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7-19 13:32:35| 人氣1,17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七 -宗喀巴大師-造 -法尊法師-譯+*宗喀巴大師*

推薦 1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七

                                                                              -宗喀巴大師-造 -法尊法師-譯 

十二緣起

支分差別 

十二緣起支中,初無明者,如《俱舍》云:「無明如非親實等。」此亦如說怨敵虛誑,非唯遮無親友諦實,及異親實,是說親友實語相違所對治品。如是無明,亦非僅遮能對之明及明所餘,是明相違所對治品。此中能治明者,謂正明了補特伽羅無我之義。此相違者,謂補特伽羅我執薩迦耶見。此乃法稱論師所許。無著論師兄弟則許倒執實義、蒙昧實義二中後者,總謂邪解、未解二心之中,為未解心。然此相違能治上首,則同許為覺無我慧。又此愚蒙,《集論》中說略分二種,謂業果愚及真實義愚。初能招集墮惡趣行,後能招集往樂趣行。

行即是業。此有非福業能引惡趣,及能引善趣業。後復有二,謂能引欲界善趣之福業,及能引上界善趣之不動業。

識者,經說六識身。然此中主要,如許阿賴耶者,則為阿賴耶;如不許者,則為意識。此復若愚,從不善業起苦苦果,造作增長諸不善業,此業習氣所燻,現法之識者,是因位識。由依此識,未來世中於惡趣處結生之識者,是果位識。如是由於無我真實義愚增上力故,未如實知善趣真苦,妄執為樂,即便造集福不動業。爾時之識,是因位識。由依於此遂於欲界上界善趣結生之識,是果位識。

名色中名者,謂受、想、行、識非色四蘊。色者,若生無色,唯有色種而無實色,除此餘位羯羅藍等色,如應當知。

六處者,若是胎生,由其最初識入精血,為羯羅藍;與名俱增,成眼等四處;身與意處,於羯羅藍位而有。若是化生,結生之時,諸根頓起,無此漸次。卵生、濕生,唯除住胎,餘者悉同。是《本地分》所說。由是因緣,成就名色得身自體,成就六處成身差別,是為成就能受用者。五有色處者,於無色中無。

觸者,謂由根境識三種和合,取諸可意、非可意、中庸三境。說「六處緣」者,亦表境識。

受者,謂觸取三境,順生三受,謂苦、樂、舍。

愛者,謂於樂受起不離愛,於諸苦惱起乖離愛。說「由受緣生愛」者,是從無明和合觸緣,所生之受而能生愛。若無無明,雖有諸受,愛終不生。由是因緣,觸是境界受用,受是生受用,或異熟受用,若此二圓滿,即為受用圓滿。其中三界有三種愛。

取者,於四種境起四欲貪,謂欲著於色、聲等欲塵,及除薩迦耶見餘諸惡見,惡見系屬惡戒、惡禁及薩迦耶見,是為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

有者,謂昔行於識,燻業氣習,次由愛、取之所潤發,引生後有有大勢力,是於因上,假立果名。

生者,謂識於四生最初結生。老死中老者,謂諸蘊成熟轉變餘相。死謂棄舍同分諸蘊。 

支分略攝 

第二支分略攝者,如《集論》云:「云何支分略攝?謂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能引支者,謂無明、行、識。所引支者,謂名色、六處、觸、受。能生支者,謂愛、取、有。所生支者,謂生、老、死。」若爾,引生兩重因果,為顯有情一重受生因果耶?抑顯兩重耶?若如初者,則已生起果位之識,乃至於受,後生愛等不應道理。若如第二,則後重因果中缺無明、行及因位識,前因果中缺愛、取、有。答:無過。謂能引因所引之法,即能生因之所生起。所引已生,即於此立生、老死故。

若爾,何為說兩重因果耶?答:為顯引果苦諦,與生果苦諦相各異故。前者於所引位唯有種子,自體未成,是未來苦。後者已生苦位,現法即苦。又為說明果之受生有二種因,謂能引因及此所引生起之因,故說二重因果。

如《本地分》云:「問:識等至受及生、老死,若是雜相,何故說為二種相耶?答:為顯苦相異故,及顯引生二差別故。」

又云:「問:諸支中幾苦諦攝,及現法為苦?答:二,謂生及老死。問:幾苦諦攝當來為苦?答:識乃至受諸種子性。」

是故能生之愛與發愛之受,二者非是一重緣起。發愛之受,乃是餘重緣起果位。

四相當知能引所引。一、何為所引,謂果位識乃至其受,共四支半。二、以何而引,謂依無明之行。三、如何而引,謂於因位識中燻業習氣之理。四、所引之義,謂若遇愛等能生,堪能轉成如是諸果。三相當知能生、所生。一、以何而生,謂以愛緣取。二、何為所生,謂生、老死。三、如何而生,謂由行於識所燻業習潤,此堪能令有大力之理。

《緣起經釋》中,以生一支為所生支,老死則為彼等過患。由是由愚業果無明起不善行,於識燻建惡業習氣,令其堪成三惡趣中果時之識乃至於受。次以愛、取數數潤發,令彼業習漸有勢力,於當來世惡趣之中感生、老死。又由愚無我真實義無明,起欲界攝戒等福行,及上界攝奢摩他等諸不動行,於識燻習妙業習氣,令其堪成欲界善趣及上界天果位之識乃至其受。次以愛、取數數潤發,令其業習漸有勢力,於當來世諸善趣中生起生等。如是十二有支,復於煩惱、業、苦三道,悉皆攝盡。

如龍猛菩薩云:「初八九煩惱,二及十為業,餘七者是苦。」《稻稈經》說十二有支攝為四因,謂無明種者,於業田中下識種子,潤以愛水,遂於母胎生名色芽。

幾世圓滿 

第三幾世圓滿者,能引、所引支之中間,容有無量劫所間隔,或於二世即能生起無餘世隔。其能生支與所生支二無間隔,速者二生即能圓滿。如於現法新造天中順生受業,即於現法滿二支半,謂無明、行及因位識,臨終以前圓滿愛、取及有三支,於當來世圓滿所引四支及半,並圓所生二支分故。遲久亦定不過三生,謂其能生及一所生並三能引各須一生,諸所引支於所生支攝故,能引、能生中間,縱為多世間隔,然是其餘緣起之世,非此緣起之世故。此未別算中有之壽,如是已生諸果支時,然而全無實作業者及受果者補特伽羅之我。

如前所說從唯法因支,起唯法果支,由不了知生死道理,於彼愚蒙妄執有我,求我安樂,故造三門善不善業仍復流轉。故從三惑起二支業,及從彼業出生七苦。復從七苦而起煩惱,又從煩惱如前而轉。故三有輪,流轉不息,龍猛菩薩云:「從三出生二,從二而生七,從七復生三,數轉三有輪。」

若正思惟,由如是理,漂流生死,即是最勝厭離方便。從無量劫造集能引善不善業,異熟未出,對治未壞。今以愛、取而為滋養,由此增上,則當漂流善趣惡趣。諸阿羅漢昔異生時,雖造無數能引之業,然無煩惱,解脫生死,若於是理獲決定解,則於煩惱執為怨敵,於滅煩惱能發精進。

此中樸窮瓦大善知識,專於十二緣起有支淨修其心,思惟緣起流轉還滅,著道次第。此復是說,思惟惡趣十二有支流轉還滅,為下士類。次進思惟二善趣中十二有支流轉還滅,為中士類。如是比度自心,推想曾經為母有情,亦皆由其十二支門漂流生死,發生慈悲,為利彼故,願當成佛,學習佛道,為大士類。

此等攝義 

第四此等攝義者,如前所說,由業惑集增上力故,生起苦蘊生死道理,及特由其十二有支轉三有輪,於斯道理善了知已,正修習者,能壞一切衰損根本極重愚闇,除遣妄執內外諸行從無因生及邪因生一切邪見,增盛佛語寶藏珍財,如實了知生死體相,便能發起猛利厭離,於解脫道策發其意,是能醒覺諸先修者,能得聖位微妙習氣最勝方便。如是亦如《妙臂請問經》云︰「於愚癡者,以緣起道。」

《稻稈經》說:「善見緣起,則能遮除緣前後際,及緣現在一切惡見。」龍猛菩薩云:「此緣起甚深,是佛語藏寶。」毗奈耶教中說第一雙(即舍利弗與目犍連)所有現行,謂時時中遊觀五趣,遊觀之後還贍部洲,為諸四眾宣說彼等所有眾苦。

諸有共住近住弟子,不樂梵行,即便引彼付第一雙,請為教誨,二人受已教誨彼等,得教授已,愛樂梵行便能證得殊勝上德。大師見此,問阿難陀啟白其事,佛曰:一切時處,不能遍有如第一雙,應於門房畫生死輪,分為五分,周圍當畫十二緣起流轉還滅。其次乃興畫生死輪。又為仙道大王寄佛像時,於下繪寫十二緣起流轉還滅而為寄之。大王受已,至天曉時,結跏趺坐,端正其身,住對面念,善觀緣起二種道理而證聖果。

彼生起之量

第二生此意樂之量者,如是由於苦集二諦及其十二緣起支門,詳細了知生死體相,欲舍生死,欲彼寂滅及欲證得。雖纔生此,亦是出離意樂,然唯爾許猶非止足,如《六十正理論釋》云:「處於無常熾然大火三地之中,如入火宅決欲超出。」又云:「如囚欲脫獄」等。如前所引,謂如誤入熾然火宅及墮牢獄,不樂彼處,能生幾許欲脫之心,即當發生如彼心量,次後更須令漸增長。

又此意樂如霞惹瓦說:「若僅口面漂浮少許,如酸酒上所擲粉麵,則於集諦生死之因,見不可欲亦僅爾許。若如是者,則於滅除苦集之滅,求解脫心,亦復同爾。故欲正修解脫道心,亦唯虛言。見他有情漂流生死,所受眾苦,不忍之悲,亦無從起,亦不能生有大勢力策發心意無上真菩提心,故云大乘,亦唯隨言知名而已。故當取此中士法類,以為教授之中心而善修習。   

除邪分別 

除遣於此邪執分別

第三除遣此中邪分別者,若作是云,若於生死修習厭患令心出離,則如聲聞墮寂滅邊,於生死中不樂安住。故修厭患,於小乘中可名為妙,然諸菩薩不應修此。《不可思議秘密經》云:「諸菩薩者,為欲成熟攝受有情,於生死中見大勝利,非於涅槃見如是利。」又云:「若諸菩薩,於生死行境生怖畏者,墮非行境。」又云:「薄伽梵,聲聞怖畏生死行境,菩薩返應周遍攝受無量生死。」此是倒執經義,成大錯謬。

經說不應厭離生死,此義非顯由於惑業增上力故,漂流三有生老病死,是等諸苦不應厭離。是顯菩薩為利眾生,乃至生死最後邊際,擐披誓甲學菩薩行,雖總眾生一切大苦,一一剎那降自身心,然不由此厭離怖畏,於廣大行勤發精進,於生死中不應厭離。

如是月稱論師亦云:「眾生眾苦無餘盡至,盡生死邊,剎那剎那種種異相損害身心,然不因此而起恐怖。眾生眾苦一時頓至,盡生死際,發大勇進,剎那剎那悉能生起一切眾生一切種智無量無邊珍寶資糧。知此因已,應當更受百千諸有。」為證此故,引彼諸經。

又於三有見為勝利之理者,即彼經說菩薩精勤義利有情,如於此事所發精進,如是其心而獲安樂。故不厭患三有之義,是於生死義利有情不應厭患,當於此事而發歡喜。若由煩惱及業增上漂流生死,眾苦逼迫,尚不能辦自己義利,況云利他!此乃一切衰損之門,較小乘人,極應厭患,極應滅除。

若由大悲願等增上於三有中攝取生者,則應歡喜。此二不同。若未如是分別,如前宣說,則此說者,若有菩薩律儀,《菩薩地》說犯一惡作,是染違犯,恐繁不錄。故見三有一切過失,雖極厭離,然由大悲牽引意故,不斷三有者,是為希有。若見三有盛事,如妙天宮,愛未減少,借利他名而云我等不舍生死,智者豈能將以為喜?

《中觀心論》亦云:「見過故非有,悲不住涅槃,利他具禁行,而安住三有。」又《菩薩地》說百一十苦,是於一切有情發大悲之因。由見如是無邊眾苦,心生恆常猛利不忍。而云於生死不稍厭患,極為相違。若於生死心善出離,次見有情皆自親屬,為利他故入三有海,此道次第亦是菩薩觀行《四百論》之意趣。

月稱論師於彼釋中亦詳明之,如云:「由其宣說生死過患,令意怖畏求解脫者,為令決定趣大乘故,世尊告曰:諸苾芻,有情類中,不易可得少數有情,經於長夜流轉生死,不為汝等若父若母兒女親族隨一處所。」了知世尊如斯言教,菩薩為以大乘道筏,度脫無始流轉生死,為父母等諸親眷屬,無依無怙諸眾生故,安忍躍入。

無上密咒亦須此理,如《聖天攝行炬論》云:「以此次第,應當趣入極無戲論行。其次第者,謂修行者最初當念無始生死所有大苦,求涅槃樂,遍舍一切猥雜。下至王位自在,亦當修苦想。」 

 解脫正道   

抉擇能趣解脫道性

第四抉擇能趣解脫道性者,如室利勝逝友云︰「沉溺三有流,苦海無邊底,喜掉無厭畏,何物在我心?貧難求護壞,離及病老衰,入恆熾然火,覺樂寧非狂?」又云:「噫世具眼盲,雖現前常見,後仍不略思,汝心豈金剛?」當自策勵,修習生死所有過患。

如《七童女因緣論》云:「見住世動搖,如水中月影,觀欲如嗔蛇,盤身舉頭影。見此諸眾生,苦火遍燒然,大王我等樂,出離往尸林。」依正世間,剎那不住,滅壞無常,猶如水月為風所動。諸欲塵者利小害大,等同毒蛇身所現影。又見五趣熾然,三苦大火燒惱,由見是故,厭舍三有,生如北方孩童之心,欣樂欲得出離解脫。

北方孩童者,傳說北方炒麵稀貴,於日日中唯食蔓菁,孩童饑餓,欲食炒麵,向母索之,母無炒麵,給以生蔓菁,云我不要此,次給以乾蔓菁,亦云不要,次給以新煮者,又云不要,更給以熟冷者,亦云此亦不要,心不喜曰:此都是蔓菁云。如是我等,見聞憶念世間安樂,一切皆應作是念云:此是世間,此亦世間,此皆是苦,非可治療,發嘔吐心。如是思惟,昔從無始漂流生死,厭患出離,及思今後仍當漂流,令實發生畏懼之心,非唯空言。

如《親友書》云:「生死如是故當知,生於天人及地獄,鬼旁生處皆非妙,生是非一苦害器。」生生死中乃是一切損害根本,故當斷除。此復要待滅除二因,謂煩惱、業。此二之中,若無煩惱,縱有多業亦不受生。若有煩惱,縱無宿業率爾能集。故應摧壞煩惱。壞煩惱者,賴修圓滿無謬之道。

以何等身滅除生死

如《親友書》云:「執邪倒見及旁生,餓鬼地獄無佛教,及生邊地蔑戾車,性為騃啞長壽天。隨於一中受生已,名為八無暇過失,離此諸過得閑暇,故當勵力斷生死。」是須於現得暇滿時斷除生死,生無暇中無斷時故,如前已說。大瑜伽師云:「現是從畜分出之時。」博朵瓦云:「昔流爾久未能自還,今亦不能自然還滅,故須斷除。斷除時者,亦是現得暇滿之時。」

此復居家,於修正法有多留難,及有眾多罪惡過失。出家違此。斷生死身出家為勝,是故智者應欣出家。若數思惟在家過患出家功德,先已出家令意堅固,未出家者安立醒覺妙善習氣。此中道理當略宣說。其居家者,富則守護劬勞為苦,貧則追求眾苦艱辛,於無安樂愚執為樂,應當了知是惡業果。

《本生論》云︰「於同牢獄家,永莫思為樂,或富或貧乏,居家為大病。一因守煩惱,二追求艱辛,或富或貧乏,悉皆無安樂,於此愚歡喜,即惡果成熟。」是故執持眾多資具,求無喜足非出家事,若不爾者居家無別。又居家者與法相違,故居家中難修正法。

即前論云:「若作居家業,不能不妄語,於他作罪者,不能不治罰。行法失家業,顧家法豈成,法業極寂靜,家事猛暴成,故有違法過,自愛誰住家。」又云︰「驕慢癡蛇窟,壞寂靜喜樂,家多猛苦依,如窟誰能住。」應數思惟如是等類在家過患,發願出家。

復應願以粗劣衣缽乞活知足,於遠離處淨自煩惱,為他供處,如《七童女因緣論》云:「願剃除髮已,守持糞掃衣,樂住阿蘭若,何時能如是?目視軛木許,手執瓦缽器,何時無譏毀,於家家行乞?何時能不貪,利養及恭敬,淨煩惱刺泥,為村供施處?」又應希願用草為座,臥無覆處霜露濕衣,以粗飲食而能知足,及於樹下柔軟草上,以法喜樂存活寢臥。

「何時從草起,著衣霜濕重,以粗惡飲食,於身無貪著?何時我能臥,樹下柔軟草,如諸鸚鵡綠,受現法喜樂?」房上降雪,博朵瓦云:「昨晚似於《七童女因緣》所說,心很歡喜,除欲如是修學而無所餘。」

又應希願住藥草地流水邊岸,思惟水浪起滅無常,與自身命,二者相同,以妙觀慧滅除我執,三有根本能生一切惡見之因,背棄三有所有歡樂,數數思惟依正世間如幻化等。「何時住水岸,藥草滿地中,數觀浪起滅,同諸命世間?破薩迦耶見,一切惡見母,何時我不樂,三有諸受用?何時我通達,動不動世間,等同夢陽燄,幻雲尋香城。」

此等一切,皆是希願作出家身,作此諸事。伽喀巴云:「若能以大仙行,住苦行山間,始為文父真養子。」霞惹瓦亦云︰「於諸在家事忙匆時,應披妙衣往赴其所,令彼念云出家安樂,則種未來出家習氣。」《勇猛長者請問經》亦云:「我於何時能得出離苦處家庭,如是而行,何時能得作僧羯摩,長淨羯摩,解制羯摩,住和敬業?彼當如是愛出家心。」此說在家菩薩應如是願。此之主要為慕近圓。

《莊嚴經論》云:「當知出家品,具無量功德,由是勝勤戒,在家之菩薩。」如是非但修行解脫,脫離生死歎出家身,即由波羅蜜多及密咒乘修學種智,亦歎出家身最第一。出家律儀,即三律儀中別解脫律儀,故當敬重聖教根本別解脫戒。

修何等道而為滅除 

第二修何等道而為滅除者,如《親友書》云:「或頭或衣忽然火,尚應棄舍滅火行,而當勵求無後有,因無餘事勝於此。應以戒慧靜慮證,寂調無垢涅槃位,不老不死無窮盡,離地水火風日月。」應學寶貴三學之道。

其中三學,數定有三:初觀待調心次第數決定者,謂散亂心者令不散亂,是須戒學;心未定者為令得定,謂三摩地,或名心學;心未解脫為令解脫,是謂慧學,由此三學,諸瑜伽師一切所作,皆得究竟。觀待得果數決定者,謂不毀戒果,是為欲界二種善趣;毀犯之果,是諸惡趣;心學之果,謂得上界二種善趣;慧學之果,即是解脫。總其所生,謂增上生及決定勝。初有上下二界善趣,故能生法亦有二種,此二即是《本地分》說。

又諸先覺,待所斷惑亦許三種,謂破壞煩惱,伏其現行,盡斷種子,故有三學。次第決定者,《本地分》中引《梵問經》顯此義云:「初善住根本,次樂心寂靜,後聖見惡見,相應不相應。」此中尸羅是為根本,餘二學處從此生故,次依尸羅能得第二心樂靜定,心得定者見如實故;能得第三成就聖見,遠離惡見。

三學自性者,如《梵問經》云:「應圓滿六支,四樂住成就,於四各四行,智慧常清淨。」此中戒學,圓滿六支,具淨尸羅,守護別解脫律儀,此二顯示解脫出離尸羅清淨。軌則所行,俱圓滿者,此二顯示無所譏毀,尸羅清淨。於諸小罪見大怖畏者,顯無穿缺尸羅清淨。受學學處者,顯無顛倒尸羅清淨。

四心住者,謂四靜慮。此於現法安樂住故,名樂成就,是為心學。四謂四諦。各四行者,謂苦中無常、苦、空、無我,集中因、集、生、緣,滅中滅、靜、妙、離,道中道、如、行、出。達此十六有十六相,是為慧學。若導尋常中士道者,此應廣釋於三學中引導之理。然非如是,故修止觀心慧二學,於上士時茲當廣釋,今不繁述。

當略宣說學戒之理,此中最初當數思惟尸羅勝利,令其至心增長歡喜。

如《大涅槃經》云:「戒是一切善法之梯。戒是根本,猶如地是樹等根本;戒是一切善法前導,如大商主是為一切商人前導;戒是一切法幢,如帝釋幢;戒畢竟斷一切罪惡,及惡趣道;戒如藥樹,治療一切罪惡病故;戒是險惡三有道糧;戒是甲劍,能摧煩惱諸怨敵故;戒是明咒,能除煩惱諸毒蛇故;戒是橋梁,度罪河故。」

龍猛菩薩亦云:「戒是一切德依處,如動不動依於地。」《妙臂請問經》云:「一切稼穡依於地,無諸災患而生長,如是依戒勝白法,悲水灌澆而生長。」應如思惟,若受不護,過患極重,如《苾芻珍愛經》云:「或有戒為樂,或有戒為苦,具戒則安樂,毀戒則成苦。」此說受學通於勝利、過患二品,是故亦應善思過患,敬重學處。

如何修學之理者,四犯因中,無知對治者,謂當聽聞,了知學處。放逸對治者,謂於取舍所緣行相不忘憶念,及以正知,率爾率爾觀察三門,了知轉趣,若善若惡,依自或法增上力故,羞恥作惡是為知慚,恐他譏毀羞恥為愧,及由怖畏惡行異熟懷恐懼等,當如是學。不敬對治者,謂於大師師所制立,同梵行所,應修恭敬。

煩惱熾盛對治者,應觀自心何煩惱盛,勵修對治。若不如是策勵修學,思違越此,許其罪輕微,於諸佛制放縱而轉,當獲純苦。如《分別阿笈摩》云:「若於大師大悲教,起輕微心少違犯,由是而獲苦增上,折籬失壞庵沒林。現或有於王重禁,違越而未受治罰,非理若違能仁教,如醫缽龍墮旁生,」故應勵力,莫為罪染。

假設已染,莫不思慮而便棄舍,當如佛說還出罪犯,勵力悔除。《梵問經》云︰「於於」」彼學尋求,及勤修彼行,終不應棄舍,命難亦無虧,常住正行中,隨毗奈耶轉。」《成就真實尸羅經》云:「諸苾芻,寧可離命而死,非可毀壞尸羅。何以故?離命而死,唯令此生壽量窮盡。毀壞尸羅,乃至百俱胝生,常離種姓,永失安樂,當受墮落。」

此具因說,故當舍命而善守護。若不能爾,則應審思,我剃鬚髮披壞色衣,空無所義。如《三摩地王經》云︰「於於」」佛聖教出家已,仍極現行諸惡業,於財穀起堅實想,貪諸乘具及象車。諸不殷重持學處,此等何故而薙」」頭?」若欲逃出有為生死,趣解脫城,壞戒足者,非僅不能實行,反當流轉生死,眾苦逼惱。

並及譬喻如《三摩地王經》云:「若人為諸盜賊逼,欲活命故而逃避,如其人足不能行,仍為賊執而摧壞。如是愚人毀淨戒,而欲脫離諸有為,由戒壞故不能逃,為老病死所摧壞。」故此經又云:「為著居家服,我所說學處,爾時諸苾芻,亦無此學處。」為近事說五種學處圓滿守護,苾芻亦無。若於此時精修學處,其果猶大,故應勵策。

即此經云:「若經俱胝恆沙劫,淨心以諸妙飲食,傘蓋幢幡及燈鬘,承事百億俱胝佛。若於正法極失壞,善逝聖教將滅時,晝夜能行一學處,其福勝前俱胝倍。」

又若念云,毀犯可悔,無後不犯防護之心,放逸轉者,說可還出,如食毒藥。如《彌勒獅子吼經》云:「慈氏,末世末劫後五百歲,有諸在家出家菩薩,出現於世。彼作是云,悔除惡業能無餘盡,造作眾罪造已當悔,增上毀犯而不防護,我說彼等是作死業。云何為死?謂如人食毒,此亦同彼,命終之後,顛倒墮落。」又云:「慈氏,於此聖法毗奈耶說為毒者,謂諸違越所制學處,故說汝等莫自食毒。」若具別解脫律儀,應以如是道理守護。密咒亦然。

如《妙臂請問經》云:「佛我所說別解脫,淨戒調伏盡無餘,在家咒師除形相,軌則諸餘盡當學。」此說雖諸在家咒師,除出家相,羯摩軌則少分遮罪,尚如調伏所出而行,況出家咒師。又能成就密咒根本,亦是尸羅。《妙臂請問經》云:「咒本初為戒,次精進忍辱,信佛菩提心,密咒無懈怠。如王具七寶,無厭調眾生,如是咒成就,七支能調罪。」

《曼殊室利根本續》云:「念誦若毀戒,此無勝成就,中悉地亦無,又無下成就。能仁未曾說,毀戒咒能成,非趣涅槃城,境域及方所。於此愚惡人,何有咒能成?此毀戒有情,何能生善趣?且不得天趣,又無勝安樂,何況佛所說,諸咒豈能成?」

康瓏巴亦云:「若年饑荒,一切事情皆至糧麥,如是一切皆繞於戒,當勤學此,又戒清淨,不思業果必不得成,故思業果是真教授。」霞惹瓦亦云:「總有禍福皆依於法,其中若依毗奈耶說,無須改易內心清淨,堪忍觀察,心意安泰,邊際善妙。」

善知識敦巴云:「有一類人依律毀咒,依咒輕律,除我尊長教授,無餘能使調伏為咒助伴,及令密咒為調伏伴。」覺沃亦云:「我印度中,凡有大事或忽然事,集諸受持三藏法師,問三藏中不曾遮耶?既抉擇已,於此安住。我毗迦瑪拉希拉諸師,則於其上,更須問云:菩薩行中不曾遮耶?不違彼耶?安欲根本隨持律轉。」

如是戒淨,又如內鄔蘇巴云:「現在於內與煩惱鬥,唯此為要。不鬥煩惱,戒不能淨。若爾不生伏斷煩惱,定學慧學,當須畢竟漂流生死。」又如前說認識煩惱,思彼過患離彼勝利,以念正知而為防慎。煩惱稍出,即應用矛數數擊刺。此復自心隨何煩惱生已無間,視如怨敵與之鬥戰。若不爾者,初起忍受非理作意,令其資養成無可敵,唯隨彼行。如是勵力縱未能遮,亦當速斷莫令相續。應如畫水,莫如畫石。

如《親友書》云:「當了知自心,如畫水土石,煩惱初為上,樂法應如後。」若於法品,與上相違。《入行論》亦云:「我應記恨此,與此共戰爭,如是相煩惱,除能壞煩惱。我寧被燒殺,或被斷我頭,然於煩惱敵,終不應屈敬。」善知識樸窮瓦亦云:「我雖忽被煩惱壓伏,後我從下而為切齒。」博朵瓦聞之曰:「若能如是,當下即退。」

世庸怨敵,一次擯逐遂居他方,待得力時仍來報怨,煩惱不同。煩惱於身,若能一次拔出根本,無往他方,亦無報復,然由我等不能精勤破壞煩惱之所致耳。《入行論》云:「擯庸敵出國,攝受住他方,養力仍返報,煩惱敵不爾。煩惱為惑慧眼斷,遣離我意能何往,豈能住餘返報我,唯我志弱無精進。」

女絨巴云:「煩惱起時不應懈怠,當下應以對治遮除。若不能遮,應即起立設曼陀羅及諸供具,供養祈禱尊長本尊,次緣煩惱,忿怒念誦,即能折伏。」朗日塘巴亦云:「彼又云移動住處,勁舉項頸,亦能折伏,可見彼與煩惱鬥爭。」

此復應如阿蘭若師云:「晝夜唯應觀察自心,豈有餘事?」依此而行,乃能生起。又傳說大覺沃一日隨見幾次。爾時定問「生善心否」。

此諸煩惱如何斷者,謂癡罪重極難遠離,為餘一切煩惱所依。彼之對治,多修緣起,善巧生死流轉還滅。若能修此,則五見等一切惡見悉不得生。嗔與現後二世大苦,斷諸善根,是大怨敵。

如《入行論》云:「無罪能如嗔。」故一切種莫令生起,勵修忍辱。若不生嗔,則於現法亦極安樂。如《入行》云:「若能勵摧嗔,此現後安樂。」貪愛能令先造一切善不善業漸增勢力,能生生死。又欲界者,從受用境,觸緣生受,味著生愛,應多修習內外不淨及貪欲塵所有過患,而正遮除。

世親大阿闍黎云:「鹿象蛾魚蠅,五類被五害,一害況恆常,近五何不害?」又易生難離,謂愛四事,利譽稱樂。及於此等四相違品,意不歡喜,當修對治。此復總修生死過患,特修念死,即能退除。慢於現法最能障礙當生之道,及是當來奴賤等因,故應斷除。斷除道理,如《親友書》云:「當數思惟老病死,親愛別離及諸業,終不能越自受果,由對治門莫憍慢。」若於四諦三寶業果獲得定解,則不復生疑惑隨眠。

又睡眠、昏沉、掉舉、懈怠、放逸、無慚、無愧、妄念、不正知等諸隨煩惱最易生起,障修善品,當知過患修習對治,率爾率爾令漸微劣。其過患者,如《親友書》云:「掉悔嗔恚及昏沉,睡眠貪欲並疑惑,應知如是五種蓋,劫善法財諸盜賊。」

《勸發增上意樂經》云:「若樂睡眠與昏沉,痰廕)風病及膽疾,其人身中多增長,令彼諸界極擾亂。若樂睡眠與昏沉,集飲食垢腹不清。身重容顏不和美,所發言語不清晰。」又云:「若樂睡眠與昏沉,其人愚癡失法欲,凡稚退失一切德,退失白法趣黑暗。」

《念住經》云:「諸煩惱所依,獨一謂懈怠,誰有一懈怠,彼便無諸法。」《集法句》云:「若行於放逸,即壞凡夫心,如商護財貨,智當不放逸。」《本生論》云︰「捨慚為天王,意違於正法,寧瓦缽蔽衣,觀敵家盛事。」《親友書》云:「大王應知念身住,善逝說為唯一過,故當勵力勤守念,失念則壞一切法。」

《入行論》云:「雖諸具多聞,正信樂精進,由無正知過,而令有犯染。」不能如是斷諸煩惱及隨煩惱,然當不順煩惱,不執彼品,視如怨敵,是為現在必不容少,故應勵力攝對治品,破除煩惱,清淨自內所受尸羅。

大覺沃弟子吉祥阿蘭若師謂內鄔蘇巴云:「智然後有人問汝弟子眾,以何而為教授中心,則定答為已發神通或見本尊。然實應說於業因果漸漸決定,於所受戒清淨護持。」

故修之成就,當知亦是無明等惑漸趣輕微。能感現後二世純大罪苦,謂與他鬥爭,然於爾時一切眾苦,舍命強忍,其傷疤等返自顯示,謂此即彼時所傷,若斷煩惱發精進時,忍耐苦行,極為應理。

《入行論》云:「無義被敵所毀傷,若尚愛為身莊嚴,為大義故正精進,小苦於我豈為損?」若能如是戰勝煩惱,乃名勇士。戰餘怨敵如割死屍,雖不殺害自亦當死。

《入行論》云:「輕蔑一切苦,摧伏嗔等敵,勝此名勇士,餘者如斬尸。」故又如論云:「住煩惱聚中,千般能安住,如野干圍獅,煩惱不能侵。」

道所治品,莫令侵害,而當勝彼。已說共中士道次第。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七終

   

                                                                                              *宗喀巴大師*

 宗喀巴大師(1357-1419),法名羅桑札巴,意為“善慧”,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是後人對大師的尊稱。

宗喀巴大師,法名羅桑札巴,意為“善慧”,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相傳宗喀巴是文殊菩薩轉世,提倡嚴守獨身主義的戒律佛教,創立兜率教派,並戴黃帽,故其派系稱黃帽派,戒律、德行遍及西藏。 

傳說宗喀巴大師是文殊菩薩轉世,於元順帝至正十七年(1357年)誕生在“宗喀”,故被稱為宗喀巴。三歲時,法王噶瑪巴遊戲金剛由西藏至內地,見其器宇不凡,即授其近事戒,並賜號慶喜藏。七歲依敦珠仁欽受沙彌戒,於薩迦寺修學蓮華部法,盡得奧義。復入雪山苦行數年,又修學迦當派諸教義,並至各地遊學。當時藏地固有之薩迦派已墮落為咒法邪教,宗喀巴遂發願改革,提倡嚴守獨身主義之戒律佛教,創立兜率教派,後稱額爾德派(即“德行派”)。 

宗喀巴提倡般若中觀與秘密金剛乘的融合說,採用原始佛教的乞食方式、座具、服裝、戒律,並戴黃帽,故其派系稱黃帽派或黃衣派。其戒律、德行遍及西藏全土,勢力亦逐漸傳播,而成為後世達賴、班禪喇嘛之源流。宗喀巴曾於拉薩近郊創建甘丹寺,繼令弟子於拉薩附近建色拉寺、哲蚌寺。信徒視宗喀巴為阿彌陀佛或文殊菩薩化身而益加尊崇,一般亦普遍尊其為“第二佛陀”。 

宗喀巴大師著作極多,共有200多種,總編成《宗喀巴全書》流通於世,其中最重要者為《菩提道次第論》《密宗道次第論》,二書皆有廣略二本,其中《菩提道次第廣論》已由法尊法師譯為中文。 

宗喀巴大師於明永樂十五年(1419年)暨藏歷土豬年十月二十五日示寂(大師生卒年月尚有其他說法,這裡取其流通說法),世壽63歲。  藏傳佛教有燃燈節,就是為紀念宗喀巴大師而設。因為藏歷十月二十五日是宗喀巴大師圓寂日,而宗喀巴兩大弟子嘉央卻杰和仙欽卻傑又分別於十月二十四日、二十六日圓寂,第二世嘉木樣又是在十月二十七日圓寂,所以有些地方如拉卜楞寺的燃燈節,雖同樣從十月二十五日開始,但卻延續三天,表示對三位聖者的紀念。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