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1-16 23:27:50| 人氣67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學禪四要*+ *禪修的態度* + *多學習靜坐以收斂浮氣*

推薦 6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學禪四要*

相比而言,今天學禪的人很少,可以說非常少,原因我們不去探究。對於想要學禪的人,或者說對禪有點興趣的人,需要了解哪些是學禪比較重要的,這確實有探究的必要。

一、發心   

一般而言,人們都知道,學禪要有大根器,要是上根利智,能一聞千悟,似乎三言兩語就能歸家穩坐。這固然不能算錯,但實際上我們忽略了另外一些東西。那就是古德祖師所表現的純厚乃至木訥,比如從二祖到五祖,給人一貫的印象,更多是禀賦深厚,而不是英華早發,聰明穎悟;再比如,懷讓大師五十多歲才開悟,但是隨侍六祖十餘年;臨濟祖師住黃檗三年,問個問題都害羞,還要陳睦州三番五次去鼓動;近代虛雲大師也是苦修到五十多歲才大徹大悟……也許懷讓大師比不上有玄覺禪師“一宿覺”那麼瀟灑,但他確實是六祖的首席大弟子,臨濟祖師雖然忠厚質樸,但臨濟兒孫確已遍布天下。 

所以,大根器不見得是我們平常所以為的那樣,如達磨祖師講“非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所能”。根器就體現在發心上。  發心不僅表現一個人的根器,也是一個人學禪能否成功以及成就大小的關鍵。我們看禪宗史,看祖師傳記,可以說典型夙昔,所在皆是。   

什麼是學禪的正發心,什麼是上根大器的發心?  首先,志求無上菩提,力求生命的覺醒,不僅為了自己,也為了大眾,也就是菩提心,上成佛道下化眾生。在禪的教導上,似乎不及其他法門那麼明顯地強調發菩提心,但禪宗祖師給我們時時處處做出榜樣,比如六祖“惟求作佛,不求餘物”,未入禪人上來就問“什麼是佛?”“什麼是佛法的大意”……究實而言,禪作為佛心,是直指菩提,直證菩提的。發者,發菩提心,悟者,悟菩提,證者,證菩提,成佛者,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菩提心是禪的根本,也是發心的實質。 

與之相應,大悲心,出離心則是趨向菩提的途徑,大悲心為菩提之體,菩提心因大悲心、出離心而生起,亦因之而成就。如果貪戀五欲六塵,如果沒有人溺己溺的精神,是無法真實發心,真實向道,真實成道的。 同時,長遠心也是必不可少的。禪,一超直入如來地,不歷僧祗獲法身,豈是細事,豈能幸致?必須要有如不成就誓不罷休的決心,“坐看三十年不會,截取老僧頭去”。修行要發長遠心,只要堅固不退,一定可以成就。 

學禪還要有堅定的信心,堅信自性是佛,舍妄歸真,轉迷成悟就可以成佛。堅信依止善知識可以悟明心地,堅信宗門禪圓頓微妙,是我等究竟歸依,是一大藏教的旨。有信心,才可以學禪,才可以依師,才可以入道,才能不畏艱難險阻,才不會中道退回,才能得徹底成就。 

語云:“因地不真,果遭迂曲”,菩提心,大悲心,出離心,長遠心,堅定信是學禪的正發心,是前提,也是關鍵。沒有正發心,一切無從談起。能否學禪,能否成就,首看發心。當然,發心也有一個過程,有一個隨著時間,隨著修學而成熟穩固的過程。 

二、師資 

宗門有“師道不立,修法難成”的古訓,禪由靈山拈花教外別傳,二千餘年迄今慧燈長明的全部秘密,就在於師弟子間遞相傳承,一一以金剛正印印定,毫無差誤。所以,可以講,得師則得禪,無師則無禪,這是事實。未悟前,須明眼宗匠指個入處;已悟者,須正眼知識正印印定;困在半前落後者,須具眼阿師救拔坑塹,還不要說以心傳心,心心相印。 

所以,站在學人的角度,可以講,禪,首重師資,所謂發心不正,師可以正之;根器不逮,師可以耐心導之;頑劣之才,鉗錘爐鞲,正好陶冶錘煉。這些無不仰賴師資。 

從禪宗歷史看,有大善知識提持,則禪風大振,缺乏明眼宗匠,則是宗風傾頹的原因。有論者以為,五家七宗,法脈各別,不在宗風作略有什麼高下,而在得人不得人,故有“養兒不及父,家門一世衰”的諺語。得人與否,也是師的重任,六祖的禪風遍行天下,正仰賴五祖傳法得人,東山法演禪師的深契圓悟,正預示宋時禪風由何而興……因此,當我們發心學禪,則必須依止真正的善知識。當我們遇到具眼善知識時,我們一定不能錯過,因為這樣的事情並不是總會發生的,不可思議因緣,定是多劫善緣福德累積而來,錯過豈不可惜! 

什麼是真正具眼的善知識?那是有標準的,一般而言,真正的大善知識是大眾公認的,是沒有原則性爭議的,也是龍天推出,有不可思議大因緣的,當然,也是傳承、修證、福德、智慧、慈悲、方便一一完備具足的。大善知識必有大因緣,學人當不難自己判定,選擇什麼樣的師資,則由學人自己依緣而定。 

選定師資,依師承師之道,則表現為尊師重道的法的倫理,尊師表現為重道,重道體現出尊師。耕雲先生曾開示雲,臨濟宗風所以綿延天下者,原因在於從南嶽大師始,即表現了深厚的法的倫理,徵諸古人,莫不如此。這也是禪宗興廢的關鍵緣由。 

所謂報恩濟苦,師恩佛恩,當在首位。能報師佛恩,則能報四恩,報四恩,是真報佛恩。而報恩之道,則突出體現為修行及弘法,所謂如說而行,依教奉行,至於徹底圓成,普蔭天下,正是以佛心為心,以師志為志,具無量不思議大因緣、大功德。 

三、操持   

經云:“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禪的結果落實在方法與工夫上,見地、證悟、功德都離不開方法與工夫,也就是說,這是件長久不退的事情,需要長久不懈的操持。如果前面兩個問題得到很好解決的話,修行就更多是自己的事了。 

得到心傳或印證後保任的正修,或是作為入道前行的觀心或參究,都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去操持,去作功夫。無論前方便還是正修,都是須臾不可離的,也就是要求必須綿密,而不能有太多的疏漏,也不能有絲毫的懈怠。 

古人講“如貓捕鼠,如爐煉丹”,“勿令滲漏”,“一滴水一滴凍”……這都是怎麼去履踐的問題。應該強調,這些功夫都必須在血肉的現實人生里去踐行,而不是離群索居或是理論而已;同時,逆境是一個人修行成就的增上緣。如果能夠在逆境中道心不退,功夫不斷,很紮實,那應該比較容易得力。看看古來成就卓著的祖師,大多為法為人嘗盡甘苦,乃至九死一生。 

操持可以說是修行的全程,是憑藉適合自己的方法而得到最終結果的惟一途徑,沒有它,就無所謂修行。 

四、透徹   

在一個人修行的過程中,只要他入禪,就會有迥然不同的新狀況跟受用,乃至於不管是否入禪,只要按照正確的方法操持,也會有受用。但無論境界也好,受用也好,我們必須不能得少未足,所謂“學道如鑽木,逢煙哪可休?”也就是,要體證禪的全部,而不是一部分,不能以一鱗半爪為究竟實際。 

依據佛經,所謂登菩薩地,應該是很不容易了,但從初地、二地以至於八地、十地,都有不同的狀況跟光景,而且是不斷增上的,如果容易得少為足,去把玩不休,那就隨時可能停滯不前,誤化城為寶所。這是非常可惜的,但更可惜的是,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這樣的人是很多的。 

《壇經》雲:無相、無念、無住,對於沒有到家的修行人,不停留大概是很重要的。所謂“明得本分事”,“腳跟諦實”,“蓋天蓋地透徹”,“踏著金剛正體”,“千聖籠羅不住”,“衲僧巴鼻”是古人的殷勤教示……以非為是,得少為足,很多古人都難以避免,更應引起今人的注意。   

透徹不只是指見地,也指受用跟工夫。不要滿足於一種狀況,不要停留在一種狀態。因為,學禪是很神聖莊嚴的事情,不可能輕易成功,禪也非常超越,乃至於超佛越祖,如果我們停留,應該沒有可以停留的地方,那也肯定違背了禪的宗旨,也就體現不出禪的特質。 

什麼是透徹?自有大善知識可以印證,有佛言祖語可以參證,也有自己的自內證可以佐證,理論上跟實際上都是沒有差誤存在的空間的。我們看看古來祖師不輕許人,看看佛經典籍描述一個人修行之難,就知道走完禪的全程是不容易的。 

縱上所述,以上四點可以概括為兩點,那就是師與自己,而以自己為主,所謂正因正緣相遇,自己是正因,師是正緣,在師資不乏的情況下,學禪的全部主動權都掌握在自己手上。這樣,就可以明白何以禪強調自力,也可以明白,只要真實發心願意學禪,都是可能成功的。   

對禪而言,這些似乎都是題外話,但從筆者的體會認識看,又決不是題外話,關鍵看我們怎麼看,怎麼做。

                                                      

                                                                                                           *禪修的態度* 

在上一世紀,西方的科學有一驚人發現,我們都是我們所看見的世界的一部分,我們的觀察過程本身會改變我們正在觀察的東西。例如:電子是極為微小的東西,沒有儀器是觀察不到它的,而觀察者會看到什麼則取決於那件儀器。用某一方法看電子時,它是一顆微粒(Particle),像細小的皮球硬體一樣依直線彈來彈去;用另一方法看它時,它是一種波動(Wave form),空而不實,它發光發熱,扭動著遍布該處,此時,電子看來不是一個實物,而是一件事(Event)。而觀察者在其觀察過程中自然地會成為該事件的參與者,這種互動作用是無法避免的。

至於東方科學,很早已認識此基本原理了。心本身就是一系列事件,每一次你向內觀心時,一定會參與那些事件的。禪修是參與性的觀察,你的觀察對象會對觀察過程產生反應,你看的對像是你自己,而你看到什麼則取決於你怎麼樣看。因此,禪修是一種非常微妙的過程,其結果完全取決於禪修者的心態。下列態度,對禪修實踐的成功與否至為重要,大部分在前面已經講過,我們把它們集合起來,好讓禪修者作為一系列的準則來應用。

不要期望任何東西只管坐著,看看什麼事情會發生。把整件事看成是一種實驗,對試驗本身提起積極的興趣,不要對結果有所期望,以免分心。就此而言,不可為任何會發生的結果而擔憂,讓禪修依其步伐與方向前進,讓禪修教導你。禪修的覺察試圖了解現存事物的實相,因此,不管是否符合期望,我們實有必要暫時中止一切預想與意見。在禪修期間,我們必須把心中的影像、意見、解釋或描述等都封存起來,否則將會被它們絆倒。

不要太過繃緊不要過分勉強行事,不要作重大與誇張的努力。禪修不是侵略性行為,實無需作激烈性的鬥爭,只須從容不迫地、平穩地用功即可。

不要匆促行事不必匆忙,從容地進行吧,讓自己好整以暇地端坐在墊子上,就好像你有一整天的時間一樣,任何真正有價值的東西,都需要時間去慢慢發展的,要忍耐、忍耐、再忍耐。

不要執著任何東西,也不要排斥任何東西要來的就讓它來,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應隨遇而安。若內心出現美好的影像,那是好的;若內心出現醜惡的影像,亦佳。對所有出現的東西應等量齊觀,萬事都要泰然自若,不要和你的經驗作對,只須留心地觀察著它們即可。

放下學習隨順一切遇到的轉變,好好地鬆開和鬆弛。

接受一切發生的事情接受你的任何感受,即使那是你所不想有的。接受你的任何經驗,即使那是你所憎恨的。不要責怪自己擁有人性上的缺點與過失,學習了解內心之一切現象完全是自然的,是可以理解的。對自己所經驗的一切,要隨時採取公正無私的接受態度。

好好善待自己對自己仁慈一點吧!你也許並不完美,可是,你只有自己這個合作夥伴,別無他選。你的自我改變過程,首先得由完全接受你自己現在的樣子開始。

審查你自己質疑每一件事,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的。不要因為它聽起來似有見識、虔誠、或出於聖者之口就相信,要親自去查看。這不是要你憤世嫉俗、放肆無禮、或是不敬,而是要你根據經驗,要你親自驗證所有觀點,讓結果作為你接近真理的嚮導。內觀禪的逐步形成,乃源於欲領悟現實的內在渴求,以及獲得洞悉生存結構的解脫智慧。整個修行都是以此為依歸──欲領悟真理的渴求;若缺少了它,禪修是膚淺的。

視所有問題為挑戰視一切出現的逆境為學習與成長的機會,不要逃避它們、不要責備自己、或獨自黯然神傷。你有問題嗎?太好了!自我砥礪的良機來了,欣喜吧!投入其中,作深入的考察吧!

不要考慮太多你不必事事都要搞清楚,散漫的思考是不能令你解困的。在禪修中,透過靜觀與無言的單純注意,你的心自然得到淨化。要消除束縛你的東西,並不需要慣性的思慮,你需要的只是清楚地、非概念性地直接覺知到「那是什麼」,以及「它是怎麼樣運作的」,即可化解;概念與推理思維只會造成障礙,不要想,要觀察。

不要耽於比較或對照人與人之間確實有很多差異,耽於比較是危險的。若不小心處理,這會直接演變成唯我主義(Egotism) ──自私自利、自尊自大。世人的思想充滿貪欲、妒忌與傲慢。一個男人在街上遇到另一個男人時,或會立刻想到:「他比我好看。」內心即時就會生起妒忌與羞愧;一個女孩看到另一個女孩時,或會立刻想到:「我比她漂亮。」內心即時就會生起驕傲。類似這些比較都是一種心理習慣,它會直接引起一些不良的心態,例如:貪欲、妒忌、傲慢、怨恨與敵意等。比較是一種不善巧的心態,而我們竟一直做個不停。我們與他人比較外觀、成功、成就、財富、財產或智商,這一切做法只會導致人與人之間的疏離、不和、隔閡與反感。

禪修者的主要工作,是通過徹底審察這些不善的習慣來消除它,然後代之以善者;不是去注意彼此間的差異,而是訓練自己去留意彼此相同的地方。禪修者的關注點是所有生命的共同要素,那些能令他更接近別人的東西。因此,即使有所比較,那也只會帶來親密而非疏離感。

呼吸是生命共有的過程,所有脊椎動物的呼吸方式基本上是相同的,眾生皆以某一方式與環境交換氣體。禪修採用呼吸為集中對象,原因之一就在於此。禪修者被教導去探索自己的呼吸過程,其實是了解自己與其他生命的內在聯繫的一個方便法門。這不是說,我們要閉上眼睛,對身邊的一切差異漠不關心,差異是存在的,只是我們不想強調差異,而是強調共同的地方。

以下是可取的步驟:

作為禪修者的我們,當覺知到任何一種感官對象時,不可依慣常的自我中心方式去持續地細想著它,而是審察那個覺知過程本身。

我們應觀看那個對像如何影響著感官與知覺,應觀看生起的感受與隨後而來的心理活動,接著,我們應注意在意識中出現的改變。

在觀看這些現象時,禪修者要覺察到所觀現象的普遍性。知覺開始時,快樂、不快樂、或中性的感受是會出現的,這是一種普遍現象,在自己與在別人的心裡也會生起,我們應清楚地看到這一點。

在這些感受之後,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反應,我們可能生起貪欲、色欲、或妒忌,也可能感到恐懼、憂慮、不安或厭倦。

這些反應也都很普遍,我們只須注意它們,然後加以概括。我們應了解,這些都是平常人所有的反應,在任何人的身上都會發生。

上述的修習方式,開始時可能令人覺得有點勉強和做作,可是,與我們的慣常做法相比,它不算過分,我們只是不熟悉而已。

透過練習,這個習慣會取代我們慣常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比較模式;長遠來說,它會令人覺得較為自然;我們會變得善解人意,對別人的錯失也不再介懷,並且逐漸能與一切眾生和諧共處。

           

                                                                         *多學習靜坐以收斂浮氣* 

浮躁之氣,很多時候就是來源於大家平日里累積的惡習。由於習慣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養成的,因而我們只要有勇氣和決心,是可以改掉壞習慣的。大多數人,其實都具有清淨的真如本性,但這種本性往往被人們的惡習掩蓋了,需要我們通過改掉惡習來還原自己清淨的本性。“講時似悟,對境生迷”的觀念是不好的,當境界撲面而來的時候,我們只要有勇氣進行抑制,就沒有什麼惡習不能去除,沒有什麼暴躁的脾氣不能改掉。這可以通過靜坐來達到。 

靜坐之前,我們應當閉上眼睛好好思考一下,自己是否因為心生浮躁而做過很多錯事,是否極容易被周圍環境、人物影響從而情緒受到左右?又是不是那種會為了某些小事而生氣,生氣過後仍然鑽牛角尖的人?如果是,這顆浮躁之心已經影響到了你的理智,為了自己與他人著想,學習靜坐摒棄浮氣真的迫在眉睫。 

靜坐又被稱為冥想、禪思或內觀,很多研究指出,經常靜坐者會比非經常靜坐者的心理狀況更加優良。靜坐的過程可以幫助我們緩慢呼吸,降低焦慮,同時還能夠提高自己的內控能力,並改進睡眠時的糟糕狀況,具有更佳的狀態來面對壓力。 

無論閒忙、晨昏,都可以靜下心進行靜坐,試著讓自己的呼吸緩慢下來,多內觀,看看自己的動作、感受是怎樣的,排除雜念,慢慢地就會擁有更多安定而平靜的感覺,如此便得到了一份內在定靜感。繼續深化下去,還可以幫助我們清除身心的憂惱、障礙。一時靜坐的練習就可以使人一時受益,如果經常練習就可以經常受益。 

說得更簡單一點,靜坐帶給人們的是一種正向感受的體驗,彷彿是一種清涼劑,能夠讓人冷靜下來,不僅是放慢心跳和身體的運作,更是放緩大腦的思考,讓焦躁的思維獲得緩衝。所以有效的靜坐還可以使人減少頭痛、不安、害怕和恐懼……所以經常靜坐者能夠更有效地控制自己承受的壓力,汲取更多正向感受,抵消負面感受。 

得道高僧為什麼喜歡靜坐呢,這也是與經常靜坐的功能有關的。因為靜坐時人的呼吸會慢慢減緩、減少,有些僧人靜坐慣了,他的呼吸甚至會比正常人呼吸的次數少幾倍,如此心跳的頻率也跟著減少了,那麼他心胸等器官的用氧量也隨之開始降低。這種特殊狀態會使人體消耗的能量變得極少,從而讓攝取量變得更為充足,這對於每個器官的運作都是很有好處的。與此同時,靜坐能促使人在肉體與精神上都有本質的提升。 

由此不難看出,通過靜坐來收斂浮氣,是一個切實可行的好方法。 

剛開始練習靜坐,可以找一個安靜、舒適的地方,再找一張坐起來舒服的椅子。畢竟靜坐與睡覺不同,時間一長身體會有不一樣的生理反應,為了防止靜坐時不知不覺睡著了,我們可以找一張直背的椅子,這能讓我們在靜坐時把腰挺直,穩固地支撐住背部和腦袋,這樣就算靜坐的時間長了點也不會感到特別疲倦。 

坐上椅子後,靜坐的姿勢要端正:首先,讓屁股緊挨住椅背,雙腳稍稍往前伸,將雙手放在椅子的扶手或膝蓋上,挺直脖子,把頭靠在椅背上,盡量使自己的肌肉放鬆一些。接著,請慢慢閉上雙眼,開始深呼吸,吸氣時心中默念“1”,吐氣時默念“2”,保持一定的頻率,一旦確定了就不要隨意控製或改變呼吸的頻率,吸氣、吐氣要有規律,這樣能讓心跳也平穩起來。這樣的呼吸可以保持二十分鐘,同時集中精神慢慢思考。 

如果本身的身體情況沒問題,我們在靜坐的過程中應當不會產生什麼情況,初次靜坐的人可能坐不了二十分鐘,不要緊,盡量平心靜氣地繼續呼吸,堅持下來就知道這並不困難。如果在靜坐時感覺到不舒服或有幻覺,及時睜開眼睛,停止靜坐就好。 

每天靜坐的時間也不用很長,靜坐兩次,每次堅持二十分鐘即可,建議大家在起床後與晚飯前各做一次,每天貴在堅持。靜坐時要凝神靜氣,一旦開始深呼吸,告訴自己不要胡思亂想,先將心靜下來,跟隨著呼吸一起來,再慢慢將注意力集中在自身上,思考不一定要有具象,隨心而動便好。 

由於人在靜坐時呼吸會減慢,可能會降低新陳代謝的作用,因此我們需要避免飲用咖啡、茶葉、可樂等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在靜坐前,也不要抽煙或服用刺激性的藥物,以免影響靜坐的效果。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