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個手印:經濟制度的變革
鳳陽花鼓
rs6q5oss0o0n4790918511rrs67p6719.jpg
『左手鑼 右手鼓 手拿著鑼鼓來唱歌
別的歌兒我也不會唱
單會唱個鳳陽歌』舉世聞名的小調,鳳陽花鼓其實有段辛酸的背景。明清時期,鳳陽府(皖北地區)為「三年惡水三年旱,三年蝗蟲災不斷」的重災區。每次災後,成群結隊的災民外出乞討,身揹花鼓流浪街頭賣唱,常見的小調就是如今聞名於世的鳳陽花鼓。
1978年安徽省鳳陽縣再度發生旱災,新到任的鳳陽縣書記陳開元詢問公社書記,面對旱災的應對辦法,依據往例就是開路條讓民眾逃離外地乞討維生或是開糧倉救濟。等到度過飢荒,外出乞討的人民終究會回來,然後再輪迴到下一個飢荒。
在鳳陽縣小崗村只是一個二十戶的生產隊,過著「寅吃卯糧」的窮苦生活。在窮極生變的生活環境下,生產隊長提出「分田到組」的責任制。此一制度直接抵觸公有制和大隊生產的原則。在1978年12月,小崗村18個村民,在一份契約上,按下手印。今日來看,當時的環境下,可說是「生死狀」,也就是後來改變中國農村生產制度的重要文件。如果細看文件內容,簡單的文字,可以看到的面臨生存境遇下,求生存機會的悲壯。
『我們分田到戶,每戶戶主簽字蓋章,如以後能幹,每戶保證完成每戶的全年上交和公糧,不再向國家伸手要錢要糧。如不成,我們幹部坐牢殺頭也甘心,大家社員也保證把我們的小孩養活到18歲。』
rs6q5oss0o0n4790918511rrs67p6719.jpg
這個勇敢的改變,也受到公社書記的阻止,公社書記以取消發放種子和肥料來威脅小崗村。從經濟學生產要素之土地、勞動、資本、企業才能的角度來看,種子、肥料屬於資本,沒有了資本的投入,空有土地、勞動是成不了事的。而企業才能一項,在當時供給不足的環境下,糧食生產出來,除了上繳、自用,需要經過市場賣出的數量並不成為問題。因此,公社書記不准發放種子、肥料的手段完全掐住村民的要害。
縣委書記在得知小崗村的狀況後表態支持。可是,公社書記仍堅持取得縣委書記命令的書面文件之後才發放。後來,陳開元因承擔責任被調離工作岡位。可見在當時,改革仍是需要艱難的勇氣。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施後隔年,1979年秋收,小崗村糧食總生產量由1978年的1.8萬公斤大幅增加到6.6萬公斤。人均收入由原來的22元大舉躍升為400元。這一改變使得小崗村有能力上繳國家糧食3,200多公斤,也結束了小崗村多年吃“救濟糧”的歷史。
電影結尾時,是一段人民慶祝豐收的花鼓,也隱含農村生產力的解放,農民生產動機的啟發。
評析
在1958年至1978年間,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下,中國農村主要是人民公社生產隊制度下的集體生產。所謂「上工一條龍,到地一窩蜂,幹活磨洋工」,因為生產所得都歸公有,努力不努力的結果都是一樣,因此造成農業生產力低落的結果,飢荒成為惡性循環。
相對應地,1978年後的「家庭聯產責任制」則是促進了農民的生產力。單就隔年的收穫來看,比較1978年和1979年兩年間,假設其他條件不變,「分田到戶」確實提高勞動生產力。
但是,外部環境的條件改變了。1980年代農業生產的技術進步,諸如育種成功生產力高的作物、高效率的化學肥料、農藥、建設水庫溝渠水利設施等,在在大大提高農業生產力。眾多生產因素中,企業才能也顯現出關鍵的角色。相對地,「分田到戶」細分土地,限制經營規模。而「分田到戶」所提升的勞動積極度,也被農業技術進度所抵銷。2004年,小崗村與上海大龍畜禽養殖有限公司合作生產豬隻,經營成效不彰。
因此,相對應「分田到戶」,政府轉而尋求「經濟規模」,因此在政策上推動「土地集中」制。
農村土地改革
時間
|
制度
|
說明
|
1958年
至1978年
|
集體生產
|
人民公社生產隊,社會主義
生產力低落
|
1978年
|
家庭聯產責任制
分田到戶
|
由下而上,資本主義
安徽鳳陽縣小崗村
農民老化、土地瑣細
|
2006年
|
土地集中制
|
由上而下,集體經濟制
農業合作農場
招商引資辦工廠、農貿市場
|
後續發展
在後來,也興起「鄉鎮企業」的制度。鄉鎮企業並非私有制,也不是國有制,而是介於兩者之間的集體所有制。在1978年,在不允許私有制的環境下,折衷方案是以集體經濟運作形式的鄉鎮企業。
參考文獻
林毅夫(2009),解讀中國經濟,時報出版社,第420-4232頁。
電影:十八個手印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