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2-06 07:40:16| 人氣3,35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吳思華Vision》創新策略:中小企業成長動力(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生活型創新 以人為本 從生活出發

新經濟時代的核心思維在於以人為本,不管技術有多尖端、能力有多好,能讓產品或服務為社會帶來更高的生活品質,才是重要的。以人為出發點思考,不難發現許多創新的機會就在日常生活周遭。

生活型的創新活用一些科技元素,涵蓋食、衣、住、行、育、樂各個領域,所有的創新皆以人為本,考慮到有沒有讓人們感到安全、尊嚴、便利、歡樂或者幸福。從這個角度思考,以現有的企業為基礎,生活型的創新在創業的過程中結合製造、科技、創意三部分,可從食、衣、住、行、育、樂每一個面向來追求。

從生活出發帶動創意生活產業,需要四個元素同步存在。

一是產品:對創意生活產業而言,產品間最大的不同並非產品本身,而是產品背後的故事,讓產品述說故事,從在地生活或人文價值出發來強化認同,這就是產品的價值。

二是創意:生活產業不只是產品本身,還涵蓋服務。服務提供更美好的個人消費感受,是對於生活品質有正面意義的經驗,這是服務應該努力的方向。

三是活動:消費者在創意生活產業中買到的不是產品、服務,而是一連串的活動。創意必須透過一連串的設計展現多元形貌和價值,只是單一產品不容易讓人產生類似感受。

最後一個是場所:在創意生活產業中,顧客消費的場所,要讓創意能被體驗或感受。這四項要素必須同時存在,生活型創新才能成功。

天仁茗茶集團的喫茶趣,有效結合新茶文化、現代簡潔明亮的設計與東方優雅別緻的美學;郭元益從傳統的糕餅業者變成快樂做糕餅、創意傳餅藝,發揮寓教於樂的創意;君達香草健康世界不僅提供香草,更結合製作香草產品和住宿;台灣最有名的服飾創意──婚紗產業,創造一種新的經驗和體驗,把台灣傳統社會的習俗,透過和人際關係的多元互動,展現新的產業風貌和文化風貌;台灣的Motel經過十幾年來的演化,也從過去純粹的約會場所,變成一個富有浪漫氣氛的環境,甚至是家庭同遊的場域。以上幾個例子都是非常典型的生活型創新。

在「行」的方面,最有名的生活型創新就是腳踏車。腳踏車除了逐漸向高級化挑戰外,結合永續和諧及在地生活理念,休閒生活車種或不同性能的車種,將成為另外一種生活型創新。

在「育」的方面,教育樣貌多元,如何將過去的製造知識轉換成教室的活動,是傳統製造業轉型可以認真思考的事。打擊樂器比學鋼琴、學小提琴容易一些,朱宗慶將典雅的音樂帶進生活圈子,讓多數小孩都有機會學習,就是另外一種生活型產業的發展。

「樂」的例子很多,近年來到處都可以看到許多活動創造新的生活美學,讓社會大眾認識或體驗生活中的美。

除了以傳統的製造為核心,衍生和生活的直接對話外,有效運用科技,不僅能創造對於未來生活的想像和勾勒,更能活用與串連不同的科技元素,提高生活便利性,創造更高的生活品質,進一步發展人性化的科技。

最近政府基於這樣的理念,積極推動智慧生活。所謂智慧生活,就是要有效運用適切科技,而非尖端科技。科技本身其實已遙遙超越人類可有效運用的程度,如何運用適切的科技改善生活,是未來生活型產業必須重視的事。

因此,如何把科技融入生活,進而成為生活改善的動力,是未來創新時重要的課題,國外處處可見類似例子。韓國的夢想館中不乏智慧客廳、機器人服務生、電子畫廊、智慧冰箱、機器管家等;比利時、荷蘭等國分別創建未來館,展示他們對未來五年或十年的想像,其中所使用的科技並非最尖端的科技,而是有效地讓適切的科技融入生活,這些都是所謂的生活型創新。


■ 在地型創新 建構生態系統新思維

第三種類型是在地型創新。傳統製造業以中心工廠為重心,連結周邊的中小企業,進軍全球。但當中心工廠移往其他地區,或者全球性製造系統開始重組時,未來的重心會是什麼?重新回到土地上,在地型創新就是未來在生態系統建構過程中的基本核心。

在地型創新有兩種,一種比較傳統,強調結合當地的自然、傳統、人文、歷史與社會等脈絡,凸顯在地特性,創造共生共榮的創新生態系統。下一個十年產業政策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能否調整過去以製造中心工廠為核心的創新系統,改變成以土地為核心的創新生態系統,不僅延續傳統,而且更尊重自然、融合科技與人文,展現對未來城市的想像。城市、土地將成為未來所有整合中小企業的基調。

陽朔桂林是很好的例子。陽朔桂林成為國際級觀光景點後,對當地居民而言,並沒有帶來很大的好處。在張藝謀以陽朔桂林為背景編劇後,陽朔的農漁民獲得就業的生機。每晚劇碼上演,需要動員700個臨時演員扮演農夫、漁夫,過去耕種、捕魚維生的當地人只要來當臨時演員,就能獲得過去收入兩倍的薪資。張藝謀不僅創造了700個就業機會,也為當地帶來新的人文思維。

台灣許多重大科技投資花費上百億、千億,但創造的工作機會有限。陽朔桂林的故事值得大家省思,從在地文化延伸的觀點重新思考,將在地的風景、山水轉換為故事的一部分,讓本來擁有的旅遊魅力繼續存在,也解決當地的失業問題。

對應陽朔山水,電影海角七號為墾丁帶來旅遊熱潮,但這股熱潮並沒有為墾丁帶來太多的好處,無法成為可以長期經營的持續、延續型模式,過幾年海角七號的熱潮消退,墾丁就不熱了。以土地為核心思考台灣生態系統,是旅遊業重要的關鍵。

熱門的電視節目「星光大道」,更是值得深入探討的案例。所謂生態系統的建立,是尋找土地的獨特性,然後建構全新的創新力量,陽朔桂林以山水為核心,星光大道則立基於幾十年來建立的KTV文化。KTV的普及,不僅培養許多會唱歌的素人,更讓星光大道產生社會共鳴。最近電視上更興起一股以歌唱作為主軸的綜藝節目,有的是猜歌詞、有的是接歌詞,若非以KTV文化為核心,這些節目可能會衍生成截然不同的面貌。

宜蘭傳藝中心則是另一個例子。傳藝中心本來希望成為宜蘭的旅遊核心,不過在本土特色的凸顯及生態系統的建構缺乏完善規劃下,未產生足夠的力量。下一個階段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在強調生活品質、改善生活空間的理念下,重新建構生活品味的產業,同時形成健全的生態系統。

以土地為核心的思考,一方面延續過去的文化或自然,另一方面則做全新的建構。建構未來新都,已成為世界趨勢。未來新都希望以生活情境串連各種單點的科技和產品,讓生活中的各個環節更加便捷;正因為以生活為中心,食、衣、住、行、育、樂每一向度都扮演一定的角色和功能,所有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會有更多著力點和發展點。

韓國在松島建立一個未來新都,結合科技、生活、教育、娛樂及其他新產品,形成新的生態系統。在歐洲,這樣的例子更多,瑞典Malmo城市,在建構強調生態永續的未來城市的過程中,將住宅、商業、教育、休閒重新組合,創造許多新機會,也做很多新的實驗,運用適切的科技,與在地環境共生。

可惜台灣只有民間企業在做實驗。遠雄未來城算是類似的實驗,但它畢竟只是一個建築業者,無法衍伸到生活、休閒、教育、娛樂等其他元素。從韓國坡州出版城的例子,不難發現未來生態因為大環境改變,將會進行許多革命,生產、生活關係的改變即是其中之一。

過去製造業的思維,非常強調工業區、住宅區、商業區的明顯劃分,一旦逐漸走向知識經濟系統,製造的紛亂或汙染會變得不嚴重,生活、生產會重新結合,或許就會回到樓上住人、樓下做生意,這種過去大家所習慣的生活方式。未來中小企業重新崛起時,不必再有大工廠或進駐工業區,才能完成所有的生產機能。

未來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將開始強調區域型經濟,過去在地發展的共通平台是中心工廠,未來若要更強調生活,讓食、衣、住、行、育、樂同時產生,則城市、鄉鎮或是那塊土地,將成為在地發展的共通平台。


■ 創意 創新 創業 後經濟時代關鍵

過去認知的知識經濟包括企業營運總部的發展、創新研發中心的發展、創意設計產業及數位內容產業或是產業的高值化,知識經濟要不斷運作,就要以創意、創新、創業為核心,以社會制度為基磐,知識資本和資訊科技則是支撐整個發展的關鍵。

這個新的架構稱為後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將在未來重新轉型,未來的產業發展將著重漸進型創新、生活型創新、在地型創新,核心引擎仍是創意、創新和創業,而它所需要的基磐除了過去的知識資本外,更需要人文社群,制度基礎則賴重新建構區域化的金融、製造與研發體系以及人文創新系統。

創意能否轉換成具體的成果或產品,關鍵在於是否能為顧客帶來新的價值並得到認可,當它創造出價值並獲得認可時,就稱之為創新。很多創新是一時的,不夠形成一個產業標準或經營模式,同時匯集足夠的資源而持續存在,能夠持續存在才叫做創業。

企業經營的過程中,這三個階段不斷進行。首先要有點子,這個點子要使顧客滿意,並能夠長期存在。點子通常是將不相干的東西結合後出現的新想法,創新則要從顧客的角度出發,把使用者放在發想者的思維,才能成為真正的創新;創業則是善用現有潛的資源,以新方式組合,賦予資源新能力,這就是創業成功的關鍵。

● 以大學為核心

產官學攜手共創知識資本

在後知識經濟時代,中小企業執行創意、創新、創業時,有兩個重要夥伴──政府與大學。政府需要建構一個區域化的金融、製造和研發體系,以及人文創新系統,大學除了提供豐富的知識資本外,更重要的是提供人文社群。

國際間,大學和園區緊密結合的例子日增,這些園區不是過去的工業或科學園區,而是創意園區,例如澳洲昆士蘭大學便是大學和園區生活融合的概念。

過去幾十年,日本非常強調社區總體營造,以保存較多的社區文化,但在保存社區文化後,日本發現社區再生,必須靠與大學融合,因為只有大學才有足夠的能耐與地域結合。2006年,日本公布都市再生計畫,以大學為核心,活化城市、連結周邊環境的機能,強調大學和地域的連結關係,透過實踐性的社會教育促進社會運動參與,也讓更多的留學生、外籍生進入這個系統。

政大位於景美溪左岸,兩年來校方一直在思考如何使景美溪左岸更繁榮,如何讓附近出現人文藝術大街、文化創意園區,或讓貓空休閒區成為這個地區的連結點。除了就現有的環境加以整合外,政大也計劃推動未來城市想像,將自然景觀結合科技元素,讓社區具備前瞻性和未來性。

● 劣勢造就福音

中小企業貼近土地、創造價值

過去非常強調全球化經濟系統,如全球化農礦生產系統、金融系統、研發系統、製造系統,在這波經濟變動後將有所退縮,區域經濟會成為下個十年到20年的重要經濟思維。

這個趨勢對中小企業來說,反而是一大福音,中小企業因為貼近消費者和土地,更能凸顯企業價值。

以使用者為核心的創新策略,結合人文的社群,掌握漸進、生活、在地這三種創新模式,也將成為中小企業凸顯機構定位的關鍵。未來大學最重要的是提供知識資本和人文社群,政府則應建構符合趨勢的金融、製造與研發體系,以及一個強調以人為本的創新系統。

此外,以大學為核心的都市新生計畫,或者是未來城市的實驗計畫,將能讓大學的知識資本和人文社群,成為帶動在地型創新的核心,對於中小企業、大學或社區和城市,都會有很大的效益。(作者是國立政治大學校長)


【2009-02-04~02-06/經濟日報/D2版/經營管理】

台長: 台北光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