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的修行】--中 *釋濟群*法師
五、菩提心與出離心
學佛因緣各異,所求各異,但正確發心唯有出離心和菩提心兩種。聲聞行者發出離心成就解脫,大乘行者發菩提心成就佛果,此外皆非正途。那麼,兩種發心是否具有內在聯繫?或者說,大乘行者是否也需要發出離心?
1.解脫為本,出離心為先
在《道次第》中,宗喀巴大師將大乘佛法的綱領總結為三主要道,即出離心、菩提心、空性見。明確指出:出離心為菩提心生起的前提。論雲:
夫以惑業所制,流轉世間,為眾苦所逼者,自利猶且未能,況雲利他者哉。此乃一切衰損之門,菩薩較諸小乘尤應厭離而滅除之。
如果自身不具備出離、解脫的能力,惑業未除,自利尚且不能,怎麼可能利益他人,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呢?所以菩薩同樣需要生起出離心,而且要比聲聞更強烈。沒有真切意識到輪回之苦,沒有迫切的出離願望,所謂的菩提心終究會流於口號,發得膚淺而不真切。如果我們自身尚且耽于現狀而無心出離,卻要發願帶領一切眾生走向解脫,難道不是一句自欺欺人的空話嗎?
論中,宗大師接著告訴我們:若於生死,意求出離已,見諸有情是自親眷,為利彼等而發菩提心者。
只有在希求個人解脫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希望帶領眾生共同出離。解脫是佛法的根本之道,可以說,學佛就是為了尋求解脫,修行就是為了實踐解脫。因而,出離心是一切修行的共同基礎。但對菩薩道行者來說,僅僅個人解脫還不夠,還要推己及人,看到眾生在輪回中飽受苦難,而將這份出離心延伸到一切眾生,幫助他們共同解脫。從這個意義上說,菩提心正是出離心的延伸和圓滿。換言之,兩條道路的起點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終點。
怎樣才能帶領眾生走向解脫?顯然,僅有一腔熱情是不夠的。嚴格地說,必須具備解脫的經驗和能力。最起碼,也應了知解脫原理。否則,何以為眾生嚮導?如果自己尚且是不辨東西的盲人,卻要引領大眾走上一條佈滿荊棘、岔路、障礙的陌生山道,不過是匹夫之勇,是于人於己皆無利益的愚癡行為,決非佛陀所提倡。所以,在修習菩提心之前,首先要發起出離心,修習解脫行。
所謂出離,就是願離娑婆。它的心行標準,是對輪回的盛事不再有任何期盼,任何留戀。但在今天這個物質空前豐富的社會,人們已經製造太多麻醉身心的誘惑,使心耽於其中,難以自拔。所以,現代人雖然覺得很累,在壓力中不堪重負,但多半不會覺得太苦。因為隨時都有新的刺激來轉移痛苦,隨時都有物欲帶來短暫滿足淡化痛苦,使我們在貌似快樂的幻影中疲於奔命,在種種物欲的刺激下日漸麻木。其結果,就是逐步喪失對痛苦的感受能力。
或許有人會覺得:我們為什麼要去“自討苦吃”?為什麼要去感受那些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痛苦?須知,這種感受正是生命的保護機制。就像我們需要定時體檢,才能及早發現疾病,把握治療時機。同樣,唯有保持對痛苦的省察,才能找到痛苦之源,及時進行對治。否則,到病入膏肓時,一切都為時晚矣。
怎樣才能使我們從麻木中蘇醒?這就需要時時念死無常,念輪回苦。因為死亡是生命無法回避的結局,而輪回則是凡夫無法脫離的軌道。正視這一現實,我們才會知道,什麼才是對生命真正有價值的,什麼才是人生的當務之急。
【念死無常】
人們往往下意識地回避死亡,不願想起,更不願提起,似乎這樣就能把死亡拋在腦後。事實上,我們逃得了嗎?那個與生俱來的死亡,究竟在哪里等著我們?在《道次第》中,為我們提供了三個思考的角度。
第一,思維死王必來,任何法不能解決。
從古至今,不論國王還是乞丐,也不論強者還是弱者,誰能逃脫這一結局?不必說過去的人,就是眼前這些鮮活的生命,這些會說會動、似乎有著無限能量的生命,不需要百年,也會到其他世界報到。在此期間,壽量無增而日減。如果把出生比做人生的起點,從來到世界的刹那起,我們時刻都在走向死亡這個終點。每度過一天,每增加一歲,都是在向終點靠近。換言之,剩餘時間也在隨之減少,正如《法句經》所說的那樣:“是日已過,命則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第二,思維死期無定。
當我們健康活著的時候,總以為生命會很強健,很長久。其實,人命不過是在呼吸間,一口氣不來,轉息就是來生。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每一次呼吸時,都有人停止了呼吸;我們每一次心跳時,都有人停止了心跳。其中有壽盡而終者,也有許多夭折和橫死者。所以,即使我們現在年輕健康,似乎有漫長的人生可以享受,但誰也無法保證明天會發生什麼,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實上,死神隨時都在我們身邊等候,隨時都可能不請自來。
第三,思維死時除佛法外餘皆無益。
當死亡到來,我們現在所執著的家庭、地位、財富,哪一樣可以產生作用?我們可以因為家庭和睦就不死嗎?可以因為財力雄厚就不死嗎?可以因為身居高位就不死嗎?事實上,世間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拿來與死神進行交易。不僅如此,這一切反而會使我們生起諸般不舍,帶來更多痛苦。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擁有的越多,執著也就越多,而這種擁有和執著又將成為臨終前的障礙。一方面是對曾經擁有的留戀,一方面是對失去一切的恐懼,但死神不會因為我們留戀或恐懼就網開一面。更糟糕的是,在這樣的留戀和恐懼中,往往會使人失去提起正念的最後機會。結果,在萬般無奈中隨業流轉。
時時從以上三個角度憶念死亡,就會認識到世間的無常虛幻,從而減少貪著,發心出離。所以說,念死是發起出離心的重要助緣。
【念輪回苦】
有情在六道生生不息地流轉,頭出頭沒,無法自主,充滿種種苦痛。在佛典中,主要概括為八苦和六苦。倘能透徹輪回本質,我們就不會被它顯現的種種華麗假像所迷惑。所以,輪回苦也是需要反復思維的。
八苦,為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五蘊熾盛苦。首先,是對生老病死無法自主。自從我們隨業力投生世間的那天開始,就日復一日地為這個身體忙碌著,餓了張羅吃,冷了張羅穿。不想老,卻老之將至;不想病,卻疾病纏身;不想死,卻不得不死。哪一樣不是事與願違?哪一樣是我們願意看到的結果?除了身體負擔外,相愛的人天各一方(愛別離),討厭的人冤家路窄(怨憎會),希求的一切無法得到(求不得),這些苦楚,都是我們曾經經歷、正在經歷和將要經歷的。即使我們與世隔絕,內心一樣可以製造煩惱,即五蘊熾盛苦。為什麼人們在滿足生存所需之外,仍在不停地忙著?其原因,就是因為內心的欲望太多,垃圾太多,情緒太多,使身心處在不由自主的躁動中。
除了八苦以外,《親友書》還將輪回苦總結為六點。
其一,為無有決定。在輪回中,我們時而生天享樂,時而墮落地獄,什麼業力成熟了,就隨什麼業力投生,無法選擇,而又無可奈何。
其二,為不知滿足。眾生在無明慫恿下,不斷製造需求。尤其在今天,很多需求已被縱容得失去節制。為了滿足更多的需求,人們越發忙碌,也越發盲目,早已看不清這些需求的實質。為之付出最多精力的,往往不是生活所需,而是在社會唆使下產生的追求。換言之,我們消耗生命換來的,只是一些可有可無的東西。仔細想想,這是多麼難以對等的交易啊。
其三和其四,為數數捨身、數數受生。我們害怕死亡,卻不斷經受生離死別,不斷在死亡和受生中輾轉。不想死的時候,由不得自己;不想去的地方,同樣由不得自己。不必說投生,即使現前選擇的職業,接觸的環境,也往往是我們無力決定的。
其五,為數數高下,即地位忽高忽低,變化不定。在這種動盪和變化中,痛苦在所難免。
其六,為無伴之過。人們都害怕孤獨,所以要成家,要尋求感情慰藉。但當我們要離開這個世界時,從來都是一個人獨自上路。即使血脈相連的親人,也無法攜手同行。當然,如果彼此業緣深厚,未來還會繼續相遇。但在一定時期,必定是孑然一身,無人相伴的。
思維死亡無常和輪回過患,不是為了讓我們陷入沮喪和痛苦中,而是為了提醒我們:現前一切都是不可靠的。否則,就會處於習慣性的麻木中,以為可以這樣永遠過下去。一旦環境變化,痛苦就隨之而來。生活中時常可以看到,有些人事業做得熱火朝天,突然查出不治之症,於是手忙腳亂,不知所措。因為我們一生都在為眼前諸事忙碌,卻從來沒有為必然到來的死亡做過任何準備,沒有為生命的歸宿做過任何安排。我們要知道,現前擁有的人身,才是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如果不能發揮這一身份蘊涵的價值,不能將難得易失的人身用於修行,一旦死亡到來,就會繼續流轉,悔之晚矣。
2.菩提心是出離心的延伸和圓滿
作為菩薩行者,在生起出離心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發起菩提心,將希求解脫之心從個人擴大到一切眾生。所以說,不論我們發的是出離心還是菩提心,都是以成就解脫為目標,這是根本也是唯一的目標。並不是說,在解脫之外還有什麼更高、更究竟的解脫。
兩者的區別,只是在於所緣對象。出離心是定位於個人解脫,而菩提心則定位于一切眾生,是發願和眾生共同解脫。佛教認為,在究竟層面上,“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也就是說,個人與眾生是一體的,只是因為我們的錯誤設定,才產生了自他的分別,造成了彼此的對立。一旦放下這種錯誤設定,利他就會成為自覺而非違心的選擇,成為主動而非被動的行為。
從這個意義上說,菩提心就是出離心的延伸和圓滿。僅僅發起出離心,只能成就個人解脫。唯有與眾生共同出離,才能成就佛陀那樣悲智圓滿的品質。
六、如何發起願菩提心
願菩提心,就是我要幫助一切眾生出離輪回的願望。對凡夫來說,這一願望並不容易生起。可以說,我們從來不曾有過這樣的願望。當然,這不是說我們從未幫助過他人。事實上,幾乎所有人都有過不同程度的利他行為,或主動,或被動,區別只是在於所緣對象的多少。但不論我們願意幫助的範圍有多廣,都無法遍及一切,因為凡夫的心行基礎就是有限的,是充滿不平等的。
當我們面對眾生時,會有自他的分別,國家的分別,種族的分別,敵友的分別。我們會喜歡其中的一部分,也會討厭其中的另一部分,而對更大多數,則會視若無睹,沒有感覺。在這樣的心行基礎上,菩提心是難以生起的。就像播種需要良田一樣,我們也要營造與菩提種子相應的心靈環境,才能使之生根發芽,逐漸成熟。在《菩提道次第論》中,對菩提心的發起提供了兩條思路,一是七因果,二是自他相換。
1.七因果
七因果的修法,出自阿底峽尊者的《菩提道炬論》。所謂七因果,即發起菩提心的七個環節,分別是知母、念恩、報恩、修慈、修悲、增上意樂、發菩提心。這些步驟具有層層遞進的因果關係,引導我們對眾生生起平等悅意之心。所謂悅意,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好感。發菩提心的最大阻礙是什麼?就是覺得這個眾生和我沒有關係。眾生是眾生,我是我,他的痛苦乃至死活都與我無關。而對那些沒有好感的人,我們不但沒有利他之心,甚至會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在他們遭遇困難時幸災樂禍,拍手稱快,這是何等顛倒的行為啊。七因果的修行,就是幫助我們重新認識與眾生的關係。建立關係之後,才能逐步產生好感,進而對他們的痛苦感同身受。關於七因果的修習,主要可以從四個步驟進行。
第一步,思維舍,對一切眾生生起平等之心。
凡夫因為好惡取捨,總是處於不平等的狀態,即使心生慈悲,也是局部的,有選擇的。而菩提心是平等無別的,這就必須放下現有的好惡之心。因為這種好惡是來自內心的迷亂感覺,也是由種種業緣所決定。從輪回眼光來看,往昔的六親眷屬,早已成為陌路。現前的親人朋友,也不過是由因緣際會走到一起。一旦緣分散盡,還會各奔東西,沒有什麼固定不變的實質。此外,某些好惡會和心情有關,心情舒暢時看誰都順眼,心情鬱悶時看誰都彆扭。某些好惡又和利益有關,因為共同的利益,我們會對某些人產生好感,一旦關係改變,感覺也會隨之變化。
認識到好惡之心的虛幻,我們就不應該執著於此,為之欺騙,為之左右。這種思維不僅要在座上修習,更要在座下運用。當我們以平等心看待一切眾生時,才能對治由好惡引起的貪嗔之心,進而長養佛菩薩那樣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第二步,思維一切有情如母,培養對眾生的好感。
七因果的修行,首先要將眾生視為生身母親。其實儒家也有類似的思想,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但現代人受唯物論影響,不易接受這一觀念,覺得母親只是唯一的那個,不可更改,不可替代,怎麼可能會與千千萬萬的眾生有關呢?但從佛法觀點來看,人與人的關係不僅在於今生,更來自無盡的輪回。我覺得,六道就像一個巨大無比的攪拌機,而我們就像充斥其中的小小沙礫。在輪轉不休的顛簸中,忽而聚合,忽而分離。所以,這種關係決不是一條家譜式的直線,而是錯綜複雜的,充滿無限的可能性,包括骨肉至親的可能性。如果能以這一心態看待眾生,見到所有人,乃至所有生命,都不會因為與己無關而心生隔閡。
形成這一觀念後,還需要不斷鞏固。一方面,每天有一定時間在座上觀想,使之形成定解;一方面,在生活中不斷運用,見到一切眾生時都提醒自己:這就是我在輪回中失散已久的親人,現在終於相逢,我要盡己所能地幫助他們,使他們離苦得樂。當然,以我們目前的心行,將眾生視為母親確實存在困難,可能會覺得很勉強,可能需要努力說服自己。但這不是問題,因為所有觀念都是逐步培養起來的。關鍵在於,認可這一觀念並反復強化。
第三步,對如母有情生起念恩和報恩之心。
認識到眾生都曾是我們的母親,進而,還要思維母親的恩德。現代社會不重視孝道教育,這就使很多人不知念恩,從未想過母親究竟為我們付出多少。須知,沒有母親十月懷胎,辛勤哺育,我們就不可能來到這個世界,更不可能長大成人。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今天擁有的一切都離不開母親,哪怕以全部作為回報,也難與母親的生養之恩相對等。
此外,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觀想眾生恩德。因為我們不是孤立地生活在這個世界,需要父母養育,需要老師教導,長大成人後,依然離不開社會大眾的給予。否則,我們就要自己種田,自己織布,自己製造生活所需。僅僅是每天的衣食住行,我們就得到了眾生多少幫助,多少付出啊。所以說,每個眾生都是對我們有恩的人,是需要我們用感恩心回報的。
現代人比較注重“自我”的感受,而從佛法來看,這個“自我”無非是一場徹頭徹尾的超級騙局。在這種感受的誤導下,人們很容易將自己和世界對立起來,甚至將每個人視為潛在的敵人,導致孤獨、自閉乃至抑鬱等心理疾病。如果換個角度,想著每個人都有恩於你,整個世界都在為你服務,那麼,看到任何人都不會覺得陌生。
所以我們要經常提醒自己,讓心時時安住於感恩中。一旦這種感覺模糊,還要通過觀察修進行強化。也就是思維眾生對我們的恩情,思維到感恩心生起,並安住其中。在此過程中,觀察修和安住修要輪番進行。通過觀察修調動感恩心,然後以安住修將之固定下來。開始修習期間,這種感覺不可能長時間安住,它會逐漸模糊,逐漸邊緣化,逐漸被其他心行取而代之,這就需要再次調動。在反復不斷的調動和固定中,心行才會逐步穩定下來,達到任運自如的程度。
當我們在座上生起感恩心之後,還要將這一心行延伸到座下,在實踐中不斷運用,使之得到鞏固和增長。從現象來看,我們是活在同一個世界。事實上,我們又是活在各自的世界,活在自己認識的世界。心態不同,觀察角度不同,所以我們眼中的世界也是各不相同的。倘能時時心懷感恩,就會生活在感恩的世界,生活在喜悅的世界。
第四步,思維如母有情於輪回受苦而心生慈悲。
慈是予樂,悲是拔苦。慈悲心的生起,離不開平等、念恩和報恩的觀修。為什麼我們對眾生的痛苦漠不關心?多半都是因為覺得他們與己無關。如果是我們的父母至親在受苦時,還忍心視而不見嗎?還忍心不聞不問嗎?所以,這種關係的思考非常重要。我們需要思維如母有情正在輪回中受苦,其中有身體的痛苦,有心靈的痛苦,也有身心的雙重煎熬。在重重無盡的痛苦中,他們都在避苦求樂。事實上,這是一切生物的本能,也是人類文明的動力。但因為人們對自身的認識不足,所以這種解決往往只能起到暫時的緩解作用,難以真正奏效。佛教所說的予樂和拔苦,不僅要給予眾生暫時的安樂,更要給予他們究竟的利益;不僅要解除眾生眼前的痛苦,更要解除造成這種痛苦的源頭。
我們要在座上思維眾生的痛苦,還要到座下去觀察,去醫院,去孤兒院,去貧民窟,去農貿市場,去無數眾生受苦的地方,直到對眾生之苦有切身感受,並將悲心激發出來,發願以利益眾生為使命。當慈悲達到這個程度,才算進入菩提心。如果只是偶爾看到什麼現象同情一下,歎息一下,轉眼就丟到腦後,那離菩提心還有著很大的距離。因為菩提心是我要解救眾生、幫助眾生的高尚意願,並將這種意願作為今生不可推卸的責任。聲聞人也修慈悲喜舍,也在弘法度眾,為什麼他們發的還不是菩提心?原因就是缺乏這份擔當,這份舍我其誰的勇猛。
其實,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悲憫心,但我們的悲心是狹隘的,有等級的,是隨關係親疏和個人好惡而有分別的。但在佛菩薩的境界中,沒有一個眾生是他們不願利益的,也沒有一個眾生不是他們慈悲的對象。宇宙有多大,法界有多大,佛菩薩的慈悲就有多大。這樣的慈悲是建立在空性基礎上,所以才能遍一切時,一切處。怎樣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就需要不斷打開心量,從心裏裝著自己,裝著個別人,到百十人,再到千萬人;從裝進喜歡的人,到沒關係的人,再到討厭的人;從裝進人類,再到所有動物,最終是一切有情。
這種擴大,同時也在撤除我執的狹隘設定。世間所有界限都是人為的,正是這些設定,將可以包容太虛的心分割成有限的狹小空間。有了設定,還會進一步帶來對立,製造衝突乃至戰爭。世間所有的矛盾,都是這種自我設定的結果。修行所要做的,就是將這些設定一一撤除,恢復心的本來,恢復心的無限。所以,歷代祖師都把《行願品》作為修習菩提心的前行,因為其中講述的觀修原理是以虛空為對象,以法界為所緣。由此,可以直接類比佛菩薩的心行特徵。
慈悲和菩提心是相輔相成的,正如《普賢行願品》所說的那樣:“諸佛菩薩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于眾生而起大悲,因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什麼是諸佛菩薩的體?什麼是諸佛菩薩的生命品質?正是無限的、遍及一切眾生的大悲。在這個基礎上,才能進一步生起菩提心。而從另一方面來說,菩提心又能使悲憫心無限擴大,最終成就佛菩薩那樣的圓滿大悲。
2.自他相換
自他相換的修法,出自寂天菩薩的《入菩薩行論》,也就是將愛著自己的心轉向眾生,將捨棄眾生的心轉向自我。因為在發菩提心、修利他行的過程中,最大的阻礙不是其他,正是那個根深蒂固而又有著種種詭計的我執。自他相換,恰是直接對治我執的殊勝法門。
我們有一點小小病痛時都覺得難以忍受,如臨大敵,但對眾生的死活卻置之度外。因為我們只在乎自己,只覺得自己重要。這種自我的重要感,就是我執。當這顆心被自我佔據全部空間時,對眾生自然是關閉的,是無法相應的。那樣的話,怎麼可能體會他們的感受?怎麼可能與之同甘共苦?而菩提心的修行是要利益一切眾生,這就必須摧毀我執,將眾生納入心中,切身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感受他們的真正需求。關於自他相換的修行,也可以從四個步驟進行。
第一步,思維自他平等,化解彼此分別。
這是修習七因果的前提。如果有強烈的自他對立之心,便無法修習平等的慈悲。所以,我們首先要認識到,所謂的自和他只是人為設定,是我們附加的標籤。在本質上,我們和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無分別的。具備這一心行基礎上,才有可能修習廣大的慈悲。
第二步,思維我執的種種過患,從而對治串習。
眾生時時都在關注自己,在乎自己,但這種感覺對我們究竟意味著什麼?我們的心因為這種在乎寧靜了嗎?我們的生活因為這種在乎幸福了嗎?我們只在乎自己,同樣的,別人也只在乎他的感覺。如果每個人都執著於自我感覺,那麼,感覺和感覺就會出現衝突,造成對立。
所以說,我執是一切煩惱的根源。因為我喜歡,所以要佔有;因為我討厭,所以要抗拒,這就使我們總是徘徊在愛嗔和由此帶來的痛苦之中。同時,我執還會造就我慢等種種習氣,總覺得自己勝人一籌,擺出高高在上、盛氣淩人的姿態。這樣的人,人們肯定不願與之交往,不利於和諧人際關係的建立。此外,我執還會導致不擇手段的行為,為了維護個人利益,不惜損害他人,造作惡行。可以說,我執是世間一切不良行為乃至犯罪的根源。
可能有人會說:如果我不愛自己,不在乎自己,怎麼過日子呢?事實上,沒有我執,並不影響你吃飯,不影響你走路,也不影響你和別人交往,一切仍可正常進行,但生活卻會因此變得簡單,變得健康。相反,一旦加上“自我”這個烙印,所有事情都會變得複雜而扭曲,讓我們患得患失,總怕這個“我”吃了虧,上了當。
那麼,我們所愛的這個“自我”,這個讓我們處心積慮為之效力的“自我”究竟是什麼呢?其實多數人並不瞭解。從佛法角度觀察,我們現有的生命體是由五蘊和合而成,包括物質部分的色蘊和精神部分的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其中,色身是由父母給予的遺傳基因加上飲食滋養而成。但從識去投胎的刹那開始,就把這些物質當做是“我”,然後執著不舍。我們現有的情緒和想法更非與生俱來,而是在成長過程中不斷積累的。所有這些原材料,哪一樣是屬於“我”,哪一樣具有固定不變的特質?
生命就相當於一個系統。我們總以為,系統中所有的表現都代表著“我”。當我們生氣時,就覺得是“我”在生氣。既然是這個不容侵犯的“我”在生氣,大有必要讓這個氣生得更強烈些,更持久些,更引人矚目些。當我們想要得到什麼,也不考慮這種願望是否健康,是否有益,只要是“我”想得到,就應該得到。而得到之後,又想著進一步超過別人,卻不考慮這種要求是否現實,是否有益。我們的很多不良情緒,就像心靈腫瘤一樣。當身體出現腫瘤時,我們會想方設法地尋醫問藥,積極治療。但心靈產生腫瘤時,我們卻往往熟視無睹,似乎那是與生俱來的一部分,是合理而自然的存在。很多時候,我們還在為這個腫瘤提供養料,使之不斷發展,不斷壯大。
佛法所說的無我,就是幫助我們擺脫對“我”的錯誤執著。如果能以般若智慧進行觀照,就會發現,五蘊不過是因緣和合的一個工具,可以用它來工作,也可以用它來修道,用它來服務眾生,用它來成就世出世間一切功德。為了更好地使用這個工具,就要及時排除系統出現的一切故障,包括身體的,也包括心理的,才能使之發揮最佳性能。但很多人卻因為使用不當,反而淪為工具的奴才,被“自我”的種種迷亂感覺所左右。修習無我,首先就要把這個系統當做客體看待。當念頭現起時,不是一頭紮入其中,而是將之作為觀察對象,就像你在看一本書,看一場電影,對起心動念都能了了分明,卻不陷入其中。那樣的人生,就會因放下而超然,因無住而自在。所以說,沒有我執一樣可以生活,而且可以過得更好。
第三步,思維愛他的利益,生起愛他之心。
或許有人會說:我憑什麼要愛別人?憑什麼要發菩提心?發心對我有什麼好處?這也是很多人不願利他的主要障礙。對於凡夫來說,利益是作出判斷和選擇的重要參照。帶來利益的事,不必提出要求,自然有人趨之若鶩;不能帶來利益的事,即使再三動員,也很難有人自覺完成。這就需要通過觀修來認識,愛護眾生究竟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利益。一旦瞭解這些,愛他就會成為我們的主動選擇。就像那些投資者,為什麼會那麼心甘情願,甚至爭先恐後地付出?正是他們已經瞭解到,唯有暫時的付出,才能帶來更豐厚的回報。那麼,愛他究竟有哪些利益呢?
如果我們愛護眾生,就不會造作殺生、偷盜等種種惡業,避免由此帶來的不良後果。如果我們愛護眾生,就會修習佈施、忍辱等種種善行,從而招感未來的快樂果報。如果我們愛護眾生,也能得到眾生的回報和幫助,由此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如果我們愛護眾生,對他人的成就由衷隨喜,而不是引發嫉妒、嗔恨等不良心態,就能時時歡喜,時時自在。如果我們真正把愛他和利他落實到心行,就能使慈悲與日俱增,最終成就佛菩薩那樣的品質,這是世間最大也最究竟的利益。
認識到關愛眾生的意義之後,還要讓心長久安住其中,並將這種狀態帶入生活。因為利他不是口號,不是說一說、想一想就能完成的,必須落實到行動中,才能使眾生由此得益。同時,使我們通過利他善行來鞏固慈心,長養悲願。
第四步,思維自他相換的利益,修習自他相換。
所謂自他相換,就是將我們現在珍愛和捨棄的物件進行轉換。通常,人們總是以愛著、在乎對著自己,以冷漠、捨棄對著眾生。菩提心的修行,是要將這份愛著自己的心,轉而愛護一切眾生;將捨棄眾生的心,轉而捨棄自我的重要感。換言之,就是把心目中自己的地位和眾生進行交換,進行對調。
當然,這種交換並不容易進行。因為我們都有保護自己的本能,一旦觸及這種保護機制,我執會製造無數阻礙,有直接的抗拒,有間接的推脫,甚至會有種種冠冕堂皇的理由,讓我們心安理得地繼續守衛“自我”的領土。怎樣才能進行對治?同樣需要從觀念進行調整,需要思考我執的過患,思考利他的好處。
《道次第》告訴我們:“我執是一切衰損之門,利他是一切功德之本。”世間一切罪惡、痛苦和煩惱,都是源於自私,源於對自我的錯誤執著;而一切利益、功德和快樂,都是源於利他,源于對眾生的無私幫助。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越是在乎自己的人,越是活得不開心。因為他們永遠覺得自己在吃虧,覺得自己受了損失,覺得自己占的便宜還不夠多。在這樣的思維怪圈中,怎麼可能快樂起來?反之,佛菩薩為什麼能成就無量功德?正是因為他們心中沒有自己,唯有眾生。有句話叫做“心底無私天地寬”,當我們放下“自我”的時候,並不會因此失去什麼,而是會擁有整個世界。
認識到我執過患和利他功德之後,我們難道還想繼續煩惱嗎?難道不想成就佛菩薩那樣的無量功德嗎?這就必須對心進行調整。一方面,將在乎物件鎖定為一切眾生,而不是那個被寵愛已久的“自我”。因為那種在乎只會為煩惱提供更多滋養,使之更堅實,更頑固。另一方面,則是將對眾生的冷漠轉向自己。這不是說,我們不再關心自己的身心健康,而是不再理會“自我”的種種詭計和要求,不讓它有可乘之機,不讓它有發展壯大的食糧。久而久之,這個得不到養分的“自我”就會逐漸萎縮,不再有興風作浪的能量。
自他相換的修行,是從正反兩方面來摧毀我執。因為我執和利他是兩個此消彼長的對手。當我執強盛時,就很難提起利他之心。反之,當我們全身心地利他時,我執就沒有什麼出場機會了。所以,在印度和西藏的修行傳統中,都很重視自他相換的修行。除了座上觀修之外,我們更要在座下付諸實踐。把這個五蘊色身當做難得易失的利他工具,用來廣行六度,利益有情。
七、受持願菩提心
當我們通過七因果和自他相換的思維發起願菩提心後,為了鞏固這一願心,必須對十方諸佛及六道一切眾生進行宣誓,也就是受菩提心戒。這不僅是一場儀式,更是對諸佛的莊嚴承諾,對眾生的莊嚴承諾。當我們作出這份承諾後,就沒有理由尋找藉口了。否則,凡夫心最大特點就是善於尋找藉口。只要不想幹的事,只要和“自我”相違的事,總是能找到很多理由。宣誓的作用,一方面是對願心進行強化,一方面是杜絕退縮的後路。
漢傳佛教是大乘,很多人都以受菩薩戒為榮。但我們問問自己:是不是已經發起菩提心?是不是正在修習慈悲?如果既未發心也不曾修習慈悲,這算什麼菩薩?連泥菩薩都算不上。所以在受菩薩戒時,戒師會問:“你是菩薩嗎?發菩提心了沒有?”如果回答是否定的,是沒資格受菩薩戒的。
1.傳統依據
菩薩的真正內涵,就是慈悲和智慧。所以在印度和西藏的傳統中,都有關於傳授菩提心戒的記載。通過受持願菩提心,把“我要利益一切眾生,我要幫助一切眾生解脫輪回”的願望確立為生命目標。
《瑜伽師地論·發心品》云:“又諸菩薩起正願心求菩提時,發如是心,說如是言:“願我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畢竟安處究竟涅槃及以如來廣大智中。”
菩薩要發菩提心時,必須這樣宣誓:希望將來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並長久安住於如來的廣大智慧,以此利益一切眾生。《顯揚聖教論》也告訴我們:
世俗發心者,謂如有一隨智者前恭敬而住,起增上意,發誓願言:“長老憶念(或言聖者憶念,或言鄔波拕耶),我如是名,從今日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欲饒益諸有情故。從今已往,凡我所修佈施、持戒、忍辱、正勤、靜慮及慧,一切皆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世俗發心,即願菩提心。發心時,須請求一位具格菩薩作為證明,以至誠心發願:“我某某人,從今天開始,為利益眾生而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從此之後,凡是我所修習的六度等一切善行,都是為了成就無上佛果。”因為只有成就佛果之後,我們才有更大的能力來幫助眾生,利益有情,所謂“為利有情願成佛”。
在岡波巴大師的《解脫莊嚴寶》和宗喀巴大師的《道次第》中,都有傳授菩提心的內容。根據這些經典,我也編寫了《菩提心受持儀軌》,包括請師、唱贊、戒師開示、請聖、大乘皈依、七支供、正授菩提心等內容。在發心之前,首先要生起大乘的皈依之心,然後以七支供打開心量,為發起菩提心營造良好的心靈氛圍。在正式宣誓後,還要發四弘誓願,這是菩薩道修行的總願。接著唱誦觀音贊偈,稱念觀音聖號。
因為觀音菩薩就是慈悲的象徵,所以,念觀音菩薩就是在念大悲心,這是生起菩提心的關鍵。所以說,這種稱念不僅是將觀音菩薩作為禮敬對象,更是將之作為學習榜樣,通過憶念而見賢思齊,於自身成就觀音菩薩那樣大慈大悲的高尚品質。最後,發心者為速成佛道,利益一切眾生而至誠回向。
2.正授儀軌
準備:於佛堂或大殿,打掃整潔,灑以旃檀等勝妙香水,供奉佛、菩薩聖像及《般若經》等聖典。陳設香花燈果等供品,盡其豐饒。善知識所坐之位,亦以香花莊嚴陳設,次請聖眾,弟子沐浴著鮮潔衣,恭敬合掌。于十方三寶前,至誠生信。
(一)請師
發心者至和尚前,為求願菩提心而長跪合掌曰:
昔諸如來應正等覺,及入大地諸大菩薩,最初于無上正等菩提如何發心。弟子某某,今亦如是,請阿遮黎耶證明,我今亦於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心。(三請)
(二)唱香贊
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三)戒師開示
開示菩提心教法及受持願菩提心的意義。
(四)請 聖(和尚領發心者念)
發心者至誠迎請十方三寶慈光攝受: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一心奉請: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一心奉請: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尊法。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一心奉請: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賢聖僧。(三說三拜)
(五)大乘皈依(和尚領發心者念)
發心者憶念輪回苦,憶念三寶功德,生起至誠皈依之心。至心念誦:
諸佛正法賢聖僧,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諸善根,為利有情願成佛。(三說三拜)
(六)修七支供 (和尚領發心者一起念)
發心者修七支供,積資淨障,打開心量,為發菩提心營造良好的心靈環境。至誠念誦: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獅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
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複現刹塵身,一一遍禮刹塵佛。
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于未來一切劫,贊佛甚深功德海。
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
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唯願久住刹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所有禮贊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隨喜懺悔諸善根,回向眾生及佛道。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如是四法廣無邊,願今回向亦如是。
(七)正授願菩提心 (和尚領發心者念)
發心者思維如母有情在六道輪回中受苦受難,生起極大慈悲之心,觀想于十方諸佛菩薩及阿遮黎前宣誓:
惟願十方諸佛菩薩存念,阿遮黎耶存念:弟子某某!于此生及餘生,施性、戒性、修性,所有善根,自作教作,見作隨喜,以彼善根,如昔諸如來應正等覺,及住大地諸大菩薩,于其無上正等菩提如何發心。弟子某某!亦從今時乃至菩提,於其中間,於無上正等廣大菩提而為發心。諸未度有情為令得度,諸未解脫為令解脫,諸未出苦為令出苦,諸未遍入涅槃為令遍入涅槃。(三說)
(八)發 願(和尚領發心者念)
發心者為利益一切眾生成就佛道,至誠發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三遍)
(九)唱觀音贊
唱觀音贊偈,稱念觀音聖號,憶念觀音菩薩功德,即是憶念大悲心。
菩薩號圓通,降生七寶林中。千手千眼妙真容,端坐普陀宮。
楊柳枝頭甘露灑,普滋法界薰蒙。千層浪頭顯神通,光降道場中。
觀音菩薩妙難酬,清淨莊嚴累劫修。三十二應遍塵刹,百千萬劫化閻浮。
瓶中甘露時常灑,手內楊柳不計秋。千處祈求千處現,苦海常作度人舟。
南無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
(十)回 向
發心者為速成佛道,利益一切眾生,至誠回向:
發心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沉溺諸有情,速往無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3.守護菩提心
受持願菩提心後,如何守護這一發心,使之穩定增長?可以通過三個方面進行修習。一是憶念菩提心的殊勝,在思想上深化;二是將修習菩提心作為每日定課,在心行上加強;三是將這一願望落實在種種利他善行中,在行為上鞏固。
首先,需要不斷憶念菩提心的殊勝。關於此,有兩品經文應該經常讀誦,一是《瑜伽師地論·發心品》,二是《華嚴經·入法界品》中彌勒菩薩關於菩提心的讚歌。這些經文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到,菩提心究竟有多大的利益和威德。通過口誦心念,隨文入觀,強化對發菩提心的意樂和希求。
其次,每天晝夜三次修習菩提心儀軌。修習儀軌的意義就在於提醒自己:我的願望是什麼?生命的目標是什麼?因為凡夫心是動盪而混亂的,如果不隨時提醒,剛剛發起的一念願心很快就會淡忘,就會模糊。所以,需要通過每天修習來滋養這一菩提幼苗,使之茁壯成長,成為內心的主導力量。只有這樣,人生才不會陷入迷亂,才不會被外界誘惑干擾。如因特殊情況無暇修習完整儀軌時,至少要念誦“諸佛正法賢聖僧,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聞思修功德,為利有情願成佛”三遍作為替代。總之,這一修習應當持之以恆,才能達到改善心行的效果。
此外,還要和座下的修行相結合。因為菩提心是以利益眾生為目標,這就需要通過六度四攝來貫徹,而不是作為口號那樣說一說,喊一喊。通過具體的利他善行,既可以使發心得到強化,也可以用來作為檢驗標準,看看我們究竟能不能言行一致,是不是將利他願望落到實處。
八、受菩薩戒
菩薩行,也稱行菩提心。對佛法修行來說,固然是以調心為重點,但也離不開相應的行為。一方面,發心是行為的指導;另一方面,行為也是對發心的落實,兩者是相輔相成的。而眾生直接能夠從中得益的,主要還是菩薩的利他行為。所以說,在發起菩提心之後,需要進一步行菩薩行,使發心得到鞏固,成為主導人生走向的力量。
菩薩戒,正是將這種利他行為規範化、法律化的條文,包括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三部分。其中,攝律儀戒相當於聲聞的別解脫戒,重點在於止惡。而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為菩薩戒獨有,重點在於行善。當善行以戒律形式出現時,對菩薩行者來說,就不再是可做可不做的選擇,而是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這就使菩薩行變得具體而有章可循。
關於菩薩戒的內容,在漢傳佛教傳統中主要有三大體系。一是依《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建立,為梵網菩薩戒,流傳最廣;一是依《優婆塞戒經》建立,為在家菩薩戒;一是依《瑜伽師地論·菩薩地》建立,為瑜伽菩薩戒,也是我們要介紹的重點。
《瑜伽師地論》是唯識宗的根本論典,由彌勒菩薩所造,共一百卷。論中廣說三乘修行的境行果義,《菩薩地》正是其中之一。彌勒菩薩為娑婆世界下一任佛陀,他根據這個世界眾生的根機,從佛陀教法中,將適合我們修學的菩薩行內容整理出來。而梵網菩薩戒則是盧舍那佛在千花臺上為釋迦佛及諸大菩薩所說,是大菩薩的境界。相對而言,瑜伽菩薩戒可以說是為娑婆眾生量身定做的。當年,太虛大師曾大力提倡。我因為長期從事唯識教學,也感覺瑜伽菩薩戒開遮善巧,具有很強的可行性。
那麼,求受菩薩戒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履行哪些儀式?
1.受者條件
求受菩薩戒的學人,應該具備三項條件。
首先,要學習瑜伽菩薩戒,瞭解其中的開遮持犯,衡量自己是否有能力實踐。如果覺得目前還做不到,也沒有想要去做的願望,就不必急於求戒。因為受持菩薩戒是為了完成菩薩道的修行,這是一種自覺行為,不是為了完成任務,更不是顯示自己多有修行。如果覺得受了菩薩戒就勝人一籌,只是為了取得炫耀的資格,就是顛倒而非正確的發心了。
其次,具備別解脫戒的基礎。受菩提心戒,只要皈依三寶即可。但要求受瑜伽菩薩戒,至少需要具備五戒的基礎。對於菩薩來說,如果不殺、不盜、不淫、不妄都做不到,算是什麼菩薩呢?怎麼可能利益眾生呢?
第三,已經發起菩提心,做好相應的心理準備。授菩薩戒時,戒師會問戒子:“你是菩薩嗎?是否已發起菩提心?”這是納受菩薩戒戒體的關鍵。遺憾的是,現在的這番問答往往流於形式,並沒有多少實際意義。當我們回答“是”的時候,並沒有想過,這個回答包含著多少責任和擔當,也很少考慮,我們要為這個承諾做些什麼。如果回答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就不可能出現那麼多不知菩提心為何,也不知修習慈悲的“菩薩”。須知,菩薩最大的特徵就是慈悲,而且是由修習菩提心所成就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正如前面所說的那樣,菩提心才是進入大乘的門徑,是大乘人的標幟,是區別二乘的不共所在。
具備這些條件,就有資格求受菩薩戒了。
2.戒師選擇
戒和尚是我們受戒的證人,也是菩薩戒體的傳承者。所以,戒和尚必須具備相應的德行和條件,才有資格為信眾傳授菩薩戒。關於戒和尚的選擇,《瑜伽師地論·菩薩地》告訴我們:
又諸菩薩不從一切唯聰慧者求受菩薩所受淨戒。無淨信者,不應從受,謂於如是所受淨戒初無信解,不能趣入,不善思維。有慳貪者,慳貪弊者,有大欲者,無喜足者,不應從受。毀淨戒者,于諸學處無恭敬者,於戒律儀有慢緩者,不應從受。有忿恨者,多不忍者,於他違犯不堪耐者,不應從受。有懶惰者,有懈怠者,多分耽著,日夜睡樂,倚樂臥樂,好合徒侶樂喜談者,不應從受。心散亂者,下至不能構牛乳頃善心一緣住修習者,不應從受。有暗昧者,愚癡類者,極劣心者,誹謗菩薩素怛纜藏及菩薩藏摩怛履迦者,不應從受。
這段經文主要為我們簡別了哪些人沒資格傳授菩薩戒,比如無淨信者、慳貪者、有大欲者、無喜足者、毀淨戒者、有忿恨者、多不忍者、有懶惰者、有懈怠者、心散亂者,等等。反過來,則是戒和尚應該具備的德行,如淨信、不慳貪、無貪欲、持淨戒、不忿恨等。
因為師長是學人走上修行之路的嚮導和保障,如果不是一個合格的嚮導,就可能會把弟子引入歧途,或在途中棄之不顧。所以,聲聞戒非常重視對戒師的資格考查。如果戒師不具備相應條件,而戒子知道其中內情的話,就會影響得戒。菩薩戒也是同樣,必須選擇受過菩薩戒並能遵循相關規範的如法戒師。唯有合格的菩薩,才能使戒子得到十方三寶的加持,納受菩薩戒戒體。
3.正授儀軌
菩薩戒的傳授儀軌主要包括四部分。
第一是請師。作為戒子,應當迫切希望成為菩薩,同時對戒師具足信心。只有這樣,才能如願獲得菩薩戒體。如果我們對受戒缺乏意樂,對戒師缺乏恭敬,即使受了菩薩戒,也不過是種點善根,未必會有什麼感覺,未必會在相續中形成力量。凡不是我們迫切想要得到的,就不會在內心紮根。聲聞戒也特別強調,受戒時必須有殷重心,方能得到無作戒體。所謂殷重心,即真切、虔誠之心。
受戒是在完成生命最崇高的宣誓,由此可以獲得有作和無作兩種戒體。有作的戒體,是在受戒當下獲得的,由身口意三業造作而成。而當這個行為過去之後,會在內心形成 “此應作,此不應作”的力量,為無作戒體。無作戒體雖然沒有形相,不可見聞,卻有著強大且恒常相續的心理力量。就像曾經的海誓山盟,雖然已經過去,但它留下的記憶會深深鐫刻在心中,繼續產生影響。包括發毒誓,也是一種受戒,佛教中稱為惡律儀。
別解脫戒和菩薩戒都屬於善的律儀,能在內心形成防非止惡的力量。而這種力量的形成,來自虔誠乞戒的心,來自如法的戒師和羯磨,所謂具緣成受。更重要的是,戒子應當發廣大心,緣一切境界而受。因為受戒不是普通的誓言,不是針對某個人或某些人的承諾,而是對法界一切眾生的宣誓,對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宣誓。當我們受不殺生戒時,就是對十方三寶和法界眾生莊嚴承諾:從今以後,我將尊重一切生命,再也不傷害任何有情。
如果我們能以這樣的所緣來宣誓,不僅會在自身積累正面力量,還會和每個眾生產生良性互動,從每個眾生身上招感一份功德。也正因為如此,受戒才具有無量功德。因為它是在幫助我們確立止惡行善的人生道路,幫助我們改善與法界眾生和整個世界的關係。這種意義不僅來自儀式本身,更來自內心對戒的希求。所以,受戒時必須以虔誠心請師。
第二是條件審查,就是前面所說的三個條件。
第三是宣誓正授戒法。此時,戒師會問:“你是菩薩嗎?發菩提心了嗎?”求戒者應該回答:“我是菩薩,已經發起菩提心。”當然,僅僅這麼回答還不夠,關鍵是內心確實生起成為菩薩的意願,確實發心以自利利他為使命。如果只是停留於說法,並沒有相應意樂,也是無法得戒的。然後就是正式宣誓,內容為三聚淨戒,即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通過宣誓向法界一切有情表明:從今以後,我將以這些戒條作為自己的行為規範。此不應作,當努力戒絕;此應作,當勵力而為。
第四是戒師祈請十方三寶作證加持,證明我們已邁入菩薩行列。當我們真正發心成為菩薩時,心就會和十方諸佛相應。因為我們已是承擔如來家業的真正佛子,已經擔負和諸佛菩薩同樣的責任,同樣的使命。
這是受菩薩戒過程中需要瞭解的內容。
4.三聚淨戒
關於三聚淨戒的內容,《瑜伽師地論·戒品》云:律儀戒者,謂諸菩薩所受七眾別解脫律儀,即是比丘戒、比丘尼戒、正學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如是七種,依止在家、出家二分,如應當知,是名菩薩律儀戒。
攝善法戒者,謂諸菩薩受律儀戒後,所有一切為大菩提,由身語意積集諸善,總說名為攝善法戒。此複雲何?謂諸菩薩依戒住戒,于聞、于思、于修止觀、于樂獨處精勤修學。如是,時時于諸尊長精勤修習合掌、起迎、問訊、禮拜、恭敬之業,即于尊長勤修敬事。于疾病者,悲憫殷重,瞻侍供給。于諸妙說施以善哉,于有功德補特伽羅真誠讚美。於十方界一切有情一切福業,以勝意樂起淨信心,發言隨喜。於他所作一切違犯,思擇安忍。以身語意已作未作一切善根,回向無上正等菩提,時時發起種種正願,以一切種上妙供具供佛法僧。于諸善品恒常勇猛,精進修習,於身語意住不放逸。于諸學處,正念正知。正行防守,密護根門。于食知量,初夜後夜常修覺悟。親近善士,依止善友。於自愆犯,審諦了知,深見過失。既審了知,深見過已,其未犯者,專意護持。其已犯者,于佛菩薩同法者所至心髮露,如法悔除。如是等類,所有引攝、護持、增長諸善法戒,是名菩薩攝善法戒。
云何菩薩饒益有情戒?當知此戒略有十一相。何等十一?謂諸菩薩于諸有情能引義利彼彼事業,與作助伴。于諸有情隨所生起疾病等苦,贍侍病等亦作助伴。又諸菩薩依世出世種種義利,能為有情說諸法要。先方便說,先如理說,後令獲得彼彼義利。又諸菩薩于先有恩諸有情所善守知恩,隨其所應,現前酬報。又諸菩薩于墮種種獅子、虎狼、鬼魅、王賊、水火等畏諸有情類皆能救護,令離如是諸怖畏處。又諸菩薩于諸喪失財寶、親屬諸有情類善為開解,令離愁憂。又諸菩薩于有匱乏資生眾具諸有情類,施與一切資生眾具。又諸菩薩隨順道理正與依止,如法禦眾。又諸菩薩隨順世間事務言說,呼召去來,談論慶慰,隨時往赴,從他受取飲食等事。
以要言之,遠離一切能引無義違意現行,于所餘事心皆隨轉。又諸菩薩若隱若露,顯示所有真實功德,令諸有情歡言進學。又諸菩薩于有過者,內懷親昵,利益安樂,增上意樂調伏、訶責、治罰、驅擯,為欲令其出不善處,安置善處。又諸菩薩以神通力方便示現那落迦等諸趣等相,令諸有情厭離不善,方便引令入佛聖教,歡喜信樂,生稀有心,勤修正行。
任何一種戒都有相應的戒相,如五戒為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飲酒五項。八戒則是在五戒基礎上增加三條:一是不著香華鬘,不香塗身,不歌舞倡伎,不往觀聽;二是不坐高廣大床;三是不非時食。此外,還有沙彌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菩薩戒的戒相,有梵網戒的十重四十八輕,瑜伽戒十重四十三輕,優婆塞戒的六重二十八輕。雖然具體戒相存在差別,但都是由三聚淨戒組成。
第一是攝律儀戒,即七眾別解脫戒,包括在家的五戒、八戒,出家的沙彌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其特點是偏向止惡,幫助我們止息一切不善行為,又稱止持,即以止為持。通過“此不應作”達到持戒目的,進而止息內心的不善相續。
第二是攝善法戒,包括發菩提心到圓成佛果過程中所應修習的一切善行,主要內容為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佈施,即以自己的財物或能力與大眾分享,包括財施、法施和無畏施三種,或以財物救濟貧苦,或以正法導人向善,或為眾生驅除恐懼。持戒,即依佛陀制定的行為規範收攝身心,此為正順解脫之本,亦為無上菩提之本,能夠出生一切善法。忍辱,即忍受種種違緣而不起嗔恚,其特點為不忿怒、不報怨、不懷惡。精進,即勇猛修習善法,斷除惡法,心心相續,不自放逸。禪定, 包括思維修和安住修,思維所對之境,並定止一境而離散動。般若,是將眾生由生死此岸度往涅槃彼岸的無上智慧。唯有在般若智慧的指引下,前五度才能成為佛果資糧,否則,所修佈施與人天善法並無本質區別。
第三是饒益有情戒,即利益眾生的行為,是菩薩攝受眾生的方便法門,主要內容為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四攝同樣是以佈施為首,因為這是與眾生廣結善緣的捷徑。當他人願意靠近你、接受你的時候,心才會向你打開,你才能進一步導之以正法。愛語,是隨眾生根性而善言以對,因為忠言往往是逆耳的,這就需要輔以善巧方便,使眾生樂於接受你所說的真實語、利他語。利行,是通過身體、語言、思想三方面的善行利益眾生,使人心生歡喜而親近佛法。同事,則是根據眾生的接受程度,以他們喜聞樂見的方式為之示現,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獲得佛法利益,這是“潤物細無聲”式的教化方式。
我們想要成為菩薩行者,就要真正發起利益大眾的心,自覺遵循作為菩薩應有的行為規範。在止惡的基礎上,廣行六度,四攝化他。(續)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