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8-24 03:06:44| 人氣1,35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人性”──我們真能懂得嗎?而又能懂多少呢?】

推薦 7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人性”──我們?而又能多少呢?】 

人性的本質就日常用語上有狹義和廣義兩方面:狹義上是指人的本質心理屬性,也就是人之所以人的那一部分屬性,是人與其他動物相區別的屬性;廣義上是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屬性,其中包括人與其他動物所共有的那部分心理屬性。無論是人的本質心理屬性,還是人與動物所共有的屬性,由於們都是人所共有的心理屬性,那麼這種屬性也就不可能是後天的結果,只能是人類天性,屬於無條件反射。孔子說性相近,習相遠也,以此而得以將人性劃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自古至今,就人性的爭論很多,中國古代就有性善論、性惡論、無惡無善論、有善有惡論等,外國古代雖然未見有如中國古代就人性善惡的爭論,但對人性善惡的見解又會廣見於宗教理論、心理學思想與管理學理論之中。

1.人類天生就具有的為人處事的共同屬性。《孟子·告子上》: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宋歐陽修《誨學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人性因物而遷,不學則舍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 魯迅 《華蓋集·這個與那個》:然而人性豈真能如道家所說的那樣恬淡;欲得的卻多。

2.人所具有的或應有的區別於其他動物的屬性。蕭紅《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父親常常為著貪婪而失掉了人性。” 楊朔 《印度情思》:赭堡還有象,更通人性。

3.禮節應酬等習俗。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跋祿迦國》:土宜氣序,人性風俗,文字法則,同屈支國 。

4.恩惠;情誼。《西遊記》第十四回:行者笑道:那是唐僧不識人性。有幾個毛賊剪徑,是我將他打死, 唐僧就緒緒叨叨,說了我若干的不是。’”


社會學定義

現代社會學家認為,世界上只有一個人類,只有一種人性。這是不同民族之間能夠交流、達成理解的前提。根據對嬰兒反復實驗,顯示人性是進化的結果。人性中與生俱來即存在由於祖先生存的險惡環境衍生的對生存的渴望,對勝利的渴望,對與自己相似的伴侶的渴望,對同類間自己地位的關心,及由於史前人類的習慣和同理心還有對同類幫助的衝動。從人腦的結構來看,這些都直接對前額葉造成影響,可以被出生後的記憶和周圍事物所改變。

哲學定義

馬克思主義雖承認人性的存在,但否認存在普遍抽象的人性,認為只有從人的社會性和階級性出發,才能得出對人性的正確解釋,並由此斷言,在階級社會中沒有超階級的人性。無產階級有一個人性,資產階級有另一個人性,這兩種人性是不可調和的,只能通過鬥爭解決。

西方諺語:正因人性本惡,民主是必須的;正因人性向善,民主是可能的。

人性心理學

郭念鋒經自1986年至1999年的審慎思考,結合臨床案例的對比分析,再對各種心理學理論重新學習,最後認定,只有從人的本質屬性,即人性出發,才能擺脫當今臨床心理學各執真理一面的局限,去正確地闡明人的心理活動、心理結構、心理動力、個性及其發展、心理病理變化以及心理診斷、諮詢和矯治等問題。

人性是人與其他動物相區別的質的規定性。其本質而言,人的三種基本屬性的辯證統一體:

1)它是被精神屬性和社會屬性制約的生物屬性。它體現為人作為生物體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新陳代謝)的過程;

2)以生物屬性為前提、社會屬性為內容的精神屬性。它體現為為生存發展而對外界環境進行的探究反射,這是與外界進行資訊交換的過程;

3)以生物屬性為基礎、以精神屬性為表現形式的社會屬性。它是個體對群體的依附本能,體現為個體與群體間的利益交換(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啟蒙文》定義

《啟蒙文》中將人性定義為就是人與其他一切所有事物的本質差別屬性,其實這種本質差別屬性也就是人與其他一切所有事物區分開來的原因。

《啟蒙文》告訴我們這種區分原因共有四種,即人性共有四種。分別是存在性”——使人與非存在性宇宙(或稱為彼岸世界)區分開來;生命性”——使人與我們這個宇宙的一般無生命物質區分開來;社會性”——使人與我們這個宇宙的植物和低級活動性動物區分開來;精神性”——使人與我們這個宇宙的其他思維性動物區分開來。因此人是一種具有存在性生命性社會性精神性的物種。

人的這四種屬性,決定了人有四種本能,一是生命本能,二是社會認同本能,三是自我認同本能,四是解脫本能

這四種本能對應了人應該有的人生目標分別是健康成功(社會認同)幸福(自我認同)智慧


人性善惡的爭論

所謂人性善惡爭論是人類在行為心理上是以利他為本還是以利已為本的爭論。人本性是利他還是利已這不僅決定了個體個人的處世待人的態度,還決定了領導者特別是國家統治階層在制訂管理方針政策時是以強行管制為主還是以教育引導為主的趨向。正是由於有人性本惡的見解,才有戰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法治;正是由於人性本善的見解,才有儒家在西漢後推崇的以道德感化為主的德治

在中國古代歷代思想家在討論人性問題時,形成多種派別。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論,認為人生來即有惻隱、善惡、辭讓、是非四種善端,擴而充之,便可形成仁、義、禮、智的善性。荀子的性惡論,認為人之性惡,其善偽也。(《荀子·性惡》)善性是後天人為的。性無善無惡論,這包括:告子的性無善無不善論,認為生之謂性食色,性也;墨家的性素絲論,墨子認為人性如素絲,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道家的性素樸論,莊子認為人天生本性上是無知無欲的;明代王陽明的心學理論,王陽明的心學認為:無善無噁心之本,有善有惡意之動

性有善有惡論,這包括先秦世碩等的有善有惡論,漢楊雄的性善惡混論,董仲舒等的性三品論等:楊雄認為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明清之際王夫之的性日生日成論,認為人性絕非在初生之頃就定型,一成不易,而是隨著環境和教養的不同,性屢移而異未成可成,已成可革,認為人性是可以培養和不斷完善的;北宋的司馬光的人性的先天不等論,司馬光認為人生來在人性善惡上就先天不平等,無論聖人還是愚人善惡都是兼而有之,只是有些在善性上會佔優勢,有些人在惡性上會佔優勢。

在外國古代社會中還未有就人性善惡所進行的激烈的爭論過程。但西方某些基督教派認為人自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有罪,這種罪是無法消除的,而且是一代傳給一代,永無停止,這就是原罪。而原罪的由來是來自人類的祖先:亞當和夏娃。因為原罪,而產生了:貪婪,嫉妒,傲慢,仇恨等罪性。(例如:七罪宗)。再因為罪性,而產生了,殺盜假見證等,各種罪行。(例如:十條誡命)。印度教與佛教都有業報輪回轉世之說,認為人許多的幸福與苦難都是前世因果報應的結果。


人性本原的爭論

中國孔子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將人性分為天性與後天習得;北宋張載的性二元論,又把人性劃分為氣質之性與天命之性。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不存在先驗的人性和先驗的善惡之分,任何現實的人性都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在社會環境中,人的主客觀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人的社會實踐活動對人性的建構有決定意義。

在西方現代心理學界,有三種典型代表:佛洛德精神分析強調以人的本能解釋人的全部和行為 ,是一種本能決定論或遺傳決定論;行為主義走向另一極端,否則天生本能,主張人的一切行為、本性均由後天習得,是刺激-反應的聯結及其系統化,是一種反本能論或環境決定論;人本主義心理學既反對本能決定論又反對習得論,主張人性是似本能的,即人的欲望或基本需要在某種可以覺察的程度上是先天的,但與此有關的行為或能力、認識或感情不一定是先天的,可能是後天經過學習或引導而獲得或表現的。馬斯洛認為,人性是人的全部屬性的總括,似本能需要是人性的集中表現。

 

2018-05-04─採訪500人後的虐心真相:人最不能釋懷的,往往是這一點!

(1)

那天,一幫人聚會。席中有人問:你們這一輩子最後悔的是什麼?

居然沒人說遇渣男,也沒人說投錯胎,入錯行,擇錯業。大家說來說去,最終還是說到了自己。後悔自己什麼呢?

最後悔的,就是覺得自己選擇時不夠決絕,決定後不夠投入,投入後不夠篤定,篤定後不夠堅持。人生這樣短,一蹉跎就沒了。

甲乙丙丁,依然庸庸碌碌,窮忙而無所得。ABCD,依然泯然眾人矣。

比如一個一直渴望學編程的人,總是在夜深時想,明天我就去報名明天我就去買書明天我就去請教誰誰誰,但天亮以後,又若無其事地蹉跎下去了。

還比如一個人,默默喜歡著一個女孩,一直計畫表白,但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直到有一天,他收到女孩的結婚請柬。他如遭雷霹,愣在當地:要是有如果多好啊。

可惜,如果這種果實,只有行事果決的人,才會摘在手心。此後的一兩年裏,他都鬱鬱寡歡,不僅因為女神嫁為他人妻,也因為對自己無法饒恕。

(2)

美國有研究機構,採訪了多位臨終關懷醫生,收集500名故人的臨終遺言。

結果發現,人之將死,回憶一生時,往往最大的遺憾,不在於已完成之事做得如何,在於未完成的事一直沒嘗試。

大家遺憾於未追求的夢想,未去的遠方,未愛的人,未做的事。卻少有人遺憾追夢失敗了,去的遠方不過如此,愛人變老了,事情幹糟了。

在臨別之際,人們對於生命,往往有著相似的態度:做過了,無悔。沒做,才戳心。

恰如那句話所言:世界上最痛苦的,不是失敗,是我本可以

一個86歲離開人世的老人說,這一生,他兒女雙全,衣食無憂,但一直不快樂。因為,年輕時太懶,太恐懼,沒有孤注一擲地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後來在厭惡的工作裏浪費一生,真的不甘心。

醫生問他:如果可以,你現在想對20幾歲的自己說句什麼話呢?

他想了想,說:嘿,小子,你沒什麼可輸的,去做最想做的事,馬上,立刻,不要猶豫,否則你會後悔死的。

(3)

而日本一個綜藝節目裏,一個76歲的老人,向年輕時的自己喊話。

他說:嘿,秀夫,我是76歲的你。

他告訴自己:你未來會報考著名的東京都立和早稻田。我希望你好好學習!所以先告訴你結果,你複讀兩年,去了差一檔的中央大。

再後來,他談到了此生最大的遺憾。

你會遇見一個女孩。她叫小華,臉超級小,長得超可愛......”這個女孩,是他胸口的朱砂痣,也是一生的明月光。但他錯過了。

你一向沒有女生緣,所以懷疑自己能否配得上。所以一直猶豫要不要求婚。他沒有求婚。因為不自信,也因為拖延。他的猶疑,令他終生受苦。

兩年後,華醬就會因病去世。你會無比後悔,極度悲傷,一直都忘不掉。所以直到你76歲,依然獨身,未曾婚娶。是啊,秀夫已經76歲了,他一直耿耿於懷的,不是已做過,而是未完成。如果已行動,這種憾意,就不會令他終生難安。

(4)

我們都還來得及,不是嗎?還年輕,還不算老,離劃上句點,還有很長的時間。那為何不趁年華正好,將內心蠢蠢欲動的願望,一一付諸實踐?

如果有夢,那就去追。如果有愛,那就去做。如果有懸而未決的願望,那就去實現。

美國有一個街頭訪談。

記者採訪了一圈已入耄耋之年的老人:如果你將要離開,你會帶什麼去?

一個70多歲的老人說:我什麼也不帶。

記者以為,他是看透了生死,覺得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想到不是的。

老人說:我妻子50多歲離世,我一個人做完了我們一起約定的事。見到她之後,我可以告訴她,我沒爽約哦,我都做到了。所以說,我就是禮物,就像生命是我的禮物一樣。

聽得真是令人動容。如果我們都能這樣做,這一生,會圓滿得多吧。但很多人不是。大家懷疑著,猶豫著,一晃,人已中年,風口錯過,失去最佳時機,才捶胸頓足說:要是我當初......”

可是,每一個當下,都是未來的當初。每一個現在,都是你餘年裏的最佳起步機會。你是否真的會把握?是否真的會按命運的召喚去行走?這個追問,現在,就是現在,你應該好好問問你自己。

2016年,我曾面試過一個老師。

她說自己過得不好,想離開小地方。我聽了很觸動。總覺得看到了當初的自己。後來,我報銷了她的機票,也給予了很多機會。但她最終還是沒離開。

她在一次次的猶疑中,耗盡了時間,也耗盡了機會。現在她的境況毫無轉變,仍然活在當初的泥濘裏,與流言蜚語、勾心鬥角、雞毛蒜皮對抗。而當初還算有靈氣的她,也早已泯然眾人。

真的,人要是想做些什麼事,趕緊去做。晚了,又會生出枝節,橫七豎八,遮遮擋擋,就再也做不成了。張愛玲說:人是最靠不住的!

其實,天大地大,走到哪兒會沒飯吃?生活繁盛,誰會真正愁吃喝住行?但我們需要意義。需要生命價值與幸福感。所以,不要混。不要成為差不多先生。不要隨波逐流,得過且過。去做摯愛之事,並全身心地、一股腦兒地投入其中,獲得真正的寧靜與滿足。生命是一個禮物。我們都要好好對待它。

(5)

泰國有一個勵志短片。它講了一個肥胖的、醜陋的女孩,一直被人譏諷,甚至被欺侮與折磨。別人罵她是豬,是蠢貨,是垃圾。她憤怒,也委屈。有時也歇斯底里地大喊:為什麼?為什麼都欺負我?

真正的原因,就在她身上。可她一直不敢正視。

有一天,奶奶對她說:村子後方山丘上有個枯井,一直有一個傳說,只要將枯井放滿水,玉皇大帝就會出現,許你一個願望。女孩相信了。她提著龐大的木桶去打水。

第一次,依然有人嘲笑,甚至推搡。她被推倒在地。但是,怨言是無用的。她爬起來,繼續打水,繼續上山。一次又一次。

她摔倒了,累癱了,歇一會,依然咬牙前行。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冬去春來,水已經打了很多很多。終於有一天,清水漫過了枯井。她站在那裏,等著奇跡的出現。然而什麼也沒發生。

玉皇大帝你在哪呀?她憤怒地嘶吼。玉皇大帝沒有出現。但是,當她低頭,她在水面上看見了自己的身影。她忽然明白了:你就是自己的玉皇大帝。

只有你自己,可以改變自己!

如果你也是那個胖女孩,一直在否定之中生活,那麼,去提起你的生命之桶,打水,行走,攀登。一次又一次。終有一天,你在時間之井看見自己的倒影,也會豁然明白:世間沒有神靈,但我們,就是自己的救贖者。

中國古語中,有一句我非常喜歡的話: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堪折枝。

講的就是,少年郎啊,別留遺憾呐,時間不等人呐,要是折花太晚呐,啥也沒有了嘍......所以,去做吧,荒野寂寂,生命空白,期待你終於前往,建城池,築高塔,挖掘更多意義。

 

2017-12-08 7個揭露人性的經典心理學實驗,看出了一身冷!

從心理學專業領域的角度而言,實驗過程的科學與否、後續進展如何,都應該由專業人員進行評估和再研究,在此不作判斷。

(1) 煙霧房間實驗——危險來臨,你真的會作出反應嗎?

這是 1968 年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系 Bibb Latane  John M. Darley 的實驗。

在實驗中,被試們被要求坐在房間裏,過了一會兒,從房門的縫隙中緩緩滲入了煙霧。

在第一組實驗中,被試單獨坐在房間裏,發現有煙霧進來之後,大多數人很快就作出了反應,試圖開門查看或者是尋找工作人員。根據資料,75% 的被試作出了反應,平均反應時間為 2 分鐘。

然而,在第二組實驗中,每次房間內的人數為 8-10 人,其中包含了充當托兒的工作人員。當煙霧滲入房間之後,大家都看到了煙霧,但是大多數人看別人沒說什麼,自己也就不管了。偶爾有人向大家提出煙霧的問題,托兒會跟大家說沒事。於是,這次實驗的結果是:只有 10% 的人會堅持自己的看法開門查看或者是尋找工作人員,大部分人選擇了隨大流,繼續待在充滿了煙霧的房間裏。

這只是個實驗,假如真的是危險呢?

(2) 車禍記憶實驗——你的記憶真的可靠嗎?

1974 年,心理學家 Elizabeth Loftus John Palmer 進行了一次撞車實驗,看事件的結果是否會影響目擊者的記憶。

在這次實驗中,被試們首先看了一個車禍的視頻,想像自己是這場車禍的目擊者。之後,被試被分成了幾組。

研究者隨後問被試,撞車的時候車輛的行駛速度如何。但是,在不同的組裏,實驗者所用的動詞是不一樣的,分別是:這輛車擦上另一輛的時候,速度是多少?”“這輛車碰上另一輛的時候,速度是多少?”“這輛車撞上另一輛的時候,速度是多少?

結果是,撞上組回答出來的平均速度最高,碰上次之,而擦上組回答的平均速度最低。

儘管大家看的都是同一個視頻。

(3) 共識實驗——你覺得大家都一樣的時候,大家可能覺得你是智障呢?

這是 1977 年斯坦福社會心理研究中心的一次經典實驗。在實驗中,研究者在大學裏找學生,問他們是否願意穿上一家 Joe's 餐廳的廣告衫在學校裏走半個小時,並且讓他們估計一下除他以外會有多少人願意這樣做。

你們可能猜到結果啦,那些願意的人會認為大家也都像他一樣;而不願意的人,則認為大家也都會不願意的。

也就是說,無論我們的信仰、習慣、性格如何,我們可能更傾向於認為別人跟我們一樣,並且會跟我們做出一樣的決定。

說不定別人內心——

(4) 認知失調實驗——我才不會承認自己傻逼了

這是 1954 年心理學家 Leon Festinger 進行的一項實驗。

實驗中,被試需要做一些機械重複的無聊工作。這些工作是有償的:研究者付給一組被試 20 美元,另一組卻只給 1 美元。

之後,研究者請他們向新的一批被試介紹這份工作,並且告訴他們這個工作有沒有意思。

結果是,拿了 20 美元的被試更傾向於告訴後來的人,這工作確實非常無聊。而拿了 1 美元的人卻會自己加一套合理的解釋,告訴後來者這個工作還不錯。

這就像你花 20 塊買了一樣不好用的東西,你可能可以毫無壓力地跟別人吐槽這個東西真難用,便宜就是沒好貨。但是如果你花了 200 塊買的,你可能會不想承認我宛如一個智障,花了那麼多錢買到了這種東西,反而跟別人說你覺得還不錯。

(5) 善良的撒瑪利亞人實驗——說得好聽的人,也不一定真的會這麼做

在《新約聖經》的路加福音中,耶穌基督講過一個寓言:一個猶太人被強盜打劫,受了重傷,躺在路邊。有祭司和利未人路過但是完全不管。只有一個撒瑪利亞人路過的時候,不顧教派隔閡善意幫助了他。當時,猶太人很蔑視撒瑪利亞人,認為他們是混血的異族人。耶穌用這個寓言說明,鑒別人的標準是人心而不是人的身份。

1973 年普林斯頓大學的一項實驗就與這個有關。

研究者在普林斯頓神學院找了一群學生,讓他們各自去參加自己的會議。其中一組要去的是一個就業的會議,而另一組要去跟別人宣講這個善良的撒瑪利亞人的故事。

在他們去參加各自會議的路上,都有一個研究者扮演的、躺在路邊急需幫助的人。由於每個被試要到達會場的時間是不一樣的,也就是有人要趕緊趕路,有人稍微沒那麼急。

結果是,他們接下來要去講什麼話題根本不會影響到他們在路上是否會對別人伸出援助之手,只有匆忙的程度有影響。在時間最緊急的人中,只有 10% 停下來幫忙,而在相對最不趕時間的人中,有 65% 停下來幫忙。但是,要去討論就業的,和要去宣講善良的撒瑪利亞人故事的兩組並沒有什麼明顯的區別。

所以,你也許能知道說一套做一套的人都是為什麼了?

(6) 電擊實驗——權威面前,你真的能堅持自己的判斷力嗎?

這是 1961 年心理學家 Stanley Milgram 進行的一項實驗。

實驗中,被試需要扮演教師,對旁邊的學生進行教育,向他們提出問題。每當學生回答錯誤的時候,老師需要按下按鈕,對學生進行電擊。電擊的強度隨著次數而增加,也就是,答錯的問題越多,電擊就越強烈。

當然了,學生是研究者們的托兒,他們故意答錯問題,並且在老師按下電擊按鈕的時候裝出痛苦的樣子。

實驗中,許多老師逐漸於心不忍,在幾次電擊之後提出抗議,認為不應該再繼續下去。這時候,就會有強硬的工作人員逼迫他們繼續。在工作人員的強迫下,許多老師繼續電了下去。

最後的結果是,有 65% 學生受到了致命的電擊,其中最高的電壓為 450 伏。(中國家居用電是 220 伏交流電)很可怕了。

(7) “第三次浪潮實驗——法西斯其實從未遠去

2008 年德國出了一部電影叫《浪潮 DIe Welle》,就是以這次實驗為原型拍的。

電影很不錯,如果想看電影又不想被劇透的話,可以跳過最後一段直接去點贊留言區。

這是 1967 年美國加州一位高中歷史教師 Ron Jones 進行的實驗性社會運動。他在歷史課上跟同學們講德國納粹的歷史,發現學生們根本無法理解德國人為什麼會接受法西斯主義。於是 Jones 決定給學生們重新複現一個這樣的運動。

在五天的時間裏,他在課堂上進行了一系列強調紀律和團體的活動,再現了納粹的某些特徵。後來,學生們逐漸沉迷於這個活動,並且真的開始理解並企圖再現納粹活動。老師感覺到形勢逐漸要失控了,就讓學生們參加一個集會,並且告訴他們集會上會放第三次總統選舉的場景。

學生們到達後發現螢幕上播放的只是空白的畫面。這時候,Jones 出現,告訴他們這個運動的本質就是法西斯主義,並且重新向他們講解了納粹德國的所作所為。

人啊……

這條推送只是對這幾個經典心理學實驗的介紹,實驗都是有論文和資料基礎的,必定有其合理性。但是從心理學專業領域的角度而言,實驗過程的科學與否、後續進展如何,都應該由專業人員進行評估和再研究,在此不作判斷。

 

2018-02-26 ─ 人性的高貴,從何而來?

從心理學角度應該怎樣看待人性?

把人性和動物性進行對比研究,實際上還真有這麼一個學科,在心理學裏面,有動物比較心理學,其實也的確可以從動物身上看到人的一些特性,心理學研究不僅要研究人性,也要研究獸性,因為人類社會模型太複雜,變數太多,有時並不容易看清楚,所以我們先簡化,把一些變數先簡化掉,那麼動物就是個比較簡化的人性的一個模型,動物的社會組織比人的要簡單一些,動物在個體生活中的基本表現比人類要簡單很多,所以我們可以從動物身上去瞭解人的基本的一些本能屬性,從這個角度而言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僅僅是把人性就看作是獸性,人性就看作動物性,就太簡單了。

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後,當時誕生了一代導演就是張藝謀、陳凱歌這一代導演,他們當時拍攝了很多種著名的影片,像《老井》、《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等,類似這樣的電影作品,當時都得到了我們很多大眾對他的喜愛,在國際上也非常的享譽,還獲得了很多世界級的獎盃,於是很多人就說,他們反映的電影最大的特點,之所以讓老百姓覺得喜歡,也能夠在國際上獲獎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反映的人性。

電影僅反應人性的一部分,並不代表著人性僅僅如此。其實從這個角度而言是對的,哪里對?因為當時我們剛剛經歷了動亂,十年動亂之後,這時候人們特別渴望那種能夠反應真實人和人之間情感的東西,能夠反應真實人的一些基本本性的東西,而他們的恰好反應了這一切,所以從這個角度,我們認為她們電影反映的人性,但大家記住,她們電影反映的人性,實際上指的是他們反應的人性的一部分,並不代表著人性僅僅如此,如果認為人性就是去釋放自己的欲望,那就把人心看的太簡單了。

文藝復興的時代

那麼西方也經歷過文藝復興的時代,西方的文藝復興,當時那個時代出來之後,出現了很多繪畫,包括人體的繪畫,原因就是對當時的黑暗宗教的那個時代,中世紀對人性的那種壓抑,對人的欲望的那一種壓抑的一個反彈,像是一種報復性的反彈,所以他們也出現了很多,在恢復人性過程中的一些工作,而恢復人性的時候,最開始回復的往往是人對於人的基本的動物性,人的本能人的基本的屬性的一個承認,但是大家記住僅僅如此並不能代表這就是人性的全部。

我們經常說人是自私的沒錯,中國人但是也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那麼人性本惡還是人性本善,這個問題一直爭論不休到底誰說的對,這就是在討論人性。我想說的就是人性,有它與動物性不一樣的地方,人性有它的高貴之處,高貴之處在哪?

人的利己性

那就是人及會利己給,他又會利他,人不僅有基本的動物屬性,人還會有高級的信仰,人具有很好的移情能力,雖然現在的心理學實驗發現,靈長類動物也有移情能力,但是人的移情能力作用起來更複雜、更深刻、持續時間也會更長,就好比說,我們看到一張照片,一張非洲兒童在缺衣少吃饑餓的照片,我馬上就會生出怡情能力就會有憐憫。我們的這種人類的就同情憐憫,實際上比動物也來得更深刻。

人的內疚感

還有一點我們人有內疚感,內疚感代表什麼?代表著人們會去懺悔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深刻的類型和反思,這種內疚感有人也說,把它叫做一種我們對於人做的某些事情的害羞、羞恥的一種恥感能力。

這種恥感能力是指什麼意思?意思就是我們人能夠對自己,已經有的一些東西與他人之間進行一個,對比衡量,我們人會對自己的外貌、自己的長相、自己有沒有穿衣服會保留著羞恥的能力,而這點當然和動物不同,不過動的一些能力,在高級靈長類的動物裏面也被發現,比如說人們在猴子試驗發現,當我們給兩個猴子,如果持續的給一個猴子喂更好的食物,給另外猴子位普通的食物,那麼另外只猴子會把他的好食物分給其中另外一隻猴子的,這說明猴子有一定的,對於公平的一個概念和理念,他們可能有一定的感同身受的能力,但是雖然動物靈長類動物在某些方面和人類有一定的接近,但是人類仍然在這些情感上比其他的動物還是要更深刻的。

在我們人類裏面,我們經常說有種人格障礙叫做反社會人人格障礙,最大的特點就是恰好缺少內審能力缺少內疚感,正是因為他們缺少內疚感,所以他們後來變成了所為的殺人不眨眼,沒有感同身受的能力,在殘害對方的時候完全不會產生內心的那種波動,那麼這樣的人,我們說他的人格是變態的扭曲的,也是沒有我們社會的適應性的。這就是幾千年以來社會不斷的在塑造人的這種社會適應性。

除了這些以外人性的高貴之處,還有一點就是人有信仰,而且人有時候會用自己的信仰,回去抑制自己的基本的一些生理情感,這些都能夠看出人的高貴,所以人與動物相通,某些地方相識,但是並不完全相同,人性的有他的高於動物的地方,但是這並不代表著每個人天生就是如此,人性走向高貴是需要一個塑造過程的。

我們人類不斷的在用社會,人和人之間的情感紐帶,在塑造著每個人,把自己得人性走向更高貴的這麼一個過程,當然我們也的確承認有不少人的人心也許達不到這個程度,但是我們必須要讓自己不斷的朝那方向持續努力,去修煉自己,做一個人類的與生俱來的,以及社會塑造之後相結合的那種,高級的情感能力,如同動物一般,那麼人性的意義我們就喪失了。


人性,一般指人的性情,亦可泛指人類才有的特性;有別於其他生物之處。

人性,在用於指出人有或沒有時,有,則當作人的形容人另一種含義指的是作人應有的正面、積極的品性,比如慈愛、善良,包含所有正義性的人類價觀,以人本,也包括對「人」個體的尊重,無論國家功能機器還是社會資源對於「人」的不可駕性,不走極端路線,在英文中稱Humanity。通常所說的「人性」,也指同情心與同理心,是隸屬於人性這一定義中的分支。但人性中的不受歡迎的性質,應該也屬於人性的一部分卻多刻意被人略掉,這能看出普遍人的良好期望。

關於人性的問題,一直是學術上爭論不休的一個話題,目前沒有一個確切的結論。但是大部分人相信人性的存在,相信這是一種人類的特有標籤。區別於「人格」。

人性,作人類特性解釋者,很有可能需要一並究心和腦的功用,即思想和心態等範疇中的普遍存在,又歷久不衰的特質特性。

現代社會學家則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人類,所以只有一種人性。這是不同民族之間能交流、達成理解的前提。但根據對嬰兒反覆實驗,顯示人性是進化的結果,與生俱來的有:由於祖先生存的險惡環境衍生的對生存需要,對勝利的渴望,以及對與自己相似伴侶的渴望,對同類間自己地位的關心,由於始前人類的習慣和同理心對還有同類幫助的衝動。從人腦的結構來看這些都直接對前額葉造成影響,但可以被出生後的記憶和周圍事物所改變。 另有說;個別受後天影響的"人性"應分開稱作"個人人性",或這人或這群、族、片土地上的等等人的人性特質,以作有別於'人類人性'(方便哲學或人類學等課題上的究總稱人性human nature之用的解釋。


在中國文化中,對人的本性,大致有四種觀點:

(1)人性本善論,以儒家孟子代表。《三字經》開篇即「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2)人性本惡論,以儒家荀子代表,有「人之性惡,其善也」的論斷。

(3)人性無善無惡論,代表人物告子,他認人性無善無不善,「生之謂性」,「食色,性也」。

(4)人性善又惡,代表人物是西漢的揚雄,他認「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善人,修其惡則惡人」。

馬克思主義雖承認人性的存在,但否認存在普遍抽象的人性:只有從人的社會性和階級性出發,才能得出對人性的正確解釋,並由此斷言,在階級社會中沒有超階級的人性。所以無階級有一個人性,資階級有另一個人性。這兩種人性是不可調和的,只能通過爭解決。

(西方諺語):正因人性本惡,所以民主是必須的;正因人性向善,所以民主是可能的。

中共黨校刊物《學習時報》刊文《關於「黨性」與「人性」之辨》稱,中國共黨的「黨性」是人性的優化、升華和結晶。文章指出「黨性」與「人性」又有不同品質。共黨的黨性特質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引領、代表,社會先進者所執所遵,與人性屬不同層面之物。政黨是人組成的,黨性不可能超然於世、脫離人性。黨性植根於人性之壤,又是人性之優化、升華和結晶。

河南內縣人民法院的宣傳標語引發廣大的爭議,標語稱「論黨性不論人性,論規矩不論初犯,論主觀不論客觀,論業績不論原由」。該院院長成延洲回應稱,人性包含許多醜惡的東西,如「好色、貪婪、淫蕩」等,「而黨性卻是人性中光輝一面的結晶體」,所以「當黨性和人性重合時,論黨性又論人性;當黨性和人性並列時,先論黨性後論人性;當黨性和人性衝突時,我們堅決只論黨性不論人性」。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