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wawa.com
* 文/曾秀鈴
台灣有許多傑出的自創品牌設計師,為了讓大家認識他們,曾秀鈴曾經採訪了18家品牌並集結出書,今天曾秀鈴特別把她觀察到的自創品牌特質寫出,希望給有興趣創業的人參考,讓夢想更能實現。
關於成功,一般人的定義是年收入或是掛在身上的頭銜,無論是名或利,工作上的付出化為有形的收益,這是工作帶給我們的成就感。
但是現代有很多年輕人卻選擇了另外一條路,這條路比較少人行走,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不斷,付出和收入也許不成正比,然而,用自己的雙手做自己喜歡的創作,投入的過程本身即是最大的滿足。所以從他們的創作中,我們能感受到濃濃的心意,想要和他們一樣,成為傳遞心意的創作者,你得具備以下特質。
<Check Point 1>
獨一無二的特色
首要的條件必須找出自己的特色,在眾多創作者中,讓人一眼就能辨識出該品牌,跟他人有所區別的點在哪裡?找出並強調自己的特色,才能在別人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
舉例來說,市面上製作手工肥皂的品牌眾多,競爭激烈,你要如何突出自己的商品,在原料使用、製作過程、成品外觀上,找出一個切入的點,是市場上比較缺乏的,這是品牌能否成功的主因。
手工娃娃尤其重視特色,因為娃娃製作的入門不難,因此如何製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娃娃,就是創作者在一開始要傷腦筋的地方。
<Check Point 2>
付諸實現的創意
品牌的經營無法一成不變,總是要有新點子融入作品之中,創意的產生不如想像中困難,但你得學習著時時思考,觀察生活中原本視為「平凡」的事物,加以改造應用,身邊的小事物都可能成為創意的來源,建議養成隨手在筆記本上記下靈感的習慣,如果不馬上記下來,很可能下一秒鐘就會忘記。
和夥伴們針對某個主題討論,也是激發創意的好方法,藉由討論的過程,會有更多天馬行空的想法出現;不過只是空想並非真正的創意,把想法「做」出來,在做的過程中加以修正,除了驗證創意的可行性,在製作過程中經常有更多想法產生。
<Check Point 3>
清楚的品牌精神
跳脫單純的商品販售,一個好品牌需要有個好故事,整合品牌成立背景、商品特色、設計師想法等等,表達出品牌精神和設計理念,一個好故事最能打動顧客的心,所謂的「情感經濟」常讓商品更加吸引人。
設計商品背後一定有你的出發點,試著把這個出發點和商品結合,你想傳達的是什麼?是想喚醒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想為人們傳遞彼此的心意,成為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的管道?是想與人分享對生命的熱愛?抑或是覺得世界太嚴肅,鼓勵大家用更輕鬆的心情去面對?確立了品牌精神之後,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其實得到更多情感上的滿足。
<Check Point 4>
不斷進步的技術
既然是「手工」自創品牌,技術絕對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否則空有絕佳的想法,成品卻很難說服人。看書、上課,都是學習技術的方法,但重點還是要動手做,只有反覆不斷練習,技術才會精進。
想嘗試娃娃製作,可參考市面上許多教學書籍;喜歡飾品設計,無論是金工或是銀飾製作技術,都需要努力鑽研,有的人是上課學習專業技術,有的人是靠自己閉門苦練。總之,無論入門的方式為何,創作者們都一致同意,不斷的練習再練習,永遠抱持著還可以再進步的心情,才是促使技術精進的主因。
<Check Point 5>
無時無刻的熱情
創作的過程並非隨時都有掌聲,你必須對自己的創作抱有熱情,熱情使你在孤獨創作時能堅持下去,熱情使你願意在觀念和技術上追求進步,更重要的是,遇到挫折不會輕易放棄。
因為是手工,得花上許多時間製作,當某件商品受到歡迎而必須重覆製作時,你得說服自己耐心完成,這同樣需要熱情。
<Check Point 6>
面對挫折的勇氣
不放棄,更要有勇氣解決問題。現實不如童話故事來得美好,大大小小的問題總是在意想不到時發生,面對無法解決的技術問題,要解決它;銷售不佳的壓力,要面對它;市面上層出不窮的仿冒抄襲,要反制它;在面對壓力、挫折時,不要被負面情緒打敗,學著處理它。
如果要問品牌設計師們遇到的挫折,那可真是說不完,想要創業,先有面對挫折的心理準備吧。
<Check Point 7>
不可缺少的資金
創業需要有資金支持,你可以先籌措一筆資金再創業,這是比較保險的方法;或是以兼職的方式經營自創品牌,有一份正職維持創作必要花費,並生產少量商品,測試市場的反應,等到愈來愈多人知道你的品牌存在,而且需要愈來愈多的創作時間,到時可以考慮辭去正職專心創作。
有了自己的店面或規模變大時,則進一步要做好財務管理,將材料成本、花費時間、裝潢店租等仔細計算,才不會入不敷出。
<Check Point 8>
曝光行銷的管道
要讓自己的作品被看見,讓更多人知道,就得盡量讓作品曝光,在沒有資源的一開始,可以嘗試網站和部落格介紹作品。
近年來十分風行的創意市集,如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CAMPO創意市集,都是可以考慮的曝光管道;你也可以找店家寄賣,增加曝光率,現在有許多店家都願意提供這樣的機會,不過你得主動積極接洽,博物館、美術館等比較特殊的通路也可嘗試,前提是作品要符合這些地方的調性;如果有媒體接洽採訪,也可視情況考量接受與否,這是可以宣傳品牌、增加知名度的好機會。努力讓自己被看見,就會得到更大的迴響。
(團片提供/積木出版)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