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的修行】--上 *釋濟群*法師
在菩薩道的修行中,菩提心是貫穿始終的。
發起菩提心,不僅是走上菩提道的開始,也是成為菩薩行者的標誌。而整個大乘的修行,雖然法門眾多,宗派紛呈,但都是圍繞修學菩提心、實踐菩薩行兩大內容展開。其中,又以菩提心為重中之重。因為菩薩行也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礎上,是菩提心的具體落實,故佛典也稱之為“行菩提心”。
在此,將圍繞菩提心的修行,分別從菩提心的重要性、菩提心的種類、菩提心與皈依、菩提心與七支供、菩提心與出離心、如何發起願菩提心、受持願菩提心戒、受菩薩戒、行菩薩行、菩薩行與空性見十個方面進行介紹。
在聽聞菩提心教法之前,首先要端正聞法態度,使自己成為合格的法器。什麼才是正確的聞法態度?在《菩提道次第略論》中,宗喀巴大師總結為“離三種過”和“依六種想”。
所謂“離三種過”,即遠離三種有過失的聞法態度。《道次第》雲:“若器倒覆,或器雖仰而內不潔,或內雖潔而下有罅。縱天降雨,必不能受。或雖受得,為染所汙,不堪飲用。或雖不染,漏而弗住。”這段論文中,分別以覆器、垢器和漏器,比喻學人聞法時不用心、帶有成見及聞後不思維三種情況。
所謂覆器,即器口倒覆,即使天降甘霖也無法盛載其中。同樣,內心尚未對法開放時,法水也不能進入心田。哪怕聽得再多,心中依然空空如也,無所得益。所謂垢器,即器內已是五味雜陳,即使注入清水也會變得苦辣酸甜,不複本味。同樣,每個人在接受佛法前,也已形成自身的固有觀念。在聞法過程中,應將現有成見通通放下,以清淨無染之心接受佛法,就像我們喝水前會洗淨杯子那樣。
如此,才能感受本然的法味,而不是被固有觀念改造過的、雜染變質的佛法。所謂漏器,即器皿開裂破損,即使不斷加水也會很快漏失。同樣,如果聞法後不再如理思維,依教奉行,也如漏器一般,不能使所聞法義長存心田。學法的過程,是將佛法正見轉變為自身觀念的過程。這就需要在聞法後進一步思維,通過反復不斷的思維來強化,來鞏固,使法義在我們的心相續中生根發芽。
依六種想,則是聞法過程中應當具備的六種觀想。首先,是把自己視為病者。說到病者,我們比較容易想到身體疾病。其實,身病只是暫時的,更長久的還是心靈疾病。無始以來,我們始終在輪回中流轉,生死不息,煩惱不止,皆因種種心病所致。所以,人生最大的疾病不是其他,正是無明製造的迷惑和煩惱。我們要認識到這些疾病的過患,本著治病的態度聞法,把法師當做醫生想,把佛法當做藥物想,把修行當做治療想,把如來當做正士想,對正法生起久住想。倘能對法生起殷重心,生起難得想,才能使之成為改造生命的有效療法。否則,往往只是把佛法當做一種學理或玄談,學得再多,也不過是在生活中增加一些佛法的點綴,在言行上增加一些佛法的包裝,於安身立命全無干係。
所以,希望大家本著正確的聞法心態學習菩提心教法。這樣才能納法於心,進而依法調整心行,完成生命品質的改善。
一、菩提心的重要性
1.為什麼要發菩提心
回答這一問題,必須明瞭學佛的重點在哪里。佛法是心地法門,整個學佛過程,正是從瞭解心行到改變心行的過程。
我們的心好比土地,每個起心動念則是播下的種子。在生命延續過程中,我們有過許多想法,也做過許多事情,這些所思所行很快會成為過去,但內心留下的種子卻將在未來繼續作用,影響生命的發展軌跡。其中,有善的種子,也有惡的種子;有煩惱種子,也有解脫種子。當善的種子萌芽時,當我們生起愛心、慈悲心時,當下就是安樂的,周圍的人也能感受到這份安樂。反之,當惡的種子作用時,當我們生起貪心、嗔心、嫉妒心時,當下就是痛苦的。一旦將這些貪嗔之心表現出來,周圍的人也會受到傷害。
正是這種心的相續,決定了生命的現狀及走向。為什麼我們內心充滿煩惱,充滿痛苦?就因為其中有太多不良種子。這些種子又會不斷製造心靈垃圾,使內心成為一個充滿污垢的垃圾場。如此,痛苦就在所難免,沉淪也在所難免。所以說,煩惱乃至輪回都不是外在的,而是來自我們內心,是心在操縱這一切,也是心在決定這一切。如果我們想要遠離痛苦,就要從因地予以斷除。
學佛是耕耘心田的過程。當年,佛陀曾來到農莊托缽,有位正在耕種的婆羅門質問道:“我們努力耕種才有收穫,你們為何不去勞作?”佛陀回答說:“長者,我也是耕耘的農夫!” 婆羅門不解:“我從未見過沙門在田間勞作,何出此言?”佛陀向他解釋說:“信心為種子,苦行為時雨,智慧為時軛,慚愧心為轅,正念自守護,是則善禦者。如是耕田者,不還受諸有(《雜阿含經》卷四)。”軛和轅,是駕馭牲口的配件。諸有,為眾生果報,有因有果故謂之有,包括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等,總稱諸有。如果我們能以對三寶的信心為種子,以修行進行灌溉,以智慧和慚愧駕馭心行,以正念作為守護,才是善巧的耕耘者。這樣的耕耘者,將不再招感輪回果報。
以信心為種子,代表我們對信仰的選擇,也就是以三寶作為人生的究竟歸宿。然後,還須通過觀察修和安住修,使種子在內心紮根。否則,佛法對我們永遠只是一種學理,一種說法。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少人雖然也自稱為佛教徒,也常常敬香禮佛,可佛法對他們的生活卻絲毫沒有影響,所作所為依然不會超出固有的觀念和習慣,這種學佛是不會產生效果的。
就像農夫,如果不在田間播種,不去努力耕耘,即使天天到地裏走一圈,看一遍,甚至日以繼夜地守在那裏,可能有收穫嗎?菩提心的修行也是同樣。如果不發起菩提心,不在內心播灑菩提種子,未來怎麼會結出菩提之果?
2.大乘人的標幟
如果說皈依是成為佛弟子的標幟,那麼,發菩提心就是成為大乘人的標幟。《菩提道次第略論》(以下簡稱《道次第》)云:
是若念須入大乘,何為入大乘之門耶?此中佛說有波羅密多乘及密乘二種,除彼更無餘大乘矣。然此二由何門而入耶?唯菩提心是。此於身心何時生起,雖其他之任何功德未生,是亦住入大乘。
在這段論文中,宗喀巴大師明確告訴我們:一旦發起菩提心,即使尚未具備其他功德,也已躋身大乘之列,堪為菩薩行者。接著,論中又進一步說明:
若何時與菩提心舍離,則縱有能達空性等功德,亦是墮入聲聞等地,退失大乘。此眾多大乘教之所說,理亦成也。是故大乘者,以菩提心之有無而作進退。如《入行論》中說:“此心生起,無間即成佛子也。”
正因為菩提心是大乘人的標識,所以,一旦舍離菩提心,即使已經通達空性,也將退為聲聞學人。可見,大乘的評判標準,是以菩提心的有無來決定。論中還引《入菩薩行論》為證:“此心生起,無間即成佛子。”此處所說的“佛子”,特指菩薩道行者。因為他們不像聲聞那樣以自了為足,而是行佛所行,像佛陀那樣自利利他,自覺覺他,是佛陀的真正繼承者。
可見,菩提心不僅是步入大乘的門徑,也是簡別於二乘的不共標準。
3.成佛的不共因
成佛並不是成就外在的什麼,不是職稱,不是地位,不是榮譽,而是內在的生命品質。這一品質包括智慧和慈悲兩大內涵,由空性見成就智慧,成就解脫;由菩薩行成就慈悲,成就福德。其中,解脫是三乘共有的目標,無論聲聞、緣覺還是菩薩,都要具備解脫能力,而慈悲則是大乘菩薩特有的行門。當然,這不是說聲聞行者就不修慈悲。事實上,聲聞行者同樣修習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同樣隨緣弘法,利益大眾。但區別在於,他們並不以成就慈悲作為必修法門,作為究竟目標。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沒有菩提心為前提,這種慈悲修行也是缺乏力度,缺乏擔當的。
關於這個問題,《道次第》以比喻作了說明:
如以水、糞、暖及地等,若與穀種合者,則為穀苗之因。若與麥豆等種合者,則亦為彼苗之因。故水、糞、暖等是共同之因。青稞種者,隨與何種緣合,亦不能為谷等苗之因,是青稞苗之不共因。以彼所攝持之水等,亦當為青稞苗之因也。如是無上菩提心者,是佛苗因中如種子之不共因。通達空性之慧者,如水、糞等,是三種菩提之共因也。
就像耕作需要種子、陽光、雨水、肥料和土地。其中,種子是作物生長的不共因,由麥種生長麥子,稻種生長稻子,其果實是由種子包含的特性所決定。而其他條件則是一切作物生長所必須,屬於共因。對修行來說,空性慧就像陽光、雨水、土地那樣,是三乘修行的共因。而菩提心的作用相當於種子,是成佛的不共因。所以,唯有發菩提心,修利他行,才能成就佛菩薩那樣圓滿的生命品質,此外別無他途。
接著,《道次第》又引經論為證:
《寶性論》云:“勝解勝乘為種子,慧者為生佛法母。”此言于大乘起勝解者,如父之種子。通達無我慧者,則如母。譬之父為藏人,則不生漢胡等子。父為子姓,此因決定。于藏母身,則能生種種子,是乃共同因也。
孩子雖然是由父母共同生育,但以父親為決定血統的不共因。對修行者來說,如果能對大乘具足勝解,其作用有如父親,而通達空性的作用則如母親。有空性慧之母,故能成就解脫;有大乘菩提心之父,方能成就佛果。
以上兩個比喻,形象說明了菩提心和空性慧對於修行的不同作用。沒有菩提心作為種子,就不能算作大乘行者。沒有空性慧作為解脫共因,也不能結出無上菩提的殊勝果實。
二、菩提心的種類
關於菩提心的種類,各經論有不同歸納方式。
在《入行論》和《道次第》中,分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入菩薩行論·菩提心利益品》云:
略攝菩提心,當知有二種:願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如人盡了知,欲行正行別,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別。
在《顯揚聖教論》和《瑜伽師地論》中,分為世俗發心和證法性發心(勝義菩提心)。《顯揚聖教論》云:此受發心複有二種:一、世俗發心。二、證法性發心。
而《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則開為十種,其中,主要有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之分:謂世俗受發心,得法性發心;不決定發心,決定發心;不清淨發心,清淨發心;劣發心,強盛發心;未成果發心,已成果發心。世俗受發心者,謂諸菩薩未入菩薩正性離生所有發心。得法性發心者,謂諸菩薩已入菩薩正性離生。
綜合起來,大致可歸納為願菩提心、行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
1.願菩提心
所謂願菩提心,是希望自己證得無上菩提,盡未來際利益一切眾生。正如《瑜伽師地論·發心品》所說:
又諸菩薩起正願心求菩提時,發如是心,說如是言:“願我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畢竟安處究竟涅槃及以如來廣大智中。”如是發心,定自希求無上菩提,及求能作有情義利,是故發心以定希求為其行相。
願菩提心的特點,是以希求為行相,以利益一切有情及無上菩提為所緣。就希求這一心行本身來說,我們並不陌生。事實上,希求伴隨著每個人的人生旅程,只是各自側重不同而已。我們希望自己學習優秀,工作出色;希望買套房子,買輛汽車;希望家庭和睦,兒女孝順,這些都屬於希求。其實,發菩提心也是這樣一種“我要達成什麼目標”的心行,區別只是在於希求內容,是由希望個人得益轉而希望利益大眾。這種不同的希求內容,決定了截然相反的兩個人生方向——一是解脫成佛,一是繼續輪回。
諸佛菩薩在因地修行時,都是以希求作為菩提道的起點。他們的願力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圓滿生命品質,一是利益所有眾生。比如我們所熟悉的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時曾發下四十八大願,最終成就西方淨土。此外,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願力,也是廣大佛子耳熟能詳的。他在因地修行時,為救度因殺業深重而墮落地獄的母親,于十方諸佛前至誠發願:
願我自今日後,對清淨蓮華目如來像前,卻後百千萬億劫中,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誓願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等正覺。
惡道眾生是無量無邊、難以窮盡的,但地藏菩薩卻毫無畏懼,勇於擔當,甘願將他們度盡之後方證菩提。這是何等令人震撼、令人感佩的願力。
除佛菩薩在因地的不同發願外,我們平時所念的四弘誓願,可以說是菩薩行者的通願,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對於無量無邊的眾生,我們要發願救度;對於無始以來的煩惱,我們要決心斷除;對於諸佛開顯的法門,我們要精進修學;對於至高無上的佛果,我們要努力成就。所有這些願望,都屬於願菩提心。
2.行菩提心
所謂行菩提心,是將誓願轉化為利他行為。當我們有了利益眾生的願望之後,需要將願望落實到行為上。為保證行為的穩定性和持續性,還應進一步受持菩薩戒。對自己做出的承諾制定相應規則,也就是說——我必須為利益眾生做些什麼,又該怎樣去做。否則的話,凡夫心會有種種懈怠的藉口。尤其在利他和個人利益暫時出現衝突時,“我執”會本能地對利他產生抗拒,這就需要一些強制性的規則,使自己無法回避。
菩薩戒,就是為發心修習大乘菩薩行的學人所制定的行為規則,包括攝律儀戒、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三部分。不僅將止惡作為準則,也將行善以戒律的條文固定下來。菩薩戒在中國的弘揚,主要有三種。一是梵網菩薩戒,出自《梵網經·菩薩心地戒品》,戒相有十重四十八輕。二是瑜伽菩薩戒,出自《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戒相有十重四十三輕。以上兩種是通出家和在家的,此外還有出自《優婆塞戒經·受戒品》的在家菩薩戒,戒相有六重二十八輕。
菩薩戒雖有種種不同的戒相和細則,但核心無非是六度四攝。所謂度,有兩層含義,一是擺脫煩惱,一是抵達彼岸。六度,就是通過修習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幫助我們擺脫凡夫心,由生死此岸抵達涅槃彼岸。所謂攝,就是攝受。如果六度比較偏向自利的圓滿,那麼四攝就更偏向利他的修行——以佈施饒益有情,以愛語開導其心,以利行幫助他人,以同事感化眾生。相對自利來說,利他還特別需要注意與人交往的善巧,必須以對方樂於接受的方式給予幫助,否則就不能達到預期效果,甚至會適得其反,使對方產生抵觸情緒。
3.勝義菩提心
雖然我們發願利益眾生並付諸行動,但對凡夫來說,這些願行仍是不究竟的。因為它們是建立在世俗心的基礎上,是有漏而有限的,也是充滿不平等的,故稱世俗菩提心。如何將這種有限的願心轉化為無限的慈悲?需要通過空性慧進行提純,進行拓展,將發心過程中摻入的各種雜質逐步剔除。唯有通達空性之後,我們才能真正體悟到自己和眾生本是一體,才能對眾生生起佛菩薩那樣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所以,勝義菩提心須證得空性後才能發起,換言之,是初地菩薩才能做到的。
三、菩提心與皈依
皈依,代表著我們對三寶的信賴,也代表著我們選擇三寶作為人生的究竟歸宿。它是學佛的基礎,也是發起菩提心的基礎。
1.大乘皈依的殊勝
通常所說的皈依,主要指聲聞乘的皈依。我們這裏所說的,主要是大乘皈依。《大乘莊嚴經論·皈依品》中,特別介紹了大乘皈依的殊勝,論云:
一切皈依三寶中。應知大乘皈依最為第一。何以故?由四種大義自性勝故。何者四義?一者一切遍義,二者勇猛義,三者得果義,四者不及義…… 大乘皈依者有四種一切遍。一者眾生一切遍,欲度一切眾生故。二者乘一切遍,善解三乘故。三者智一切遍,通達二無我故。四者寂滅一切遍,生死涅槃體是一味,過惡功德不分別故……
大乘皈依有三種勝勇猛。一願勝勇猛,皈依佛時,求大菩提,多生歡喜,知勝功德故。二者行勝勇猛,起修行時,不退不屈,難行行故。三者果勝勇猛,至成佛時,與一切諸佛平等覺故……
菩薩善生有四義。一者種子勝,以菩提心為種子故。二者生母勝,以般若波羅蜜為生母故。三者胎藏勝,以福智二聚住持為胎藏故。四者乳母勝,以大悲長養為乳母故……
大乘皈依者,所有善根由四因故,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一者大體,二者大義,三者無邊,四者無盡。問:“此雲何?”答:“大體者,謂世間善根已得,超過二乘故。大義者,謂出世善根,二乘出世但自利故。無邊者,謂成熟善根,能成熟無邊眾生故。無盡者,謂神通善根,至無餘涅槃亦無盡故……
皈依差別有六種,一自性、二因、三果、四業、五相應、六品類。悕望為自性,至心求佛體故。大悲為因,為一切眾生故。種智為果,得無上菩提故。不退為業,行利他難行行,不退不屈故。三出為相應,具足三乘出離行故。二得為品類,世俗得,法性得,粗細差別故。
這段論文中,從各個不同角度,詳細介紹了大乘皈依勝於二乘的特殊之處。想要瞭解更多內容,可參看無著菩薩所造的《大乘莊嚴經論·皈依品》全文。在此,我先給大家簡單歸納幾點,這是大乘皈依區別于聲聞乘皈依的主要特徵,也是我們需要掌握的關鍵所在。
其一,皈依者必須具備大乘種性。關於此,我們可能會心存疑問:自己究竟有沒有具備大乘種性?要回答這個問題,只須審視一下,看看自己能否發起無偽的菩提心,發起真實的利他願望。
其二,皈依對象是大乘三寶。其中,佛寶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法寶為大乘經典,僧寶為觀音、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及現前的大乘僧團。
其三,時間更為長久。聲聞乘皈依的有效期是盡形壽,而大乘皈依不僅局限於今生,而是盡未來際直至成佛,正如皈敬偈中所說的那樣:“諸佛正法賢聖僧,直至菩提永皈依。”
其四,發心更為廣大。聲聞乘皈依主要是為了斷除煩惱,解脫生死,而大乘皈依卻不以個人解脫為足,更以幫助一切眾生走向解脫為目標。
只有認識到大乘皈依的殊勝,才能對大乘佛法生起真切皈依之心,這正是願菩提心的所依。
2.由發心完成皈依修行
皈依後,還需要不斷修習皈依,強化三寶在內心的分量,鞏固對菩提心教法的信心,使之落實於心行並產生作用。在印度和西藏的傳統中,都有關於皈依的修行,我也編寫過“皈依共修儀軌”,內容包括大乘的發心、懺悔、七支供、念誦皈依、發四無量心等。
皈依不只是學佛的開始,事實上,它貫穿著整個成佛的修行。從究竟意義上看,皈依者和皈依物件在本質上是一體的。開始時,二者確實存在差別,而且是巨大的差別,但這種差別不是永遠存在。修習皈依的目的,乃至佛法一切修行的目的,是開發眾生本具的自性三寶,使自己和皈依物件融為一體,最終成就三寶所具足的一切功德。
這一過程離不開皈依和菩提心的修行。沒有皈依作為前提,菩提心的修行就沒有依託基礎;沒有菩提心作為實踐,皈依將永遠停留於形式。唯有對三寶功德心嚮往之,並以佛菩薩的願力作為自身願力,以佛菩薩的所行作為自身行為,才能成就與佛菩薩無二無別的高尚品質。
四、菩提心與七支供
七支供是根據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而建立,具有積資淨障的作用,能為發起菩提心營造良好的心靈環境。十大願王的具體內容,分別是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恒順眾生、普皆回向。這些修行似乎都很平常,為什麼會被尊為願王呢?原因就在於,這些願望的所緣物件是無限的,是遍及一切的。
我們都有這樣那樣的願望,但常人的願望非常局限,想到的無非是個別人、個別事。而普賢菩薩的願力是以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為所緣物件,不斷強化這種願望,可以幫助我們打開心量。當心停留於眼前的人和事,是狹隘而有限的。唯有以無限的時空為所緣,才能進入心的無限層面。
同時,《普賢行願品》還可以幫助我們在最快時間內積累成佛資糧。用現代的話來說,《普賢行願品》是積資淨障的第一生產力。所以,藏傳佛教也特別提倡《普賢行願品》,將之作為一切法門的重要前行。事實上,《普賢行願品》的意義不僅在於前行,其本身也是殊勝的正行。因為這一法門是建立在華嚴見地的基礎上,至頓至圓,我稱之為“菩提心的無上觀修,佛陀品質的臨摹方法”。依普賢大願進行觀修,就是對佛菩薩心行的模擬。使我們在模擬和比照中向佛菩薩逐漸靠近,逐漸接近。
七支供的內容,主要是將《普賢行願品》的十大願王歸納為七支。支為肢體,是身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把菩提心修法比做主幹,七支供就是作為支撐的重點。在《入菩薩行論》中,“積資淨障”這部分內容也是通過七支供的修行來完成。
修習菩提心,就要對一切眾生心生慈悲,視如己出。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前提就是把一切眾生裝到心裏。我們問問自己:內心到底能裝幾個人?如果只是裝著自己,或者只是裝著個別人,那是絕對無法和菩提心相應的。這就必須打開心量,這種打開不是簡單的量的增加,而是要把自我的界限完全撤除,像虛空容納萬物那樣,容納盡虛空、遍法界的無量眾生。如果還有一個眾生是我們排斥的,是我們不願利益的,就說明這種慈悲尚未圓滿。
以下,簡單介紹一下七支供的修行。相關內容,我在《普賢行願品的觀修原理》一書中有較為詳細的解說,可以作為參考。
1.禮敬支
禮敬,即禮拜恭敬。佛法是從恭敬中得,如果對三寶缺乏敬意,法就不可能在我們身上產生作用。修習禮敬的方式很多,如拜佛、供燈、燃香、獻花等。那麼,應該以什麼方法禮佛,才能迅速與諸佛相應,成就無量福德呢?
現代人非常講究效率,其實修行也不例外。或許有人會問:佛教不是強調不著相嗎?要知道,不著相不等於不講效率。正確的修行態度,是既講效率,又不著於講效率的相。如果以為不講效率就是不執著,稀裏糊塗就是不執著,不但成就無望,甚至可能會墮落惡道。因為輪回路險,不進則退。如果不抓緊現有的暇滿人身修行,誰也無法保證未來去向何方,何時還有機會繼續修行。所以,學佛同樣需要講究方式方法。方法到位,才能事半功倍,生生增上。
禮敬支共四個偈頌,第一頌為三門總禮。三門,即身口意三業,對禮敬作總的闡述。偈頌為: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獅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
我們禮佛,通常會選擇一位佛菩薩來禮拜,或禮拜釋迦佛,或禮拜阿彌陀佛,或禮拜觀音菩薩。在《普賢行願品》中,卻不以一佛二佛為禮敬對象,而是以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為所緣,一一禮拜,無有遺餘。更重要的是,以清淨身語意三業而行禮拜。這就需要憶念佛菩薩功德,激發見賢思齊的至誠之心,從而遠離散亂和妄想。從心裏想著拜佛,到合掌、禮拜、起身,整個過程始終保持明晰的觀想,全身心投入對佛菩薩的禮敬之中。當我們以這種所緣和方法禮佛時,每一拜,都是向一切諸佛奉獻的無上敬意,奉獻的清淨供養。其次是身禮。偈頌為:
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
一身複現刹塵身,一一遍禮刹塵佛。
身體是有限的,禮拜也是有限的,如何才能完成無限的禮敬?這就必須借助觀想完成。所謂觀想,就是運用想像力,這也是佛法修行的重要助緣。因為心是無限的,想像也是無限的,一旦開發內心無限的層面,才能使建立在這一心行之上的有限行為轉變為無限。在觀想時,一方面可以參考《普賢行願品》長行的內容,一方面還要祈求普賢菩薩的加持,通過對普賢願力的信解來完成觀修。
首先觀想自己化現無量無邊的身體,觀想宇宙中有多如微塵的諸佛菩薩,然後每位佛菩薩前都有一個我在禮拜。佛菩薩的存在是無限的,我的存在也是無限的。再進一步,觀想每個我又在同時禮拜盡虛空、遍法界的無量諸佛。當我們這樣觀想時,每一拜都能成就無量功德,使我們迅速培福,廣積資糧。否則,以凡夫有限的修行,永遠不能成就佛菩薩那樣的無限功德。因為無限必須以無限而非有限為因。再多的有限加在一起,都是有限的,只不過是一個更大的有限而已。唯有在無限的心行層面,才能圓滿無量福德。
第三為意禮。偈頌為:
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
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首先觀想每一微塵中皆有無量諸佛,每位佛陀身邊還有菩薩海會圍繞。其次,觀想法界有無盡微塵,所以,宇宙的任何一個空間都有諸佛菩薩存在,重重無盡,數不勝數。
生命存在的當下就是無限。因為它的本質就是空性,沒有任何界限,也沒有自他之別,一切分別都是人為的設定。比如這是中國,那是外國;這是敵人,那是朋友;這是喜歡,那是討厭。所有這些概念都來自眾生的執著,是由執著形成的分別和對立。由此,又會導致各種衝突,如人與人之間的衝突,人與自然之間的衝突,人與動物之間的衝突。一旦將這些錯誤設定撤除,生命當下就是無限的,和一切眾生不分彼此,和諸佛菩薩心心相印。
所以說,當我們觀想無限時,並不是另外開拓一個無限,只是通過觀想,將妄心建立的有限設定撤除,使心回復本然的狀態,回復本具的無限內涵。第四為語禮。偈頌為: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
盡于未來一切劫,贊佛甚深功德海。
接著,通過觀想完成語言的讚頌。我們可以觀想宇宙中有無限的我,每個我都在齊聲讚歎十方諸佛的功德。我們還可以把自己觀想為宇宙播音員,當我們禮贊佛陀時,整個天地都能接收到這些音聲,整個宇宙都在回蕩著這些讚頌。我們還可將聽到的一切聲響都觀想為念佛、念法、念僧之音,觀想為讚歎三寶無盡功德的音聲,使身心融入其中,禮佛不盡,贊佛不絕。
2.供養支
供養代表我們對佛菩薩的恭敬。雖然恭敬主要發自內心,但也需要通過相應的行為來體現。供養,就是強化恭敬心的重要方式,應以上妙物品而行供養。其中,包括有上供養和無上供養兩種。所謂有上,即有限之意,尚未達到極致。所謂無上,即無與倫比,沒有任何其他方式能超乎其上。首先是有上供養。偈頌為:
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
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
有上供養,是以最好的花鬘、伎樂、塗香、傘蓋、衣服、末香、燒香、燈燭等種種供品供養十方如來,並且數量眾多,有如須彌。如何才能得到這麼多供品?這就需要通過觀想。一方面,觀想山河大地、宇宙萬有都轉化為供佛的奇珍妙品;一方面,觀想所供物品無量無邊,遍滿法界,以如此眾多而勝妙的物品供養如來。其次是無上供養,這是相對有上供養而言。偈頌為:
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
勝解,是深信不疑的信解。我們以廣大勝解之心,深信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存在,並以普賢菩薩的無限願力,將有限供品轉化為無限,以此供養諸佛。
我們的心量有多大,供養就會有多大,福報也就會有多大。諸佛菩薩為什麼能成就無量福報?因為他們的心是以虛空和法界為平臺,沒有任何界限,也沒有任何阻礙。這就使依託於此的每個行為,都像融入汪洋的水滴一樣,由一滴水成為大海水。
3.懺悔支
在無盡輪回中,我們始終流轉生死,飽受煩惱逼迫,正是由於往昔業力所致。這些業力就像我們編寫的生命程式,當它運行時,就會產生某種結果。有些是進入惡道的程式,有些是進入善道的程式。我們想要改變命運,就要改變程式的內部結構和運行方式。懺悔的作用,正是摧毀業力依託的基礎。偈頌為: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我們要觀想盡虛空、遍法界的諸佛菩薩,對他們發起真誠懺悔之心,對以往所造種種罪業一一追悔,其中包括有意為之的惡行,也包括無意造作的業力。更重要的是,發誓從今以後永不再造。任何業力的形成都是有基礎的,通過懺悔,就能摧毀業力依託的土壤,使之無法成熟,無法繼續感果。因為所有業力都來自對某個行為的執著,而懺悔就意味著對這種執著的否定。如果這種執著已不存在,依附於此的業力自然也就無從生根,不復存在了,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就像法會前需要清掃場地那樣,我們迎接菩提心的到來,也要懺悔業力,清理內心塵垢,為菩提種子營造良好的心靈環境。
4.隨喜支
隨喜就是對他人所做善行表示真誠的歡喜,由衷的讚歎。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內心會隨之打開,善的種子也會隨之增長。偈頌為:
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對於十方世界一切眾生,聲聞、緣覺二乘,乃至諸佛菩薩的所有功德,我們都要生起隨喜之心,並加以保持。因為我們的時間、精力、能力都很有限,即使再努力,一輩子所做的善行也未必能有多少。而成佛需要無量福德為資糧,僅憑一己之力,顯然是無法完成的。那麼,我們就無法成佛了嗎?就無法完成這個遠大目標了嗎?顯然不是,所以就需要借助一些手段,而隨喜就是迅速積累資糧的特殊途徑。如果我們能以廣大無限的發心隨喜一切善行,所獲功德將與行善者同等,有時甚至會超過對方。因為善行所招感的果報並不完全取決於行為本身,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不同的用心。當我們以無限之心隨喜一切善行時,就如分身億萬,時時處處地廣行善法,耕耘福田。
此外,隨喜還能克服嫉妒、排他等不良習慣,與眾生結下善緣,這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重要助緣,也是修習平等心的大好時機。當我們隨喜平日漠不相關的眾生時,就是在化解對他們的冷漠與隔閡;當我們隨喜平日存在矛盾的眾生時,就是在化解對他們的嗔恨與嫌隙。只要隨喜心足夠真誠,足夠強大,就能逐步轉化原有的不良情緒,令心量隨之打開。
5.請轉法輪支
雖然法是法爾如是的,不論是否有佛出世說法,都不會因此而有增有減,隨之變化。但對眾生來說,並沒有能力認識這種真理,更無法依此修行,成就佛果。
這就需要佛菩薩的引領,需要他們宣說法要,使眾生因聞法而破迷開悟,走向解脫。所以,祈請佛菩薩乃至善知識說法,不僅是我們自身修學的需要,也是利益大眾的需要。偈頌為: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
世間燈,指諸佛菩薩,包括一切具足正見的善知識。眾生長處無明黑暗,唯有在佛菩薩的指導下,才能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迷惑走向覺悟。我們觀想宇宙中有無量佛陀,然後觀想自己化身無數,來到諸佛世尊面前。每一位佛陀面前,都有一個我在祈請。每一個我,又同時在祈請法界一切諸佛,祈請他們悲憫眾生,廣轉法輪,使佛法在世間不斷流傳,利益人天。在座下,則應時時祈請善知識為眾開示。同時,對那些宣說正法的善知識大力護持。護持的方式有很多,我們可以組織講座,邀請大德說法;可以助印經書,普及正知正見,這些都是請轉法輪的重要方式。因為弘法需要眾緣和合,成就相關助緣,在說法者和聞法者之間架設橋樑,也是在以實際行動請轉法輪。
6.請佛住世支
十方諸佛化緣將近,即將示現涅槃時,為令眾生獲得長久的利益安樂,我們要以至誠之心,請求諸佛長久住世,接引眾生。偈頌為: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願久住刹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佛陀看到化緣將盡,即將入般涅槃。此時,我們要真誠勸請,唯願佛菩薩長久住世。因為這樣,佛法才能在世間薪火相傳。關於請佛住世的修行,我們可以觀想宇宙中有無量諸佛顯現,然後觀想每個佛陀前都有一個我在祈願,懇請他們莫入涅槃。在座下,則以誦經、念佛、供燈、放生等種種方式,殷勤勸請一切善知識住世說法,度化眾生。
7.回向支
最後,我們要把以上所修的禮敬諸佛、供養如來、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六支功德回向給法界眾生。偈頌為:
所有禮贊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
隨喜懺悔諸善根,回向眾生及佛道。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四法廣無邊,願今回向亦如是。
以上六支所修善根為證得菩提之因,我們將之回向眾生,並以猛利意樂為之祝福,願他們早日成就佛道。這份回向是永久性的,是盡未來際的,所謂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願無盡。事實上,虛空是無法窮盡的,眾生和眾生的業力、煩惱也是無法窮盡的。為什麼說有盡?只是用來反襯這份願力的廣大無邊。即使無盡的虛空會有盡頭,無盡的業力會有盡頭,但我們所發起的願力和回向也是源源不斷,無窮無盡的。也就是說,這一願力比虛空更長久,比世界更長久,比無量無邊的眾生更長久,這正是普賢大願之所以被尊為願王的關鍵所在。因為這一願力的所緣對象是無限,時間跨度是永遠。
七支供的內容又可歸納為三方面。一是積資,為禮敬、供養、隨喜、請轉法輪、請佛住世五支;二是淨障,即懺悔支;三是令功德增長廣大,永不退失,即回向支。心是功德增長的土壤,唯有在無限的心田,才能圓滿成佛所需要的無限資糧。如果心量狹隘,就像一塊狹小的田地,即使修得再勤奮,再努力,收穫的果實也極其有限。學習《行願品》,就是要把普賢菩薩的無限願力落實到自身心行,想普賢菩薩所想,行普賢菩薩所行,以此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那樣的話,我們當下就能和普賢菩薩相應,和十方諸佛相應。
對於以上偈頌,我們應當瞭解其中內涵,如理思維,以至誠懇切之心緩緩念誦。(續)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