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人以公開自稱台灣人為榮,反遭質疑是炒作族群議題;相比下,馬英九在演藝圈內的支持者們則幾乎以「內地」稱中國。為什麼?
* 陳榮傑(作者為法律學者,曾任海基會秘書長)
最近報載,馬英九接受日本《讀賣新聞》及《日本經濟新聞》專訪,表示不排除簽署「關於統一的政治協議」。本人閱之,不勝訝異之至。事隔一天,總統府即以新聞發佈的方式否認。嚴詞指控讀賣新聞的報導「不符事實,純粹為對方的主觀偏見」。
對於馬英九的談話,身為台灣的一份子,個人寧願信其無。統獨的妥當性,不在本文討論之列,惟各項民調顯示,統一,只是極少數人的主張。身為民選總統,何能背離主流民意,對外國媒體高談個人的國家認同與未來願景?必須提醒總統先生,就統獨問題,總統與庶民相同,只有一票的權利!
上述專訪,除了「統一協議」之外,也提到比較低階的「和平協議」。筆者認為,在中國沒有正式承認台灣(或中華民國)的國際法律地位之前,雙方實在沒有進行任何政治談判的法律基礎。台灣不可能以「海基會」的名義與「海協會」簽署任何政治協議;兩個人民團體形態的白手套,何能處理主權與治權的問題?台灣更不可能以「中華台北」、「中國台灣」名義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署政治協議。
最近,看到若干「兩個中國」、「一國兩府」的主張,顯示若干知識份子已經從沉睡中醒來,發現殖民地餘緒的「一國兩制」,顯不適用於台灣與大陸之間的關係,必須思考重新建立交往架構。
至於總統府指責讀賣新聞的報導「純粹為對方的主觀偏見」,個人因工作關係,也有一些國際主流媒體的友人,包括日本的讀賣新聞在內,深佩渠等之專業水準、自律規範、深入議題、提問技巧等。專訪團隊無中生有,諒不至於;合理的推論,應是馬英九整體談話的情況(Context),讓專訪團隊感受到他對兩岸統一的使命感。
持平而論,更正與抗議多了,對於國家元首而言,並非好事。無私無我,以民意為依歸,才是國家元首與國際媒體互動之道。不是嗎?
被迫辭職 圓山董座黃大洲怒:選舉考量
* 記者楊久瑩、林嘉琪、彭顯鈞/台北報導
一年三個月前甫接手圓山飯店董事長的黃大洲,確定將被撤換,成為圓山飯店「最短命」的董事長!黃大洲本人昨日發表辭職聲明,抨擊這項人事案是選舉考量,「日前突被告知,本人僅是聊補前任之遺缺,只是一年之過渡職,且為了『選舉考量』,要求本人即退。」
著眼兩岸送往迎來 由李建榮接任
圓山飯店董事長內定由亞洲物流董事長、國民黨前文傳會主委李建榮接任。黨政人士不諱言,由李建榮出任的著眼點在於兩岸互動。他指出,中共高層官員訪台時都指定要入住圓山,圓山已成為兩岸互動的重要場所,由熟稔兩岸事務的李建榮出任董事長,未來圓山勢必更成為兩岸交流互動的重要堡壘。
成最短命董座 黃認被擺一道
黃大洲昨日接受自由時報專訪時證實,確實有高層託人放話,說上面考量選舉因素,甚至有幾位董事會的人「逼宮」;黃大洲難掩心中遺憾,甚至覺得被擺了一道,「早知道只接一年三個月,成了最短命的董事長,無法好好發揮,就不幹了,我又不是吃飽了太閒!」、「如果知道就不來了,一年能做什麼呢?」
黃大洲是在去年四月二十三日接任圓山飯店董事長,當時傳出是交通部長毛治國三顧茅廬敦請,黃大洲昨日控訴,高層託人放話,說上面考量選舉因素,又有觀光局官員告訴他,是因為年齡太高立院有意見。他強調,當初就已告知自己超過退休年齡,但對方說沒問題。他感嘆,跟去年邀他接下重任的殷切,真是「今非昔比」。
黃大洲昨主動發出辭職聲明給各媒體,他談到,六月份就聽到圓山內部有人放話,「他們說我不幹了!」、「不必聽我的了!」
明開董事會 交部:依程序走
管理圓山飯店的財團法人台灣敦睦聯誼會,預計週四將召開董事會議,進行董監事與董事長改選,目前第十二屆董事會共有九名董事、三名監察人,全數官派。對於黃大洲指此人事安排有「選舉考量」,交通部發言人葉匡時回應,交通部處理該人事案是依程序走,程序之外不便評論。
針對原本應在六月底召開董事會,有人指黃故意拖延,黃大洲昨澄清,他很重視董事會的召開,「幕僚原先擬的時間和議程,都未與我溝通,內容又太簡略。」他要求退回修正,「七月十一日我才收到修正內容,哪來的拖延?」黃大洲也指出,薪資是由董事會決議,以圓山總經理薪水的一.二五倍扣除所領月退休金,和優惠存款利息加計總額後的差額支給,每個月約十四萬元。對於外傳的「肥貓」說法,他反問記者:「你說這算肥貓嗎?」他在聲明中也回應指此說與事實不符,「對於放話者泯滅事實,本人深表痛心,並對不實報導將保留法律追訴權。」
他坦言,接任時就知道圓山財務吃緊,「我有使命感,真的想把圓山帶上來,活化這個文化遺產!」上任以來,黃大洲反對不斷花錢,主張充分利用閒置空間,能省則省。他驕傲的說,跟去年同期相比,圓山的整體業績成長了14%。
他也否認外界說自己是空降部隊、被酬庸,強調過去曾擔任行政院觀光小組召集人,負責協調政府及民間單位,是因為擁有專業背景才受邀擔任董事長,「我又不是拿錢不做事!」
談到未來的日子,黃大洲除了計畫不久後發表一篇「圓山何去何從」的文章,表達自己的未竟之志,他也強調,之所以不在圓山召開記者會,是因為「我不希望影響員工的情緒,影響客人對圓山的觀感,我愛圓山,所以用心良苦!」
南蘇丹公投獨立 台灣卻陷一中漩渦
* 賴怡忠/玉山周報 2011/07/18
南蘇丹共和國力經2次內戰終於7月9日經由公投方式獨立建國,但馬政府卻因深陷一中迷思無法自拔,致使除了表示承認南蘇丹外,卻不敢有主動要求建交等動作。
南蘇丹共和國(Republic of Southern Sudan)於2011年7 月9 日零時正式宣布成立,從此地球上多了一個新國家。這個人口約800 萬,面積是台灣20 倍的國家,由於其豐富的天然資源及與蘇丹的關係,立即對世界局勢有所影響,更使中國面臨頭痛的選擇。而台灣也立即陷入承認南蘇丹共和國之後要不要提出建交需求的「困境」,有趣的是,這個困境是在馬政府接受兩岸一中,外交休兵但又互不承認主權的政策下才會出現的問題。
除了台灣比南蘇丹更有資格宣稱自己是與中國互不隸屬的主權獨立國家這個老梗外,南蘇丹以公投方式獲得獨立,更顯示抵抗公投是如何的違背國際潮流。但把台灣引入一中漩渦的馬政府,似乎對此更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終於獨立 歷經2次內戰》
南蘇丹在19 世紀中後期曾被埃及殖民,後來成為英國與埃及共管的屬地,在1947 年時英國曾經希望將南蘇丹與烏干達合併一起,但在「朱巴會議(Juba Conference)」上被否決,後來在1956 年蘇丹獨立時,南蘇丹被歸併到蘇丹共和國。
其後南蘇丹與蘇丹就進入兩次長期的內戰(1955~1972 年、1983~2005 年),在兩次內戰期間的1972~1983 年,南蘇丹是以「南蘇丹自治區」存在於蘇丹境內。第二次內戰於2005 年所簽署了「全面和平協定」而結束,並成立南蘇丹自治政府。2011 年1 月9~15日南蘇丹舉行公投決定是否要繼續留在蘇丹境內,結果是98.83%同意,於2011 年7 月9 日凌晨零時南蘇丹正式獨立。
由於從蘇丹獨立後幾乎就立即發生南蘇丹獨立之內戰,基本上南蘇丹可說沒有經濟規模可言,而兩次與南蘇丹獨立有關的內戰造成250 萬人死亡,以及500 萬人無家可歸。因此南蘇丹獨立後的經濟能否永續,就被認為是新政府面對的最重大挑戰。境內的種族也十分複雜,當年大家透過反對北方以穆斯林為主的政權作為團結指標,但獨立後沒有蘇丹政權作為敵人,能否建立新的團結基礎就成為南蘇丹另一個新議題。同時並不是所有被視為是南蘇丹地區都一定獨立,就有一個阿比亞(Abeyi)省,還要再舉行一次公投以決定要加入北蘇丹還是南蘇丹。
《公投獨立 中國陷入窘境》
除了蘇丹外,國際上對於南蘇丹獨立感受最困擾的國家就是中國。這是因為中國一方面對於公投獨立抱持疑慮立場,因此從東帝汶到科索沃,中國的態度都比較不支持爭取獨立的地區,也傾向於使用「不干涉內政」為由,要求國際社會對於國家鎮壓內部要求獨立團體之作為,採容忍態度。因此中國對於南蘇丹獨立一事應會比較支持原先反對獨立蘇丹之立場,更何況蘇丹現在是中國最重要的石油供應國之一。
但有趣的是,蘇丹石油蘊藏有大部分是位於南蘇丹境內。這也是原先蘇丹不願意看到南蘇丹獨立的重要經濟理由。但隨著達富爾(Darfur)種族屠殺問題成為聯合國關心的焦點,並為此採取各種不同的干預手段後出現了2005 年的「全面和平協定(Comprehensive Peace Agreement)」。由於在這個和平協定中也一併處理南蘇丹內戰的問題,出現了南蘇丹自治政府。而根據1999 年聯合國處理科索沃自治,並在2007 年聯合國科索沃特使公開主張應支持科索沃獨立的前例,2005 年後南蘇丹未來的方向似乎很清楚,自此南蘇丹取得獨立幾乎勢在必行,中國持續阻擋,可能導致與獨立後南蘇丹關係不睦,影響到中國在南蘇丹石油資源之取得。
這也是為何胡錦濤明知境內的維吾爾人與藏人會以此反問北京政府,但仍然於南蘇丹獨立後主動發布賀電,承認南蘇丹並與其建交,並表示這是蘇丹南方人士的共同意願與自主選擇,中國尊重南蘇丹自主選擇的政治制度與發展道路。對北京而言,經濟能源戰略利益掛帥,反分裂原則暫且放一邊吧。
《奇怪作法 只承認不建交》
連中國都發賀電了,但是外交部除了表示承認南蘇丹外,不敢有主動要求建交等動作。造成台灣是少數承認南蘇丹但不願意與其建立正式關係的國家,並放任北京利用與南蘇丹建交時強化一中原則。這是馬政府一中各表與外交休兵把台灣對外作為自綁手腳的實例。因擔心與南蘇丹建交會引發中方不快,導致北京認為台灣不再維持「不擴展正式外交」的外交休兵默契,進而會剷除台灣既有邦交國以報復,為此放棄任何與其他國家發展或提升正式關係的機會。這種怪異的邏輯造成台灣在外交的自我放逐,以邦交國數目23 的不變來確認現狀的維持。這種把邦交國數目不變視為保護主權的主張,也是「邦交國數目迷思」。
南蘇丹透過公投獨立,連中國都須發賀電,把台灣帶入一中漩渦的馬政府,卻連與新國家建立正式關係都不敢。說馬政府是南蘇丹公投獨立事件僅次於北京外最尷尬的政府,一點也不為過吧。
父涉共諜案 羅賢哲子遭陸官退學
* 聯合晚報╱記者洪哲政/台北報導 2011.07.27
前陸軍少將羅賢哲涉嫌共諜案,7月25日遭軍高院判處無期徒刑。羅賢哲有一子原就讀陸軍軍官學校,校方曾表示羅子表達不受其父影響,希望在軍校裡好好讀書,希望留在國軍發展。不過,陸軍官校上個月卻將羅賢哲的兒子強制退學,理由是功課不佳,雖然官校方面表達一切按學則辦理,但羅員的袍澤透露,羅子遭學長另眼看待,造成適應不良,疑遭逼退。
對此,官校與陸軍司令部都澄清,羅賢哲涉案,罪不及妻小,官校方面已善盡輔導之責。陸軍官校說,羅賢哲的兒子已從官校退學,羅員於6月21日由舅舅帶離學校。官校解釋,羅員離校純粹是功課跟不上進度,先前對羅員不論是羅父涉案後的情緒、課業,官校都已採取加強輔導措施,但羅員在父親爆發涉案後,功課確實每下愈況。
熟悉羅賢哲的兒子的軍中袍澤表示,羅父今年2月案發後,羅子密集遭到校方約詢,了解其身心狀況,面對羅子擔心其父涉案會否影響他在軍中的發展,校方始終未有明確承諾,隊職幹部雖與羅母保持聯繫。政戰部門暗中將羅子列為輔考管份子,安排布建盯稍,有學長暗示羅子不應在軍中待下去,羅子因此產生相當大壓力。
陸官:學業2分之1不及格退學
官校表示,羅員民國99年度第1學期的課業,必修17個學分,其中有2科、6個學分不及格,不及格學分已達三分之一,學校對羅員的課業派專人加強輔導,假日進行留讀、複習。而羅父案件今年2月爆發後,羅員在今年上半年的學期功課每下愈況,必修20個學分中有4科10個學分不及格,只好依規定予以退學。
官校表示,羅子的同期學生,本學校有4人達三分之一學分不及格,予以降期。另有3人與羅員相同學分達二分之一不及格,遭到退學。
選前半年 公廣淪陷
* 鄭同僚(作者為公視第四屆董事長)
今年三月七日,前馬市府顧問周建輝出任華視總經理;三月八日,前央廣董事長曠湘霞出任公視總經理;七月一日,馬金親信羅智成被提名擔任中央社社長;七月二十五日,華視開董事會,通過金溥聰大學同學陳申青出任華視副總經理。
二○○八年政黨輪替後,馬政府為了干預公視,從連年凍結公視預算、強修公視法大量灌水增加董事員額、操弄新董事遴選被監察院糾正,到濫用公款興訟以兩個假處分限制公視舊董事行使職權,最後強行完成扶植自己增聘的董事,全面掌控公廣集團。在距離大選剩半年時,他們顯然不再遮掩,完全攤現以政治力控制公共媒體的人事意圖。
公共媒體所以稱為公共,是因為他們以公共利益為前提,而不是為了政黨或政客利益而存在。現在,這些金溥聰的親信人馬各就各位,全面進入公共媒體重要位置了。接下來的大選,公共媒體如何能保持中立,不被踐踏成為御用黨同伐異的工具?實在令人擔心。
過去兩年多,台灣的媒體自由國際評比一直在後退,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干預公共媒體。阻止公共媒體淪為政黨宣傳工具,不只是讓明年的大選不受操弄,更是台灣作為民主國家長長久久的制度大事。基於這一點,在野黨和公眾實在不能再沉默了。
真相在微博 中國執政黨壓力大
* 聯合報╱本報記者 羅印冲 2011.07.27
溫州動車事故震撼中國,凸顯中國高鐵建設隱患。與此同時,中國網友在微博上串連起輿論力量,行監督政府之責,對中共形成的壓力不容小覷。
事發當天,網友蜂擁登入微博,提供災區第一手訊息;包括當地需要多少救護設備、人力和車輛,以及交通單位對災情最即時的回應。另外,網友也提出善後過程中的諸多疑慮。
有網友直言,事發至今,中國鐵道部沒做對一件事,甚至把肇因推給雷擊;死亡人數沒有坦誠交代,中國政府如何對受害家屬負責?微博不斷發出「怒吼」,才稍稍促使政府前進,學習如何「傾聽民意」。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喻國明受訪指出,微博是最看重內容、最輕忽發言者政經地位的媒體;在很多新聞報導中,「草根的微博總是勝過大媒體、大機構」。他認為,微博在中國已具有一定政治和社會功能。
微博影響力,逐漸從民間滲透進官方。近年來中國官方機構紛紛設立微博,新華網報導,新聞發言人如果不開微博,可能會被淘汰。
復旦大學輿情與傳播研究室「政務微博研究報告」指出,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國具名開設的「政務微博」超過一千七百個,中國官員微博則有七百多個;其中也包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等黨政要員。
中國廣東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有七年「博齡」,已創造近千萬人次到訪紀錄,被網友稱為「醫生哥」,連續三年榮獲評選為「最負責任的官員微博」。微博在中國,不再只是「年輕人的玩意兒」,而是民眾宣洩「民怨」的窗口,也是中國官員與中國人民直接溝通的橋樑。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中國人知道,「真相只在微博上出現」。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