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2-25 08:27:14| 人氣1,68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大乘行者→發大乘心→普濟一切眾生 ☆☆☆

推薦 9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大乘行者發大乘心普濟一切眾生 ☆☆☆

大乘佛教,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稱其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

大乘佛教認為不發菩提心聲聞乘為「小乘」。在某些傳統中,金剛乘被認為是大乘佛教之下的一個分支,但也有將金剛乘與大乘、小乘並列,成為第三大傳統的看法。 

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日本、朝鮮半島、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地。

晚期大乘佛教則傳入西藏、蒙古和俄羅斯部分地區,成為藏傳佛教中的主要元素。

大乘佛教認為,大小乘教法的區分,主要在於自利與利他的不同;能夠自利利他,圓滿成佛的教法為大乘;而只求自利,斷除自身煩惱的教法,則為小乘。

在《法華經》譬喻品中,將聲聞之道譬喻為「羊車」;將修菩薩道者,稱為「大乘」,因其度眾生多,以大「牛車」喻之。

又如《大方等大集經》稱「其乘廣大故名大乘」,大乘佛教以「普渡眾生」成佛為目地。

大乘佛教認為三世十方每個世界都有一佛教化,但在本娑婆世界內,現階段只有釋迦牟尼一尊佛為教主,下個階段的教主為彌勒佛。大乘佛教並不認為在我們這個世界這個階段會同時有兩尊佛住世任教主。至於肉眼所見的釋迦牟尼佛也非佛的實相。我們所認識的這個世界曾在人間的釋迦牟尼佛只是應化之身,是向世人揭示證悟之道的一個「模範」(三身說)。釋迦牟尼佛來人間誕生,示現成道,度化世人只要按照釋迦牟尼佛的教誨去修證,就能夠達到佛果。 

在修證上來說大乘佛教視只求自身了生死、脫輪迴、離煩惱的解脫道爲「小乘」、「自了漢」,認為這只是最粗淺的認識;大乘教徒認為要想成就佛果的話,不但要有自度的決心,更要有度人的決心。大乘佛教認為修行的過程必須是一方面通過思辨、禪修來實證此金剛性如來藏空性心、實相心,並獲取無上實相智慧;一方面以利樂眾生的慈悲心,行種種六度波羅蜜之助人、度人的善行,也就是所謂的「悲智雙運」。只有這樣才能證得最後的無上果位,成為最上正覺的佛陀。 

菩薩是大乘佛教的楷模,其基本前提是發菩提心,立誓願要為眾生利益不入涅槃。佛的三身學說是大乘學說的主要論題。三身為法身、報身、化身。化身指佛陀為度脫眾生,隨應顯化之身;報身指佛陀修行所得能享法樂並給十地菩薩示現功德之身;法身即是作本體之自性身。許多大乘經典都說佛有無量之多,但一致承認其本質為同一的法身。大乘認為遍盡虛空界有著很多菩薩。 

在理論上來說,大乘佛教也否認部分小乘部派的「我無法有」的觀點,龍樹學派認為「我法皆無」。也就是說,佛法本身也是不具自性的緣合物,法的本性也是空的,乃至於佛法也是空性的,《金剛經》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譬喻佛法如同渡出苦海到達彼岸的舟乘,舟乘衹是因根機而設的工具,即所謂佛法也是緣起性空。而對於真如實相是有是空的問題,中觀學派認為佛性在勝義諦是「非空非不空」。

大乘行者除了修學解脫道之斷除我見、三縛結等,還得致力於消除性障、護持佛法、以修集佛道上所須廣大福德資糧;大乘法始由修六度波羅蜜萬行之熏習與廣行,復由四加行之斷除我見、我執,雙証能取、所取空,於信力、定力、慧力、無慢及福德、正見具足時,一念慧相應,「開悟明心」証得諸法實相心為入道初階,發起法界實相之般若慧,進入「內門修六度萬行」的見道位而不退轉時,即進入十住位菩薩。 

悟後發起大悲心,受生願、大菩提願,自度度他,並次第精勤進修般若慧與修集福德,漸次達於十住位的,再歷經十行、十迴向位而入初地、二地、三地……地地增上,乃至於等覺、妙覺位 , 盡斷「我見」與「我執」的現行與無始無明上煩惱隨眠、煩惱障習氣種子隨眠;先漸次修除阿賴耶識性而成異熟識、再斷異熟識性而成純善性之無垢識,證得四種涅槃、獲得四智圓明,成就佛地境界。 

大乘須經三大阿僧祇劫的修集無量福德與智慧,方能圓成一切種智,理事圓融,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究竟果位。

一個修行人,如果既想自利又想利他,既要自度又要度他,那麼這就是一個修大乘的菩薩行者,大乘修行者都要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立志度眾的大乘菩薩,要培養四無量心:「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慈即愛護眾生,給以歡樂;悲即憐憫眾生,救拔苦難;喜即喜眾生之所安,樂眾生之所樂;捨即苦樂等觀,無有戀著。

大乘菩薩行者,爲了方便度化眾生,所以要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布施度:包括財布施、法布施、和無畏布施。財包括金錢和財物之外財及體力和血肉等內財;法包括知識、技能等世間法及佛菩薩的出世間法;無畏就是解除眾生的苦惱、悲傷、驚恐和痛苦。

持戒度:就是保持身、口、意不犯錯誤、清凈無染。佛教的戒律有五戒、八戒、居士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等。

忍辱度:包括安受苦忍,忍受飢渴、冷熱等自然苦;耐怨害忍,忍受打罵、毀辱、毒害等人為苦;諦察法忍,住於善法中,不生疑惑、動搖、執著、貪愛等感情。

精進度:包括披甲精進,不畏艱難;攝善精進,勤修善法不知疲倦;利樂精進,利樂度化、毫不懈怠。

禪定度:分四禪八定,色界四禪與無色界四禪。

智慧度:包括世間及出世間等各種智慧。

此外還要修行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和同事。

接近攝取眾生,爭取他們的信任,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以溫和悅耳的語言與他們交流,做一切對眾生有益的事情,與他們和睦相處,作他們的表率,同他們一切修行。

六度四攝為一切菩薩行者所必修。

北傳大乘認為修行者只要發願成佛便可稱為「初發心菩薩」,菩薩道以「六度萬行」(六度又譯作六波羅蜜)爲主要修行方法,有完整的果位體系。佛說三乘菩提道,菩薩道即佛菩提道,其餘的聲聞菩提道、緣覺菩提道二者統稱為二乘解脫道。

解脫道的內容即是二乘菩提的修行法道,包含緣覺道以及聲聞道的修行,不再受業力與無明的牽制,滅除眾生所有能障礙生死的煩惱(即煩惱障),而得解脫的智慧,能證涅槃果,不受後有,出離三界六道生死的輪迴。 

解脫道的修行目標就是解脫在三界世間中不斷生死流轉之苦,滅盡三界後有的種子,入無餘涅槃,不再有後世,不會出生於世間。二乘的解脫道只能使人成為阿羅漢而不能使人成佛。

無論是小乘行者要脫離世間也好,大乘行者要救濟世間也好,大小乘行者對世間的「生死熾燃,苦惱無量」,是有著共同的看法。眾生在生死輪迴之間營營擾擾,身犯殺盜淫,心患貪瞋痴,造作的無量無邊罪業,像無常的劫火,熾烈的燃燒著這個世界,燃燒著我們的身心,使遭遇無量無邊的身苦與心惱。

說起無量的苦惱,在經裡不時提到二苦、三苦、八苦等等,總之,娑婆世界就是一個苦的世界,我們在前文也說過身體有老病死的苦,心裡有貪瞋痴的苦,家庭有恩愛別離、眷屬不和的苦,社會有求不得、怨憎聚會的苦,國家有刀兵盜賊的苦,自然界有水災、震災、風災的苦。苦,緊緊的控制著世間,逼迫著眾生,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為了脫苦。

人生是苦,但我們要問︰苦是從哪裡來?苦是從多欲來的。多欲是從哪裡來?多欲是從我執來的。我執為何會聚苦?因為我執和法執的關係不協調。有的苦是從我與物而有的,因為所希求的物質不能滿足所引起的;有的苦是我與他而有的,因為我與人來往發生磨擦的關係而引起的;有的苦是我與身心而有的,因為老病煩惱是與生俱來就有的;有的苦是我與欲所產生的,因為內心對世間錯誤的認識才有的。我人既為苦惱所包圍,無論是什麼人,要求脫苦,都是共同的願望。所以菩薩的責任,就是要能發大乘心,度一切苦厄。

普濟一切眾生的苦難,度脫一切眾生的苦厄,就有兩種不同的做法。一種是先救度自己,然後再救度他人;一種是先救度他人,自己尚未得度不要緊。

發心先救度自己然後救度他人,這是說己未得度,焉能度人?像苦海中,沉溺的苦惱眾生,自己不識水性,不會游泳,如何度法?所以要想普濟一切眾生,必先自己了脫生死,沒有憂悲苦惱才行。另一種先度人,己未得度,先來度人,這才是菩薩發心。學菩薩是在眾生的身上學,菩薩離開眾生,也不名為菩薩了。救度眾生的工作完成的時候,也就是自己的菩薩道完成的時候。

不管怎麼說,既發大乘心學道,普濟一切眾生是首要的急務,「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這就是大乘菩薩的人生態度。

「發大乘心」,什麼才是大乘心呢? 也就是發菩薩普渡眾生之心。大乘心裡面包括了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太虛大師說︰「菩提心為因,大悲心為本,方便心為究竟。」一個菩薩行者發心,一定要有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才算是發大乘心。

發菩提心,就是發上求佛道的心。所謂佛道,是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到達的,沒有發無上菩提心,哪能經過那麼久遠的考驗?經裡說,世間多一個人發菩提心,就多一粒成佛的種子。學佛不發菩提心,好像耕田不下種;耕田不下種,將來哪裡會有收成?菩提心就是願心,有願心才有成就。發菩提心,就是發四弘誓願的心︰「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就是大乘的菩提心。

發大悲心,就是下化眾生的心。菩薩下化眾生,是要發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心,把眾生的苦難看做自己的苦難,把眾生的歡樂看做自己的歡樂,度眾生而不望回報,為眾生工作覺得是應該的。本經的「願代眾生,受無量苦」,就是大乘的大悲心。

發方便心,就是方便行四攝法的心。眾生根性不同,要解救眾生的痛苦,必須廣行方便。佛陀對於眾生觀機逗教,開出八萬四千法門,這無非是佛陀有度生的方便。菩薩行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令諸眾生,畢竟大樂」,這就是方便心。

以上所說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集合這三者就是大乘心。發大乘心救度眾生,要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否則,大乘心是不容易發的。

大乘心難發,但我們不要畏難,假若能做到《金剛經》上說的︰「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能離此四相,則大乘普濟眾生的心就好發了。

利他應該有赴湯蹈火不怕吃苦的精神,很歡喜的代眾生受無量無數的痛苦,這才是大乘菩薩行者。

佛陀當初出家所發的四種願心︰(一)願濟眾生困厄,(二)願除眾生惑障,(三)願斷眾生邪見,(四)願度眾生苦輪。這四種願心,也就是大乘菩薩的心。

《華嚴經》說︰「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這就是大乘普濟一切的心﹗

文殊、普賢、觀世音、地藏都是發大乘心的菩薩,他們都能「令諸眾生」(眾緣和合而生,指一切有情識活動之動物)「畢竟」能獲得清淨解脫涅槃的「大」安「樂」﹗像文殊菩薩的大智,像普賢菩薩的大行,像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像地藏菩薩的大願,這都是發大乘心的代表人物,值得我們去效法﹗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