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4-25 07:30:33| 人氣1,24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問題》迫外商公開資安原始碼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駐日特派員張茂森/東京二十四日報導

中國政府決定在五月強制規定廠商公開數位家電核心的資訊安全程式「原始碼」(Source Code),並已正式通告日美政府,如果拒絕,中國將禁止該製品在中國製造、販賣或對中國輸出。日本「讀賣新聞」二十四日在頭版報導指出,此為世界各先進國家未曾有的制度,由於可能牽涉到國家機密外洩的問題,歐美日各國均對此強烈反彈。

● 事涉智財權 歐美日強烈反彈

中國媒體報導,中國將啟動新的安全相關資訊科技產品強行認證制,該制度規定,外國資訊科技企業對中國出口的通訊網路防火牆等軟體須接受強行認證。日本政府二十四日證實已接獲中國通知,內閣官房長官河村建夫指出,中國若引進這種創下國際先例的強制性制度,將對日中經貿關係造成不良影響,日方將經由各種管道要求中國重新檢討這項制度。經濟產業大臣二階俊博則暗示,預定二十九日前往中國訪問的首相麻生太郎,可能會在和中國領導人會談時,觸及這項問題。

讀賣報導指出,中國即將實施的這項強制外商公開產品核心機密的制度可能會有部分變更,但「強制公開」政策不會有變,日美歐各國因有智慧財產權流出的擔憂,已強烈要求中國停止這項制度的實施,由於中國的蠻幹,「勢將引發國際問題」。

這項制度是要求外商公開在中國製造、販賣的資訊科技(IT)產品之資安軟體的原始碼,如有拒絕,該項產品將被禁止在中國製造、販賣或從外國輸入到中國,此為任何先進國都未實施的怪異制度,日商最拿手的資訊科技產品如非接觸IC卡、數位複印機、金融機構用的提款機(ATM)系統等,都可能成為中國要求製造機密公開的對象。

中國宣稱此舉的目的是要防止數位產品因軟體的缺失而受到非法入侵,但是原始碼一旦公開,則IC卡、ATM和其他高科技產品的密碼資訊將容易被破解,不但讓企業遭受損失,也有國家機密外洩之虞,日美歐各國政府都表示強烈反對,日本經團連等經濟界團體去年就對中國表示反對。

讀賣報導說,中國原本打算在去年五月公布實施規則,今年五月起適用,但因受到各國反對,今年三月中國政府曾宣布延期實施。日歐美已要求中國停止這項不合理的制度。


■ 迷信中國廣大市場 日商遭反噬
* 駐日特派員張茂森/特稿

在中國政府蠻幹之下,迷信中國廣大市場的日本尖端科技企業,有可能被迫退出中國,在中國投資的歐美各國甚至包括台灣的高科技產業也都可能受害。

● 日科技業可能退出中國市場

儘管日本和歐美各國強烈反對,中國仍然霸王硬上弓,強迫生產數位高科技產品的外商公開原始碼,這種「全世界未曾有」的規定,造成日本高科技產業者的重大衝擊,日本媒體形容,中國引進這種制度,「打破了日本經濟界對中國市場的樂觀論」,日本高科技產品製造業者根本無法接受,如果因此而被迫退出中國市場,日本的經濟也將遭受空前的打擊。

● 不甩相互認證制 中國硬幹

目前以密碼或是各種辨識系統來確認使用者的資訊科技產品不斷增加,中國當局所要求的是,製造商必須對中國公開軟體設計的原始碼,也就是控制資訊科技產品的軟體設計圖。但在主要先進國之中,採用的是「相互認證」制,不需要特別對他國提供資訊安全上的原始碼,因此中國的這項新制度是全球首例。

據日媒報導,中國與日美歐的政府的爭執雖然透過世界貿易組織處理,但是日美歐對中國即將實施的惡規好像沒有什麼對抗的方法,最後很可能淪為啞巴吃黃連的處境。

● 應聯合美歐 對抗中國惡規

日本國內的看法認為,中國這麼強硬是因為看到全世界的不景氣,不得不仰賴中國市場,同時也擔心保護主義抬頭而排除中國製品;為了對抗中國即將實施的惡規,最好的方法是日美歐團結,不斷的要求中國撤除此一規定。

日本與歐美各國的高科技產業過度迷信中國市場,這次可能吃大虧,智慧財產權和「廣大市場」只能選擇其一。


■ 中國社會一隅:1989到2009 浦志強的維權路
* 中央社╱中央社北京特稿

浦志強是北京合格的執業律師,但是在中國網站上搜索他的名字,很多資料硬是點不開。浦志強明白這非關他的律師專業,而是20年來那個「政治的浦志強」讓他在網路上成為敏感人物。

浦志強的名字近年來偶爾會出現在台灣媒體,他因為代表中國知名作家章詒和、對官方嗆聲而頻頻曝光,更因為常替弱勢的中國老百姓打官司,被視為「維權律師」群體的代表性人物。

目前擔任北京某家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的浦志強1989年參與了天安門學生運動。20年過去了,當年的學運青年已步入中年,風霜取代了激昂,所不變的則是始終堅持站在與當權者對立的位置,爭取那不一定爭取得到的權利。

前幾年中國民間維權景況曾經頗為活潑。這個被公認發端於維護消費權益的民間行動,在2003年逐漸形成氣候之後,風起雲湧吹向社會多個領域,甚至觸及公民政治權利這個敏感禁區。

其中,山東盲人維權者陳光誠揭發的「臨沂計生案」是最受矚目的維權案例之一。他公開控訴當地政府為執行中共的計畫生育政策,竟公然剝奪人權,強逼育齡婦女施行絕育,甚至將懷有第二胎的婦女強行墮胎。陳光誠間接因此入獄,至今仍在服監。

正因為官方強力壓制,曾經受到外國媒體高度聚焦的若干著名維權人士,這些年逐漸淡出。

談起往事種種,浦志強點起香菸緩緩地說:「做不成的事是越來越多,環境越來越壞。」

他表示:「我相信胡溫(中國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剛上來的頭兩年還想做些事……」,但是中國官場上盤根錯節的利益糾葛與極其複雜的社會狀況,都讓那些有利老百姓權益的好政策進步緩慢、甚至窒礙難行。

拿陳光誠為例,中國之外的世界很難想像,什麼樣的官僚體系會與這樣一位雙眼失明卻仍奮力助人的人士為敵?

原因其實既簡單又複雜。陳光誠揭發官員為了強制執行「一胎化」生育政策而悍然剝奪人權,事情曝光後衝突到地方政府的利益。

浦志強說:「為了保護利益,(地方官員)過程中千方百計把事情壓住。」

當地政府最後以「聚眾擾亂交通」與「故意毀壞財物」的罪名判處陳光誠入獄4年3個月。

雖然許多中國人不知陳光誠其人其事,但是國際間的關切與呼籲從不曾少過,2007年還頒給人在獄中的陳光誠著名的「麥格塞塞獎」。令人不解的是,向來標榜「勤政親民」的中國領導人為何坐視地方政府一意孤行?

20年前還不明白政治險惡的浦志強解釋,其中的關鍵就在於複雜的利益與政治派系問題,地方政府看準了執政者既要有親民形象、又不想做太多改革的心理,因此敢於做出許多令外界難以想像的事。

縱然維權之路並不平坦,浦志強卻還是保持一定的樂觀。他認為,相對於其他各地,人在北京,做事的空間還是大一些,而且「我們所做的事並不是最激烈的,都是法律思維之內可以做的事。」

今年44歲的浦志強32歲才半路出家當起律師。起步時所涉及的主要是商業性質的法律案件,包括投資、房地產與破產案等。

2003年,浦志強的名字開始進入公眾視野。他代理了一系列名譽侵權案件,其中包括轟動一時的「中國農民調查」一案。

「中國農民調查」是一本文字質襆的報告文學,作者陳桂棣與吳春桃夫婦透過實地的訪談,揭露中國農村的不平、農民生活的悲慘與官場的黑暗。該書上市後,在中國國內與國際間獲得廣泛迴響,但書中所涉的一名官員隨後將作者與出版社告上法庭,官方也加以查禁。

在得知陳桂棣夫婦被控告後,浦志強主動聯絡對方並成為這件案子的辯護律師。

浦志強認為,「中國農民調查」一案涉及公民對政府官員批評的權利問題,司法要回答的不僅是案件的是非曲直,而且是「公民是否有權批評官員與制度、以及官員是否有權為此指控公民誹謗的問題。」

「中國農民調查」一案歷經波折,5年下來仍然沒有結果。浦志強形容「這就是具中國特色的法治案件。現在只有等。」

表面上很多維權的事例似乎無疾而終,但經由浦志強這些良心份子鍥而不捨的努力,「維權」這概念已從社會菁英階層走進尋常百姓的生活。敏感性的維權領域目前無奈地被壓制,但是,生活性的維權活動卻正悄悄茁壯、開枝散葉。

例如去年中國三鹿毒奶粉事件後,包括受害者爭取賠償、奶粉退貨等大小事情,都被歸為「維權」的展現。

這些令當權者不得不低頭的轉變,背後的推力之一就是如浦志強這般的維權律師等群體。

回首來時路,浦志強說,1989年投身那場驚天動地的學生運動時,「心裡頭有很多英雄主義的情緒。當時我還沒有『維權』的概念,只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權利,更多的是一種情緒宣洩和對時政的抗議。」

而20年來滄海桑田,當年天安門廣場上的學生各有命運與抉擇,如今被視為「維權律師」的浦志強偶爾面對他人不解的眼光時,會不加修飾的說:「我沒有想幹嘛,我不這樣做不舒服。」

他說,當年的選擇讓他20年來都脫離不了那個「政治的浦志強」以及隨之而來的許多困擾與麻煩,但是「既然做了,就要負責。」

至於為何沒有像若干維權工作者那般屈從現實,浦志強直率說:「不低頭,是因為性格的問題,不是品格的問題。」

強調自己特別在意公民權利與言論自由的浦志強在接受採訪後就風塵僕僕南下廣東出差。

他說,自己沒去過台灣,但從媒體知道許多有關台灣的事,還認為「台灣的今天,應該就是大陸的明天」,而那個符合普世價值的「明天」,是需要大家不斷爭取與耐心等待的。

台長: 台北光點
人氣(1,24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涉外事務 |
此分類下一篇:星媒:台灣參與WHA 但其它國際參與仍困難
此分類上一篇:小女子對ECFA事務簡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