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8-20 11:47:50| 人氣15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只靠「葉克膜」 救不了經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聯合報社論..想像國民黨半年後的支離破碎
.聯合報黑白集.躲在蘆葦蕩裡的蔡英文
.經濟日報社論.兼顧公平效率的證所稅已呼之欲出
.聯晚午後熱評.只靠「葉克膜」 救不了經濟
.聯合報社論..想像國民黨半年後的支離破碎
.聯合報黑白集.躲在蘆葦蕩裡的蔡英文
.經濟日報社論.兼顧公平效率的證所稅已呼之欲出
.聯晚午後熱評.只靠「葉克膜」 救不了經濟







聯晚/只靠「葉克膜」 救不了經濟

2015-08-19 15:29:13 聯合晚報 本報訊

這幾天國內外財金新聞相當熱鬧,11日中國人行閃電引導人民幣中間匯率連三天重貶逾4.6%,引發全球股匯市大地震,13日緊急滅火,人民幣回穩連升了三天,未料,原已回升的上證指數卻在昨日驚跌逾6.5%,再次引發全球對中國經濟復甦力道及陸股融資違約、影子銀行等多重疑慮。

與此同時,台灣央行跟進助貶,台幣貶向近六年新低,13日央行突如其來宣布對新北市八里、鶯歌及桃園市等六大行政區的信用管制「解凍」,市場一時不明白央行葫蘆裡賣什麼藥,直到14日主計總處公布全年GDP下修至1.56%,謎底揭曉:保二破功,才搞懂央行「不尋常動作」所為何來。原來,台灣的央行和中國大陸人行一樣,都在透過雙率及貨幣政策「搶救出口」,證明台灣的經濟真的病了。

股市是一國的經濟櫥窗。今年4月28日,台股創下萬點行情時,股民沒有特別的喜悅,萬點行情曇花一現,6月1日起,台股漲幅由7%放寬至10%,及希臘債務風暴、美國將升息等衝擊,台股就一路探底,量縮價跌,18日跌破8200關卡,創下21個月來新低,周KD、月KD持續鈍化下探,實已進入「技術指數無用論」的信心渙散波,連國際MSCI也看衰台股,連續八季調降台股權重。

行政院終於正視台股、出口、經濟惡化的嚴重性,於是搶救台股、搶救出口,成了行政院研議短期提振經濟信心措施的重要政令。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搶先一步,推出證交稅、證所稅二合一的「洪版證所稅」,推估一旦改革案上路,台股應可衝量重返1300億元以上。

但廢除大戶條款、變相調降證交稅或證所稅,只能算是救台股的「葉克膜」,台股真正的問題不光是單純的稅制改革就可解決;近來兩岸經濟的質變,紅色供應鏈對台廠的實質威脅及低價競爭,才是病癥所在,但至今卻仍看不到政府提出像樣的解決方案。

台灣經濟遇到瓶頸是事實,飽受內外交迫的煎熬,盡速找出治本之道,對症下藥,才能突破經濟困境,確保股市榮景。




 

聯合/想像國民黨半年後的支離破碎

2015-08-20 01:26:4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國民黨為何會走至今天的境地,是難以想像的事。去年九合一選舉的慘敗,看似已跌到了谷底;誰料,面對二○一六大選,這個失去重心的政黨仍在持續下滑,而且看不到停損的盡頭。明年選後,國民黨除了丟疆失土,內部亦可能陷於四分五裂,再也找不到回歸的路徑。

這樣的臆測,並非危言聳聽。人們只需看看藍營黨政領導人的無所作為,看看黨內幹部的茫無頭緒、看看地方民代之離心離德,即可嗅出空氣中那股土石流即將到來的氣味。洪秀柱這一役打得如此辛苦,除了黨中央及所謂A咖們對黨內初選根本漫不經心,包括馬總統領導的政府早早就陷入「看守」格局,朱立倫領軍的黨機器幾處於無領導狀態,享盡榮華富貴的黨內大老相繼袖手作壁上觀,再加上牆頭草的地方人物不斷隨風飄搖,在在影響了形勢的開展,更嚴重拖累了立委的選情。

簡言之,國民黨明年最壞的情況,除了丟掉執政大權,並失去國會的多數地位,還極可能因「後馬時代」的一波權力爭奪而陷入傷筋動骨的撕裂,再也無法黏合。如果事態發展到那個地步,則將比二○○○年首度政黨輪替後的形勢更為惡劣,對內將紛亂不已,對外則失去扮演政治槓桿角色的力量;更嚴重的話,甚至造成藍軍支持群眾的長期散失。果真如此的話,這上下兩代國民黨人都將成為台灣民主的罪人。

國民黨是歷經多次分裂及政黨輪替的百年老店,為何如今再度陷入分崩離析的困境?綜合各種長短期因素,大略可歸納為三點;其中,最明顯的當然是黨內領導者的無能與失敗,這也是外界批評最多之處。

馬英九兼黨主席時,或許為彰顯總統「超越黨派」的立場,或者是無暇兼顧黨務,或者如某些黨內人士批評的「對黨缺乏感情」,他雖奢談黨內改革,但實質上,對黨的前瞻發展、人才培養及制度建立均甚少費心。在這種情況下,黨的向心力不斷流失,只能靠執政的權力光環聚攏各方人馬;及至馬執政後期,因政績欠佳而權力光環流失,黨內的凝聚力就更弱了。而朱立倫接任主席後,竟不顧外界的莫大期待逕自棄選二○一六,又放任黨內初選程序雜亂無章,包括內外的政治縱橫捭闔都形同空城。國民黨內其實人才濟濟,但由於缺乏領導和凝聚,表現出來竟如同一盤散沙,完全看不到它應有的質感。

其次,除了領導人的因素,國民黨長期在思維上缺乏與時俱進的價值調整和體質上的汰舊換新,也是造成它不合時宜的主因。國民黨長期將重點放在中華民國憲政的維護及兩岸和平的維持,竟將「本土」這一塊的經營放手由民進黨獨占,因而逐漸失去對台灣新世代的號召與訴求;更有甚者,連黨內本土派都以此為藉口來反噬中央,這不能不說是國民黨地基流失的一大因素。從體質看,也正因為國民黨缺乏對本土基層的扎根,而不得不在中南部與一些地方派系進行特殊的政治結盟,久而久之便成為黨內結構上的弱點,不時為人所乘。

第三,在戰略上,由於國民黨對既有政治論述和制度架構過度馴服,而喪失了戰鬥性格與能力。民進黨的檯面人物多數是第一代從政者,他們必須在激烈的戰鬥中爭取和捍衛自己的江山,因此養成能征善戰的本能。相形之下,國民黨內人物多半是繼承父業的第二代,多半已不知基本的攻防戰術,遑論謀略布局;甚至,由於習於順境的安逸優雅,一遇逆境即倉皇不知所措。馬政府第二任的三年多來,受到的攻擊汙蔑不計其數,但黨內能理直氣壯公開抗辯的,竟是寥寥可數。政治人物居亂世而畏難避戰,一遇街頭抗爭便逕告稱降,這種表現,自使得國民黨的氣勢再而衰、三而竭。

不可諱言,目前藍軍最重要的思考,不是洪秀柱會不會當選,也不是明年國會還能維持幾席,而是明年大選後國民黨會不會再面臨一次大崩裂。如果不願看到國民黨像自由落體般地繼續下墜,不願看到它明年大選後摔得支離破碎,還有一點熱血的國民黨員都應該站出來說點什麼,或做點什麼。畢竟,這不是朱立倫的國民黨,也不是馬英九的國民黨,而是許多黨員共同的政黨。當然,如果認為黨必須打掉重煉,才有再生的機會,那就等著看吧!




 

聯合/躲在蘆葦蕩裡的蔡英文

2015-08-20 01:26:4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小說裡說,蘆葦蕩裡躲土匪。小說沒說,政客也躲在蘆葦蕩裡。

反課綱者主張「慰安婦不是被強迫的」。蔡英文認為,這是「進步力量」,給予「物資支援」,被美國學者指為「租用暴民」。

但是,蔡英文在臉書推薦慰安婦紀錄片「蘆葦之歌」的口吻,竟是判若二人。她說:「這部紀錄片帶我們看見台籍慰安婦的歷史和生命歷程,而看見歷史,尤其是看見不被扭曲的歷史,真真實實的認識我們生長的這一塊土地,更是推動轉型正義的第一步。」

面對反課綱者,譽之為「進步力量」;面對慰安婦,又強調「不被扭曲的歷史」。這究竟是人格分裂?抑或是兩手操作?

民進黨解釋,蔡英文從來未說「慰安婦是自願的」,只是反對「黑箱」而已。但是,「日本是殖民統治」、「慰安婦是被強迫的」這兩大史實,舉世皆知,能說是「黑箱」嗎?但蔡英文半夜探視包圍教育部的學生,並沒有告訴他們,「日本是殖民統治」、「慰安婦是被迫的」,而是說:「要多聽年輕人的聲音,不該把我們自己的想法加諸他們身上!」

蔡英文一方面率十三個綠色縣市長堅持採用「日本不是殖民統治」、「慰安婦是自願的」舊課綱,這豈不就是她和她的黨在堅持「慰安婦是自願的」?另一方面,又虛情假意聲援慰安婦:「身為人的尊嚴,誰都沒有資格剝奪,應記取教訓,讓傷害不再出現。」這又是「領十八趴/罵十八趴」,此種虛偽狡詐的黑白郎君人格,如何作政治正義的示範?

蔡英文不要躲在臉書上推薦「蘆葦之歌」,而應該包場請那些反課綱的「進步力量」,一起觀賞該片。且看這些孩子們如何面對那些阿嬤,也看蔡英文如何面對這些孩子們!




 

經濟/兼顧公平效率的證所稅已呼之欲出

2015-08-20 01:26:5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前天宣布「改變證所稅」的政策(簡稱洪版),將現行證交稅(千分之3)拆成「證交稅」(千分之2.5)和「內含式」的「證所稅」(千分之0.5)兩個部分,而且取消外資不必繳證所稅但本國人要繳的不公平待遇。其內容與蔡英文版本(簡稱蔡版)的證交稅(千分之3),「外加」式的證所稅(千分之1)大同小異,卻有令人耳目一新之處,值得和舊稅制(民國102年之前的千分之3證交稅)以及現制的證交稅外加繁雜的證所稅版本(簡稱為繁本)比較利弊得失。

洪版證所稅具有多重意義,首先是確認現制下的證交稅名義之下含有證所稅的實質成分,亦即回歸到民國78年復徵證所稅引發爭議後,以賣方提高繳證交稅稅率方式取代課徵證所稅的歷史,既佐證「舊稅即良稅」的事實,也解決證所稅妾身不明的問題。而且修改而不廢除證所稅,仍維持公平正義的精神,可免未來再遭受證券交易有所得未課所得稅的罵名,各界也不必再對證所稅對股市的衝擊爭論不休,未來也不至於將股市不振歸咎於證所稅。洪版顯然具有前瞻性,避免內耗式的爭論,非常符合當前的需要。

其次,內含式的證所稅,選擇設算制者,總稅負最高等同於繳納證交稅千分之3,使投資人總稅負回到「舊稅」時代,維持不變,沒有加稅的疑慮或阻力;還有核實課稅的選擇,盈虧互抵,公平合理,但卻可能帶來股市動能,從而增加總體稅收,國庫也因而受益。依財政部的統計,自從三年前開始討論證所稅議題以來,每年證交稅比起以往短收約300億,但證所稅一年卻只收到30億,等於一年就有270億的稅損。洪版等於回到「舊稅即良稅」,粗估當可比繁版現制每年增加稅收200多億以上。

相對地,蔡版的外加式,等同於舊稅加上證所稅,實質上就是加稅。對於選擇設算課稅者,等於繳納千分之4的證交稅,反而降低投資人進入股市的意願和動能,未必增加稅收;而採核實申報盈虧互抵者,也可能造成稅收損失。

因此,在當前對於經濟景氣前景悲觀,股市低迷不振下,此一加稅版顯然不合時宜。更何況,證券相關的稅費近年來有增無減(包括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提高至45%,股利抵減率減半、補充保費2%等),股民實在經不起任何加徵證所稅的衝擊。

第三,無論大戶或小散戶、興櫃或初次上市櫃(IPO),投資人有設算或核實兩種方式自由選擇,因此稅政上簡化許多,也沒有被查稅或計算獲利困難等心理上的壓力。相對地,現制(繁版)弄得幾乎沒有任何人滿意,徒增紛擾,包括強制四大類核實申報,讓許多投資人嚇跑,資金外逃,造成計算獲利的爭議,以最近國稅局發出證所稅補稅單高達萬件以上,就可知道繁版現制實在是困擾徵納雙方。而且當初制定8,500點的天險,或10億元以上的大戶、或興櫃100張等「門檻」毫無道理,等同於暗示在該門檻以上才有「獲利」的可能。這些缺失,正好反證「舊稅即良稅」,亦即設計不當的證所稅還不如簡單可行的證交稅。

第四,洪版將證所稅部分改為設算或核實課稅,內外資一律適用,可解決當前外資免稅而國內投資大眾要課稅的差別待遇問題,回復公平的原則,這是繁版為人詬病,也是蔡版美中不足之處。

總而言之,洪版證所稅不但解決現制(繁版)的問題,比證所稅凍結執行更直接面對問題,也比蔡版的加稅版更多優點,更比單純回到舊稅(無證所稅之名義)更能回應社會公平面的期待,兼顧簡便、公平又有效率的需求,期盼朝野立委能夠揚棄政治考量,同心協力在下一會期能夠推動修法。

台長: 股台
人氣(15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 個人分類: udn.社論 |
此分類下一篇:重啟一盤台灣經濟棋局
此分類上一篇:外籍記者筆下之「強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