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可能
私領域、了悟、愛的意象,這樣的阻隔帶來了以下的可能:
(一)審視
當詩人面對著自我,面對著生命中不可逃避的種種時,也牽引著讀者感受自己的領域,面對自己生命中的問題,面對愛,於是有了更多審視的可能。例如:
煙花燦爛,擁擠的
眾人眼中有高音,我
且珍惜這地上的生活
看顧、仰望之中
轉瞬都是幸福〈元夜〉
煙花璀璨,但終究高高在上遙不可及,轉而寫珍惜地上的生活,透露著一種了悟,
但是,之後為何又要仰望?這成了對悟的再一次審視,或許人不能只是了悟,有依戀與痴迷才是幸福,所以踩在地上,偶而看看天空,花花世界要節制自己,但也要盡情而過,享受人生,轉瞬才都是幸福,這便是其中一種審視的可能。
所以,私我的了悟是主觀的,揣想別人的主觀就產生了審視的氛圍,剛好凌性傑多處理生命與愛這些人人共有的私議題,審視生命、審視愛,在私領域的阻隔裡掩映出更多審視的可能。
(二)放下
愛的繁雜,生命透悟的困難,選擇放下也是另一種可能,詩人在某些片段也流露著這個訊息:
世界尚未濕透
雨水開始示弱
讓我們張開肌膚大笑
大叫(〈生活片段之二〉)
這樣的詩句雖然也有充滿阻隔的玄思,然而大笑大叫則是一種放下。野性的,直覺的,面對人生實難的另一種可能。
天使好久不見。我們也不再想念
撲撲的翅膀,騰空的高潮
真的不再想念了,這一次
想念鹹濕了之後(〈不可能的遺忘〉)
在〈不可能的遺忘〉裡寫著:真的不再想念了,有一種矛盾。這樣的了悟除了接受讀者的質疑外,也保留了放下的可能。
(三)孤獨
私領域,既然是私的,孤獨的成分就大了些;既然構築了一個領域阻擋別人,那就等於保有了自己的孤獨、自己的秘密,這樣孤獨的可能也顯現在詩篇中。例如:
我感到非常非常孤獨,並且應該
與什麼一樣,本能的相互尋找
碰觸彼此的憂傷、彼此的光亮
然後擁有更多的快樂
完整的黑暗(〈螢火蟲之夢〉)
寂寞而曖昧,時間
從背後飛過輕捷長影
那溫吞的感傷(〈生命中的片刻〉)
孫梓評寫著:「我想我還是不瞭解阿性。但我分享過他的孤獨,像血液一樣在體內默默流動的孤獨,恆常可以帶領生命到一殊異之境,不一定要經過命名。」由私領域以及了悟的阻隔,我們發現詩人的孤獨有著更深厚的內裡,複雜又充滿人性的孤獨帶給讀者許多鮮明的畫面與省思。
三、朦朧美
私領域、了悟、愛的意象三種阻隔至少造成了:審視、放下、孤獨三種可能,這三種可能都偏向了精神層面,於是在精神層面與文字美感裡,凌性傑詩至少掩映出:顯影、獨白、精微、氛圍的朦朧美感,以下舉例:
(一)顯影
在越過阻隔與揣摩可能中,有一些感覺從模糊走向清晰,消失與存有間,便有了顯影之美,例如:
往日不斷在生活水面投擲漂石
感傷優美地沈沒
好多人走來走去,極有秩序地消失
消失得非常具體〈午後病房〉
噓,躺下我們冰涼的靈魂
讓燐火旋轉出安眠的歌〈遺書三帖〉
水面的淪漪到心中的感傷是一種顯影,透明的靈魂與幽明的燐火也似乎顯現了什麼,在私我的秘密裡,在心底的了悟中,有些意象越嚼越有味道,朦朧之美也漸次顯現。
(二)獨白
對自己、對群體、對天地有所陳述卻又不願、不敢說盡時,獨白的朦朧之美由是產生,所以在孤獨與審視的可能裡,獨白成了最合適的語氣。例如:
沒有誰教我如何祈求一場露水一頓晚餐
沒有誰教我怎樣尋覓一片水澤讓身體依靠
但彷彿有誰在我們之上端坐凝視
不說話,只安靜整理自己的思想(〈螢火蟲之夢〉)
雖然這是模擬螢火蟲的獨白,但何嘗不可以是人的獨白,意象與語氣的深刻優美、命運與人性揉雜的恰到好處,懂與不懂間,獨白成了獨與天地往來的美好語氣。
(一)精微
在揣測可能中,精微了讀者也精微了詩,如何去審視、去放下,在詩中有了精微的美感:
最好是這樣,五月的雨剛剛落下
慾望,潮濕而溫暖
而我似乎已經懂得了什麼
懂得了應該做些什麼〈螢火蟲之夢〉
雨、潮濕與慾望有關,這愛的意象可讓讀者聯想,之後「懂得了什麼」透露著一種了悟,然而,究竟是懂得了什麼?審視其中的可能時,文意隨之朦朧不定。這樣的過程是精微的,知覺與思想全開,在寓意不定的朦朧間取得了精微的美感。
(四)氛圍
構築私領域時,詩人總能用感性的文筆,勾勒一種氛圍,在有我與無我間盤旋著,配合著字裡行間隱藏的可能,一起蒸騰出耐人尋味的氛圍:
彩虹背面,水泉遙遙湧起
流來你的夢囈,光亮的
第一顆眼淚,如花初綻
蕊瓣紛紛搖動堅固的歲月
花朵與彩虹,眼淚與夢囈,暗示了一個私密的歲月,審視與放下皆有可能,卻有一種氛圍,是彩虹是花朵是眼淚是夢囈的氛圍,或者,又超越了這些表象,而是靈魂的默默氛圍,在冥冥之中。
四、評價
凌性傑總能用最好的方式,陳述他的主題,感性中有著理性,熱情中又有一些殘酷,善於平衡,又精於表露,完整掌握詩的質地與樣貌。
但要體會凌性傑的朦朧美感,當要了解並參與他的感性,私領域是一種感性,了悟也是,最深的理性若從最深的感性而來,那就是《中庸》說的:「至誠如神,可以前知」。誠若是感性,知就是詩人的理性,凌性傑在詩中展露的理性實不是說教、文以載道,那是至誠後如神的理性,而朦朧美感就發生在至誠的過程裡,顯影、獨白、精微、氛圍,發酵般地讓詩成熟、膨脹,成為詩與愛的私領域。
要體會凌性傑的朦朧美感,當要了解並參與他的感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