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代雜誌:台灣轉型 加強與中國交流
* 聯合報╱編譯夏嘉玲/報導 2009.07.19
美國最新一期時代雜誌刊載專文「Rebooting the Dragon」(重新啟動巨龍),受全球經濟衰退重創的台灣努力轉型,積極發展綠能等六大新興產業,要從科技業一枝獨秀轉為產業多元化。台灣同時加強與中國經貿交流,藉此促進經濟成長,並讓台灣成為中國企業的營運中心。
時代雜誌舉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為例,張忠謀一九八五年自美返台成立台積電,如今是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灣成功發展電子業,躍為全球資訊科技業的動力。張忠謀月前回任台積電,帶領台積電發展太陽能、LED等綠能事業,是台灣高科技業轉型寫照。
報導指出,在金融海嘯造成全球經濟衰退前,台灣側重科技業、出口導向的經濟模式即陷入掙扎,二○○○年到○七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平均年成長4.1%,遠不及一九九○年代的平均6.5%。全球經濟衰退讓台灣電子業今年上半年出口大減28%,第一季GDP更縮水10.2%,創下歷來最慘紀錄。
台灣企業習於在中國組裝電子成品再外銷西方,但隨著中國經濟起飛,台資企業逐漸分散市場重心到中國、越南、東南亞,減少對美國等市場的依賴。
時代雜誌直言,台灣要保持競爭力,必須發展自有技術,不能光靠代工製造科技產品。
■ 星報看世運:北京遲早要面對中華民國
* 中央社/新加坡專電 2009.07.19
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指出,高雄世運開幕,說明兩岸若繼續拍拖下去,中國遲早要面對中華民國,中國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將是定位兩岸關係最大關鍵。
聯合早報駐台北特派員沈澤瑋以「當PRC遇上ROC」為題,就高雄世運開幕時中國運動員集體消失進行評論。
文章說,雖然馬英九總統沒在開幕上說出身分,但由外國人口中說出中華民國總統,要比馬英九自己說出來有意思。但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承認中華民國,就等於承認李登輝的「兩國論」或陳水扁的「一邊一國」,而北京顯然認為,中國選手在台下聽中華民國馬英九總統發言,等同於在國際場合承認中華民國總統,違背「一中」原則,所以運動員必須集體消失。相較於「虛」的台獨,「實」的中華民國恐怕才是中國更打不開的死結。
■ 當中國什麼都有時 下一步是...?
* 台北光點 2009.07.27
當中國興建啟用高鐵、重建儒學傳統、施行市場經濟、有自己的101、官方電視台主播起用美女牌時,即使不為台海兩國合一,僅為中國共產黨穩固政權,最好的下一步就是:擬定理論,宏揚人民參與選舉的需要;但政制改變如新加坡模式。這種觀點非小女子自創,而是有眾多海外的政治學者長期觀察,綜論而成。
然而新加坡的選舉模式,最終由執政黨主宰一切,反對黨受迫害的形式不訴諸武力鎮壓與身體殘害;其法律鉗制是阻礙著反對黨的健康成熟以及提供能人問政的可能。這對國家的總體發展不利,但契合主政者及所屬政黨得以萬年執政。
所幸星國官員的廉能有目共睹,中國官員的貪瀆則舉世聞名。或許後世的中國人民依舊將活在中共所堆砌的政治謊言下,但這種由黨分配一切資源的模式,能存續幾回六十年?讓我們接著「聽其言,觀其行」,直到它下一個謊言也推不出時。
■ 歐巴馬電賀尤多約諾 重申強化美印夥伴關係
* 中央社╱華盛頓18日專電 2009.07.19
美國總統歐巴馬今天打電話給印尼總統尤多約諾(Susilo Bambang Yudhoyono),祝賀他贏得連任,並矢言繼續強化兩國間廣泛的夥伴關係。
歐巴馬在電話中指出,印尼8日總統大選的成功提醒世人,伊斯蘭教、民主和多元化可以並存而茁壯。
歐巴馬同時對雅加達17日發生恐怖攻擊事件表示關切,並重申他的政府願意對進行中的調查工作提供協助。
■ 桑莫斯:美國遠離衰退深淵
*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綜合外電
白宮首席經濟顧問桑莫斯(Lawrence Summers)說,美國經濟已遠離深淵,不再有直線墜落的危險,但仍需對房地產和金融市場提供額外支援,才能確保經濟復甦。
桑莫斯17日在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舉辦的論壇說:「年初時經濟直線下墜,不知跌到哪裡才會打住。
當時我們處於大災難的邊緣,但現在已遠離深淵一段距離。」
他說,歐巴馬上任時,經濟情勢嚴峻,「本質上與資產泡沫化後的日本、經濟大蕭條的初期,或其他國內重大金融危機相同」。
他說,政府採取的因應政策包括推動7,870億美元的振興措施,及其他種種經濟改革,奠定復甦的基礎,雖然成效沒有一些人預期的那麼快。
桑莫斯說,政府團隊在推動政策之初已知道「復甦法案的成效需要時間才會顯現,預計在2010年達到高峰,並在18個月內達到七成的振興措施效果。
現在五個月過去了,我們正按照這個時間表繼續努力。」
桑莫斯指出,1月以來已出現許多樂觀跡象,包括接受政府援助的華爾街金融機構盈餘改善、企業和消費者信心增強,以及對企業違約的預期好轉。
但失業率攀升到26年來最高的9.5%,仍令人嚴重關切。
他說,美國經濟仍需要「積極執行復甦計畫和支撐房地產與金融市場的措施」。
失業率繼續攀升,引發許多批評與爭議,一派認為這證明了振興措施無效,徒然造成赤字高漲、通膨危機暗伏。
一派則認為不是無效,而是規模一開始就遭到削減,因此需要二次振興措施。
桑莫斯為白宮的政策辯護,認為失業率「不能作為評斷振興措施無效的基礎…消費支出與企業開始僱用都有時間落差,振興措施對提振就業的成效要到2010年底才會達到高峰。」
「雖然就業持續緊縮,但從可取得的許多指標看來,國內生產毛額很有希望在今年內轉正…我們從大蕭條與日本1990年代經歷的危機學到,過早宣布勝利、停止振興政策很危險。在必要時堅持振興措施,跟適時停止措施一樣重要。」
他說,物價沒有上漲壓力,因為勞動市場與製造業都過於疲軟,不致引發經濟過熱。「美國赤字未來最大的風險是失控的經濟緊縮。」
■ 6月失業數字 恐出現666
* 經濟日報╱記者何孟奎/台北報導 2009.07.19
畢業潮來臨,失業率會否破6%?行政院主計處本周三(22日)公布「6月人力資源統計結果」見真章。由於5月失業率已達5.82%,加上應屆畢業生投入職場,市場預測6月失業率將衝破6%,失業人數達66萬人。
美國6月失業率9.5%,創26年來新高,台灣6月失業率是否再創新高,也引發關注。根據近十年時間數列資料觀察,5到8月受畢業生投入勞動市場影響,失業率都會上升,約上升0.3到0.4%,依此趨勢來看,6月失業率是有可能破6%。
過去十年間,5到8月失業率大多增加0.2到0.3%,2001年因網路股泡沫引發衰退,5到8月失業率上升了0.95%,因此拉高了平均數。主計處官員說,如果5到8月失業率經季調後沒走高,那麼就可說「最壞的時候已過」。
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長梁國源表示,按歷史經驗,畢業季失業率都會走高,到了10月才會下來,但去年10月失業率並沒下來,反而繼續往上升高,今年10月失業率是否下降,要看景氣復甦的狀況。
梁國源說,目前景氣已經慢慢回穩,如果到了第四季景氣增溫比預期好得多,那麼企業會積極找人,失業率就會比較快下降;若景氣回升還是很緩慢,呈半V型復甦,那麼廠商可能會再觀望,形成失業率「高原期」,將緩慢地降下來。
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教授成之約認為,教育部推出的「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由於是針對近三年畢業的待業者,因此將有效紓解部分失業潮,不過這樣的就業機會仍是杯水車薪,我國6月失業率應還是會突破6%。
成之約表示,為了避開失業潮,今年有大約五分之一的大學生準備延畢,這些人當中有的可能明年要考研究所,有的可能要考公職,有的也許要投入職場,國家應該針對這些延畢生規劃方案,提供密集訓練,提高他們的競爭力。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