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k.geocities.com/ringo_rainbow/age.htm
以上是美雅老師最近轉寄給我的「精神年齡檢測」
您的精神年齡27歲
與您實際年齡差-18歲
哈哈,原來我的精神年齡只有27歲。
難怪,我的文字能夠跟年輕人瞎攪和。
有一次,寶貝回家後笑著跟我說:「媽,我男友在看完妳部落格上的文章後驚訝的跟我表示:『這是妳媽寫的文章?天啊!從文字內容,完全看不出妳媽的實際年紀……』」
幼稚度44%
顯然,我年紀一大把,依舊保有一顆純真的「童心」。這學期國語課第一單元內容跟「探索大自然」有關。精選出來的散文或新詩,意境美到讓我在課程結束前,忍不住感性的對班上那群小寶貝說:
「若是你們哪天,在公園或路邊看到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太婆,蹲在草叢邊,逗弄著含羞草上的葉片或水珠,一個人玩得很開心,甚至笑到皺紋可以夾死一群蚊子,千萬別私底下揣測,那死老太婆是否瘋了?因為,那個人很可能就是童心未泯的劉老師……」
全班聽完我幽默的自我解嘲後,各個笑到東倒西歪,有人甚至還對著桌面猛敲,宣洩當下高昂的情緒。最後,全班在班長喊下課的口令聲中開心的下課。
我不知道「幼稚度」和「幼稚期」在解釋名詞的詮釋上,具有多少的相關性?我只知道:人類的幼稚期比起其他動物都還要長。不像有些動物一生下來,很快就可以站立。人之所以為萬物之靈,就是因為幼稚期特別長。從出生到成熟,最後能在社會上獨立謀生,大約需要二十年之久。在人的成長期間,具有相當的依賴性和可塑性,從中可說明人類教育的必要性與可能性。
其實,這也間接找到了我之所以成為「生活白痴」的原因了。他,也不過大我五、六歲而已。但是,打從我們認識開始,他總認為我年紀小,什麼都不懂。甚至,不曾外出工作過,根本沒什麼社會經驗,外頭人心險惡,萬一碰到壞人,被騙、被欺負怎麼辦?所以,小到諸如到銀行繳納註冊費、水電費這種小事,大到與仲介公司買賣房子訂定契約這種大事,他都乾脆一手攬下,省卻擔心的麻煩。就連我要到哪兒,也都不放心的以專車(早期摩托車,近幾年開車)接送。難怪,結婚二十多年來,我的「生活技能」沒增進多少,我的「白痴度」倒是隨年齡提升不少。也許,他不是故意剝奪我學習的機會,但卻萬萬沒想到「過度溺愛」會帶來這麼慘痛的結果。我想,我的「白痴養成經驗」也可作為父母教育孩子的借鏡。通常一個過度能幹的母親,比較容易教育出無能的孩子。奉勸各位為人父母者,不要因為個人的求好心切或要求完美,處處為孩子代勞,請容許孩子在摸索中有犯錯的空間,請容許孩子在摸索中緩慢成長。
成熟度68%
呵呵。勉強在及格邊緣。回顧這四十多年所走過的路,不免曲曲折折。幾度面臨重要抉擇,幾度讓「理性」與「感性」形成對峙。最後,理性總是略佔上風。或許各位從我的文章看到的「感性」成分居多。事實上,並非如此。那是經過修飾後的文字,並非最真實的我。但是,我也看到,這兩股力量在拉扯時,有時文字會取代了我的「主體性」。說白一點,就是我的思想,反被修飾過的虛幻文字架空。這樣的境界,會讓我陷入矛盾、陷入痛苦,完全無法回到當初駕馭文字樂趣的立意。這也是自己幾度考慮擱筆的原因。慶幸,在友人理智的分析下,看到陷入謎團的自己。最後,尚能拉回飄忽的自己,讓理性、讓成熟度甦醒。
老化度14%
這「數據」相當迷人。我猜,應該是許多人夢寐以求,最想看到的理想答案。可惜,測驗終究只是個測驗。這答案對我來說,像顆迷幻藥,讓我暫時迷醉在自己想要的境界裡。事實上,人一過了四十,老眼昏花不說,記憶力嚴重衰退,這讓我感到非常的恐慌。
以前新帶一個班級,三、四十個人的名冊一來,最遲兩天,人與人名完全配對搞定。現在,起碼要拖到一個星期。偶爾,還得在學生面前,佯裝叫錯上屆學生的名字,掩飾自己記憶力嚴重衰退的事實。早年讀書,雖非過目不忘的超人記憶王,但是大腦記憶區,也還能在該發揮功能的時候,派上用場。不像現在,連一些常用的國字,也會偶爾跳出來跟我唱反調。這也是我越來越害怕面對考試的原因。我擔心面對考卷時,會不會腦袋突然出現一片空白,擠不出一點像樣的文字來。
唉。
任何的檢測結果僅供參考,甚至當它是茶餘飯後的嗑牙甜點或幫助消化的清涼水果就好。千萬別跟我一樣,凡事過度認真,做完後還當真來個徹底的自我檢討。
唉。
寧兒
後記:
殷切期盼自己也能學習虛竹這麼眼一閉,瞎放一枚棋,就能誤打誤撞解開人生的謎。
真不知接下來老天爺要將台灣的命運指向哪裡?身為台灣島民的我們,面對空無一物的這盤局,心境還當真像極了金庸小說筆下的珍瓏棋局。但願台灣這回也能眼一閉,心不盲的放它這麼一枚棋。最後,當真如小說情節般,就能撞破一道幾百年來難解的習題。
雖言,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但是,小說終究是小說,其內容情節與真實人生畢竟是有差距。否則,鄭蘋如女士的妹妹鄭靜芝女士,也不會急於出面召開記者會,抗議李安導演所拍攝的《色,戒》這部電影偏離史實,豈可讓烈士變慾女?
我一直是張愛玲的小說迷,她就是我的偶像。而李安先生也是我個人非常景仰的一位人文素養極高的導演,他導的每部電影,我幾乎都看過。
《由色生情,情中生愛》
光憑《色,戒》文宣裡的這幾個關鍵字,就足以吸引我購票入場,觀賞這部由張愛玲小說改編成的電影。前陣子,媒體報導片中所影射之女間諜的妹妹出面為姊姊抱屈,認為戲已偏離史實。這不由得讓我思索小說與真實人生的差距問題。人生終究是不完美。或許,張愛玲與李安導演只不過是想透過文學,透過小說,透過電影藝術等不同形式,探索人性中最禁忌的那個區塊而已。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