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2-02 14:55:26| 人氣6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附錄--禪宗的心性論--微探(中2)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附錄--禪宗的心性論--微探(2)

 

         中印文化背景與佛性如來藏說

 

值得注意的是,大乘佛性一如來藏系的心性學說在中土盛行而在印度佛教中卻並不占重要地位。早在部派佛教時期,心性本淨,客塵所染,淨心解脫的說法就曾被認為是方便說,甚至被斥之為違正理非了義說。在大乘佛學中,早期般若學是以諸法性空來釋一切法的,所以說佛性佛性空涅槃涅槃空,並不從正面肯定任何精神實體。

 

中期大乘瑜伽行派則以真如性來解說佛性一如來藏:不離心真如,別有心性淨,而真如是無為法,依勝義說,是超於淨與不淨之上的:非淨非不淨,佛說名為如,因此,瑜伽行派別立三性,提出了以阿賴耶識為一切染淨法之所依止的轉依說,通過修行,於彼依他起上常遠離前遍計所執,從而轉染成淨,顯圓成實性”(真如、如來藏)

 

如果阿賴耶識所含藏的種子中沒有無漏種子,便無法發生無漏功德,亦即不能證人聖果。據此,瑜伽行派又立五種性,認為有一類眾生是無佛性的。這與人人具有佛性一如來藏的思想顯然也是很不一致的。因此,大乘空宗與有宗也都視如來藏系的思想為不了義。

 

佛性一如來藏的思想在中印佛教中的地位之迥異,是由中印兩種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所決定的。我們知道,印度佛教是以反婆羅門教的姿態而登上社會歷史舞臺的。為了反對婆羅門教關於有萬能的造物主(大梵天)和不死的精神主體(神我),原始佛教從自己的基本理論——緣起說出發,特別強調了無我說,從小乘佛教偏重的人無我,到大乘佛教的人、法無我無我說始終是佛教堅持的區別於外道的基本理論之一,是法印的重要內容。

 

儘管這種理論與佛教業報輪回的解脫論有著深刻的內在矛盾:若無實我,誰能造業?誰受果耶?……我若實無,誰于生死輪回諸趣,誰複厭苦求趣涅槃?為了克服這個矛盾,部派佛教就提出了補特伽羅勝義補特伽羅中有果報識等等作為的異名。例如犢子部立依蘊處界假施設名不可說我:犢子部本宗同義:謂補特伽羅非即蘊離蘊,依蘊處界假施設名。……諸法若離補特伽羅,無從前世轉至後世,依補特伽羅可說有移轉。

 

這裏將補特伽羅假施設為輪回的主體,與前面所說的部派佛教心性論將假說為業報與解脫的主體,思想和方法都是一致的。不同之處也許只是在於,前者更偏重於向下一著的業報輪回,而後者則偏重于向上一步的解脫。為了業報和解脫,必須假設一個主體。但是,終整個部派佛教時期,始終未有哪一派敢明確提出來與無我說相對抗,也未曾對補特伽羅的關係作出過什麼明確的說明。

 

即使是到了大乘佛性一如來藏思想發展起來後,常樂我淨的佛性、如來藏實際上已經從根本上離開了無我說而趨向於與外道之神我’’合流,但佛經上仍一再強調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因為如來是於法無我,離一切妄想相,以種種智慧、善巧方便,或說如來藏,或說無我。以是因緣故,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如來藏還是被歸人了佛的善巧方便說!因此,為離外道見故,當依無我說如來之藏,最終還是謀求與無我說’’的調和,而未敢直接公開地與無我說唱對臺戲。

 

由此也可見到無我說對印度佛教影響之大。佛性一如來藏思想在印度得以產生而又未能充分發展,與印度佛教自身的矛盾實有莫大的關係,而這種矛盾又深深地植根于印度的文化傳統之中。

 

在中國則呈現出了完全不同的氣象。中國自古以來就盛行著靈魂不死、禍福報應等思想,所謂人死為鬼、有知、能害人行善者福至,為惡者禍來,並認為善惡之報都是天地罰之,鬼神報之“。因此,對上帝鬼神的敬畏和對祖先的祭祀,一向在人們的意識中和社會生活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儘管這種傳統觀念與印度佛教的業報輪回等基本理論在許多方面並不相同,但中國人更多的就是以這種思想去理解並接受佛教理論的。

 

因此,佛教傳人中國後,它的無我說並不為人們很重視,甚至被加以改造,而有我論卻一直有著很大的市場。東漢以來把無我理解為非身,即只是對血肉之我加以否定而不否定精神之我,這便是一個很好的例證。據史籍記載,人死精神不滅,隨複受形,生時所行善惡,皆有報應,以及精靈起滅,因果相尋等曾成為東漢三國時佛教的重要信條。後雖經般若學而中土人士漸知識神性空之義,但堅持者甚少。

 

僧叡在《毗摩羅詰提經義疏序》中曾說:此土先出諸經,於識神性空,明言處少,存神之義,其處甚多。這說的是羅什以前的中國佛教情況。其實,即使是在羅什以後的譯經中與中國佛教徒的著述中,存神之義也仍然是其處甚多的。就連精通般若空義的僧叡本人,最後也轉而對《法華》與《涅槃》之實大感興趣。肯定識神的常存不滅,堪稱中國化佛教的一大特點,這個特點是在傳統文化背景下形成的。

 

從早期《理惑論》中所理解的佛道言人死當複更生魂神固不滅矣,但身自朽爛耳,到東晉名僧慧遠對法身的執著和對神不滅論的系統論證,無不反映出中國佛教思想的這一特點。正因為如此,當佛教涅槃佛性論傳來我國後,便立即受到了普遍的重視和歡迎,自竺道生首開風氣後,涅槃佛性論成為我國南北朝時期佛教的中心論題,並進而直接影響到了隋唐佛教各宗派思想理論的形成。

 

           竺道生與中土佛性論

 

南北朝時期佛性論的主流是從涅槃解脫的角度把常住的佛性與冥傳不朽心神等直接聯繫在一起,以佛性我神識真神阿梨耶識自性清淨心等來表示業報輪回的主體與超凡人聖的解脫之因,把印度佛教中的心性論與非無我的思想傾向統一到主體自性、心識上來,從而使印度佛教中的無我說與輪回解脫說這個始終未得到圓滿解決的內在矛盾,在中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解決。當然,這種解決也經歷了一個過程。

 

晉宋之際,中國佛教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經過道安、慧遠與僧肇等人的不懈努力,佛教開始了其相對獨立的發展。隨著佛教經論的進一步大量譯出,講習之風日盛,出現了許多以講經知名的經師、論師。由於各有其專精之經論,因而在相互爭鳴中逐漸形成了各種不同的學派,涅槃學派是當時較盛,且對後世影。向較大的一個學派。涅槃佛性論的興起與《涅槃經》在中土的傳譯有很大關係。

 

在《涅槃經》諸譯中,對中土佛性論實際發生較大影響的是東晉法顯譯出的六卷本《泥洹經》與北涼曇無讖譯出的四十卷《大般涅槃經》,而以慧解為本的竺道生則是使這種影響成為現實的關鍵性人物。這裏不擬對竺道生的思想作全面的分析與評價,只想就他的思想特點及其對後來佛教、特別是對禪宗的影響,作一概要的說明。

 

竺道生早年曾在廬山與慧遠共從僧伽提婆學習小乘毗曇學,後至關中,隨羅什學大乘般若學,晚年則在建業大倡涅槃學。他在融會貫通大小乘佛學以及中土思想的基礎上提出的涅槃佛性論,集中反映了他的思想特點。竺道生涅槃佛性論的主要特點是以般若實相說作為其理論基礎。在竺道生以前,慧遠就已持泥洹常住之說,但慧遠的泥洹常住說雖也受到了大乘法身等思想的影響,而更多的卻是小乘毗曇學與中國的玄學及靈魂不滅等傳統思想相結合的產物。

 

因此慧遠所說的常住之涅槃或不變之法性,均有實體的意義。這種思想在羅什傳來小觀般若學以後,受到了人們的懷疑。而竺道生卻是在般若實相無相的基礎上提出佛性常住理論的,這使得他對佛性我的肯定更具有精巧的思辨外衣,他所說的佛性雖然是萬法與眾生的本性,本體,卻具有超乎言象、非有非無之特性。

 

般若絕言掃相,以顯體表性。竺道生在羅什門下數年,深得般若畢竟空之要義。他在《維摩經·弟子品》注中說:有是有矣,而曰非有;無則無也,豈可有哉?此為無有無無,究竟都盡,乃所以是空義也。這種思想與僧肇的不真空義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竺道生並沒有像僧肇那樣就此止步。僧肇在論證萬物性空時曾得出這樣的結論:所見不實,則實存於所見之外。至於所見之外的,僧肇並沒有作進一步的探究與論述。

 

而竺道生卻以般若實相義去會通、發揮涅槃佛性論。他認為,萬法雖殊,一如是同,即萬法皆以一如之實相為本體。實相無相,無形無聲,乃希微絕朕思之境,豈有形言者哉!”實相在法曰法性,在佛曰法身,在眾生就是佛性,所以說:無我本無生死中我,非不有佛性我也。既然實相是萬法、眾生與佛的共同本體、本性,眾生憑藉實相(佛性)方得為眾生,那麼,一切眾生(包括一闡提)皆有佛性,佛性為眾生之本有,就是題中應有之義了。

 

在竺道生看來,眾生本有佛知見分,但為垢障不現耳,只要去除迷妄,返本得性,體悟實相,便能解脫成佛。由於實相非是獨立自存之實體,它並不離眾生與萬法而存在,而是與眾生萬法本來不二:法與法性理一而名異,因此,返本求性,體悟實相,解脫成佛,實際上也就是眾生自識其性,與法自然冥合:以體法為佛,不可離法有佛也夫體法者,冥合自然,一切諸佛,莫不皆然,所以法為佛性也

 

既然體法為佛,法即是法性、佛性,法即是佛,而眾生與法本來也是一體的,那麼,眾生與佛當然也就是本來不二的了。因此,不僅是一切眾生皆當作佛,而且,一切眾生莫不是佛,亦皆泥洹

 

竺道生通過般若實相說把佛性、法性、眾生與佛等同起來,把佛性作為眾生的本性,眾生的自性即是佛,其實際意義在於:把成佛從對外在宇宙實相的體認轉為對內在自性(自心)的證悟,從而更突出了眾生的自性自度,正因為此,竺道生把去除迷妄、返本得性最終歸結到了淨心的修行實踐,認為心垢者,封惑之情也。眾生垢者,心既有垢,罪必及之也。若能無封,則為淨矣。其心既淨,其罪亦除也

 

竺道生的思想對於晉宋之際中國佛學由般若性空說轉向涅槃佛性論,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他由涅槃佛性論而推出的一系列觀點對禪宗的影響也是明顯的。例如:由於所悟之即在眾生自身,故不必向外求覓,返歸自身,見性便能成佛;由於為諸法實相,理不可分割,故悟必頓悟,不分階次;由於悟不自生,必藉信漸,故不滯守經句文義而又不廢言教;由於實相即萬法,眾生即佛,故大乘之悟,本不近舍生死,遠更求之也。

 

竺道生的這些觀點,無論是與達摩禪的藉教悟宗,還是與禪宗的識心見性、頓悟成佛、即心即佛、涅槃生死不二等等,都有著某種理論上的淵源關係。而竺道生的思維途徑與思想方法對惠能南宗禪的影響尤其值得重視。

 

竺道生以慧解為本,忘筌取魚,得意忘言,妙悟般若實相義,會通涅槃佛性說,在離言掃相的基礎上又直指含生之真性,把非有非無的宇宙實相與眾生的佛性、自性聯繫在一起,以體悟實相為解脫成佛,亦即不離眾生的現實生活,返本識性,自性作佛,這種空有契合、由外向內的途徑與自證自悟的方法對惠能南宗整個思想體系的建立,關係極大!

 

在印度佛教中,如來藏思想不僅不是主流,而且,如來藏的神我色彩在後來的大乘佛學中也有逐漸被淡化的傾向,這從形成於不同時期的《大般涅槃經》前十卷與後三十卷的思想之差異中也可以看出這一點。而在中國,情況卻大不相同。儘管傳統思想的存神傾向由於羅什所傳的性空般若學而一度受到人們的懷疑與質難,但並沒有由此而消沉。()

 

          

台長: 幻羽
人氣(662)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