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7-13 12:25:45| 人氣2,57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春秋戰國,老子、孔子、孟子、墨子】

推薦 9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春秋戰國,老子、孔子、孟子、墨子】 

老子,(約西元前571-471年),姓李名耳,字聃,華夏族,楚國苦縣厲區仁裏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也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提出的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而治。被後世稱始祖

老子創有樸素的辨證法。名句: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這部流傳兩千多年的《道德經》是跨時代的作品,在不同的時代,這部作品會被解釋出不同的含義。據統計,道德經是僅次於基督《聖經》被翻譯語言最多的一部作品。

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于生命上主張自然,講究致虛極,守靜篤、不與人爭的修持。老子在政治上主張的無而治,老子有一段話常被視政者的箴言: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漢書藝文志》謂: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曆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西漢史學家司馬談《論六家要旨》謂: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其術以虛無本,以因循用。無成,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物先,不物後,故能萬物主。

《莊子》文中有提到老聃,如內篇、充符篇及外雜篇。《荀子》天論編中也有接觸老子的思想,老子有見於詘,無見於信。呂不韋的呂氏春秋中也提到老耽貴柔

據舊《沙河縣誌》、《順德府志》和廣陽山古碑記載,以及中國老子究會專家經過多次的實地考察、論證,認定廣陽山就是老子昔年講學、隱居修行的處所,並且邢臺沙河市是老子在中國開壇講經的第一道場。

一說老子並沒有去世,而是到了西域,並對西域人實行化,這就是所謂的老子化胡。老子化胡說源出東漢,最早,佛教為了傳入中國,附會道,自稱老子化胡,自稱佛教為浮屠道,後來,佛得勢,又否認老子化胡,並貶斥道教為外道

漢桓帝延熹九年(166年)襄楷所上奏章中有或言老子入夷狄浮屠的說法。

《三國志·魏書》:浮屠所載,與中國老子經相出入,蓋以老子西出關,過西域,至天竺胡,及浮屠弟子合二十有九。西晉天師道祭酒王浮撰寫《老子化胡經》,稱老子尹喜西入天竺,化佛陀,立浮屠。書成之後,被佛徒指為偽經,雙方爭論持續近千年。直至元代舊事重提,朝廷行辯論,結果,在當時道失勢,包括《老子化胡經》等經書被焚禁止流傳。今各種《老子化胡經》俱無完帙,《太上靈寶老子化胡妙經》今有敦煌抄本S.2081存世,10卷本《老子化胡經》敦煌抄本中存有其中4卷:卷1、卷2、卷8、卷10

老子末年于狄道府(今甘肅臨洮)逝世。《莊子》文中載有老聃死,秦失(佚)吊之,三號而出,是老子老死於秦國的證據。《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對老子的事蹟已不能確定,將李耳、老萊子與太史儋並列,稱老子一百六十餘歲或二百餘歲。

《德道經》,又被人們廣泛稱《道德經》、《老子》。書名是後來的稱謂,最初這本書稱《老子》而無《道德經》之名,或可能始於韓非子解老兩篇更前之先。全書形成于東周末期至春秋戰國時期,分上下兩篇,原文順序上篇《德經》,下篇《道經》,篇文不分章,相傳是老子留下約五千言的著作。近幾年考古工作後,與原通傳於世的西漢河上公本作比對,人們發現一些重要內容有明顯差別,因而有一種觀點認西漢初年這本書還沒有統一得到定本,帝王和儒家鞏固自身華夏正統地位,而故意密謀改此書。

《道德經》虛用第五:天地不仁,以萬物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芻狗。《說文》:芻,刈艸也。象包束艸之形。段注:謂可飼牛馬者。把草包成束,用以牛馬。此段《道德經》爭議最大之處,注解者多加以美化:……意謂對待萬物,可貴可賤亦無貴無賤,……等等。

《道德經》論述了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闡述自然無的思想,其中包含了不少對立轉化的樸素辯證觀點。在形式上,此書是語錄體韻文,語言精練,多排比對偶之句。修辭凝練,音節鏗鏘,理雖玄遠,文實多姿。其修辭比況,多以政治旨歸,被後世文士取法,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作品,又是早期中國哲學史上非常罕見的一部關於宇宙本體論的思辯書卷,被尊內聖外王的必學之書,以及萬經之王

十九世紀初,歐洲就開始了對《道德經》的究,到二十世紀的四五十年代,歐洲共有60多種《道德經》譯文。20世紀80年代,據聯合國科文組織統計,這本書的外文譯本已有近1000多種,涉及30多種語言,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佈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經》有三種版本比較主要:

第一種現行所見的最早文本是199310月在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的那804枚戰國竹簡。

第二種版本是197312月在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帛書甲、乙本,其中有字簡730枚,共計13000多個漢字,了避諱等諸多原因,帛書的內容有所改動,全冊的字體分隸書、篆體兩種不同的書法,其中前兩種是道家學派的著作,其餘多儒家學派的著作。

第三種是通傳的漢代河上公本《老子章句》和曹魏王弼本,全書共有81章,前三十七章《道經》,後四十二章《德經》。

據統計,代之前,《道德經》版本有103種之多,都是從漢以來經每個朝代的文人墨客撰寫流傳而來。古書在上千年的傳抄、刻印過程中難免出現錯誤,因此,在不斷地出現校訂本,迄今止,校訂本共三千多種。目前,學術界較重視的版本,是王弼的版本,和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兩個抄本,稱帛書甲本、乙本。帛書道德經,早王弼本400餘年,近些年許多學者推崇帛書,但甲本缺字1400,乙本缺字600

千百年來,《道德經》作注疏者不計其數。元代正一天師張與材曾說:《道德經》八十一章,注本三千餘家。據學者調,流傳至今的《道德經》注本約有一千餘種。

可以上溯到原始社會中國人祭天的活動,後來逐漸生了方仙道、黃老道等思想,於是,老子就被人們尊道祖。所以,道門徒認:老子是太神之下。又稱老子太上混元老君、梵形神寶玄降生道德天尊,通稱太上老君,簡稱老君。又稱道德天尊混元老君等。尤其是在商以前,認老君即分身下降,隨世立,事竟則隱,故在世未有誕生之跡。至商十八世王陽甲踐祚之十七年,公神化氣,老君自太境分神化,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又稱玄妙玉女)腹中,于武丁九年二月十八日降生,所以每年的農曆二月十五,重大節日,乃道祖太上老君聖誕。道德天尊,乃道天神,傳說中的道教教主。這是最早關於老君誕生之跡的紀傳。周昭王二十三年老君西過函谷關,度關令尹喜,授以道德五千言,此後被道開山祖師。從《列仙傳》開始,把老子列神仙,還說老子重視房中術。

東漢明帝、章帝之際(公元 5888 年),益州太守成都人王阜撰《老子聖母碑》,將老子神化先天地之神物,把老子和道合而一,視老子化生天地的神靈。成了道創世說的雛形。而在漢桓帝時,漢桓帝更是親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仙道之祖。謀塑造的便利,工匠們在那時候就開始把老子肖像由拂塵轉變成手執蒲扇,並傳說老子居住大羅天上太仙境,其道尊稱名稱道德天尊,俗曰太上老君,也是道最高尊神三道祖之一。 至魏晉南北朝,太上老君之名益顯。

漢順帝時(西元 126144 年)張陵在巴蜀鶴鳴山創立五斗米道,即奉老子為教主。據傳張陵(另一說認該書作者是張陵之孫張魯)在傳佈道時作的《老子想爾注》稱:一者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間,但往來人身中耳……一散形氣,聚形太上老君,常治昆侖,或言虛無,或言自然,或言無名,皆同一耳。首次在道書中出現了太上老君的名號。

東晉葛洪的《神仙傳》彙集群書所見之老子傳記,或稱老子先天地生,或稱其母懷孕七十二年生,生而白髮,故稱老子。亦有稱其母于李樹下生,生而能言,指樹而姓,把先天神降格後天神。然而據東漢延熹八年陳相邊韶的《老子銘》,老子離合於混沌之氣,與三光終始道成化身,蟬蛻度世

北周武帝建德三年五月初斷佛、道兩,經像悉,罷沙門、道士,並令還民。據道書稱,當時太上老君曾遣使顯靈。時過一月,武帝即又下詔曰:至道弘深,混成無際,體包空有,理極幽玄……今可立通道觀於都城……並宜弘闡,一以貫之。

以後神名逐漸流變發展,至唐代才成定說。唐武宗時,道依據先前的神話,將老子定是三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個化身。之第三位,三清為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

《道藏·太平部·三洞珠囊》卷七引《老君聖跡》云:此即玉境,元始天尊位,在三十五天之上也。此即上境,太上大道君(靈寶天尊)位,在三十四天之上也。太境太極目,即太上老君〔道德天尊〕位,在三十三之上也。於是遂成的最高神。唐代皇室,以老子李耳同姓,崇奉太上老君,累加尊號。唐高宗尊太上老君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三上尊號,稱大聖祖高上大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立道教為。太上老君不僅被奉李唐王朝的始祖,幫助唐高祖李淵平定天下,據稱當武則天奪李唐王朝後,又顯靈降世,謂武后不可革命不得輒立異姓……武后亦終懼此言,不敢立武三思

到宋代宗于大中祥符六年(1013 年)加號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是歷代帝王對太上老君的最後一次加封。明朝成祖朱棣崇老子其化身武大帝大修武當,有北修故宮,南修武當之稱



孔子,(西元前551-479年),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巴邑(今河南商丘市巴邑縣)。他的祖先和墨子一樣,都是商湯後裔,是歷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大育家,政治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受業於老子,完整的構建了德道思想體系,主張仁禮,體現了人道精神,最高理想是大同。並且堅持克己復禮。被後人稱孔聖人天縱之聖 

孔丘(約西551年-約西479年),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後代敬稱孔子或孔夫子。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西周社會以血緣氏族(民族)基礎的政治制度崩潰瓦解,而基於文化認同的華夏天下觀開始成形。一些人開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問題,原先由貴族所壟斷的文化育也正逐漸流入民間。孔子正是這時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之一,遂開戰國諸子百家之先河。《易傳》、《春秋》、《孝經》、《論語》是瞭解其本人思想的主要著作。

孔子開創了易學,並由他率先提出了性善論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作仁學的哲學基礎,他辯論仁義,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曰仁曰義,又論及六畫,六位而成章(彰)

的人生哲學

孔子會針對不同的弟子與不同的時機來講述,因材施。大致來說,孔子的就是曾子所說的忠恕二字而已。孔子又說:剛毅、木訥,近仁巧言令色,鮮矣仁在告訴我們仁道就是誠踏實,切忌浮誇不實而違逆正道。

子貢有一次問孔子: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孔子說: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孔子告訴子貢行仁不必好高騖遠,從自身做起,再推己及人。

顓孫師志向太高,孔子認他的個性可能流於偏激,所以孔子告訴顓孫師行仁的方法有五道: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孔子告訴顓孫師行仁要從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著手。對於自己的修養要嚴謹,對待別人則是恭敬寬容,又能厚待別人,如此才是行仁的方法。

淵是孔門弟子中的模範生,孔子曾稱讚他其心三月不違仁。孔子只希望他能用來進一步約束自己就可以了。《論語·淵》一章: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冉雍品德優良,又有政治才幹,曾任季氏宰。當他問仁時,孔子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孔子的回答比較偏向政治層面。孔子告訴冉雍行仁的方法就是待人恭敬,使民寬愛,如此一來,大眾對都沒有怨恨,就是行仁政。

司馬牛言多而躁。當他問起孔子什是仁,孔子告訴他仁者其言也,揭示言的重要。

當子貢問仁時,孔子用比的手法來告訴他以友輔仁的重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孔子又諄諄告誡我們:當仁,不讓于師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以及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沛必於是

部分思想的弊端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禮,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是這種,是有等級的。禮指的是周禮,這種禮是分天子、公、侯、伯、子、男等不同等級的人使用的物品,行禮,音樂皆有各自使用的方法不能逾越。

孔子認貴賤有序,親疏有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關係是恒定的,不可打破。

的社會秩序

禮,就是節制,宋明儒者也解作。《司馬遷·太史公自序》有: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我們來看孔子對於禮的闡釋:

《論語·泰伯》:子曰:恭而無禮則勞,而無禮則,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禮,也是,而且在上位者必須作人民的表率。所以孔子接著說:

君子篤于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

禮,不是浪費鋪張,而是情流露;寧願節儉簡陋,也不奢侈浮誇。

《論語·八佾》: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戚。’”

《論語·陽貨》:子曰:禮云禮,玉帛乎哉?樂,鐘鼓乎哉?’”

禮,是對天地萬物的尊重。借由對禮法的好問,來表達自己對於天地的敬意。

《論語·八佾》: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君子與小人

君子與小人雖然是以身地位區分開來的,但孔子不認這是唯一的差別,更重要的在於修養和境界。對此孔子有很多說明,如他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不偏不倚,無過不及,是修養的最高境界,同時也是方法,有著富而精微的內涵,並提出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的說法,表示端正服飾是君子的重要大事。近百年來,不少人反感於中庸,大是將誤解同流合、媚世自是、毫無原則的君子行徑,其實這樣的願也正是孔子所深惡痛的,他說:願,德之賊也。他認,如果不能達到中庸,狂狷是次好的境界,畢竟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

孔子又說:

君子于義,小人於利。

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君子道者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君子不以言人,不以人廢言。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政之道

正名是孔子最重要的政治主張。可以從下面這個故事來徹底瞭解孔子正名的涵義:

當孔子三度至衛時,衛國發生了一件大事。原來先前衛靈公寵愛夫人南子,想要把公位傳給南子的庶子。於是,嫡長子蒯聵便企圖暗殺南子以保公位。不幸謀殺計畫未成,而衛靈公得知此一消息之後勃然大怒,欲弑子蒯聵。蒯聵逃亡至晉,衛靈公便與晉國宣戰。就在衛靈公想要請孔子有關兵陣之事時,孔子說:“俎豆之事,則嘗學之。軍旅之事,未之學也。隔天孔子便感慨萬千地離開衛國。現在靈公過世,蒯聵又不在國內,蒯聵子輒便繼承公位,是衛出公。但是,就在此時,蒯聵亦在晉軍護送下回到衛國,父子便了爭奪公位而反目成仇。孔子看在眼裏十分傷心。有一天,子路問孔子:衛君待子而政,子將奚先?”孔子便對子路不厭其煩地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由上述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瞭解,正名的目的在於維繫一個秩序良好的社會,使人們有一定的規範遵循,而不致生活在一種不可預期的狀態之中。很多人認孔子希望能恢復西周的禮樂,也有一些人認他只是以復古的名義鼓吹一種新的世界秩序。

立信,對於孔子而言,不僅是個人的美德,而且是一個基本的政治原則。子貢請教為政的要點,孔子說: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點,他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德治,孔子認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孔子曾任掌刑罰的大司寇,他會不知道嚴刑峻罰立竿見影的效果呢?但是,孔子深深感受到民免而無恥的社會隱憂,所以才提倡用道德倫理來化人民,徹底洗滌人心,激發人的善性,才是經世濟民的正途!

育理念與學實況

孔子學的項目有四:文、行、忠、信。文,指詩書禮樂等古代文獻;行,是德行;忠,意指盡心盡力;信,即誠實無欺。孔子對於古代文獻十分重視,尤其是詩、禮、樂。他認這三項學問對於人的性情養成非常重要。《論語·泰伯》:子曰: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詩,可以使人興起好善惡惡之心;禮,使人進退得宜,進而可以立身於世;樂,可以使人養成完美的人格。順道一提,孔子曾經這樣稱讚詩經: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學不厭、不倦,使孔子成中國的大成至聖先師。他主張無類,學生多至三千人,從《論語》書上看來,他導學生的只是人生日常所必經問題的解答,以及人與人相處所必備條件的闡明。其道合理而平凡,易知易行;然而用之於身則身修,用之於家則家齊,用之于國則國治,用之於天下則天下平。



孟子,(約西元前372-289年)名軻,字子輿,華夏族,鄒人(今山東鄒城),是孔子的孫子的弟子,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和孔子並稱孔孟。他主張仁政,提出民貴君輕學說。並且反對楊朱,墨翟。
 

孟子(西372年-西289年)名軻,思想主要分政治哲學,即仁愛,以及人生哲學,即性善。

先秦儒家對於人性善惡問題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在中國人性論史上,第一個提出性善論的是孟子。他認,人性是善的,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孟子認,人生來都有最基本的共同的天賦本性,這就是性善不忍人之心,或者說對別人的憐憫之心、同情心。他例說,人突然看到小孩要掉到井裏去(“乍見孺子將入于井”),都會有驚懼和同情的心理。這種同情心,並不是了討好這小孩子的父母,也不是要在親朋友中獲得好名聲,也不是厭惡見死不救的名聲,而完全是從人天生的本性中發出來的,這就是不忍人之心

不忍人之心也叫惻隱之心。此外還有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這四種心也叫四端四德,就是孟子論述人性本善的根據。孟子認,人與禽獸的差別很微小,僅僅在於人有這些。如果沒有這些,就不能算作是人。在他看來,如果人而不善,那不是本性的問題,而是由於捨棄了本性,沒有很好地保持住不能說他本來就沒有這些的本性。因此,人如果有了不善的思想和行,就應閉門思過,檢自己是否放棄了那些天賦的,努力把這些找回來,以恢復人的本性。這就是孟子所說的求其放心,後世稱複性。如果反省自己,一切都合乎天賦的道德觀念,那就是最大的快樂,這就是孟子所說的反身而誠,樂莫大焉

孟子的性善論對傳統思想影響很大,宋代以後流傳的《三字經》第一句話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善論也成後來儒家的正統觀念。

在先秦儒家中,有一派反對孟子的性善論,而主張性惡論。這一派的代表就是荀子。荀子提出人之性惡,其善者的著名論點。他認,人生來的本性是:餓了就想吃飽,冷了就想穿暖,累了就想休息,這是人之本性的實表露。在他看來,好利疾惡好聲色等,都是人的自然情欲,也是人的性惡的表現。而善的道德意識是後天人加工的結果。這種後天人的加工就叫

荀子針對孟子的性善論,第一次運用的範疇來說明人的自然本性和社會道德的關係,反對把人的自然屬性道德化,調之分,認人的自然本性是基於生理機能而生的物質生活的欲求,而社會道德規範是對這種欲求的限制和調節,二者是對立的。同時,二者又是統一的,無性,則之無所加;無,則性不能自美。性合,然後聖人之名一。意思是說,沒有自然本性,就用不會有社會道德的人加工;沒有人加工,人性就不能由惡變善。聖人的作用就在於把很好的結合起來、統一起來。

荀子較全面的論述了的對立統一關係,並著重調對人性的改造,提出了化性起塗之人可以等觀點,認人都有改變本性,成聖人的可能。荀子性惡論的觀點對法家影響甚大,但始終未能成儒家的正統觀念。傅斯年認荀子的說法與孔子相近,反而孔子與孟子對性的看法迥不相同,而這點差異宋儒明知之,而非宋儒所敢明言也

貴,社稷次之,君輕。意思是說,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後。孟子認君主應以愛護人民先,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這就是孟子的民本思想(部分人以孟子是民主的先驅)。孟子贊同若君主無道,人民有權推翻政權。孟子認取得政權要有愛民之心,還要有合法的手段。而且政權還要有取決於民意,若上位者的德行和政不百姓所接受,那上位者就要喪失繼續執政的資格了。孟子並引用書太誓篇的: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告誡人君重視民心。正因此原因,《漢書》藝文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子書,沒有得到應有的地位。

到五代十國的後蜀時,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到南宋的孝宗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並成十三經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傳說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滿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劉三吾等人刪節《孟子》中的有關內容。如《盡心篇》,刪貴,社稷次之,君輕。十字。又《盡心篇》,刪吾今而後知殺人親之重也:殺人之父,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兄,人亦殺其兄。然則非自殺之也,一間耳。七句。又《離婁篇》,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六句。

孟子主張君主行仁政,承接性善論,孟子認人有不忍人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君主只要將自己的仁德推廣,所謂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愛護自己的家人,到愛護國民,就是仁政。

推行仁政的具體措施是行王道,要使人民富足,百姓安樂,即保民而王,人民自然擁戴君主,國家自然富安定。

關於孟子究竟是主張王道還是德道學術界意見不一。王道思想應該是內聖外王思想的簡稱,而內聖外王思想出於道家《莊子·天下》篇。從馬王堆帛書和郭店簡思孟學派代表作《五行》看,孟子主張的是善道和德道。《五行》講:仁義禮智四行全,善道也;仁義禮智聖五行全,德道也。善道,人道也;德道,天道也。《童子問易》總結由《易經》而來的德道說:所謂德道,就是博愛、厚生,公平、正義,誠實、守信、文明、和諧,革故、鼎新,民主、法治之德性與德行。

《孟子》文氣雄健,氣勢磅,詞鋒犀利,如決江河而下,浩浩蕩蕩,筆鋒所至,萬物披靡。感情洋溢,愛恨分明,波瀾曲折壯闊,詞采華瞻,有時寬厚弘博,有時輕鬆幽默,明白曉暢,明朗簡潔,流暢疏蕩,極少生僻字詞。

《孟子》長於辯論;邏輯嚴密,善用問答方式的表現方法,逐步深入問題,層次晰,一問一答穿變化,製造氣勢,分層次,突出主題。辯論方法靈活多樣,或開門見山,單刀直入,或虛實莫測,欲擒先縱,處處顯出機敏和智慧;尤善設機巧,引人入彀,不憚反復,說理詳盡。

《孟子》善用比和寓言,使抽象的道理具體化,如挾泰山以超北海椽木求魚五十步笑百步例取譬時,又富於幽默,如牽牛過堂、齊人妻妾諸段。《孟子》修辭技巧甚高,善用反問句、對比、排偶句,又善用虛字和語氣詞。



墨子,本名墨翟,生卒年不詳,相傳是魯國人,長期在宋國居住,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
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和社會活動家。自立門戶,創立了墨家學說,並提出兼愛非攻節用節葬非樂非命尊天事鬼的思想主張。 

墨子生卒年不詳,約西479西381年以內。墨子主張儉節用,及兼愛非攻。墨子特別著重,尤其是國家百姓人民之利,是評估一切價的標準,合乎國家百姓人民之利的,才有價;國家百姓人民之利,即是人民的富庶,凡能使人民富庶的事物,都是有用。其主張與效益主義相近。對百姓沒有直接用處或有害的事物都要將其節約,反對奢侈,主張節葬短喪,反對音樂;國家人民的最大問題,是國家人民的互相爭,而互相爭的起因,在於人民的互不相愛。墨子因而提出兼愛之說,兼愛能利人利己,了阻止爭,墨子提出非攻,反對戰爭,更付諸行動,究防禦戰術,曾與魯班于攻防戰中較量。人沒有相愛的本能,了促使人民兼愛,墨子提出種種的制裁,主張有上帝在上,賞賜兼愛者與懲罰不兼愛的人,鬼神同樣賞善罰惡,人亦須自求多福,不應垂手而祈求神靈保祐。賞罰都是個人自招的,並非命定。

墨子也著重政治的制裁,要使世界和平,人民安樂,不但需要有一上帝在天上,亦需要有一上帝於人間。應以天子的號令是非的對標準,除此之外不應再有其他標準,在下者一律服從,而天子又以兼相愛交相利令,那天下人都會兼相愛交相利。天子代天發號施令,人民只可服從天子,天子可說兼君主與皇于一身。

《墨子.魯問》:凡入國,必擇務而從事焉。國家昏亂,則語之賢、同;國家貧,則語之節葬、節用;國家熹音湛湎,則語之非樂、非命;國家淫僻無禮,則語之尊天、事鬼;國家務奪侵,則語之兼愛、非攻,故曰:擇務而從事焉。

同:推賢人統治,由賢明的統治者來統一法的標準(法度)。

賢:尊重人才,把人才問題看成是國家政治中的頭等大事,主張賢者在位,能者稱職。

節葬:厚葬久喪會使國家貧窮、人民寡少、政治混亂,必須加以廢止。

節用:提倡極其刻苦樸素的生活,是極端救世的苦行學派,調要做到不增加費用又要有利於人民。

非樂:從社會功利的角度出發,認貴族所採用的禮樂制度,皆屬浪費而不實用,除加重人民負擔,也會影響國家經濟。

非命:不承認有命定的存在,認人力定可勝過命運。如果人們相信命運,則只會使人們聽從命運的安排,進而懈志懶惰、喪失進取之心。

天志:認天是有人格、有意志的,扮演主宰人倫秩序、施予賞善罰惡的能力與角色。

明鬼:認鬼神是存在的,並操有賞善罰惡之權。如果人們深信鬼神的存在,並相信鬼神對人的賞罰,便可以改善人的行

兼愛:認天下之所以亂,是因人們之間缺乏無分別的愛,只要人們平等互愛、視人如己,就不會有不孝慈、盜賊、侵奪之事。

非攻:主張兼愛天下,放棄戰爭,以攻伐是不義且不利的事。

墨子建立中國古代第一個邏輯學體系——墨家邏輯,主要以三物論代表,三物分別故、理、類。

墨子還是一個傑出的科學家,在力學、幾何學、代數學、光學等方面,都有重大貢獻,是當代諸子所望塵莫及。墨子在《墨經》精到地闡述了經典力學中力的念和力矩原理,提出的定義。關於杠杆原理,亦提出了(力)、稱頭(重臂)、稱尾(力臂)等念。《墨經》中提出了念,大致相當於近代幾何學上的點、線、面、體。墨子和他的學生做了世界上最早的針孔成像實驗,在當時就知道了光的直線傳播。他也提出了粒子論的雛形,關於的論述,指出是不佔有空間的,是物體不可再細分的最小單元。

墨子的科學成就被中外眾多學者稱讚。蔡元培認先秦唯墨子頗治科學向墨子在光學領域的突出成就致敬,中國將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命名墨子號

 

春秋戰國,叫百家爭鳴時代,諸子百家時代?

那個時候周天子的力量越來越弱,各個各諸侯國的力量越來越,所以周天子難以實現大一統的時候,各個地方的思想不斷的出現,而這些思想要被各個諸侯國所利用,我有一個先進思想過來,可能我這國力就盛,所以我們看《月傳》裏秦國有個四方館,四方館裏邊趙國的、燕國、魏國的都來,在這兒自由辯論,是法家、墨家、儒家、道家、陰陽家、縱橫家、名家隨便在這兒辯論,所以那個時代是個人類最璀璨的文化時代。

而且跟春秋戰國類似的,發現這個規律,西元前三世紀、四世紀、五世紀那時候,不光是東方,西方同步,這一點國外的學者究發現,這是非常奇妙的現象,時間節點在西元前五世紀到三世紀,空間節點在北緯25度到35度之間,東西方同時出現了一個文化璀璨的時期,這個時期誕生的思想直接影響到我們今天,我們今天好多思想源流根都在那兒。

像同時,這邊中國諸子百家,老子、墨子、孔子、韓非子,這裏有法家、有儒家、有道家、有墨家,那同步在印度出現了釋迦牟尼,喬達摩·悉達多,菩提樹底下七七四十九天,後來死之前,莫克耶·阿諾陀傳大乘佛、小乘佛,最後到中國,這又是一個源流,再往中東地區,當時的猶太,伊斯蘭是後來的,那個時期只有伊斯蘭是後來的一種大的文明,前面猶太、基督也大致都在那個時期出現了思想的萌芽,後來到西元0年的時候耶再往西方,再往西走,古希臘時期,是亞里斯多德,伯拉圖這些人都在那個時期出現了,就東西方同時出現了這璀璨的文化,這不是偶然的,是人類推進到那一步的時候,已經生上基本上完成了自己自給自足,手工業、農業、畜牧業已經實現了分離。

在這時候人類需要在思想上做一次非常大的整合,來確定我們要到哪裡去的問題。因原先那會只能是殺我,我殺,互相之間搶奪資源,好,這種力量均衡之後,人們發現這種爭殺搶奪只能是一種內耗,我們要需要通過爭殺搶奪來獲得一個統一,要索性大家和平的和平共事,像佛不走上殺路修來世就是一種和平。像兵家文化我把征服了之後,像秦始皇,法家文化大一統,這也是一種實現最小的消耗資源,達成最大的效益的一種方式,所以人類在那時候進入了一個思考的時期,所以他的東西到現在還影響我們,所以民國時期所謂再璀璨,有人說民國范兒,怎麼著,那只是對眼下這世界不滿造成的,要講文明璀璨程度,民國和春秋戰國比,螢火熾於日月,那差的太遠了。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