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8-29 09:10:40| 人氣1,27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結構現實主義(Structural Realism),也稱新現實主義(Neorealism)

結構現實主義[編輯]

結構現實主義Structural Realism),也稱新現實主義Neorealism),是國際關係理論的主要流派之一,興起於1970年代末期,主要貢獻者是肯尼思·沃爾茲(亦譯做華爾志,Kenneth Waltz)。此一學派創建後成為美國國際關係研究的主流,對當代國際政治研究和政策分析的影響極為深遠。

結構現實主義比喻國家為類似撞球完整實體,其關係僅取決於實體的相對重量,特別是軍事實力。


源流[編輯]

沃爾茲1979年的奠基作品稱自己的理論為「結構現實主義」,但他也有文章自我引述為「新現實主義」。結構現實主義認為古典現實主義為一化約理論(reductionism),是以個體層次(unit level)試圖對整體做出解釋,不能算是真正的理論。

在這樣的概念脈絡下新現實主義轉而從結構的角度來探討國際關係,認為國際關係之結構是由國際政治上權力分配(distribution of power)的結果而決定,結構制約並影響國家之長期戰略與外交政策。國家為國際關係的主要行為者,但在結構現實主義的概念框架下認為國家間並無功能上的分殊,影響各國對外政策的因素並非國家內部之歧異,國家在國際結構中所處的位置不同才是造成各國對外政策不同的主要因素。

理論假說[編輯]

在保持現實主義以經驗為依據的觀察上,國際關係是由互相對立的關係所組成的,新現實主義者指出這是國際系統的無政府架構造成的。他們拒絕解釋國家內部的特徵,主張國與國之間因為相對利益和平衡而不得不對抗權力的集中。與現實主義不同的是,新現實主義試圖採取科學和更為實證性的方式。

理論應用[編輯]

理論改進[編輯]

攻勢現實主義[編輯]

批評[編輯]

一、假設國家是一元化的行為者(unitary actor),實際上國家中的官僚機構、利益團體可能是衝突的,最後作出不理性決策。 貳、假設國家為理性的行為者,會根據其在體系、結構中的位置考量而理性行為,事實上國家常常不這麼做。 三、預測效力上,有見林不見樹的批評。不過簡約性同時也是該理論的優點。 四、關於對權力的解釋,傳統現實主義認為對權力的追求根植於人性,權力是國家追求的目的,而新現實主義則強調權力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實現國家目標的有用手段,國家追求的最終目標是安全,而不是權力

領航人物[編輯]

  • 華爾志(Kenneth Waltz)
  • 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
  • Robert Jervis
  • Robert Gilpin
  • Joseph Grieco
  • Jack Snyder
  • Stephen Walt
  • Randall Schweller

台長: kk
人氣(1,27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