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市
* 李丹妮 2008/06/26
未來興建國內大眾捷運系統,著力點將放在準確的市場需求。基於為減少國庫赤字、「錢要花在刀口上」的原則,未來,市場調查將是首要面向。
繼台北、高雄後,台灣各縣市例如:基隆、台中,都規畫有都會捷運工程,更別說是其他輕運量的輕軌捷運:例如淡水輕軌等,全台大眾捷運工程件數,在高油價與減碳的口號之下,與日俱增;然而,交通部長毛治國於日前表示:「高乘載系統出了台北,就沒有市場」的一席話,點出交通部對於未來捷運興建的新導向。
■ 興建前提 減少國庫赤字
今年五月二十八日,也就是行政院宣布油價上漲的當天,捷運運量為一百二十五萬四千多人次,較二十一日硬是多了兩萬多人次。看準油價上漲的誘因,以及基於推廣減碳的立場,台北捷運至八月底止,試辦持悠遊卡搭捷運票價七五折的優惠,自六月一日實施票價優惠的第一天就適逢假日,北捷運量較前一個周日微幅增加約一千多人次,捷運公司表示,油價調漲和悠遊卡折扣優惠,應是帶動捷運運量成長二大因素,但通勤方式的改變是循序漸進,需要長時間觀察。
再觀察上路沒多久的高雄捷運,儘管還沒有優惠方案,高捷運量已逐漸穩定,目前已開始逐漸拓展其他經營範圍。然而,為了服務高雄鄉親,自晚間十一點三十五分由R3小港站及R23橋頭火車站兩端點,各發出一班的「深夜列車」,高捷也決定,將再延長試辦期至七月六日。不過,實際上根據統計,高捷的深夜列車試辦這一個月下來,平均每日運量約為五百多人次,單日最高運量竟然不到一千人,成效明顯不如預期。
對此,高捷人員坦言,深夜列車試辦效果的確沒有發揮,但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高捷從通車後這段期間觀察,可以發現有許多非原本預想中的搭乘族群,像周遭補習班林立的R11火車站、鄰近高雄最大夜市的R14巨蛋站,這些地方過去人潮都是以騎機車或家長接送為主,因此,是搭乘人次最多的車站;相反地,有非預想中的「驚喜」,當然也有非預想中的「錯愕」,然而這些都可說是市場調查未能有效掌握實際情況,所造成的誤差,未來為了減少國庫赤字,大眾捷運的興建,市場調查將是首要面向。
■ 汰高運量 中運量是趨勢
交通部長毛治國日前在交通部運研所宣示,台灣將不再新建高運量捷運系統,並表示未來發展捷運,應朝中運量、輕軌,乃至於公車捷運系統(Bus Rapid Transit,BRT)等方向發展。毛治國以高捷為例指出,高捷通車後,旅客量始終無法有效拉高,營運狀況無疑給了新政府很大的刺激,毛治國表示,以往先選定系統,通車後再開拓市場的作法應該改變,了解市場需求後再決定系統,才是專業的作法。
但毛治國也強調,未來台灣的捷運路網規畫,還不至於指定哪種不用或哪種要用,但高運量的系統在大台北以外,市場反應確實不如預期,未來會將此點納入考量。因此,在這樣的原則下,未來除了台北、高雄兩地,各地捷運系統頂多只是中運量。
對於交通部的宣示,公共運輸發展協會理事長張學孔表示贊同,他表示在政府財政不充裕的情況下,朝輕軌或BRT來發展,將對未來大眾運輸的發展更有利。旅居國外多年的鐵道專家也表示,高運量系統成本高昂,每公里最高造價高達七、八十億,再說,長時間的施工對交通衝擊極大,相形比較之下,BRT每公里造價最低僅需約三千萬元,具有成本低、工期短的優勢,在國際上包括美國、德國等,甚至連捷運延伸線都改採BRT系統。對於讓高運量捷運走入歷史的論調,學者專家紛紛表示,這已是世界潮流。
專家進一步表示,僅管BRT成本低,但依照國外研究顯示,BRT長期下來的成本與輕軌電車相差無幾,因此,專家建議,未來在人口密度高的都會區,可採用輕軌電車,郊區或人口密度較低的中小型都會,則可採用BRT。
■ 即將登場 機場與台中線
繼高捷之後,未來將率先登場的捷運工程,將會是機場捷運與台中捷運。高鐵局長龐家驊於日前表示,台中捷運最快下半年就會動工,工期預計不會超過八年;機場捷運部分,則因為受到三個主要標案尚未發包的原因影響,通車日期可能將再度延後到一○一年以後。
前陣子國際鋼筋原物料上漲,國內許多捷運工程都被迫放慢腳步,甚至呈現短暫停滯狀態,然而不只民眾要對抗油價上漲,捷運工程所需的原物料價格漲幅也極為動盪,因此興建國內大眾捷運系統越來越需要,將著力點放在準確的市場需求,建置最符合經濟效益的大眾捷運,相信是台灣眾多的捷運工程規畫中,未來的新方向。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