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4-23 07:46:03| 人氣16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淨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081-100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淨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李炳南老居士 原著
曾琦雲 編譯

081[問] 「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這句話有兩個問題,一、念佛是不是方便?二、心開是不是明心見性?

081[答] 念佛法門,既可說真實,又可說方便。經上說「無有定法」,又說:「此法非實非虛」。專心念佛是如來最好的方便法門,以念佛一門深入,所以不借其他方便法門。心開即是回歸如來本性,也就是明心見性。

082[問] 念佛怎樣才叫做「過分著相」?

082[答] 念佛有入門和深入的區別,有事念和理念兩種念法。事念適宜於初機,理念適宜於深入。事屬於相,理屬於性。事從理起,全事即理;相從性生,全相即性。念佛從事和相上著手,就很容易深入下去。是否著相,都是方法,不要固執。

083[問] 過分著相念佛有什麼弊病?

083[答] 過分就是全分,過分著相就是全相即性。所以不要把過分著相理解錯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執著念佛,三心二意,何日才能成就?真正全心投入念佛,什麼都忘了,正是全相即性,真如本性即全體顯露。

084[問] 我對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和阿彌陀佛相好光明,日夜思念,非常羡慕,是不是也叫做過分著相?

084[答] 全相即性,全事即理。「性」與「理」即是所謂「空」,「相」與「事」即是所謂「有」,「空」與「有」是辯證統一的,空不是什麼也沒有,真空妙有,萬事萬物都起源於空,又回歸於空。念佛即是「有」,日夜思念,什麼都忘了,即是「空」。「空」即是三昧境界,即是與佛感應道交。

085[問] 念佛的時候,常常生起悲哀的感覺,這是什麼境界?

085[答] 這是心誠所感,慈悲的流露。雖然是好現象,但是也應該用定力控制,使心情輕鬆安詳。

086[問] 念佛念到清淨大海眾菩薩的時候,應該怎樣觀想?

086[答] 依照所念的內容觀想。

087[問] 放下萬緣,不生喜怒哀樂,不知道生起來的時候,應該怎樣辦?

087[答] 放下萬緣就是心不跟隨外面的境界轉動,喜怒哀樂是心隨外境轉動而產生種種分別的感情。您說放下萬緣,但是又依境而轉,產生喜怒哀樂種種不同的感情,粗略的來看,已經三轉境界。明白了這個情況,就應該在情感還沒有發生的時候,迅速斬斷攀緣的心理,這樣就回歸到寂靜了。

088[問] 念佛以什麼方式為好,到底是高聲念好,還是默念,或者金剛念好?

088[答] 這個問題不必拘泥,要靈活機動。昏沈的時候,就採取高聲念的方式,用以振奮精神;散亂的時候,就採取金剛念或默念的方式,用以集中思想;止靜、睡眠或大小便的時候,就採取默念的方式,以便適應環境。

089[問] 念佛的方法有追頂念佛、反聞念佛、數十念佛等等,目的都是在於達到淨念相繼,一心不亂。應該選擇哪一種方法才容易達到這個目的呢?

089[答] 應該根據各人的具體情況來決定,自靈岩大師以來,多採取數十念佛的方法。

090[問] 西方極樂世界是不是只在心中?

090[答] 大千世界,唯心而造,西方極樂世界也不例外。雖然在心中,卻又實有其事。同樣,娑婆世界,也不離開一心而存在。

091[問] 印光大師往生後,拜墊上留下了大師的影子(《永思集》有記載),這是什麼道理?

091[答]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例如古樹鋸開以後,曾經發現了佛菩薩的像。

092[問] 怎樣才能達到念佛三昧境界?它的表現和效用怎麼樣?

092[答] 只有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持之以恒,才能有水到渠成的日子。它的表現只有自己才知道,它的效用就是一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093[問] 念佛念到三際念斷是什麼境界?

093[答] 這就叫做無念三昧。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正常《金剛經》所說的境界。

094[問] 禪宗修行,如果出現外相,就都叫做魔境。淨宗念佛出現外相,是否也是魔境?

094[答] 所修和所得必須相應,才不會出錯。禪宗悟心,真如無相,若有所見,都是虛妄。淨宗依照經典念佛觀佛,若有現相,與經相合,就是相應,不能稱為魔境。如果與經典相違背,才能稱為邪境。

095[問] 憨山大師說:「一心稱名,當然是正行。但輔以觀相,就更加穩密。」印光大師說:「專一持名,不必觀相。」這兩種方法,應該選擇哪種方法?是否兩種方法都可以呢?

095[答] 你喜歡哪種方法,就採用哪種方法。

096[問] 書上說:禪是淨土的禪,淨土是禪的淨土。如此說來,淨土屬於禪嗎?

096[答] 這兩句話是一反一正的理論,為融彙禪淨立言,不能單念一句,若疑下句是淨屬於禪,上句難道不是禪屬於淨嗎?它說明了禪與淨的辯證統一的關係。佛法的目的都是一致的,路線有所不同,而方向是一致的。

097[問] 《阿彌陀經》說「一生補處」,不知是什麼意思?

097[答] 處是指佛位,補就是候補。其他世界,證到佛果,候補佛位,必須經歷多劫,極樂只須一生,就能證到候補佛位。

098[問] 什麼叫做開靜?開靜是個什麼境界?

098[答] 繞佛坐念以後,忽然止聲靜默,就叫做止靜,再引磬開念,就叫做開靜。

099[問] 觀經說:「觀像時,先觀佛白毫八棱向右旋轉……」,經仔細沈思,始終不明白八棱旋轉成什麼樣子,請指教。

099[答] 例如觀丈六金身時,兩眉中間的白毫,像大拇指粗的繩子,不作圓形,作八棱的長繩想,再想此繩向右盤旋,結作珠形,就是佛頂珠。

100[問] 念佛止靜應該怎樣去做?

100[答] 念佛止靜有觀想的辦法,古代大德也有主張淨念只管相繼。因為妄念止於口,但並沒有止於心,所以不取一念不起的辦法。淨念相繼,本來是有念,如果強迫無念,只這一用力,就又是妄念了。只要念得清楚,妄念自然漸漸消失。

台長: 自如
人氣(16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學佛問答 |
此分類下一篇:淨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100-120
此分類上一篇:淨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061-08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