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2-28 21:17:03| 人氣85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瞄準中國轉型錢景(全)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巫和懋

2007年中國明顯物價飛漲,通貨膨脹壓力大增。去年中國的經濟成長固然非常快速,成長率達到11.4%,但也造成龐大的通膨壓力,全年平均約4.5%,尤其去年最後那幾個月的通膨更高,11月就達6.5%(今年1月更達7.1%,創11年來新高)。為了有效進行宏觀調控,中國人民銀行(簡稱人行)去年全年破紀錄地調升存款準備率十次左右,利率也提高六次。

儘管利率不斷提高,卻不足以與通貨膨脹達到平衡,使得一般存款戶實質上面對平均近2%的負利率。負利率減低存款人存錢的意願,因此資金流到市面上去,引發流動性過剩的連鎖反應,過多的資金到處流竄,造成該國股市跟房市的過熱。而負利率也等於是拿一般消費者的盈餘去補貼可以借到錢的企業。

※ 內外失衡的壓力

提高存款準備率,壓縮了銀行本來可以貸放出去的資金。但更嚴重的是信用貸款的「配給」,用行政的手段要求銀行不能再貸款。中國現在是政府直接控管,也就是從貨幣政策間接的影響轉變到政府直接的控管,去年11月之後,一道行政命令下來將所有貸款全部凍結在10月底的水準,不能增加新貸款額度,外資銀行同樣受限。實際上受影響最大的是中小企業與台灣企業。影響所及,有的公司甚至連營運資金都借不到。

中國政府總結去年的經濟情勢,在去年11月的經濟工作會議決定,2008年以防止通貨膨脹、防止經濟過熱這兩項工作,作為它「兩個防止」的工作目標。

中國這麼作,有結構上的原因。回頭看中國過去幾年,對外雙順差成長得非常快。雙順差包含貿易順差與資本帳的順差。2005年的貿易順差1,019億美元,2006年1,775億美元,2007年更快,達到2,662億美元,成長率47%。

資本帳順差則是外人直接投資(FDI)以及熱錢的流入。對外雙順差意味中國經濟面對大幅度的對外失衡,以致整體外匯存底到去年11月底已達1.5兆美元,在去年前11個月內就增加4,300億美元,其中約1,700億美元為資本帳順差,包含約1,000億的熱錢流入。

要以調整匯率的方式,解決外部失衡,效果極為有限。由於中國的外貿出口附加價值並不高,想用匯率來解決貿易順差,不見得能夠達到目的。如果出口10元的話,只有約3元是中國的附加價值,其他就是進口的材料、進口的物品。1月底匯率是人民幣7.18多元兌1美元,保守估計,到年底人民幣可能升值到6.5元兌1美元左右的水準。

中國的經濟問題,甚至成為強大國際壓力的來源。在美國跟中國的美中戰略對話,美國財長與中國「副總理」吳儀每年定期開兩、三次會議,最主要的議題就是針對經濟對外失衡的問題。

※ 以內需帶動成長

由於國外流入的貿易順差跟資本帳絕大部分必須換成人民幣,如此又可能進一步加大通貨膨脹壓力。換言之,人行要發行通貨,又必須設法以收通貨的方式,壓低通膨壓力。為達此目的,人行積極發行票券、國債,以對沖流入的外匯,回收通貨。

據估計,人行大概已發了人民幣3兆元的票券。這些都是由人民銀行付利息,3兆元的票券如果以3%計息,一年要再發人民幣900億元的利息,才能把那3兆的通貨收回來。如此,對外雙順差的外部失衡,演變成為中國國內經濟過熱或是通貨膨脹的問題,造成內部失衡。外部、內部的失衡,實際上互為表裡,關係密切。加上中國是這麼大的國家,又正經歷非常快速的成長,對外失衡與內部失衡同時發生,對經濟決策者形成嚴峻的考驗。

由整體經濟結構觀察,中國最重要的問題是儲蓄過多(儲蓄率約在40%),恰與美國形成對比。美國是消費太多,以致造成貿易逆差;而中國是消費不足,大幅順差。中國要改變這樣一個失衡的情況,最重要就是要進行宏觀調控,使得內部的消費增加,這樣才能真正改善貿易順差及經濟結構。

反而是消費沒有國民所得、貿易成長那麼快,所以說中國的確是消費不振。2003到2007年,消費佔國民所得的比例不升反而有點下降,2006年到2007年還比較穩定。在2007年轉為緊縮政策之前,投資在中國的國民所得當中所佔的比例高達48%(2005)、52%(2006)、56%(2007)。以台灣為例,投資在GDP中的比例,十年前在23.82%,近兩年也都在20%左右,相對之下,中國比例明顯太高。這種投資大於消費的現象,在台灣等國不易看到,極為特殊。

這就是中國近年經濟政策大幅調整的背景。要以內需的起飛削減內外失衡的壓力,期待邁向健康的經濟環境。

※ 轉型解決快成長

也因此,2005年後,只不過三年的時間,中國從鼓勵外銷的經濟政策轉變到不鼓勵外銷。所以這次宏觀調控、政策調整,推出許多新的措施,包括勞動合同法等,都是這個大轉變下的產物。而大部分台商在該國主要仍以外銷為主,原來中國希望追求貿易順差的,但現在外銷對中國來說已沒有價值,廠商想再去賺取外匯,對它反而是負擔。

這個轉型從2005年就開始講,但在2006年的第十一個五年規畫(俗稱十一五規畫)出來時就已經很清楚,到2007年更積極地推動,預期2008年會加大力道特別注重。也因此原本很多包括台商在內的外資優惠政策也就取消。其實,這個變化在2005年就可以看出。

今年剛好是中國1978年改革開放之後的第30年。1978年以來,這麼大的一個國家,全國GDP(國內生產毛額)平均每一年成長9.7%,所以中國整個GDP,30年之間變成將近16到18倍左右。尤其GDP自2003到2007年短短五年的時間,幾乎成長一倍,年年成長率高過10%以上,速度非常驚人。而這還沒有將地下經濟算入。

現在中國是全球第三大貿易國、第二大外資吸引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實際上它的經濟規模已跟德國差不多,僅次於美國跟日本。

貿易的平均成長率也非常快,比GDP成長率更快。到2005年的時候,貿易順差開始迅速增長,到2006年又加倍,到去年依然快速跳躍。

也就是在這五年,中國成長速度快,經濟失衡的現象變得比較嚴重。所以過去五年,的確是中國經濟狀況全新的階段。也因此可以了解為何在2005、2006年間,該國經濟政策啟動大幅的變化。


上述演變正反映:中國的經濟政策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的制度一直在創新,很有彈性。美國有些學者研究中國的經濟發展,很訝異的發現,技術創新的成分已愈來愈高。

儘管投資增加得非常快,但很有趣的,投資報酬率竟然沒有下降,仍保持在10%左右。不論是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或是北京清華大學的研究都顯示,1999年後該國的投資報酬率都在10%左右。換言之,就算投資太多,可是投資報酬率還是不錯,因此還是有人持續投資。

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私有部門也順勢崛起。1978年中國的非國有部門是零,而到2005年非國有部門已提供整個國民所得的75%。將中國的發展跟前蘇聯對比,所採的策略極為不同。前蘇聯基本上採取國有部門私有化,直接把國有企業的股票拿出來拍賣給私人。中國國有部門實際上並未進行私有化,它的政策是在保有國有部門的同時,另外讓私有部門起來。

發展內需求均衡

這點其實與台灣經驗非常相似。台灣的發展過程中,公營事業還在,少部分接受民營化,可是民營部門反而發展起來。儘管在中國的股票市場,上市的公司主要還是國有企業,可是在經濟活動上可以清楚看到私營部門的重要性。

過去不同的階段,中國確有個別產業投資過熱的現象,形成產能過剩。現在對水泥、鋼鐵、汽車、房地產等產業有一定程度的限制與保護,希望不要再去投資這些行業。尤其房地產產業非常敏感,這關係到人民購屋的意願。

中國發展內需型經濟,追求均衡,現在正要開始積極推動。而要掌握中國推動此一改革的做法,可以在中國「十一五規畫」跟中共十七大報告的密切相關中找到線索。

胡錦濤在做17大報告時,對該國問題作了很深刻的檢討,用很強烈的語言表達,強調經濟發展的結果與人民期待有不小差異。這些對策不是憑空而來,都是針對所遭遇的實際問題而來,在「十一五規畫」做的時候就提出來,而十七大報告時講得更清楚,包括像社會保險不足、貧富不均、城鄉差距、過度依賴國外、能源效率低、環保的問題、消費不振的問題、投資過熱的問題。

一方面,「十一五規畫」提出「預期性指標」(即非強制性目標)預估經濟發展的表現。其實這些估計相當保守,經濟成長率定在7.5%到8%,它還要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通貨膨脹率在3%以內,統一收支平衡,每年要轉移農村勞力900萬人,城鎮失業率在4.6%之下等。

另一方面,「十一五規畫」還訂下非常強的約束性指標,就是到2010年一定要達成的目標。前面提的例行性指標是指導性的,而此處的則具備很強的約束性,也就是溫家寶每一年提出政務報告時,一定要檢討這些指標是不是達到了。這些全國性的指標確立後,再分派到各個省分,訂立所要達到的目標,作為它執政參考的精確數據目標。

消費意願受鼓勵

譬如到2010年,人口不能超過13.6億人。第二個是每一GDP單位能源消耗率降低20%,換算為總量每年要降低4個百分點,此一指標2006年報告沒有達到,所以在2007年特別強調這件事情,因而變成對地方官員很重要的一條要求。此外,用水量要降低30%,耕地保有量至少1.2億公頃。進而包括汙染排放量減少、森林覆蓋率、養老保險與醫改的實施,包括農村合作醫療。

前面提到,以2005年做一個起始,中國經濟政策轉型,從靠外貿和投資發展轉為以內需帶動的消費成長。在社會變化方面就是要追求和諧社會,解決貧富不均、城鄉差距等的問題,還有就是它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是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林毅夫教授所提出來的。

以對台商很具破壞力的勞動合同法為例,在制定的過程中爭論非常多,最後是和諧社會這派占了上風。這是一劑很猛的藥。實際上中國勞工的待遇微薄,一個月一般拿人民幣1,000元(約新台幣4,400元)左右的工資,一天平均人民幣30元收入。他們大都沒有保險,一旦生病,必須自費看病,如此沒有保障極易衍生問題。

為了落實經濟發展策略的轉變,中國現在的地區發展策略以內陸為重點。希望能以「雁行理論」發展的模式,將發展重點由沿海發達地區,逐漸轉移到仍然相對落後的中部、西部。就像當年東亞的發展如雁行理論形容的雁群,由日本在前面,帶著後面的台灣、南韓等四小龍這樣慢慢起來。

中國政府要提振內需,但也了解要提升國內消費不是容易的事情,必須設法鼓勵消費意願。由社會心理面思考,如果人民心裡覺得未來沒有保障,只會設法多方存錢,不會積極消費。因此,包括醫療、住房、教育等體制不作大幅改革,提振消費很不容易成功。

與此同時,中國的人口也將快速高齡化,更加深提高總體消費的挑戰。當中國行將開始像日本,走向高齡化之際,中國經濟卻還未發展起來,形成未富先老的現象。一般百姓面對高齡化浪潮,想到自己快不能工作了,也會影響消費意願。 此一因素對中國的影響,絕不亞於像經濟外部、內部失衡等經濟因素。

為了推動邁向和諧社會,中國正在多所嘗試各類改革。該國的一個特殊做法就是試點。以醫改為例,它就在江蘇宿遷縣實驗完全私有化的醫療體制。可是宿遷是比較富裕的縣,居民大都可以負擔醫療費用,因此它還必須在其他地方嘗試不同做法。以教改為例,因為教育的費用,尤其念大學,對一般家庭來說是沉重的負擔,所以中國當局也盡量在學費方面推動貸款的制度。

尋找商機切入點

總結來說,「十一五規畫」、十七大報告的主要方向,就是注重社會和諧,在乎每個人的福祉。在社會階層方面, 要照顧到民間弱勢團體的福利, 譬如農民與工人;而經濟建設與區域發展上,是要強化西部與華中落後地區的發展與投資。尤其在今年春節遭逢雪災後,中國政府會在這些落後地區更積極投資、發展。

台商將來的機會,也正是配合在中國的轉型,以及對發展中西部的重視。我國企業要觀察中國現況,找尋與出口無關的下一波發展機會,應該要注意中共在「十一五規畫」裡所提的轉型與改革,包含它的社會福利、社會保障,還有它在住房改革、教改、醫改等所作的努力,找尋切入機會。這些對台灣企業未來在彼岸的發展空間會有極大的影響。(作者是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本文摘錄自3月號《哈佛商業評論》全球正體華文版)

【2008/02/28 經濟日報】

台長: 台北光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