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2-25 10:17:02| 人氣3,45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大乘加行道→煖、頂、忍、世第一法→妙圓加行☆☆☆

推薦 9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大乘加行道煖、頂、忍、世第一法妙圓加行☆☆☆

大乘加行道:就是大乘的義現觀。義為指空性義。此道行者已經證得緣空性義的止觀雙運。

大乘加行道、大乘抉擇分、大乘順抉擇分、大乘義現觀、大乘加行道心續之智都是同義詞。 

大乘加行道分為:煖、頂、忍、世第一法四個階段。

其中又各分下、中、上三品,共12個。

(聲聞和獨覺的沒分三品,因它們的世第一法位的時間只有一個時邊際剎那)。 

煖法

唯識論曰:『依明得定『發下尋思』觀無所取立為煖位。初獲慧日前行相故立明得名。即此所獲道火前相故亦名煖。』

修唯識者一心內觀,升起『明相』乃至慧日現前,道火『煖身』故亦名煖位。

唯識論曰:『依明增定『發上尋思』觀無所取立為頂位。明相轉盛故名明增。尋思位極故復名頂。』

色究竟天即是『頂』,也即楞嚴經云:『有頂色邊際』,修唯識者,於明相轉盛。慧日無瑕。將彼意安住於此有頂色邊際。此時觀亦無所取,即是唯識四加行『頂位』之所證。

忍法

唯識論曰:『依印順定。『發下如實智』於無所取決定印持。無能取中亦順樂忍。既無實境離能取識。寧有實識離所取境。所取能取相待立故。印順忍時總立為忍。印前順後立印順名。忍境識空故亦名忍。』

印者相映〈應一趣〉也。

順者隨順〈安此境〉也。

忍者不生〈空能所〉也。

世第一法

唯識論曰:『依無間定發『上如實智』印二取空立世第一法。謂前上忍唯印能取空。今世第一法二空雙印。從此無間必入見道。故立無間名。異生法中此最勝故名世第一法。』

修唯識者於忍法中,萬念歸於一念,與真如起一念生萬法同。能取所取皆空。從此一念無間必入見道。異生法中此最初一念。最為殊勝。故名世第一法。

故說菩薩修習於此四加行位中。猶於現前安立少物。謂是唯識真勝義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帶相觀心有所得故。非實安住真唯識理也。

真唯識理即是指真如本覺。

大乘加行道的行者的心續中已經有且必須有除漏盡通以外的5種神通。但資糧道時未必有。 

他們有修所成慧,因為在他們心續中有止的緣故。 

加行道煖位:「見道無分別智」就像能燒毀自己份內之障礙的猶如火一般的道,在煖位就像該火產生的前兆一般,是加行道中最初產生的道,即稱加行道煖位。初得煖位時,就已不再墮落三惡道。 

在加行道煖位(含)以下,不論什麼善根,都有因為嗔恚等等緣故而(動搖)中斷的情況。但到頂位時,則不會再有以上情況,因已達善根動搖之頂。故稱加行道頂位。亦不再墮落三惡道。 

因是新證不畏懼甚深空性之安忍的加行道,故稱加行道忍位。此時,不再現行欲界惑業,若來欲界,得依願力。   

 因是世間凡夫的諸善法中最殊勝的,故稱世第一法。此時已經獲得無間三摩地,即能無間無礙地生起大乘見道無間道,此是正出生大乘菩薩見道無漏智的世間道。 

當一位行者從大乘資糧道上品登移到大乘加行道時,主要看他有沒有緣空性的觀,或有沒有緣空性的修所成慧,或有沒有緣空性的止觀雙運。(加行道時,都是透過空性的總義來緣空性的)。 

轉移至上道(見道)的方式有二:

1、從一開始就是決定大乘種姓之心一境性、平等地安住於空性的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上品之智,當他現觀空性(是在同一座,沒出定,此中心從分別轉為無分別)的時候,即是從大乘加行道(上品)轉移至大乘見道(無間道)。

2、以現觀空性的聲聞、獨覺證悟為前行的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上品之智,當已經積累了所應該積累的二資糧並且已成為遍計實執的正對治時(對於在資糧道時對空性有了解的一類,當他們不再透過總義了解空性,而是現證空性時),就從大乘加行道登移到大乘見道了。 

現證空性、證得遍計實執的正對治、登移至大乘見道、證得初地、證得聖道,都是同時的。從二地開始到十地,對治的是俱生實執。

《成唯識論》(卷9):論曰。

菩薩先於初無數劫善備福德智慧資糧順解脫分既圓滿已。為入見道住唯識性復修加行伏除二取。謂煖頂忍世第一法。此四總名順決擇分。順趣真實決擇分故。近見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資糧無加行義。煖等四法依四尋思四如實智初後位立。四尋思者尋思名義自性差別假有實無。如實遍知此四離識及識非有名如實智。名義相異故別尋求。二二相同故合思察。依明得定『發下尋思』觀無所取立為煖位。謂此位中創觀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變假施設有實不可得。初獲慧日前行相故立明得名。即此所獲道火前相故亦名煖。依明增定『發上尋思』觀無所取立為頂位。謂此位中重觀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變假施設有實不可得。明相轉盛故名明增。尋思位極故復名頂。依印順定『發下如實智』於無所取決定印持。無能取中亦順樂忍。既無實境離能取識。寧有實識離所取境。所取能取相待立故。印順忍時總立為忍。印前順後立印順名。忍境識空故亦名忍。依無間定『發上如實智』印二取空立世第一法。謂前上忍唯印能取空。今世第一法二空雙印。從此無間必入見道故立無間名。異生法中此最勝故名世第一法。如是煖頂依能取識觀所取空。下忍起時印境空相。中忍轉位於能取識如境是空順樂忍可。上忍起位印能取空。世第一法雙印空相。皆帶相故未能證實。故說菩薩此四位中。猶於現前安立少物。謂是唯識真勝義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帶相觀心有所得故。非實安住真唯識理。彼相滅已方實安住。依如是義故有頌言。

               菩薩於定位  觀影唯是心

               義相既滅除  審觀唯自想

               如是住內心  知所取非有

               次能取亦無  後觸無所得

此加行位未遣相縛。於麁重縛亦未能斷。唯能伏除分別二取違見道故。於俱生者及二隨眠有漏觀心有所得故有分別故未全伏除全未能滅。此位菩薩於安立諦非安立諦俱學觀察。為引當來二種見故。及伏分別二種障故。非安立諦是正所觀非如二乘唯觀安立。菩薩起此煖等善根。雖方便時通諸靜慮而依第四方得成滿。託最勝依入見道故。唯依欲界善趣身起餘慧厭心非殊勝故。此位亦是解行地攝。未證唯識真勝義故。次通達位其相云何。頌曰。

                 若時於所緣  智都無所得

                 爾時住唯識  離二取相故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8):「阿難!是善男子盡是清淨四十一心,次成四種妙圓加行,即以佛覺用為己心,若出未出,猶如鑽火欲然其木,名為煖地。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虛空,下有微礙,名為頂地。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懷非出,名為忍地。數量銷滅,迷覺中道;二無所目,名世第一地。」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