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
愚者無疑,智者多慮。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源起佛經中的一則故事,警醒人們在一生中可能會遇到很多美好的東西,
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樣就足夠了。
有一故事 : 彌勒佛化身布袋和尚的一首偈語:田家向他求問:「何謂道?」
答曰:「手把青苗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濟水 (古代四瀆之一)
濟水,中國古代四瀆之一。古濟水的流向在《禹貢》中這樣記載:“導沇水,東流為濟,入於河,溢為滎;東出於陶丘北,又東至於菏;又東北,會於汶;又北,東入於海。”
漢時在定陶北入钜野澤,出澤流經梁山東至安民亭南接汶水,又北經戴廟東、埠子頭西,至魚山嚮東北入渤海。唐末斷流。
濟水發源於河南省濟源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源水以地下河向東潛流七十餘裏,到濟瀆和龍潭地面湧出,形成珠(濟瀆)、龍(龍潭)兩條河流向東,不出濟源市境就交匯成一條河,叫濟水,至溫縣西北始名濟水。後第二次潛流地下,穿越黃河而不渾,在滎陽再次神奇浮出地面,濟水流經原陽時,南濟三次伏行至山東定陶,與北濟會合形成钜野澤,濟水三隱三現,百折入海,神秘莫測。
濟水 流經地區 河南省、山東省 發源地 河南省濟源市 流經城市 濟南濟寧濟源濟陽 歷史淵源 山南為陽,水南為陰 景 點 濟瀆廟(河南濟源境內)
在古代,濟水地位非常煊赫。古人把有獨立源頭,並能入海的河流稱為“瀆”。《爾雅》中提到的四瀆:江、河、淮、濟,就是古代四條獨流入海的河流,“濟”指的就是濟水。古皇帝祭祀名山大川,即指五嶽和四瀆。唐代以大淮為東瀆,大江為南瀆,大河為西瀆,大濟為北瀆。
今在濟源市城北的濟瀆廟,就坐落於濟水東源上,是為祭祀濟瀆神“清源王”而建築的,佔地120餘畝,建設規模宏偉,它不僅是河南省現存規模最大的建築群之一,而且是現今四瀆中惟一保存較好的祭祀廟宇。正如唐李頎《與諸公遊濟瀆泛舟》所說:“濟水出王屋,其源來不窮”“皇帝崇祀典,詔書示三公”。
濟水流域物華天寶、地傑人靈,賢相名將、文人墨客不乏其人。如司馬懿、李商隱、韓愈、白居易等,都曾遊觀濟水,留詩作證。相傳,在遠古時代,黃帝與蚩尤曾在河北作戰,因蚩尤能十裏吐霧,黃帝打了敗仗,退到太乙池王屋山的主峰天壇山上。黃帝“清齋三日,登山至頂,於瓊林台禱上帝破蚩尤。帝遂敕王母降於天壇”“王母乃召東海青童君,召九天玄女,授破蚩尤之策。黃帝依命殺蚩尤於冀,天下乃無不克,海內安然”(杜光庭撰《天壇王屋山聖蹟敘》)。從此,每年八月十五黃帝都到天壇上設壇祭天,故名曰天壇山。以後歷代皇帝每年也都到天壇山設壇祭天。明清遷都北京後,皇帝祭天嫌路遠,就在地球同一軸線上在北京建起了天壇祭天。可見,濟水的榮耀與驕傲,它曾哺育了千秋萬代的炎黃子孫。
◆ 濟水精神
濟水乾涸,幾近消失,為何能位列四瀆?唐代,濟水通而復枯,唐太宗李世民問大臣許敬宗:“天下洪流巨穀不載祀典,濟水甚細而尊四瀆,何也?”許敬宗答曰:“瀆之為言獨也,不因餘水獨能赴海也,濟潛流屢絕,狀雖微細,獨而尊也。”濟水雖然細微,卻能獨流入海,濟水這種不達於海誓不罷休的頑強精神,就是它始終位列四瀆的原因。
一脈濟水,三隱三現,卻至清遠濁,堅守其節,這種情操,是中國古代文人士子們畢生追求的境界。
“濟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常日聽人言,金秋入吾手。”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河南做官時來濟的感嘆。置身濟水之上,“自今稱一字,高潔與誰求;惟獨是清濟,萬古同悠悠。”高潔,是古人眼中的濟水。雖然濟水位尊四瀆,卻波瀾不驚,溫文爾雅,這種潤澤萬物,澤被百世的品德,正是君子們必備的恩澤天地,不求聞達的秉性。於此相對應,中國古代通常把品德高尚,不慕榮華的知識分子稱為“清流”。這也是為什麼千年來,這條早已消失的河流一直沒有被人遺忘,始終流淌在每一位中國人心中的原因。
----------------------------------------------------------------------
王屋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又稱「天壇山」。位於河南省濟源市西北40公里處。山名之由來,有謂「山中有洞,深不可入,洞中如王者之宮,故名曰王屋也」。主峰之巔有石壇,據說為軒轅黃帝祭天之所。漢魏時列為道教十大洞天之首,為「天下第一洞天」。唐代司馬承禎《天地宮府圖•十大洞天》曰:「第一王屋山洞,周回萬裏,號曰小有清虛之天。」 王屋山風景區內峰巒疊嶂、宮觀林立、人文匯萃,傳說中的「愚公移山」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愚公移山」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濟源王屋山。王屋山位於河南濟源境內,素有北國風光最盛處之美譽,相傳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曾在此設壇祭天,連炎帝戰蚩尤,實現了華夏歷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這裡香火鼎盛,靈氣十足,有求子得子,求雨得雨,心想事成的美麗傳說。也使得王屋山有了天下第一神山的炫目光環。成為華夏一統聖地,天下第一祭壇。據中國最早的地理志《禹貢》記載,王屋山以其山形若王者之屋而得名,主峰天壇山海拔1715米,一峰突起,素有天下砥柱之稱。群山環繞天壇主峰使王屋山更具王者風範。道教在華夏歷史上經久不衰,唐代著名道人司馬承禎所著的《上清天宮地府經》中,將王屋山定位天下第一洞天。大唐盛世,玄宗皇帝將其妹玉真公主送至王屋山陽台宮修道,有詩仙李白的名句「願隨夫子天壇上,閒與仙人掃落花」,讓後人對此遐思、神往、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