、不講情義。你看現在的男女關係,互相傷害,重利輕義的結果。
所以現在很多的問題,其實就是人心能不能從利調回到義來。老闆一有道義了,道義會相感應,慢慢底下的人就受感動。這整個社會人心就開始因為我們而轉!不要計較,不要要求,從我心做起。《大學》裡面講:「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上位的人很仁慈,底下的人受到他的感化,道義就提起來了。人與人其實不複雜,相互感應,你用道義的心就感來他的道義,用自私自利的心就感來他也是自私自利。所以人與人的關係、互動不要怪對方,先觀我們自己的心態很重要。所以老祖宗提醒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是很有道理。因為所有我們人生遇到的情境、人與人的狀況,都是相互交感的,根源在我們的心態。
剛剛講到當老闆的人,還沒付出就在想自己了,這還是利,還不是義。我曾經跟這些企業家談的時候,他們又會說了,假如我一直教他都教不好,他又不好好學,然後又造成我團體的麻煩,我又學中華文化,那我可不可以把他辭掉?大家想一想,可不可以辭掉?這個老闆講的有沒有道理?我學了傳統文化,要有義,可是他教不會。其實他有一句話沒有講,損害到我的利益了。還有另外一個重點他也沒提醒到,因為我們在做傳統文化的事情,也不是做個像、樣子給人家看的,應該是念念為對方著想。假如他真的教不會,必須當頭棒喝他才會醒,那你把他辭掉是慈悲。因為他這一生到這一刻,從頭到尾沒有學會,可能得你敲他一棒他才會,他才開始有點懂事。那敲不敲?敲,你敲得準嗎?假如哪一個老闆,今天聽完這一堂課,「好!痛快,禮拜一我非幹掉他不可,而且是蔡老師說的」。那就麻煩了,那我以後也不敢講話了。
你看,核心在哪?在自己的這顆心。是真正疼惜他,縱使是把他辭退,那言語是非常懇切,是疼惜他的。他聽懂不懂那是他的造化,我們講的時候是真正的愛護他,苦口婆心,不是發脾氣。而且,除了叮嚀他之外,還給他希望,「你假如這些做人做事的態度,能夠下功夫去提升,壞習慣改掉,我公司的大門隨時歡迎你回來」,那也不失人情味。但是必須告訴他,「你以後走到任何一個因緣跟團體,你都要守規矩,不然你不能立足,你也沒有辦法立信於社會、立信於團體」。所以君仁,仁慈表現在愛護他、教他。老祖宗說君親師,一個領導者,君,以身作則;親,生活上的關懷、體恤;師,也是在工作、在處世的能力上能夠指導他。
再來臣子,我們是下屬的,盡心盡力是我們的本分。我們之前讀到「管晏列傳」,「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我們當下屬的是不是時時都是保持在這樣的道義的心態,來盡我們的本分?還是今天給領導提個意見,領導沒有採納,每天晚上很生氣在那裡罵:這個建議這麼好,領導都不採取,氣死我了。抱怨本身也不是道義,還是來自這個我,怎麼可以不接受我的意見?所以大家有沒有體會到,人的煩惱、人的怨恨、人的脾氣,這些煩惱的根在哪裡?自我太重了。所以斬草要怎麼樣?要除根。大家除不除?因為我從大家的表情看起來,好像不是很想除,還想讓它多生一點。這個根要除不難,只要在整個五倫關係當中,處處都是想著我應盡的道義,處處都是想仁義。
仁就是為他好,怎麼樣做對他更好,這個方法不行,怎麼再試另外的方法。很有耐性,善巧方便,這個就是仁義。這個時候無形當中,自己的自我就愈來愈淡、愈來愈淡,之後就不會再自私自利,不會再只為自己想,就放下了這個我,念念為人著想。這樣的人生好不好?可能有人聽到這裡說:我都替人想,誰替我想?其實這一念心還是為自己想,動念即乖,剛剛我們才討論念念為人著想,馬上一談論事情,又回來了,我都為人想,那誰替我想?所以有時候放下一個習慣,會有擔心,會不習慣。可是真放的人就知道,念念為人想,是什麼樣的人生境界。孟子懂,孟子有契入。孟子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所以仁義處世,他的人際是和諧的,他的人生會是幸福的。很多的衝突、摩擦、對立,其實都還是來自自我太重。自私自利、貪、發脾氣,跟這個有關係。包含兄弟朋友之間,是講道義還是講利害,這個都是我們值得去觀照自己的。現在兄弟朋友為什麼衝突這麼多?還是利擺前面造成的。所以這個社會問題也不複雜,真的能把自私自利轉成道義,這個世界就和平了。接著《說文解字》裡面講到:
【義。己之威儀也。】
一個人,讓人家看起來很有威儀、很莊嚴,主要誠於中形於外,因為他做的都是道義的事,他有養浩然之氣。這樣的人你一看,就覺得他令人尊重,他就有他的氣質、威儀會出來。假如一個人都自私自利、鬼頭鬼腦的,每天都在那裡動腦筋為自己,他看起來會不會很莊嚴?我們看以前那些奸臣都在謀私利,長什麼樣子?你們看連續劇有沒有看過奸臣跟彌勒佛長得很像的?沒有!相由心生,心量小,眼睛也會小,五官就會慢慢縮起來了,因為他常皺眉頭。心量大的,心廣體胖,整個眉間就愈來愈寬。心量小,喜歡計較,眉間就愈來愈窄,兩個眉毛就快連在一起。相貌是有它的原因的。今天回去照鏡子:我爸媽怎麼給我生成這樣?這一念心不對,成年人要有一個態度,成年人的相貌不能怪父母,要自己負責。尤其四十歲以上,那是要完全自己負責。很多人說,好險,我才三十多歲。這些念頭都是不負責任。剛剛這個四十歲是誰的標準?是沒有學傳統文化的。學了,哪怕你現在只有二十歲,都要改相貌才對,不然就是不老實聽話,沒依教奉行。而威儀,它也是從有那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它體現出來的。所以:
【古者書儀為義。書義為誼。】
所以有『義』的,他表現出來的威儀不同。而這個「義」,其實就是這個『誼』。「誼」就是該不該做,適不適宜。做人的準繩、標準就在這個義當中。所以:
【義之本訓。謂禮容威儀出於己。故從我。】
『義』本來的意義有講到,『禮容威儀』,出於自己,所以它這個義字裡面有個我。而且「禮容威儀」,其實就是一個人合宜的行為,合宜的道德行為。而且這個義當中有我還有一個羊字,古代羊有代表美善的意思,表美善。所以等於也是我內心的這種道德流露出來,展現在外的禮容威儀,這個就是道義的表現。當然一個人要成就自己的道德,也就是要循義,不斷的提升自己,把自己、把我提升到美善的境界。所以接下來講到:
【董子曰。仁者。人也。】
『仁』的精神,這個『人也』是能推己及人,想到自己就想到別人。
【義者。我也。謂仁必及人。】
仁慈,必想到他人。
【義必由中斷制也。】
講到『義』,必從自己的心來判斷該不該做。不該做自己做了,這個我就墮落了,就不美了,就不善了。有時候違背道義,一失足成千古恨,這一生就毀了,不能成就自己了。所以這個標準是不可須臾離也。該做的,再怎麼困難,義無反顧去做。所以古人有句話叫「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這都是義的表現。面臨財物,不應該拿的,絕不苟且。這樣的教誨,其實在我們十幾年的讀書生涯當中,很少能薰習到。尤其社會又是功利思想,我們在這個大環境當中,自私自利也無形當中增長。假如從小都是受這些教誨,我們整個威儀很不同。
有一個人做人做得不好,其實人生就是學習,學得好升級,學得不好留級,學得太差降級,這個仁兄他學得太差了,閻羅王就判他:你沒有做人的資格,你五常都做不好,降級,你只能做畜生。他為什麼五常做不好?他特別自私、貪心,所以他得降級。結果閻羅王判他降級做畜生,他還主動提出要求說:閻羅王能不能讓我做母狗?閻羅王很納悶:這麼多畜生可以做,你為什麼要做母狗?他說:我曾經看人家寫過一句話,說臨財母狗得,臨難母狗免。所以你看人的習性難去掉,連到閻羅王面前還沒有反省,還是自私。不過,他主要還有一個原因,是書讀得不夠多,字看錯了,把「毋」看成「母」了。所以這個故事也給我們很多啟示,人有時候嚴重的習性,得要下功夫才行!
而這兩句,其實就是凸顯了我們古聖先賢處世,面對再大的誘惑,甚至再大的威勢、威脅,絕不動搖做人的標準、做人的道義。所以孟子講:「富貴不能淫」,就是臨財毋苟得;「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臨難毋苟免,這個才叫大丈夫。而人像大丈夫,這一生道德學問就能成就。就像文天祥先生,他盡心盡力復國,雖然失敗了,他也是不畏生死,從容就義。他在赴刑場的時候,在他的衣帶上面寫了,「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從今以後,我毫無愧對任何的人,因為他已經盡力了,為了整個國家,他已經仁至義盡了。所以義是我們判斷任何事情的標準。
【從羊。與善美同意。】
而『善美』最重要的,成就自己的本善明德。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生』,是我想要的。一般生命都會希望能活,沒有生命說希望去死的,都是比較怕死,要生的。但是,『義,亦我所欲也』,「義」也是我所追求的。
【二者不可得兼。】
假如生命跟道義不能同時獲得。
【舍生而取義者也。】
為了道義寧可犧牲自己的生命,古人在面對五倫當中都能做到。我們看在《德育故事》裡面,有的女子救自己的父親,奮不顧身。有的父親被老虎咬到了,她一下子衝過去就把老虎抓起來。她有沒有想到自己的生命?沒有,她只想到她父親的生命。包含緹縈救父,緹縈救父她是要通過那個板子,而且那板子上面都有釘子,她得要夾著,然後走一段路,才能夠幫她父親伸冤。所以這些女子她在面臨這種情況,都可能連命都沒有了,但是她為了救父親,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這是在孝道當中捨生取義。其他像甚至於朋友關係都有捨生取義的。我們在《德育故事》裡面看到荀巨伯,他的朋友生病,沒法動了,盜賊來了,他不願意捨棄朋友,拋棄他於危難當中,他覺得這樣我良心不安,我這一生活著不坦蕩。寧可去求盜賊饒了他,要傷害,對他就好了。義能感通,反而把盜賊的良心給喚醒,「這麼有道義的地方,我們這些人不能來這裡做這些不義的事」,都回去了。一個義行,感化盜賊,救了一個地方的人。
包含師生關係,老師被陷害了,然後沒有人敢去為老師收屍,只有雲敞他一個人不畏權貴、不畏生死,去幫他的老師吳章收屍。那是在王莽時代。這都是殺身成仁,這麼多學生當中,只有他一個人敢這麼做。其他人顧忌,我讀了那麼多書,假如因為這一件事,以後沒辦法考功名。想到自己的命,或者想到自己的前途,就很難做出這種道義的義行出來。其實義是貫在五倫關係當中。
【是故見得思義。】
獲得任何的東西要跟道義符合才行。這句話是在「子張」,《論語.子張第十九》,提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人有這樣的態度,才算是有成就的人。見危致命,就是面對國家有危難的時候奮不顧身。見得能思義,其實都跟這兩句教誨很相應,「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的精神。也跟孟子講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祭思敬,祭祀的時候要至誠恭敬。喪思哀,因為以前人孝順,往往在父母離去的時候,他孝思會整個流露出來,會很哀痛。假如我們更深入儒道釋的教誨,對宇宙人生的真相更明白,落實孝道可以有更好的一個方式。比方了解到,其實人沒有死,這個肉體就跟一個工具一樣,是給人的靈魂住的。壞了他還要再去換,換一個,並不是真正死掉,他只是這個工具不能用了。當我們人對於生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這個時候面對親人生命的結束,反而會更考慮到他往後生命我能幫到什麼,就能把這分孝思、這分情義,完全轉成利益去世的人,那就更積極了。接著:
【見利思義。】
這跟「見得思義」一樣的意義。
【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
符合義的標準取,人家不會討厭。假如是為了自私自利而取,一定招來人家的埋怨、不滿。
【君子義以為上。】
這句是在《論語》當中子路問了一個問題。其實大家留心去看這個《論語》,問話的人他會問這個問題,也是他心境的流露,而孔子答都是因材施教,就很有味道。我們看子路問:「君子尚勇乎」?君子崇尚勇猛、勇敢嗎?子路本身就是特別勇猛,所以他請教孔子。而這個君子主要是指在上位者,他擁有政治權力。孔子接著回答:「君子義以為上。」。趕緊藉這個機會引導子路,君子不是只有勇猛而已,更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道義。他有了這個道義的基礎,才會把他的勇敢、勇猛用到正確的方向上去。所以我們一般提義都是跟正一起講,叫正義、正義,沒有了正,這個義就會出問題。記得我自己成長的過程,男同學相處在一起,都特別強調夠意思、講道義。其實現在回頭想一想,念初中、高中根本就不叫道義,那叫亂搞。都是叫哥們義氣,都不是遵循正,那時候沒有讀到《論語》這句話,不然就會少幹很多壞事。孔子說:
【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
他一個上位者很勇猛,但是不懂得義,不懂得做人做事的標準,他可能會作亂,會造成社會的禍患。因為他有權力,他假如無義,造成的亂就比較嚴重。
【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這個『小人』是指一般的人民,他沒有地位的。而他假如有勇而沒有義,他就可能做偷盜的事情。很多偷盜的人,他們也講道義,有沒有?但他沒有經典做標準,所以他的勇就會用得造成社會的損害。一般這些做壞事他沒勇氣還不敢做,他無膽還不敢做。所以從這裡我們就看,這個義的教育很重要,沒有這個義,縱使是一個勇敢的特質,都可能人生會偏掉。所以學什麼最重要?學做人的常道,仁義禮智信,這個比什麼都重要,他才不會偏離正道。所以接下來引了孟子的教誨:
【義。人之正路也。】
道義是人應該遵循正確的人生道路。孟子講到:「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古聖先賢他教育我們,都很善於譬喻。安宅不住,正路不走,那這個人生就很可悲了。人符合仁義去做事,良心安,才有真正的快樂幸福,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而且都走在正路當中。
【行義以達其道。】
處世待人遵循義的標準,然後來盡整個倫常大道。
【則無往而不咸宜矣。】
不管走到哪裡,都能跟人家相處得好,不會有什麼衝突對立。所以這個仁義,做人的準繩。我們之前提到禮義,做人的準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這是禮。這裡義也是一樣。其實我們人與人相處,誰不願意跟講道義的人在一起?雖然很多地區它受功利主義影響,就比較自私自利,但是自私自利的人看到講道義的人,他還是會佩服他,還是會羡慕。我記得我的二姐,她是在美國留學,美國算是功利主義很強的。我們在台灣成長,也是滿幸運的,台灣整個社會它對中華傳統文化是比較重視的。我記得我那時候讀書都會讀到,一九六八年台灣成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特別重視保留中華傳統。
我二姐她處世受到中華文化影響,所以對朋友特別好,朋友有什麼需要,就盡心盡力幫他,甚至會損害到自己的利益都在所不辭。結果很多美國的同學就會過來問她:妳怎麼對朋友這麼好?大家從這句話聽出什麼沒有?他們雖然可能做不到,可是看妳這麼講情義、道義,他看了心裡也是感佩,也是很想跟妳交朋友。所以真理它是放諸四海皆準的。你說美國不強調孝道,除非是他宗教裡面,一般他教科書裡面沒有強調孝道。可是美國人看到孝子他高不高興?當父母的人希不希望:我兒子就像這樣?也希望!人同此心。所以八德它是真理,任何一個地方,只要八德能呈現出來,不管他是哪個種族、哪個宗教,看了都生歡喜,甚至效法。所以這裡講的,『無往而不咸宜』,是真的。
接著我們看下一段文,「緒餘」。這幾段「緒餘」都是引不同經典對義的詮釋,我們看完對義整個深度、廣度的理解就會提升。
【孔子曰。君子喻於義。】
下一句是「小人喻於利」。君子真正明白、通曉做人的道義、大義,而且做為他處世的標準。小人精打細算,還是先考慮自己的利益。但是說實在的,其實當他只想著自己的利益,他的智慧就有限了。所謂「欲令智迷,利令智昏」,他縱使再怎麼會算,人算不如天算。都是為自己斤斤計較、自私自利,他人和最後一定沒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以一個家庭自私自利,最後眾叛親離;一個國君自私自利,最後一定被推翻。所以這個小人說到底,還是不明白的人。
所以孔子提到,人在五種情況是不吉祥的,五不祥,「夫損人自益,身之不祥;棄老而取幼,家之不祥」,這是五不祥。我們剛好提到「小人喻於利」,他只是斤斤計較自己的利益,事實上他的心胸太小了,福也跟著折損。所以量大福才會大,小人畢竟眼光短淺,他還是沒有明白通達人生的大道理。您有沒有看過哪一個人斤斤計較,最後人生很好的,有沒有?沒有看過。現在的人很奇怪,都有他自己一套一套的道理,然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前面也沒有人說,因為統統是計較,然後很幸福的,一個都沒有,五千年歷史連一個都沒有,然後他就偏要這麼做。結果人算不如天算,他很斤斤計較,有一句話等著他,叫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的孩子比他還會算,最後他就完蛋了。
曾國藩先生的外孫聶雲台先生寫了一本書叫《保富法》,怎麼永保一個家族的財富。裡面就提到一個周姓的富翁,真的非常有錢,自私自利。他死的時候,那個時候是民國時期,他的財產是三千萬大元。那嚇死人,那應該是大的銀行家。他說他一生擁有財富的方法,就是只要進來了,很難把它拿出去。所以那時候發生很嚴重的水災,他有一個掌櫃的,一個錢莊的主管,捐了五百兩,被他罵得狗血淋頭。他自己還洋洋得意,他致富的關鍵祕訣,就是進來就不讓它出去。結果他去世之後沒多長的時間,因為他把財產分給十個子孫,他這些子孫最後錢財都全部敗光,有的淪為乞丐。這個叫「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變成殃及子孫,所以絕對不能自私自利。
【見義不為。無勇也。】
見到道義不去做,那就沒有勇氣。成語常講的,見義要勇為。我們來看一則見義勇為的故事,我們剛剛講的,「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我們看《德育古鑑》一百六十一頁,這是見義勇為。「楊少師榮,建寧人,先世以濟渡為生」,他們家世代以濟渡為生,應該是住在河邊,擺渡來謀生。「久雨溪漲,橫流衝毀民居」,大雨造成溪水暴漲,民居都被沖掉了。「溺者順流而下」,這個溺者有的是已經淹死的,有的還活著在奄奄一息當中。「他舟皆撈取貨物」,其他的船都想趁這個時候多撈一些金銀財寶。而楊少師的「曾祖及祖」,這個祖是指爺爺,曾祖就是指爺爺的父親。「惟救人」,您看,一心一意只想著趕緊把人救起來,這都是仁慈的表現、仁義的表現。因為你把一個人救活,把一個男人救起來,可能他的父母妻小,她往後的日子才過得下去。感同身受,這個時候就盡心盡力。「而貨物一無所取,鄉人嗤其愚」,他同鄉的人,這個嗤就是笑他,真笨,這麼好的機會也不多賺一些財物。
「逮少師父生」,這個逮是等到,楊少師的父親出生,「家已裕」,家庭漸漸富裕起來。「有神人化為道者」,有神仙化成道人。「語之曰」,告訴他。「汝祖父有陰功,子孫當貴顯」,你的祖父積累了很厚的陰德,以後他的子孫會富貴顯達。「宜葬某地」,適宜把他葬在某個地方。「即今白兔墳」。這些都是明朝的故事,現在這些地方大家有機會都可以去看看。「生少師」,後來少師出生。「封三代皆一品,累世貴盛」。他當到了少師,這個少師應該是太子的老師。太子以後當皇帝了,他就是皇帝的老師。而這麼高的官也是對國家奉獻很大,就追封他三代的祖上都是一品官,就是他父親、他祖父、他曾祖父。您看他曾祖跟祖父積了這麼多陰功,後來還是被皇帝封一品官。
一百一十七頁,我們看另外一個見義勇為。「建州章太傅」,建州這個地方,這個張太傅,太傅是官。張太傅,「妻練氏」,他的妻子姓練。「素有賢德」,向來就很有德行。「智識過人」,她的智慧、見識超過一般的人。「太傅出兵,有二人違令,欲斬之,練氏密使亡去」。這兩個人犯了軍法,本來要斬首,這個練氏仁慈,有智又有仁,悲智雙運,趕緊祕密安排人讓他們逃亡,逃走。「二人奔南唐為將」,這兩個人到南唐都當了將軍。「後攻建州,州破」,他們來犯建州,結果建州被攻破。「時太傅已死」,那個時候太傅已經過世了。「二將重以金帛遺練氏」,這兩個因為被練氏救過命,所以給她財物,送給練氏。「且以二白旗授曰」,還拿了兩支白旗給練氏,「吾將屠此城」,這兩個將軍說要屠城,「夫人植旗於門」,植旗就是把兩個白旗插在門口,「吾戒士卒勿犯」,我交代我的士兵絕對不可以侵犯。
「練氏返金帛」,把金帛,黃金、絲綢都退回去,「併旗不受」,連旗她也不接受。「曰:君幸念舊恩」,君是對他們兩個人的尊稱,很感念你們念過去的這分恩情,但是我「願全此城之人」,希望你們能保全這整個城人的生命,這也是我的願望。「必欲屠之」,假如你們真的一定要屠城,「吾家與眾俱死耳」,那我不會偷生,我會跟全城一起死。而且因為這個太傅負責這個建州,應該已經很長的時間了,是這個地方的父母官,所以他們夫妻也是跟人民都不分彼此,她絕對不願意拋下子民偷生。所以假如一定要屠,我們家就跟老百姓一起死,「不願獨生也」。「二將恐亡練氏」,這兩個將軍恐殺害了練氏,「又感其言」,也被她的這番話所感動,「遂止」,就沒有這麼做了。「夫人所生八子,皆登第」,這是大福!見義勇為福報很大,八個兒子統統考上進士,這個很不簡單。我們再看回來「緒餘」:
【聞義不能徙。】
聽到道義的行為、道理,不能夠趕快遷移,這個『徙』是遷移,就是趕快去奉行。像聖賢人他們聞善馬上就趕緊去做、去實踐。「聞義不能徙」,也是夫子對自我的一種要求。夫子有講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
【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而人聞義而不能去奉行,這等於是良心比較被欲望所蒙蔽了。『不善不能改』,這是羞恥心也比較提不起來,不然應該知道自己不善,會覺得很丟臉,趕緊去改正過來。所以人要保持廉恥心,保持良知,就能改過行善。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沒有遵循道義的做人原則,而讓自己富貴,這樣的行為,聖賢人是絕對不齒的。不齒就更不可能去羡慕,絕對在人生的境界當中,只要不符合道義的絕對不會動心,再多都不會動心,『於我如浮雲』。其實人生也像浮雲一樣,像做一場夢,什麼也帶不走,幹嘛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讓自己的良知、靈性墮落?孟子也有一段話,跟孔子這句話相呼應:「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做一件不道義的事情,傷害一個無辜的生命,而得到天下,聖賢人都不願意做這樣的事情。很多人說,讓我得了天下之後,我一定好好愛人民,讓我有這個權力了,我一定好好愛人民。這樣人的話絕對不要相信,他當下就不能守仁義了,還指望他以後守仁義嗎?
【君子之於天下也。】
君子在天地之間,在跟所有的人相處的時候:
【無適也。無莫也。義之於比。】
這個『適』跟『莫』有可不可的意思,就是無可或者無不可做。以什麼為標準?『義之於比』,這個「比」就是遵從和符合義的就做。無可或無不可,只要跟義相應的就應該去做。不是隨著他個人的喜好,想做不想做,可做不可做,不是這樣的。或者是不是說,這個人關係跟我很好我就做,那個人關係跟我很疏遠我就不做,不是這樣。應該做的,有生命危險都做;不應該做的,哪怕獲得天下都不做。我們看這一次日本核能電廠出意外,很多人奮不顧身進入現場減少核災的污染,那些人都是見義勇為不顧身命去做這些事情,他們也是「義之於比」。日本人也是從一、二千年前,尤其是唐朝的時候,大量留學生到中國讀書,也把這些古聖先賢的教誨,帶回去成為他國家的一個文化思想。也是在這些危難的當下,他們也表現出這個義。這個義當中有為國家、為人民,還有也是要為世界負責任。
這節課就跟大家先談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