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3-07 14:28:21| 人氣1,14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短期補貼 不能解決長期就業問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經濟日報╱社論 2010.03.07

「產業創新條例」被批評獨厚大企業之後,新增了一個條文,對增雇一定人數員工的中小企業提供補助,以平息中小企業主和勞工的不滿。依政府的規畫,符合某些條件的中小企業,新雇員工每人每月補助一萬元,期限為半年到一年。這種做法雖對受補助的企業和勞工有直接幫助,但不符合產業創新這個大方向,而且負面作用可能更大。

這種補貼可以降低勞工成本,因此可以增加就業並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然而並不會降低國家整體為這項生產所付出的成本。企業和產品的競爭力既來自政府補貼,不是真正的競爭力提升,只要補貼中止,競爭力就會降。即使持續補貼,這種扭曲的做法,也會降低全國資源運用的效率。所以這種補貼有可能只是讓沒有競爭力的企業苟延殘喘,不符合產業創新的精神,也不符合國家長期產業發展的方向。

靠補貼來提高競爭力不只是長期無效,而且政府要耗費的成本極大。理想的政策是要將有限的政府資源用在刀口上,以求將企業努力與產業發展引導到對國家更有利的方向,然後產業不需政府補助,就可以在這些新方向自動向前發展。

政府其實有很多方法可以藉短期有限的支出,創造出長遠增加就業的效果,政府未努力研究這類做法,卻把通常是在嚴重失業時做為短期景氣和福利政策的就業補貼,拿來當產業創新政策,實在有點偷懶。

促進就業又符合產業升級與創新的策略之一就是人才培訓;經培訓而擁有更好技術能力的人員,不只較容易得到就業機會,而可能更有能力幫助企業創新。產業創新條例草案雖然已有對企業人才培訓之獎勵,但人員較少的中小企業並不容易得到這項獎勵,而員工自行參與人才培訓也得不到獎勵。因此我們應可再擴大這項獎勵;例如當企業新雇用自費參與人才培訓之員工時,也許可以由政府補貼員工已支出的培訓費用。

政府也可引導更多較能創造就業的產業發展,而自然讓就業機會增加更快。但我們在產業創新條例草案及政府其他產業政策中都看不到這方面的努力。相反地,政府似乎更注意資本密集產業的發展,連在兩岸經貿協議的政策宣傳中,都是比較重視石化業等資本密集產業對中國出口的機會,而對農業和毛巾等等較勞力密集的產業,卻只是消極地主張暫時少讓中國產品進口。所以政府在選擇未來重點產業時,應把就業效果納為重要的考慮因素。

政府也可協助產業研發創新各種可以多用勞力的技術和經營方式。我國過去創造就業很成功的一種經營方式,就是家庭代工生產或客廳即工廠的散作生產模式。在未來的產業中,有很多工作可以讓員工在家進行,有很多工作適合由部分工時人員或派遣人員來做。政府若能做好法規制度,讓這些新型的就業方式得到更公平合理的保障,甚至創造出更符合員工和企業需求的工作方式,也可以促進就業。而產品若能靠品牌行銷和設計走向更精緻或少量多樣化的生產,也常會變成較多用人力的生產方式。由於失業主要的來源是既有產業的萎縮,因此我們若能協助既有產業朝這些方向努力,不僅可以減緩產量的下降,甚至可能保住更多就業。

以往在促產條例中曾因人力不足而獎勵企業自動化,目前產創條例也要獎勵節能減碳的產品和研發。現在就業問題較嚴重,我們也應設法獎勵多用人力的生產和研發,不宜用補貼新雇人員這種耗錢又有很多副作用的方法。

* 中央社╱台北 7日電 2010.03.07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今天公布立院上個會期立委評鑑,理事長顧忠華說,國、民兩黨席次比例懸殊,但八個委員會24個前三名,民進黨有十人;依比例而言,整體表現較國民黨積極。

公督盟下午公布評鑑結果,由顧忠華宣布各委員會表現前三名立委。民進黨立委賴清德、潘孟安、黃偉哲、高志鵬、黃淑英;國民黨立委周守訓、趙麗雲、羅淑蕾,分別拿下各委員會榜首。

公督盟執行長何宗勳表示,上會期是預算會期,立委余天刪減預算的提案數量、出席委員會次數等都比以往增加許多;余天也從過去待觀察名單,這次躍進為第2名,額外再獲「最佳進步獎」。

各委員會前3名立委名單如下:內政委員會賴清德、余天、邱議瑩;外交委員會周守訓、張顯耀、蔡煌瑯;經濟委員會潘孟安、蘇震清、陳啟昱;財政委員會黃偉哲、盧秀燕、賴士葆。

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趙麗雲、郭素春、洪秀柱;交通委員會羅淑蕾、朱鳳芝、楊麗環;司法及法制委員會高志鵬、吳清池、潘維剛;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黃淑英、侯彩鳳、黃義交。

不過,顧忠華說,高志鵬因為目前官司纏身,獎項暫時保留,待官司三審定讞後再行處理。他呼籲,立委如果有案在身,不應進入司法及法制委員會,避免落人口實。

顧忠華表示,除立委出缺席、發言記錄、提案數等,這次評鑑首度加入VOD(隨選視訊系統),加強質化評鑑,如立委羞辱官員部分,陳亭妃、管碧玲對時任中研院副院長劉翠溶的質詢方式不當,趙麗雲以簡訊內容質詢當時的文建會主委黃碧端等,都導致扣分;而像立委吳育昇因捲入緋聞案,也遭扣分。

此外,顧忠華表示,這次有許多以往問政不錯的立委,因參加縣市長選舉,影響在立法院表現,落入待觀察名單。

對於評鑑結果,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執行長林益世認為,公督盟不論是評鑑方式、標準,公信力都被許多立委質疑!他向黨籍立委信心喊話,「國民黨立委一向都是最認真的」,希望黨籍立委能做好分內工作,不要受到評鑑結果影響!


歷史教學是諸神戰場?
* 聯合報╱陳芳明 2010.03.01

每當討論高中歷史教學的問題,幾乎都會牽扯敏感的政治神經。如果台灣史的比重加大,就有可能被譴責是「去中國化」;如果中國史的分量加強,也有可能被指控是「去台灣化」。參與教育部歷史課綱修訂的委員,十年來都無法掙脫這種持續不斷的鐘擺效應。遠在政黨輪替之前,這個問題便已存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問題還是沒有得到合理的解決。

如果現在還停留在一九五○、六○年代,當黨國思想猶可支配史觀,這個問題也許還有存在的條件。但是,從一九七○年代民主運動發軔以來,島上的歷史思維已經產生重大調整。這不僅是台灣代表中國的合法性全然瓦解,民間崛起的力量也開始創造新的歷史軌跡。國家精神與內容發生根本性的迴旋時,歷史教育就不能不有所更張,歷史書寫自然也必須有所調整。

人類歷史從來就不是僵硬不變,因此歷史教科書也往往隨時代轉移而不斷改寫。戰後台灣社會不可能永遠停止在蒼白、封閉的階段。六十年來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已經建立可觀的傲人成績,蓬勃的生命力在歷史變局中沛然莫之能禦。縱然台灣還無法在聯合國取得席位,也很難在國際社會獲得全面承認,但是歷史並不因此而終結。恰恰相反,險惡的歷史環境更加刺激島上住民的文化生產力。不分族群、性別的台灣人民,並非只是建立了氣度恢宏的民主國家,甚至還建立了比島嶼規模還要龐大的文化格局。這樣的歷史事實不容我國輕易低估,國際學者與各國知識分子也都投以訝異的注目。

正是在這個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我國的歷史教學豈能走回頭路?國家歷史知識的建立,必須以客觀現實條件為依歸,絕對不是遵循少數人的意識形態與政治信仰。最近去世的美國史家Howard Zinn寫過一部《美國人民史》,獲得美國民眾的尊敬和歡迎。這冊暢銷書在於強調,歷史是由千千萬萬名不見經傳的百姓所造成,絕對不是建基在帝王將相。脫離民眾的根鬚,歷史便不成其為歷史。

馬政府完成第二次政黨輪替,使威權政黨逐步改造成民主政黨。這是台灣戰後史值得大書特書的事件,這並非是國民黨偉大,而是人民的力量偉大。為了獲得勝選,馬英九總統還致力於建構台灣論述。所謂台灣論述為何?它應該是符合台灣人民願望的系列思維。如果台灣論述是可以接受,則不應該僅援用於選舉口號,而應該實踐於執政能力。從這個角度切入,高中歷史教學課綱應該遵循台灣歷史發展的軌跡,擺脫諸神的意識形態,使國家歷史知識穩定建立。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

台長: 台北光點
人氣(1,14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健康財富Trends |
此分類下一篇:冷眼集》放眼綜觀政府改革的全新面貌
此分類上一篇:營運總部執著15%稅率 何必呢?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