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底出版的《布魯克林的納善先生》,一直沒有機會讀它,
但當時我對它的書腰文案留下極深刻的印象,
「這才是小說!」
好奇怎麼樣的小說會下這樣的書腰文案,
嗜讀小說的我從小到大看了也不少,難道以前看的都是假小說嗎?
閱讀《布魯克林的納善先生》後,才真正體會到推薦者說出這句話的緣由是什麼,
本書流暢如行雲流水,能輕易讓人跌進他所建構的世界,
這世界如此真實、平凡而溫暖,讓人忍不住逐字逐句展讀,
後來發現竟無法停下來,是眼睛、腦子自己跟隨著他的字句,一再前進,
習慣早睡的我,將小說讀至最末頁放下時,已凌晨三點,
夜濃沉,我卻反常地清醒,腦中捲著剛剛經歷的故事,沒有故弄玄虛的筆調,
沒有虛張聲勢的龐大情節,沒有繁複的技巧,沒有艱澀難懂的內容,
像是充滿哲學意涵的日常風景,卻用最平易近人的話語說出。
故事從主角的一句話開始:「我在尋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死掉。」
年屆六十,一生不抽菸卻罹患肺癌的納善先生,離婚,與前妻及女兒感情不睦,
獨自一人搬到布魯克林,這個他出生的城市,準備度過餘生。
如此平凡的人物,如此哀傷的開場,讓我以為這是本憂傷的故事,
他孤身一人,垂垂老矣,如同《愛的歷史》中的李特維諾夫,
卻不打算用自憐來填滿剩下的日子,也不打算用遲暮及失敗的前半生當作悲慘的藉口,
他動手開始撰寫故事,自己稱之為《人類愚行錄》,將故事分門別類,
書寫前半生遇見過的,一個又一個看似荒誕、卻是真實發生過的故事。
書寫進行中,納善的生活也進行中,他在布魯克林遇見了失散多年的外甥湯姆,
對納善來說,湯姆是另一個自己的寄託,湯姆從小展現的對於文學的興趣、才華,
讓舅舅對他懷抱期許,希望他照著自己的天賦,攻讀文學、在學術界發展,
以完成納善年輕時的夢想。
「我得面對現實人生(當了兩年兵,接下來就是工作、婚姻、家庭責任,從早到晚拼命賺錢,讓我們愈陷愈深,以致不能自拔,除非我們有勇氣像個男子漢那樣,大聲說我不幹了)。儘管如此,但我從未喪失對書本的興趣。閱讀是我的逃避方式,是我的紓解、慰藉、激勵。我閱讀,單純是為了閱讀本身所提供的樂趣,為了享受當你聽到作者的文辭在你腦中迴響時,你所感受到的那份環繞你的、無比美妙的寧謐。」
閱讀本來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我想愛讀書的人都沒有什麼目的,單純是樂趣,
就像喜歡打遊戲的人一樣,只是個生活樂趣。
但納善發現,湯姆並沒有按照他設想的路走,
他放棄論文、到布魯克林先將就開計程車謀生,當成暫時棲身的工作,
一棲身卻發現自己無力(還是無心?)改變現狀,
便以他浪漫的天賦、華麗的言詞,賦予自己的行業許多糖衣說法:
「他甚至以即興的方式,捏造一套繁複精密的理論,從本體論的角度和觀點,向哈瑞陳述計程車司機的生命價值。『它提供你一條直接進入存在無形狀態的途徑,一個獨特的、引導你探索宇宙混亂底層結構的入口。』」
更以用他文人的浪漫給出一個實際的例子,讓人明瞭他在說什麼。
但,往往這是一個包裝過後欺騙他人,也企圖瞞過自己的糖衣謊言。
人一旦身處在自己都無法坦然面對的逆境時,想給自己一些說法及意義,
而這些說法和衍生而出的意義,只是因為怯懦膽小、不敢改變現狀的藉口罷了。
書中更隱喻似的讓湯姆的媽媽對他說:「湯姆啊,你不能改變天氣喔。」
對於某些大環境的現狀我們的確無法改變,只能改變自己的態度和想法,
換言之,也只有改變自己,才能扭轉現狀。
所以書中出現了一個奇妙的書商哈瑞,讓湯姆有不一樣的選擇,
但是選擇權仍在湯姆手中,他決定(或說覺悟)要逃離目前的窘境,
也在二手書店找回了他的納善舅舅。
從此,湯姆、納善、哈瑞,這平凡的三個人,讓彼此的生命碰撞出不同火花。
書中更探討到「生存旅館」,是哈瑞年幼時的想像,
符合湯姆論文中對「內心的庇護所」的描述,
是個人們對現實世界感到絕望後隱遁的地方。
而哈瑞先對「旅館」做了一番定義陳述:
「旅館的唯一功能,是讓客人感到快樂和舒適。一旦你在旅館登記簿簽下名字,上樓道你的房間,你只要開口,無論你要什麼東西,都會立即給你送來。旅館象徵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它不只是一個地方、一棟房子,而是一個能夠讓你實現願望、允許你生活在美夢中的機會。」
「生存高於、大於生活。那是全世界人類生活的總和。即使你一輩子生活在美國紐約州水牛城,生平從沒出過遠門,但你跟別人一樣,是這幅巨大拼圖的一部分。你可不要覺得自己很渺小喔。在你身上發生的事,跟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同等重要。」
哈瑞講述了奇妙的生存旅館,而這個「生存旅館」在10歲的他心中是浪漫的想像,
高中的他心中是個專門收容失怙兒童的庇護所(當時大戰正在各地發生),
大戰過後,哈瑞的生存旅館變成藏身於大城市後巷中歌舞昇平的場所。
哈瑞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家生存旅館。一樣米養百樣人,所以呢,每個人心中的生存旅館肯定都不相同。」
這番陳述讓我想起了大學時閱讀《傷心咖啡店之歌》,
思考生存和生活的不同時的衝擊。
但《傷心咖啡店之歌》結尾時的虛幻,給人一種不真實感,
不若《布魯克林的納善先生》,那樣平凡、那樣日常,更能感同身受般地發生在周遭。
湯姆、納善、哈瑞,一個30歲的年輕人,加上2個前半生不太愉悅的老人,
還有一個突然闖入的9歲小女孩露西(湯姆妹妹的女兒),
彼此的生命交叉,在布魯克林這個城市,遇見更多人,迎接生命的更多改變。
因為露西,湯姆和納善遇見了他們心目中的「生存旅館」,
一個座落於佛蒙特州南方山丘的偏遠旅館,將那想像給具象化,
湯姆也在此遇見她,未來的湯姆夫人,縱然相遇時並渾然未覺其後彼此命運將相糾結。
原先的美好構想終結在哈瑞的突然死亡下,
(不就是這樣嗎?生命總要迎接一些突如其來的變化,
順應它、接受它、因應它,是唯一的方法。)
納善努力改善與女兒的關係,納善努力找尋露西行蹤不明的媽媽,
帶出一段又一段不同的人生風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也許喜也許悲,但每個人都順應著生命的洪流,活出當下的自己。
每個人都害怕青春的消逝,因為年老是死亡的象徵,
死亡不只在肉體(肉體的死亡反而簡單),害怕的是精神上的遲暮及停滯。
我喜歡納善對於年老的敘述:
「雖然我和喬愛思(後來納善的情人)都還沒到達我們生命中的十二月,但無庸置疑,我們的五月早已流逝了。我們倆的心境,恰似十月中旬或下旬的一個午後,秋高氣爽,碧空如洗,一股肅殺的寒意瀰漫空氣中,但萬千片葉子依舊攀附在樹枝上──大部分變成褐色,但仍有足夠的金、紅、黃,遺留下來點綴其間,讓你流連戶外,不忍遽離。」
他讓年老變成了一種洗練、一種智慧,一種生命必經的路程,
溫暖的敘述讓年老不可怕,肉體的鬆弛也只是迎接精神的更加風華。
而故事尾端,納善被送進醫院,他以為自己心臟病發,逃不過死劫,
後來發現是烏龍一場,在一幕幕生老病死濃縮得更精華的醫院中,
他體悟到:
「……大部分生命就這樣化為烏有。一個人死了,他在人世間遺留下的所有痕跡,一點一滴也跟著消失無蹤。發明家存活在他創造的器物中、建築家存活在他蓋的房子裡,而大多數人,無聲無臭,身後並沒有留下任何可以讓後人永遠記住他們的東西……親友聚在一塊兒,免不了聊起死者生前的一些趣聞軼事,但時間和日期總是搞混、事實總是殘缺不全,到後來,飽受扭曲的真相變得愈來愈模糊不清。等到有一天,這些親友自己也死亡時,先人的故事也就跟隨他們進入墳墓,從此湮沒。」
納善想到一個新事業,專門出版被遺忘的小人物的傳記,由親友委託,私人出版印行。
「……哪一個女兒不想閱讀她父親授權出版、具有權威性的傳記──即使這個父親只是個工廠工人,或在鄉下銀行擔任襄理?……每一部傳記,都建立在愛的基礎上。夫妻、子女、父母、兄妹──人類最古老、最堅實的感情。」
「……他們了解,此生他們永遠不會真正度過傷痛期。他們冀求親人回來,而我將竭盡所能,幫助他們實現這份心願。我會用文字讓死者復活。一旦文字印刷成書,一旦死者的生平故事被凝聚在封面與封底之間,往後,在未來的歲月中,他的親人在精神和情感上就能有所依恃。不僅如此,這部傳記將活得比他們久──比我們每一個人都久。
千萬莫低估書的力量。」
最後故事結束在西元2000年9月11日上午8點,距離911只剩46分鐘,
而此時的納善,在湛藍深邃的純淨天色下,真的很快樂。
最撼動人心的,往往不是大英雄的故事,
而是小人物平凡而動人的善良故事,
流淌在故事中真實的喜怒哀樂,就像你我天天遭遇的那般,
在紐約這個大城市之下,流竄的真實人性,有些不完美,常常會快樂或心碎,
這是個善良而溫暖的故事,掩卷時心是滿的,卻有股嘆息從嘴邊溢出,
因為911即將發生,處在快樂下的納善先生也將面臨全美國人民的痛,
但,這就是人生,你往往不知道下一秒鐘會發生什麼。
快樂,悲傷,要體驗過才懂。
你我的快樂悲傷,都舉足輕重。
【關於作者】
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
一九四七年生於美國紐澤西州,是小說家、詩人、翻譯家,也是電影編劇,
中譯本除了本書之外,還有《神諭之夜》、《幻影書》、《月宮》、《紐約三部》、
《昏頭先生》、《在地圖結束的地方》、《週末小故事》、《孤獨及其所創造的》等。
《布魯克林的納善先生》,天下文化出版,2006.10.5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44199
【關於譯者】
本書文辭流暢,非常好讀,讀來完全沒有”譯文”的感覺,一看之下,
譯者原來是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的李永平教授,
豐富的學養及譯筆,我想也是這本書好讀的原因。
也可看見天下文化製作本書的用心及看重。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