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11-22 23:35:58| 人氣4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評劉墉●要超越人生得先超越自己的腦(中)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劉墉並不是第一人。世界上也有不少人誤讀尼采。

尼采為文用字太有自己的風格,他的思想(超人)也剛好可被利用在狹隘的民族主義之中,所以有心人士會刻意鑽牛角尖去解讀他的理論;其中最好的例子之一就是歌劇家‧華格納。起初,尼采非常崇拜華格納,甚至將華格納比喻為鐵休斯(希臘神話的大英雄)。他為華格納寫過劇評,在他諸多論述中都有華格納的身影。但事後華格納卻向政治靠攏;這令尼采相當難過。華格納在藝術界擁有了響亮名聲,卻不滿足,他需要一個強而有利的擴音器來傳達他的野心;於是風格獨具的尼采就被利用了。

尼采的哲學似乎都遭到身旁的人利用;還有兩個人也誤讀了尼采。他的妹妹伊麗莎白。在尼采發瘋進入精神病院後,伊麗莎白彙整了尼采的資料,企圖歸納尼采的哲學體系。也就是說,雖然尼采有意為他的哲學造一個「天才共和國」,卻來不及而完成於他妹妹的手上。可是他妹妹也有私心,這次他妹妹所靠攏的人更是可怕。伊麗莎白向納粹靠攏;是的,那人就是希特勒。希特勒在尼采死後為他建造博物館、雕刻銅像,大力向德國人宣揚尼采。他強調尼采的「超人」、尼采的「破壞」,把它用在民族主義中造成狹隘的種族優越。希特勒出了什麼錯呢?或許他把尼采的學說都給看清了,讀遍了,但卻未領略他哲學的源頭──尼采從未提及,但是篇篇出現了這個身影──那就是「愛」,對人類的愛。查拉圖斯特拉為什麼下山呢?他為什麼厭倦了山中清幽的日子呢?尼采不說,為了要後人去找答案。答案並不難找呀!在找答案之前,我得插敘一個觀念:

尼采在《理性邊緣哲學》中寫到,「哲學如何總是──當他一心奔赴那魔術般吸引著他的目標時──要越過一竊經驗的藩籬。它利用容易到手的支撐物,希望和預感都加快了他們的步伐。思慮縝密的知性卻氣喘呼呼地跟在後面,尋覓更好的支撐物,也想到達充滿靈性的夥伴業已到達的那誘人目標。」、「究竟是什麼東西使得哲學思維如此快速地達到其目的?使它騰飛的是種異樣的、非邏輯的力量──想像。」、「一種天才的預感給它指示出這些踏腳石;想像老遠就猜中,可確認的依據點就在這裡。能夠閃電般地捕獲和照亮可資類比之事,想像的強大力量正在於此。隨後反省帶著尺度和規範來到,試圖用方程式取代類比,用因果性取代共時性。」就是說,當我們在建構一個思想或興起一樣邏輯時,並不是天馬行空毫無根據,它是有支撐點的、有證明的、有依據的,而且是累加的、累積的。如果明白這觀念就好辦了!尼采因為「破壞」這個觀點導致他的哲學有項特色:他的文中所嚴厲抨擊的哲學,的哲學家,都是他曾經服膺過的。好比黑格爾(就是他的「邏輯辨正」影響尼采的「精神三變」)。尼采藉由推翻曾經影響過他的哲學,為自己建立一個新的哲學觀。

基督教是尼采最主要打擊的對象。因為基督教演變到十九世紀末已是腐化不堪,它幾乎成為舊世界舊思想的代名詞。尼采,這位可愛的老教授又創造一句搶眼的口號:「上帝已死!」事實上,他並不否認上帝的存在,而是為了反「基督教教會」。基督教的思想也影響尼采非常深,因為他年輕時就是個虔誠的教徒(《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形式便是模仿《新約》的),因此他不可能不透徹基督教最主要的教義:「博愛」。「查拉圖斯特拉下山」的問題如同「耶穌為何替人背十字架」的問題一樣,耶穌為何宣揚上帝的道呢?人類的罪惡為何要由耶穌自己本身來代償呢?毫無疑問,只有愛人之心。查拉圖斯特拉下山動機和耶穌一樣,也是為了愛。耶穌失敗了。查拉圖斯特拉選擇相反的手段,為愛的救世精神需要更強更積極的手段:「破壞」;既要救世先得「滅世」。這滅世不是叫我們把世界給毀了,而是消滅掉「舊世界」的「舊思想」。這不但沒有違背基督教最原本的精神,尼采更顯出自己是基督的基本教義派。「愛」是成為超人的動機,人類因為愛而生生不息,因為愛而不段進步,不斷超越!這原本是多麼良善的本意!希特勒也錯了,而且錯的可怖呀。

繼續批評劉墉之前,我舉種種例子的目的,除了為尼采的哲學辨正,更在提醒諸位:觸碰思想時勢必要小心。是不能輕忽的。是必須斤斤計較的。再者,後世的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必須要有認知,他們的任務除了開發思想之外,尚有監督之責。思想是不能被利用的。思想不能被隨便混淆。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4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