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子建,筆名天空魚,小學教師,1979年生,台南縣人,台南師範學院畢,目前就讀於東華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目前詩作均發表於明日報個人新聞台:有座島。2009年10月出版詩集:《有座島》。
曾獲時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優秀青年詩人獎、吳濁流文學獎、創世紀詩獎、乾坤詩獎、台灣詩學季刊詩獎等。詩作入選八十九年、九十年、九十四年、九十五年、九十六年台灣詩選及當代百家詩選(2009年增編)等。關於甘子建的重要評價有:
他引起了同情與反省,關於身邊的愛和情緒。他一樣觀望、呼吸、聆聽、體會,卻多出了神秘的篇幅,細膩的換氣。
甘子建先生的「假悲天憫人性格」,有著小人物對這社會對這世界的自我見解,小小的惡,小小的自得其樂
喜愛子建詩中,篇短卻雋永的。那些詩味適合一再咀嚼,因為越嚼越甘甜。
甘子建熱愛詩藝,屢獲大獎,受主流認同之餘亦保持著他對詩的獨特詮釋,機敏有趣、情緒溫柔、美感盎然。
一、 阻隔
清晰溫柔的基調,某些地方又保有神秘,甘子建詩可見的阻隔有:
(一)連結
甘子建精於連結,詩人蜘蛛般精密的感受著自己放出的網絡,事事物物皆在其上震顫,就如詩人筆下:
一隻奇怪的蜘蛛
終於在所有的角落
都成功結出花狀的網(〈居家生活〉)
如蜘蛛般特別、精細、執著,不一定是詩人的自況,卻可以看出詩人情緒流動的心法,如同:
所有的螞蟻都必須協力
打造新的行軍路徑
蜘蛛的絲,螞蟻的路徑,生活裡有許多蛛絲馬跡,詩人藝術化了這些連結。俏皮的如:
夜的窗外有牛群探頭的鼻息
夜的窗裡有他在大便的氣息
相同的夜,窗連結了裡與外;相同的「息」,一邊是牛一邊是人,臭或香都是生活,真實而有趣。抽象的連結如:
從他的掌心不斷延伸到
我掌心的紋路之間
這一條永遠隸屬於
他們的田間小徑(〈漩渦〉)
血緣的連結具象在掌紋裡,掌紋的形象與田中小徑的形象相連,於是生活實境裡,父與子,父與父,家族的衍生就感性地呈現在詩中。又如:
那句沒有說出口的話
所帶來胸口那陣莫名的疼痛感
今天是否又比幸福的人
多疼痛了一次(〈懷人〉)
連結了自己與他人,連結了幸福與痛苦,原來萬事萬物皆有連結,幸福連結著痛苦,每個人都會有。將詩意連結到人我的反省、聯繫裡,詩境便能開拓到另一種局面。然而,甘子建有些連結則是較不明晰的,例如:〈某書局時刻〉
有雨
空曠的書局裡
我和誰
擦身而過
我的肩膀
正撞著
誰的肩膀
淋濕的
以及還不及淋濕的
一本書在手中打開
一本書還來不及
詩人敏銳地感覺著自己與他人(擦身)、與世界(透過雨絲、空間)的連結,然而淋濕與書的意涵不明,可能透過兩個極端(淋濕、不及淋濕的)來概括全體,同時映襯了情緒。這樣留白甚大的筆法,給了閱讀考驗與阻隔。更細的來看,詩裡頭也看得出一種宿命的氣氛,因為,如果「來得及」,那麼應該是全都淋濕,全都打開,所以淋濕與打開是詩人心中的願望?肩膀與書,書與人,淋濕與打開皆可交叉連結,呼應著「時刻」這個瞬間感,變化與解讀方向都是很大的。又例如:
只要是空地
終有一天
會為了某個理由
長出花朵
我好愛我的家鄉
那樣溫柔而善良(〈我喜愛著我的家鄉〉)
前四句與後兩句值得玩味,有許多種解讀法:一、空地長出花朵就是家鄉溫柔善良的表現。二、重點是理由,這個理由是家鄉獨有的,長出花朵的理由不該只是溫柔與善良(這樣就限制了理由的意涵)。三、這兩部分是分開的畫面,無厘頭的連結,無厘頭對家鄉的愛。
創造詩意或者困擾讀者,連結都成了詩的重要脈絡,既是孤獨的,又是相關的,如同詩人的詩集名《有座島》,島是孤獨的,卻又透過海水、海底與世界相連,與地球一起旋轉,在甘子建的詩中,的確需要細細體會、找尋並擴大這些連結。
(二)特定的象徵
除了連結,詩人還有某一些特定的象徵,例如「島」:
還記得嗎 每一位母親的感嘆詞裡
都漂浮著一座 被善良的魔法師給隱形的島嶼
它溫柔地支撐在萬物搖搖欲墜的音節上(女書)
這一首獲得林榮三文學獎的優秀詩作,值得咀嚼的地方很多,「島」的意象便是其中之一。這個「隱形的島嶼」有著諸多聯想:一、它是漂浮著的,漂浮在哪?感嘆詞裡,感嘆詞裡為什麼漂浮著島嶼?感嘆詞代表的是欣喜還是悲傷?二、善良魔法師暗喻著童話故事,童話故事暗喻著女孩子幼時的秘密夢想?詩人把許許多多的意涵,綰合在「島」的象徵,或許這對詩人而言是獨特的,例如:
曾經橫跨彼此內心 還記得嗎
那座島 渾然天成 從來不需要第三者進駐
一一記錄其上的草木鳥獸 山川地理 以及
無人知曉的情感狀態(除了航行和接吻
我們想必還在這裡學會些什麼)(島)
這首時報文學獎首獎作品,更直接以島命名,「曾經橫跨彼此內心」暗示了島是連結你我的關鍵,而島的真實是什麼?島的虛構又是什麼?島變成一種公然讓讀者猜謎的象徵。當詩人把島上的一切,包括島外的其他的島說得越清楚,讀者反而越朦朧了;詩人用幸福、甚至有些痴迷的筆法、情緒,讓讀者感受到島的不合理皆是有其意義的,懷疑,又值得相信,彷彿愛情。島的象徵還有:
有座島
很久沒有洗澡
自從遮蓋天空的那把大雨傘
被偷走以後
島上才開始下起了雨
所有的熊
整個冬天都忙著
捕捉迷路的魚
有爪子與沒爪子的世界
都忙翻了
女王蜂
跟著會走路的一瓶酒
神秘地消失
所有的時間
心中頓時亂成一團
一台生鏽的熱水器
忘記了睡夢裡
冷熱該有的秩序(有座島)
這是與詩集同名的同名詩,對詩人而言有其代表性。詩裡頭構築了一個熱鬧、不一定合理且忙亂的童話世界,同時也透露著這個世界的單純與夢幻。最終,詩人選擇把「島」坦露在讀者面前,如同一個豐富美麗的內心,浸在胸膛裡,動脈與靜脈冷熱著這顆心,秩序呢?或許是心跳的問題了。特定的象徵還有:
暖暖
我終於買下那面
妳曾經住過的鏡子
我得好好觀察
自己怎麼變成
毛線球的樣子(貓)
鏡子在這首詩中成了留駐與觀察的連結,鏡子本身也有著象徵(影像是虛的,但鏡前的形象又真實存在過),象徵著回憶、一個空間、一個故事。因為鏡中的自己變成毛線球,那麼鏡外的貓是誰?暖暖嗎?又是需要讀者想像的連結。詩人筆下諸多謎題般的特定象徵:島、鏡子、深淵、鳥、熱水器……給詩作神秘而細膩的氣息,在甘子建的詩中發酵、膨脹,成為一個個美麗的可能,有待讀者用閱讀加以烘焙。
二、可能
連結與特定象徵,這兩種阻隔在甘子建的詩中,交錯出許多可能:
(一)擴大與縮小
連結如同走迷宮,每一條連結都通往不同的空間,讀者可以多讀幾遍,把每一種連結都試試看,自行再創作,也可以只關注一種連結,把詩的可能縮得很小,例如:
如果我是幸福的
那麼我就可以
從幸福當中找到
一條小小的叉路口
坐了下來(我是幸福的)
叉路口就是個耐人尋味的連結,幸福當中的叉路口又象徵著什麼意義?幸福是交錯?幸福是選擇?然而「我」坐了下來,不選擇任何一條路,只是觀看著、感受著,所以幸福是休息與感受?有著不同生命經驗與解讀方向的讀者,便會試圖解讀,也有讀者會似懂非懂地跳過不想,跳過不想的讀者得了到詩的朦朧,卻不能得到美;試圖解讀的讀者就能從「可能」裡咀嚼出味道來。在詩中,絕對的答案是不存在的(詩人本身的答案也只是詩的一個可能),然而詩人留下的脈絡:如果我是幸福、幸福當中小小的叉路口、坐下來,卻讓這首詩充滿了說服力,彷彿幸福的確存在,大家自行感受,擴大與縮小,皆有可能。再例如:
甘子建先生擠身在陌生的人群中
專注地看
台上
那名誰的女友
誰的女兒
誰的媽媽
正在跳脫衣舞(甘子建先生看脫衣舞)
脫衣舞孃的可能身份裡,都連結著一個或者許多個故事,這樣的啟發擴大了讀者對單一事件的聯想能力,可能是關懷,也可能是反諷。如果聚焦於關懷上,就縮緊了這首詩的憂傷;如果聚焦於反諷,擴大成一個社會事件,許多更大的東西就藏在這後面了。擴大與縮小的可能,挑戰讀者思辨的口味,咀嚼出意義的甘美。
(二)想像
特定的象徵帶給讀者閱讀上的阻隔,然而透過畫面也帶來了想像。例如:
夢中我來到一個植滿梵谷的地方,這裡的主人告訴我說他種植這些梵谷是為了替向日葵寫生用的。(致那些梵谷以及向日葵)
這首詩錯置了梵谷與向日葵的表象,卻因此突出了物象後的內心世界,想像與感受的空間十足。又例如:
我曾經
親眼看過
一個朋友
上班的途中
忘記隱藏
自己的翅膀
就這樣
飛到公司
悲劇只是
一瞬間的事(一瞬間的事)
翅膀是個特定的象徵(自由、飛翔、快樂),連結到公司又瞬間連結到悲劇,轉折極快,帶給讀者強烈且隱晦的想像:隱藏翅膀就不會有悲劇?是什麼樣的悲劇?對於翅膀以及生活的諸多反思,充滿了想像空間。
三、朦朧美
在擴大與縮小、想像的可能中,甘子建的詩作至少有了精微、距離、逃離、繁簡的朦朧美感:
(一)精微
想像與對比給了朦朧更精細的美感,例如:
光照在疾走的人群身上的速度
光照在靜止的人群身上的速度
你的影子偷偷露出
腳指頭的速度(光速)
靜止與疾走的人群是廣大的,「你」則是縮小的個體。在人我的連結中、擴大與縮小的種種可能裡,影子露出腳指頭是耐人尋味的。然而比起粗獷的人群身影,腳指頭的影子就顯得精微,在畫面與意義上都細微動人。
(二)距離
因為重視連結與想像的可能,詩中的距離就有了更多的想像與美感。例如:
他小心翼翼地解下弓
放在草地上
起身,然後俯身,喝水
一隻藏在對岸樹叢裡的鹿
小心翼翼地被弓解下
起身,然後俯身,喝水
(楊柳不停浮著湖面的陰影)(湖邊一景)
獵人與獵物的距離,警戒與釋懷的距離,其中有著豐富的連結(生命與生命,生活與天地的連結),透過這樣一個湖邊的想像,把意義深藏在畫面中。畫面清楚、意涵朦朧而有味,是距離之美。又例如:
我才剛走出村口
下一秒他們便瞇著眼睛
全擠在小小的月亮上
彷彿看見他們
揮揮手跟我說
這一個位置的光
永遠為你保留(〈我喜愛著我的家鄉〉)
這樣明晰俏皮的詩句也有著許多美好連結,月亮與思鄉,個體與家鄉,孤獨與擁擠。詩意不朦朧,然而距離是耐咀嚼的。在月亮上留一個位置的想像,讓全詩也照著淡淡思鄉的朦朧月光。
(三)逃離
逃離是一種跨界的舉動,虛與實、桎梏與自由,而朦朧的逃離之美則保留了更多的可能。例如:
天
空
甘子建先生有時候還真想變成鳥
隔壁鄰居的小孩
手裡正拿著彈弓
天空、鳥、彈弓彼此連結著這首短詩,而鳥是自由的象徵。這首詩如果聚焦在自由與恐懼上,詩意就率直了。將目光轉移到「有時候還真想變成鳥」上,「有時候」提供了朦朧,「鳥」提供了逃離,天空與彈弓則都是可能。在擴大(天空)縮小(彈弓)與想像(鳥)的可能中,虛虛實實,有著逃離之美。
(三)繁簡
簡中見繁、繁中識簡,在朦朧的美感裡,過繁與極簡都是朦朧。例如:
暖暖
天黑了
希望
所有的小孩
希望
所有小小的羊
和小小的狼
所有小小的好
和小小的壞
現在都已經
各自平安地
回到家了(回家)
「所有的」是繁的極致,「希望」則是簡的歸納,化繁為簡是這首詩的藝術手法。在詩人提供的情境裡,小孩、狼與羊、好與壞都有了連結、想像,也把繁簡之美溫柔地表現出來。
四、評價
「渾然天成」的詠歎是甘子建詩清晰的地方,「匠心獨具」則是甘子建詩朦朧的所在,把「渾然天成」與「匠心獨具」兩個南轅北轍的特質綰合在一起,則是甘子建詩的藝術魅力,也是詩人不輕易的能力。因為如此,清晰與朦朧總能相輔相成、互為表裡,帶給閱讀更大的滿足。
所以,甘子建的朦朧美學是立體的,透過連結與想像同時呈現了清晰與朦朧,一切皆是有聯繫的,要咀嚼甘子建的朦朧美學就要像嚼口香糖一樣,不要倉促享受那份清晰的甜,要嚼,嚼,甚至吹個泡泡,在彈性與延展中,找尋樂趣與美。甘子建具有非常優秀的詩創作能力,無庸置疑。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