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福考試經驗談
九三(2004)年退伍後,我開始為了準備出國留學而參加寰宇補習班,努力準備TOEFL和GRE。說起準備托福CBT(Computer-Based Test )的要領,我覺得縱有千般技巧,但是其中的精神卻可一以貫之。首先,建立自信是非常重要的。有自信,毅力便可以應運而生。但自信不可能從天而降,必須藉由不斷努力,參加模擬考或真的上場一搏,去從中獲取經驗與進步然後產生一股不斷前進的趨力,終至達到理想分數為止。以下,我以CBT考題分項類別來說明準備方法。
(1)聽力理解(Listening Comprehension)
這部分是台灣學生倍感困難的部分,或許是我國英語養成教育階段並不重視聽力,也或者沒有這樣的環境,所以一傅眾咻,事倍而功半。但是這部分卻往往是左右您的分數能否達到美國大學普遍研究所門檻CBT 213(IBT 79~80)的重要指標。我自己本身在練習聽力下的是苦功。我認為單靠補習班每週一次的聽力練習,坦白說不僅緩不濟急,而且不會有顯著進步。重要的是自修及補習班的課程相互配合。我自己每天花近三至四個小時在聽英聽。我買了知音系列的聽力叢書,不管是Long/Short conversation 或者是Short talk 的分類短文,皆有所囊括。這類書籍有個好處就是模擬電腦上線考試的情境,並且可以逐句重複點選,反覆聆聽至精熟為止。以這樣的工具書來自修,會比看Discovery 或 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 Asia頻道來的有用。因為當火候還不到的時候,看這些頻道只會更迷惘,造成不必要的挫折。上述節目不僅無法把聽過的句子重複,並讓我們隨意點選取聽,且又有動態畫面干擾,造成似懂非懂的假象。所以,我個人經驗覺得,紮根階段以書籍與數位光碟自修,並配合課程進行是最理想的方式。ETS(Educational Test Service)即將在台灣實行TOEFL -IBT(Internet-Based Test)考試模式裡,我想其中的口說部分也可以藉由上述方式來準備,只是必須更重視開口複誦,學習基本的會話句子來面對新一代托福聽力的挑戰。
(2)文法(Sentence Structure)
這部分自身沒有太大的困難。因為在國高中階段時,我對文法與作文比較感興趣且得心應手。但是畢竟在研究所與入伍階段我沒有很頻繁地接觸,因此在開始時也是有著些許陌生。自己主要以做題目來診斷還有哪些文法問題沒有弄懂。我除了把補習班的模考文法做到爛熟外,我使用美加名師黃豐陽老師編著的文法自修,藉由書中把文法題的歸類,讓自己對托福考試中所有文法題型,做全盤性的瞭解。接著就是不斷做書中所附的模擬考題,練習到讓自己能夠看到題目時馬上浮現答案。這一部份對於台灣學生,應該也是比較容易的題型。所以準備方式,以機械式土法煉鋼必能有所增進。據可靠消息,之後新制托福IBT並不考文法而是只考Writing,我想這對台灣學生來說未必是好消息,不過其臧否不一,我們就「試」論事即可。
(3)閱讀(Reading Comprehension)
這方面我當時著重在閱讀理解與速度。尤其是臨場考試時,如何用文章前後文的脈絡來瞭解全文。這部分我也多半靠自己自修,藉由工具書不斷用文章練習,並勤寫考題做回饋,甚至我會把GRE的閱讀文章拿來練。練習閱讀有個好處是記單字比較快,我自己不喜歡記單字,所以我常藉由閱讀練習去理解並記憶這些出現的單字。而知音系列的閱讀叢書裡,也有模擬電腦上線的CD,我到快考試時,就開始強迫自己去習慣看電腦螢幕的文章。所以用「強迫」來描述是因為用電腦螢幕看長篇文章是一件苦差事,既傷眼力也容易讓視焦因滾動滑鼠而分散。易言之,這需要一定程度的練習。在臨場考試時,有人會選擇看完題目再做題,也有人會看完某些段落然後再答題。我認為這因人而異,有些同學覺得不看完不能做。但是我自己為了把握時間,我會先看題目問什麼,然後到段落中去找線索,以求腦中印象的清晰。不然,有時看完整篇,回來做題目時,腦中印象已經開始模糊,再去反覆閱讀只會浪費時間。
(4)寫作(Writing)
這部分我為了模擬臨場考試的情境,都是直接在電腦上練習。我勤讀黃豐陽老師編的5分作文集錦及他所親撰的範文精選,再加上當時張凱洪老師教授GRE AWA編的講義。由ETS公布的當年近百道作文題庫中,每天練習一篇,然後給老師批改,從老師給的批閱中累積作文的經驗。我自己不排斥寫作文,所以這方面雖然在練習時談不上是享受,但是仍然有著苦中作樂的甘甜。由於大量以當年度官方的題庫來練習,並每天試作一篇,因此考試時,一切皆已成為自動反應,像在寫中文作文的手感自然而然就產生了。
我想不管如何給予後學建議,對於應考者最重要的還是不斷的努力及毅力。我個人自退伍後參加不下十五次的補習班模擬考,真正上場也考了三次(幾乎一個月去考一次)。正如〈儒林外史〉裡范進的宗師所言:「自古無場外舉人。」我認為面對CBT是如此,對於即將到來重視「聽、說、讀、寫」的新制托福IBT的莘莘學子也是如此。努力堅持的結果就是申請上自己理想的學校,這是所有想出國唸書的學子必經的路程。我自己在留學的路上付出不少的心血,而皇天不負苦心之人,也順利申請到適合自己的學校。蒼天不會辜負認真的眾生,正如上帝不玩骰子一般。不斷努力,功力一到便能魚躍龍門,以此共勉。
PS:正值表弟應考TOEFL,也有後學問托福的準備方式,我想以文章回覆較為縝密,是以為文分享,希望能有所幫助。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