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論合道伴》
● 道人合伴,本欲疾病相扶,你死我埋,我死你埋。然先擇人而後合伴,不可先合伴而後擇人。不可相戀,相戀則繫其心,不可不戀,不戀則情相離。戀欲不戀,得其中道可矣。有三合三不合:明心,有慧,有志,此三合也。不明、著外境,無智慧、性愚濁,無志氣、乾打鬨,此三不合也。立身之本在叢林,全憑心志,不可順人情,不可取相貌,唯擇高明者,是上法也。
《第七論打坐》
● 凡打坐者,非言形體端然,瞑目合跟,此是假坐也。真坐者,須要十二時辰,住行坐外,一切動靜中問,心如泰山,不動不搖,把斷四門眼耳口鼻,不令外景入內。但有絲毫動靜思念,即不名靜坐。能如此者,雖身處於塵世,名已列於仙位,不須遠參他人,便是身內賢聖。百年功滿,脫殼登真,一粒丹成,神遊八表。
~重陽祖師~
----------------------------------------------------------------------
牛郎 織女
【文史記載】
牽牛、織女是銀河的二顆星,織女星在河東,牽牛星在河西,隔著銀河遙遙相對。
最早見於文獻的記載是《詩。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睕彼牽牛,不以服箱。」這是牽牛織女神話的雛形。意思是說:天上有銀河,銀河的水清澈如鏡,天上的織女星在一晝夜的十二個時辰裡,從天亮到天黑的七個時辰都在忙碌著,但仍織不成布帛。明亮的牽牛星,也不能用來駕車載物。這時的織女、牽牛只是天上的二顆星。
班固的《西都賦》也有牽牛織女星的記載:「集乎豫章之宇,臨乎明之池。左牽牛而右織女,似雲漢之無涯。」將牽牛與織女星並列。
漢代《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時的牽牛、織女雖然仍然只是天上的二顆星,但是作者已經將之擬人化,具備了人的性格,人的情感。
魏晉時期,曹植的《洛神賦》有:「歎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的感嘆,李善《增補六臣註文選》:引《史記》:「四星在危南。匏瓜。牽牛為犧牲。其北織女。織女,天女孫也。天官星占曰:匏瓜一名天雞,在河鼓東。牽牛一名天鼓,不與織女值者,陰陽不和。」曹植《九詠注》:「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這裡已經明白說出牽牛、織女是夫婦。到了南朝,牽牛織女星七夕鵲橋相會的故事已經在小說裡活脫脫的呈現出來,延至今日,便演變成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民間故事。
南朝梁殷芸的《小說》:「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紝。天帝怒,責令歸河東,但使一年一度會。」牽牛織女神話的梗概已經很完整的呈現。
民間傳說,織女為天帝孫女,王母娘娘外孫女,在織紝的空暇,常常與諸仙女到銀河沐浴洗澡。牛郎則是人間一個貧苦的孤兒,常受兄嫂虐待,兄嫂分一頭老牛給他,要他自立門戶。當時天地之間的距離不遠,銀河與凡間還相連。牛郎遵照老牛的囑咐,到銀河竊得織女的天衣,織女遺失了衣服,無法回到天上,只好嫁給牛郎。經過數年,生下兒女各一人,男的耕種,女的織布,過著幸福的生活。沒想到天帝知道了這件事情,非常生氣,立刻派遣天神來到人間逮捕織女,王母娘娘也一同回到天上。織女被捕上天,牛郎無法跟隨到天上,與兒女抬頭望著天空大哭。當時老牛已經快死了,便叮囑牛郎在牠死後把牛皮剝下來做成衣裳穿在身上,便可以登天。牛郎照著老牛的話去做,果然便能帶著兒女一起登上天庭。在快要追到織女的時候,王母娘娘忽然拔下頭上的金簪,憑空一劃,頓時便成一條波濤滾滾的天河。牛郎織女隔河相望,沒有辦法過河,只有悲傷哭泣。最後終於感動了天帝,答應他們可以在每年的七月七日在鵲橋相會。這便是牽牛織女七夕相會的故事。
牽牛織女在鵲橋相會的故事,應該是在漢代就有了。我們可以從宋代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二六引《淮南子》:「烏鵲填河成橋而渡織女」得知。唐代韓鄂《歲華紀麗‧七夕》:「鵲橋已成,織女將渡」,文中引《風俗通》:「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宋代羅願《爾雅翼》卷十三:「涉秋七日,鵲首無故皆髡。相傳以為是日河鼓(即牽牛星)與織女會於漢東,役烏鵲為梁以渡,故毛皆脫去。」這些都是鵲橋渡織女與牛郎相會的神話。
相傳民間也有織女廟用來祭祀牽牛織女星。《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五十引《蘇州府志》:「織女廟,廟在太倉州南七里黃姑塘。宋咸淳五年嘉定知縣朱象祖重修。故老相傳,常有牽牛、織女二星降於此,女以金蓖划河,河水湧溢,牽牛不得渡。今村西有百沸河,鄉人異之,為立廟。舊立牛、女二像。建炎時士大夫避地東岡,有經廟中,壁間題云:『商飆初起月埋輪,,烏鵲橋邊綽約身。聞到佳期惟一夕,因何廟暮對斯人?』鄉人因去牽牛,獨存織女」,這是織女廟的傳說。
【另一民間傳說】
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一年一度的“七夕節”,也有人把這一天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不僅漢族,就是壯族、滿族、北韓族等中國的少數民族也有過“七夕節”的習俗。在這次的節目裏,我就來向你介紹這個節日的來歷和一些有趣的習俗。
“七夕節”起源於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的牛郎織女的故事。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裏有一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雙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嫂過日子。嫂嫂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幹很多活。一年秋天,嫂嫂逼著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地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遊戲,在河裏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兩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並教大家養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
牛郎和織女結婚以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件事很快就讓天帝知道了,王母娘娘親自下凡,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了。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了以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它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了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已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看就要追到了,誰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湧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而哭。他們忠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隻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和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可奈何,只好答應他們兩人在每年的七月七日在鵲橋相會。
後來,每到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牽牛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已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已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姻緣,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關於牽牛織女最早見於《詩經 小雅 大東》。《大東》篇原是一首表現西周時代東方諸侯國臣民怨刺周王室的詩。這裡,對織女、牽牛兩星僅是作為自然星辰形象引出一種隱喻式的聯想,並無任何故事情節。此時,它們只作為一種文化因子,開始進入文學這個大系統中。正是這種“因子”,為這個傳說的生成準備了潛在的文化條件。
到了西漢時期,織女、牽牛已經被傳為兩位神人,而且有了塑像,面面相對。他們已經從天上來到了人間,被遠遠地隔離在銀河兩邊。隨著時間的推移,愛情因素同牽牛、織女傳說的結合日見明顯。
牽牛、織女二星已經具備人物形象-----弄機織布,思念流淚,並且開始被編織為一幕恩愛夫妻受著慘絕之苦的愛情悲劇。 這表明,在當時,不僅牽牛、織女為夫妻之說已經被普遍認可,而且他們每年以喜鵲為橋,七夕相會的情節,也在民間廣為流傳,並且融入風俗之中。發展到這一步,顯然是要經過相當長期並且是十分積極活躍的演進過程的。
稍後的三國時期,更有不少詩文反映了這一內容,如唐代李善為《文選》魏文帝《燕歌行》作注時引了曹植《九詠注》說:“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一旁,七月七日得一會同矣”。由此可見,牽牛、織女已經成為詩人表現愛戀和思念之苦的一種突出和常用的意象。
同一個“七夕節”,在中國各地的活動內容也不同,不過,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晚上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舊時習俗,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鋪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生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板”,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在磁碗中,等它長出一點小芽,再以紅、藍絲繩扎成一束,稱為“種生”,又叫“五生盆”,或“花生盆”。南方各地也稱為“泡巧”,將長出的豆芽稱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針,拋在水面乞巧。還用蠟塑造各種形象,如牛郎、織女故事中的人物,或鷹、鴛鴦等動物的形象,放在水上浮游,稱之為“水上浮”。又有蠟制的嬰兒玩偶,讓婦女們買 回家浮在水面,以為適宜生子的徵兆,稱為“化生”。
“拜織女”純粹就是少女、少婦們的事。她們大都是預先和自已朋友或鄰里約好五六人,多的十來人,聯合舉辦。舉行的儀式,是於月光下襬一張桌子,桌子上放茶、酒、水果、五子等祭品,還有鮮花幾朵,一束紅紙,插在瓶子裏,花前放一個小香爐。參加拜織女的少婦、少女們,齋戒一天,沐浴停當,準時都到主辦人家裏,在案前焚香禮拜以後,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邊吃花生、瓜子,一邊朝著織女星座,默念自已的心事。
拜魁星,俗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這一天祭拜,祈求他保祐自已考運亨通。魁星爺就是魁鬥星,二十八宿中的奎星,為北斗 七星的第一顆星,即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狀元時稱為“大魁天下士”或 “一舉奪魁”,都是因為魁梧星主掌考運的緣故。因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運,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讀書人都鄭重地祭拜他。
台灣拜“床母”。台灣七夕除了拜七娘媽以外,往往也另備小碗油飯到房中拜“床母”,二者應有類似的含意。生產、育兒,這都是女性無可替代的職責,因此這類神也都是女性神。“床母”是兒童的保護神,七月七日是床母的生日,家中有兒童的家庭,在當天傍晚時分,在兒童睡的床邊拜床母。 在紹興農村,這一夜會有許多少女一個人偷偷躲在生長得十分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靜之時,如果能夠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這待嫁的少女日後便能得到這千年不渝有愛情。在浙江農村,還流行用面盆接露水的習俗。傳說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和織女相會時流的眼淚,如果把它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以使人眼明手快。
時至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但是不少習俗活動已經大大弱化或消失,唯有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在民間。
----------------------------------------------------------------------
一、銀河與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幾乎是家喻戶曉,但在民間流傳中,卻有不少版本,現選擇主要的來敘述:最常見的說法是,織女私自下凡,在洗澡時被牛郎發現,牛郎一見驚為天人,於是暗自將織女的羽衣藏起,於是織女無法飛回天上,留在人間嫁給了牛郎,兩人生活亦很恩愛,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並生了兩個小孩。可是後來被王母娘娘發現了,反對這門親事,派了兩位仙女下凡來,硬逼織女回天庭。
牛郎帶著兩個小孩在後面追趕,而織女聽見丈夫兒女的呼喚,心中不忍而欲回頭,當牛郎快追上時,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釵,在他們之間劃出一條天河,從此牛郎被困在河東,而織女在河西。後織女思念丈夫子女,天天以淚洗面,天帝於是決定每年讓他們相見一次,即為農曆七月七日!而據說當王母娘娘劃地成河時,織女心中一急,將織布用的梭子掉落在河裏,成了海豚座。
還有一種說法是,牛郎織女皆是天上的星宿,一管農耕,一管織布。在一次慶典中二人一見鍾情而私定終生,由於戀愛中的二人怠忽了職責,終於被王母娘娘發現而稟告玉帝,玉帝一怒之下將兩人分隔於天河(銀河)兩岸,無奈此時織女已懷有牛郎的孩子,王母娘娘於是同意在每年七夕之夜讓他們團圓,並命喜鵲搭成橋,以方便他們相會。
圖片_七夕乞巧節的故事
二、七夕乞巧節的故事
和七月初七相連,還有個七夕乞巧節的故事。由於牛郎織女故事的深入人心,織女就被當成天神中巧婦的代表,婦女們希望通過祭拜織女星,使自己手巧。若選一個節日,最合適的日子當然是七月初七了,所以在牛郎織女故事形成後不久,七月初七就成了「乞巧節」,到唐代已經流傳到各地,盛極一時。
最早的乞巧方法是在七月初七這天晚上,姑娘媳婦們都把瓜果擺在院子裏,第二天早起,如果發現有蜘蛛在上面結了網,說明乞巧成功。據《開元遺事》記載,前一章提到的皇帝李隆基,在七夕晚上就與楊玉環在華清宮共進晚餐,然後把瓜果列於庭院,望著頭頂上的牛郎織女,先感歎牛郎織女不自由,一年才聚會一次,而得意自己的瀟灑,可以天天與心愛的人在一起;後指星發誓,願來世再作夫妻。接著就乞巧,讓人拿來蜘蛛,放在小盒裏,擱在瓜果邊,等天亮再來看,網織得越密,說明乞來的巧越多。
有的地方則用臉盆接七夕夜的露水,說這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當然最多的還是比賽穿針,女人們在初七朦朧的月光下,都用彩線摸著穿針,穿得過的,就是得巧了,特別受大家尊重。
三、張騫與支機石
張騫是漢代的探險家,曾多次出使西域。據說他奉使去往西域的大夏時,也做了一個大筏子,沿黃河上溯,希望找到黃河的源頭,走了幾個月,不但沒找到黃河源,反而發現黃河越來越寬,越來越清澈,後來也到達了一處城郭,樓臺錯落,街道規整,河水從城中流過。
他好奇地划了進去,見河岸有一男子牽一頭牛,牛正把頭探入河中飲水;對岸有一位婦女在洗衣服。張騫把筏子划近那婦女,問:「大嫂,請問這是什麼地方?」婦女沒有賣關子,爽快地答道:「這是天河呀!你是從人間來的嗎?」張騫回答:「是呀,走了好幾個月,真不容易。」他見那婦女身邊有一塊石頭,那形狀和顏色都是人間沒有見過的,就問:「這是什麼石頭?」那婦女說:「這叫支機石,你喜歡,就送你好了。」張騫接過石頭一看,原來是織布機上壓布匹的石條,驚喜地說:「噢,我知道了,你是織女!那婦女點點頭。」
張騫在城中遊歷了一圈之後,就尋原路,沿黃河水順流而下,返回中國。為了想搞清究竟,他也來到蜀地,想找嚴君平問問,但沒有找到,把支機石也留在了成都。唐代成都有個天甯觀,支機石就一直在觀裏陳列,據說它高與人齊,略帶青紫(也許是一塊隕石),現在成都還有支機石街。
----------------------------------------------------------------------
注音:ㄙㄨˋㄕㄨㄤˉ。鳥名。雁的一種。頸長,羽綠。《楚辭•大招》:“鴻鵠代遊,曼鷫鷞只。”《淮南子•原道訓》:“馳騁夷道,釣射鷫鷞之謂樂乎?”高誘注:“鷫鷞,鳥名也。長頸綠身,其形似雁。”
傳說中一種由山林異氣所生的害人怪物。唐.皇甫枚《王知古》:「直方起而撫髀曰:『山魑木魅,亦知人間有張直方耶?』且止知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