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3-10 09:12:16| 人氣55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抱頭鼠竄《漢書·蒯通傳》:“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與為刎頸之交,及爭張?

成語故事:抱頭鼠竄

作者: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原文】

信(1)曰:“漢遇我厚,吾豈可見利而背恩乎!”通(2)曰:“始常山王(3)、成安君(4)故相與為刎頸之交(5),及爭張黶、陳釋之事(6),常山王奉(7)頭鼠竄,以歸漢王。借兵東下,戰於鄗北,成安君死於泜水之南,頭足異處。此二人相與,天下之至歡也,而卒相滅亡者,何也?患生於多欲而人心難測也。今足下行忠信以交於漢王,必不能固於二君之相與也,而事多大於張黶、陳釋之事者,故臣以為足下必漢王之不危足下,過矣。”

《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蒯通》

【註解】

(1)信:指秦末漢初著名軍事家韓信,淮陰人。年輕時曾忍少年胯下之辱,后輔助漢高祖建立漢朝,被封為齊王,最後被呂后所殺。
(2)通:楚漢時策士蒯通,范陽人,本名徹。韓信用其計定齊地。
(3)常山王:張耳,戰國末大梁人,與陳余為至交好友。秦末,陳涉率兵起義,張耳、陳餘響應。跟從項羽入關,封張耳為常山王。后歸劉邦,隨韓信破趙,后被立為趙王,卒謚景。
(4)成安君:陳余,戰國末大梁人。與張耳同為魏之名士,與張耳為至交好友。后與張耳絕交,且率兵襲擊張耳,自立為代王,后被韓信所殺。
(5)刎頸之交:比喻可同生共死的至交好友。刎,音穩。
(6)張黶、陳釋之事:指張耳被圍於鉅鹿之際,派張黶、陳釋二人前往陳余處求救不得的事情。黶,音眼。
(7)奉:捧着。

【故事闡述】

秦朝末年,楚漢相爭,韓信受漢王劉邦之命攻打齊國時,聽說劉邦又另派酈食其成功勸降齊國七十餘城后,韓信打算停止進軍。此時,蒯通鼓動韓信,以漢朝未下詔退軍及與酈食其爭功勞,說服韓信攻打未作防備的齊國。

韓信認為他說的有道理,就採納他的建議,最後平定齊國並自立為代理國王。當時漢王為安撫韓信,就派張良前去立韓信為正式齊王,要韓信繼續進軍攻打楚軍。項羽也派人前去勸說韓信,想要與他聯合。

蒯通知道天下局勢的變化取決於韓信,想勸韓信背叛漢朝,自立為王。韓信回答說∶“漢王待我不薄,我怎能見利忘義、背恩忘德呢?”

蒯通說∶“當初常山王張耳和成安君陳余結下生死之交,等到常山王被圍鉅鹿時,曾派張黶、陳釋前往成安君處求救,未獲傾力相助,以致兩人反目,後來甚至相互攻伐。最後常山王被打得狼狽而逃,只好殺了項嬰,捧着他的頭,改投靠漢王。漢王借給他軍隊向東進擊,在泜水南岸殺死了成安軍,身首異處。這兩人的交情,可以說是天下最好的,然而到頭來,都想把對方置於死地,這是為甚麼呢?禍患產生於慾望太多、人心難測。現在您忠心耿耿地與漢王交好,不會比張耳、陳余結交更鞏固,而你們之間關連的事情又比張黶、陳釋的事情重要。您如果以為劉邦絕對不會害您,那您就錯了。”

“抱頭鼠竄”在典源中原作“奉頭鼠竄”,原意是捧着獻敵之頭,狼狽而逃的意思,後來“奉頭”演變為“抱頭”,指抱着自己的頭,因此“抱頭鼠竄”這句成語,就用來形容急忙逃走的狼狽樣子。

【討論】

(1) 蒯通想勸韓信背叛漢朝,韓信為甚麼不願意?
(2) 蒯通為甚麼認為劉邦會害韓信?

【造句練習】

例:他看到有人搶劫,馬上跑去幫忙,把搶匪打得抱頭鼠竄。
例:兩個毒犯正在交易,一聽警笛聲,嚇得驚惶失措,抱頭鼠竄。

【相似成語】

狼狽逃走;拋戈棄甲;逃之夭夭

【課後時間】

請在下面成語中挑出錯字,並寫上正確的字。

◎( )上下奇手
◎( )賞新悅目
◎( )樹大召風
◎( )水乳交溶

參考答案∶

上下其手、賞心悅目、樹大招風、水乳交融

抱頭鼠竄

楚漢相爭時期,在蕭何的極力推薦下,劉邦任用韓信為大將,抄了項羽的後路,破趙取齊,佔據黃河下游地區,被封為齊王。蒯通積極鼓動韓信與劉邦、項羽三分天下,舉出當年常山王張耳抱頭鼠竄歸降了漢王並出兵消滅了生死與共的好友陳餘。

編輯摘要
名稱:抱頭鼠竄拼音:bào tóu shǔ cuàn
出處:《漢書·蒯通傳》:“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與為刎頸之交,及爭張?d、陳釋之事,常山王奉頭鼠竄,以歸漢王。”釋義:抱著頭,像老鼠那樣驚慌逃跑。形容受到打擊後狼狽逃跑。
用法:褒義謂語結構:偏正式
例句:夫陸賈天下之辨士,吾前日遣之,智窮辭屈,~,顛狽而歸。(宋·蘇軾《擬侯公說項羽辭》

【成語】抱頭鼠竄【注音】bào tóu shǔ cuàn 【用法】作謂語、狀語;形容敵人的狼狽相。【結構】連動式【相近詞】逃之夭夭、捧頭鼠竄。【相反詞】大搖大擺、得勝班師。【押韻詞】天塌地陷、發怒衝冠、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池魚堂燕、桃花人面、人離家散、三頭對案、河溓海晏、帷燈匣劍、乘機應變。[1]













抱頭鼠竄- 成語出處




“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與為刎頸之交,及爭張黶、陳釋之事,常山王奉頭鼠竄,以歸漢王[2] 《漢書·蒯通傳》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郭之子——而去。”



抱頭鼠竄- 成語故事





楚漢相爭時期,在蕭何的極力推薦下,劉邦任用韓信為大將,抄了項羽的後路,破趙取齊,佔據黃河下游地區,被封為齊王。蒯通積極鼓動韓信與劉邦、項羽三分天下,舉出當年常山王張耳抱頭鼠竄歸降了漢王並出兵消滅了生死與共的好友陳餘。[3]

抱頭鼠竄- 成語舉例





1、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十回:“從人抱頭鼠竄而去。” 2、嚇得這些人一個個抱頭鼠竄而逃。[4]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九回3、蘇教版六年級下第五課《盧溝橋烽火》打的日寇鬼哭狼嚎,—— 4、蔡東藩《清史演義》第二回:“說罷,命左右逐出來使。使者抱頭鼠竄而去。”







抱頭鼠竄- 例句





本應留我吃飯,最後抱頭鼠竄。Originally should stay me to have a meal, the end flee ignominiously. 要說膽量,據說有一次一隻並不算大的雄火雞,剛張開嘴巴啼了一聲,就把她嚇得抱頭鼠竄。
As for courage, a moderate-sized cock-turkey had been known to put her to rout at the very first gobble.[5] Provided by jukuu 一個充滿自信的人從不會被描述成“抱頭鼠竄”、“緩緩爬行”或是“鬼鬼祟祟”的,因此註意你走路的方式。A confident man will never be described as "scurrying,""creeping" or "sneaking," so pay attention to the way you walk. 他對準巴茨尼那寬闊的胸部一邊打了三槍,其餘三個人嚇呆了,還來不及抱頭鼠竄,奈里早已飛也似地跑到了人群中,繞過拐彎,上了等著他的汽車。
[5] He put three bullets in barzini's barrel chest before the other three men unfroze enough to dive for cover. By that time nerihad darted into the crowd and around the corner where the car was waiting for him. Provided by jukuu 到了另一處,又被燈光嚇得抱頭鼠竄。
[2][5] Arrived another place, is again frighten by light flee ignominiously. 嗚呼,哀哉,看他抱頭鼠竄,落荒而逃的樣子,一定已經認定我是女色狼了。Die, ai zai, see him flee ignominiously, be defeated and flee of appearance, certain have already affirmed me to be a sexwolf. 

























詞目抱頭鼠竄
發音bào tóu shǔ cuàn
釋義抱著頭,像老鼠那樣驚慌逃跑。形容受到打擊後狼狽逃跑。
出處《漢書·蒯通傳》:“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與為刎頸之交,及爭張?d、陳釋之事,常山王奉頭鼠竄,以歸漢王。”
示例

夫陸賈天下辨士,吾前日遣之,智窮辭屈,~,顛狽而歸。(宋·蘇軾《擬侯公說項羽辭》)

                                                                                                

台長: kk
人氣(55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