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1-19 09:42:11| 人氣95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禪茶一味,其曰 苦、靜、凡、放 ☆☆-*高山茶人*

推薦 1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ã€Œåƒç¦ªèŒ¶ã€çš„圖片搜尋結果

             ☆☆ 禪茶一味,其曰 苦、靜、凡、放 ☆☆

                    由-*高山茶人*-發表于佛教   

茶於佛教的最初關係是茶為僧人提供了無可替代的飲料,而僧人與寺院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和制茶技術的進步,進而,在茶事實踐中,茶道與佛教之間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思想內涵方面的共通之處。

「參禪茶」的圖片搜尋結果     

其一曰「苦」

佛理博大無限,但以「四諦」:苦、集、滅、道,為總綱。釋迦牟尼成道後,第一次在鹿野苑說法時,談的就是「四諦」之理。而「苦、集、滅、道」四諦以苦為首。

人生有多少苦呢?

佛以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等等,總而言之,凡是構成人類存在的所有物質以及人類生存過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給人帶來「苦惱」,佛法求的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參禪即是要看破生死、達到大徹大悟,求得對「苦」的解脫。 

茶性也苦。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載:「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情則上清矣」從茶的苦後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產生多種聯想,幫助修習佛法的人在品茗時,品味人生,參破「苦諦。 

「參禪茶」的圖片搜尋結果   

其二曰「靜」

茶道講究「和靜怡真」,把「靜」作為達到心齋座忘,滌除玄鑒、澄懷味道的必由之路。

佛教也主靜。佛教坐禪時的五調:「調心、調身、調食、調息、調睡眠。」以及佛學中的「戒、定、慧」三學也都是以靜為基礎。

禪宗便是從「靜」中參悟出來,靜坐、靜慮是歷代禪師們參悟佛理的重要課程。在靜坐靜慮中,人難免疲勞發困,這時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禪者最好的「朋友」。

「參禪茶」的圖片搜尋結果   

其三曰「凡」

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曾說過:「須知道茶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此話一語中的。

茶道的本質,確實是從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瑣碎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秘、人生的哲理。禪也是通過靜慮,從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參禪茶」的圖片搜尋結果   

其四曰「放」

人的苦惱,歸根究柢是因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彆強調「放下」。近代高僧虛雲法師說:「修行須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則徒勞無益。」

放下一切是放什麼呢?

內六根,外六塵,中六識,這十八界都要放下,總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

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輕鬆無比,看世界天藍海碧,山清水秀,日麗風和,月明星朗。

品茶也強調「放」,放下手頭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閒,放鬆一下自己緊繃的神經,放鬆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

「參禪茶」的圖片搜尋結果

演仁居士有妙詩: 

             放下亦放下,何處來牽掛? 

             作個無事人,笑談星月大。 

願大家都做個放得下~無牽掛的品茶人。

          ç›¸é—œåœ–片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