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8-20 04:27:39| 人氣95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道次第》中的菩提心--*釋濟群*法師 + 備註(一)~(三)

推薦 1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道次第》中的菩提心※  *釋濟群*法師─講於戒幢佛學究所

道次第》的主要思想為:出離心、菩提心、空性見,亦稱三主要道,其中又以菩提心統攝。本論名《菩提道次第論》,即已標明全論主旨。

道次第》建構的修學體系,重點上士道。從這個意義上說,道前基礎、下士道、中士道皆可視上士道的前行。根據這一點,我對全論內容作了梳理,發現幾乎所有法門的修學都貫穿著菩提心。所以,學習《道次第》,須圍繞菩提心展開。


一、菩提心與三士道的關係

《道次第》的基本結構三士道。下、中、上三士道的劃分,相當於漢傳佛所說的人天乘、聲聞乘、菩薩乘。

在我們以往的修學中,聲聞乘便是聲聞乘,菩薩道便是菩薩道,彼此關係似乎並不密切。依聲聞乘修行的人,未必會走上菩薩道;依菩薩道修行的人,則有可能貶低聲聞乘。而《道次第》的殊勝在於以菩提心統攝三士道的修學。如果我們以菩提心修習人天乘和解脫道,
們也將成菩薩道的組成部分。如是,明確了修行次第,又不至相互抵觸。

在三士道的建構中,彼此關係如何?修習菩薩道之前,何必須修習下士道、中士道的意樂?何要念惡道之苦、念死亡無常?原因在於,若是認識不到輪回之苦,便會貪著于現世安樂,得快樂時且快樂。所以,行者必須看透這些使人沉迷的假相,直面輪回本質。只有對惡道痛苦和死亡無常確信無疑,才能生起迫切的出離心,進而引發實無的菩提心。可見,下士道、中士道的意樂,是引發菩提心不可或缺的方便。

具備下士道、中士道的基礎後,便可直入上士道並正修菩提心。菩提心是成佛的不共因,也是大乘的不共法。關於菩提心的發起和成就,《道次第》從辨明發心入大乘之門、此心如何發起、發心後學行之法等三個方面作了闡述。其中,關於菩提心的生起,又從依何因始能生起、此心發起之量、以規則受法等分別說明。不僅修學者提供了詳盡的理論指導,更指明了切實可行的實踐道路。

三主要道之一,空性見是上士道修學的重點。那,空性見和菩提心之間有何關係呢?菩提心,有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之分,空性見正是將世俗菩提心昇華勝義菩提心的關鍵。成就勝義菩提心之後,仍須依空性見不斷消融二執、二障,進而圓成無上佛果。

在《道次第》中,宗大師圍繞菩提心建構了從學佛到成佛的修學體系。其中,以下士道、中士道引發菩提心之前行,以上士道正修菩提心之重點,以空性見圓滿菩提心的增上緣。這樣便使三乘法有機結合于一起,成互相融攝的整體。


二、菩提心與修法

《道次第》略釋修法的部分,建構了晰的修行次第,包括加行、正行、結行及未修中間。這一修行套路可適用於任何法門,極善巧。

在正修之前,首先以加行營造莊嚴的氛圍並調整心行。《道次第》中,宗大師總結
六加行法,包括灑掃住房、陳設佛像、尋求供品、端嚴陳設等。其中,重點又在於發心,須從殊勝的因緣中修依及發心。

如果將修行比作遠行,那發心便是方向。我們朝著樣的方向前進,最終便會抵達樣的目標。事實上,不僅修行如此,平日的任何一種行,也都蘊涵著相應的心行基礎。通常,我們凡夫心左右,所思所想,無非是貪、嗔、癡煩惱。久而久之,使凡夫心愈加堅固,成禁錮我們的堡壘。正確的發心,正是一切修行的方向和根本保障。否則,失之毫釐而差之千里,最終與佛道了不相干。

對於學佛者而言,何正確的心態?那就是菩提心。無論修習什法門,都應發心利益一切眾生成就佛道而學。事實上,培養並堅定這種發心,甚至比修習具體的法門更重要。普賢十大願王中,以禮敬諸佛首,足見禮佛意義之重大。但是,若只尋求佛菩薩護佑,乃至將其作健身方式,從禮佛中又能得到多少受用呢?所以說,離開菩提心,無論是誦經、念,還是禮佛、禪修,意義並不是很大。

大乘佛各宗派的修行,皆離不開菩提心的統攝。正如《華嚴經》所雲: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魔業。這一點,也是宗大師在《道次第》中一再調的根本要旨:是故須將菩提心之授,執中心而修焉。


三、菩提心與暇滿人身的重大意義

修學佛法,首先要意識到暇滿人身的重大意義。

《道次第》云:然修大乘道者,必須得一如上所說暇滿之身,如《與弟子書》云:欲成佛道度眾生,具大心力唯人能,天龍、修羅、金翅、蟒,神仙、余趣皆不及。’”藏地很多大德在開示中,也都是以思維人身難得作
說法前的基礎開示。

《道次第》將暇滿人身的意義三點,即暇滿、義大、難得。所謂暇滿,即具足八有暇、十圓滿之身。不少人日日生計奔忙,以至將人身視負擔。也有人終其一生不聞佛法,雖勤勉有加,卻只成就暫時的世間利益。

即使有幸擁有暇滿人身,也極少有人能有效利用。對於多數人而言,或許從未想到,這一暇滿人身,已是今生最大的福報。流轉六道,生而人便已機會渺茫;擁有堪能修學佛法的暇滿人身,更是萬般不易。正是因擁有這一身,我們才能走上學佛之路,乃至最終成就佛道,其意義不可估量。所以說,成佛有多大價,暇滿人身便蘊涵著多大價

個人解脫而發出離心,只能實現人生價的部分。若人天小果而持戒修善,所實現的人生價亦微不足道。若追名逐利而造作罪業,更是得不償失的愚癡行

每個人身上,都蘊涵著與佛菩薩無二無別的高貴品質,而菩提心正是開發這一無價珍寶的最佳利器。發菩提心,成等正覺,引領無量有情圓成生命的最高價,才無愧於我們所獲得的暇滿人身。否則,得此具有大義之身,而不晝夜於彼現未二世善因努力者,則如至寶洲空手而返,豈不哀哉


四、菩提心與依三寶

學佛,首先應依三寶。依不僅意味著獲得佛徒身,本身也是重要修行方式。何選擇三寶為皈依物件?這也與菩提心有關,因為它正是三寶的核心體現。

我們依佛陀,在於他具有圓滿的慈悲和智慧。若佛陀僅僅圓滿了自身功德,卻對眾生缺乏平等悲心,再或者,雖具悲心而無調伏眾生的能力,顯然不能作一切有情的依怙。而佛陀不僅證得無上菩提,更將一切眾生視己出,平等關愛。這一品質,也是來源於菩提心的圓滿成就。

《道次第》中,依也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礎上,這是《道次第》的修學特色所在。通常,我們是依聲聞律儀而依:盡形壽依佛,盡形壽依法,盡形壽依僧。所謂盡形壽,即盡此一生,以一期生命作為皈依期限,有特定的時間性。而《道次第》則依大乘菩薩道建立依,盡未來際永不間斷,其發心偈諸佛正法賢聖僧,直至菩提永依,我以所修諸善根,利有情願成佛。

可見,依菩提心建立的依,較之依出離心建立的依,有著深度和廣度的不同。在我們所熟悉的四弘誓願中,也體現了這樣一種恢弘廣大的願力: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依三寶而直入菩提大道,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五、菩提心與人天善行

人天善行,即人天乘的行標準。

通常,我們是根據所學經
來判斷學佛者的歸屬。若按五戒十善修行,便是人天乘;若按阿含經的戒定慧修行,便是聲聞乘;若按大乘經修行,便是菩薩道。事實上,這一區分並不確切。

決定修學某個法門屬於何乘,關鍵取決於修行者的發心。任何法門的修習,皆有相應的心行基礎。同樣是佈施,帶著希求人天利益的心去修,佈施就是人天善行;帶著出離心去修,佈施就是解脫道的修行;帶著菩提心去修,佈施就是菩薩道的資糧。如果我們發菩提心修五戒十善,那五戒十善就能昇華菩薩道的修行,而不僅是有漏的人天善行。

離開發心,很難根據行本身判斷其屬性。對於禪者而言,搬柴運水無不是道。我們也會搬柴運水,卻無法從中悟道。禪者修行的奧秘何在?無非在於心行的不同。所以,同樣的行會導致截然不同的結果。我們做每件事,最重要的是以樣的心去做。如果我們能發起菩提心,一切善行皆是菩薩行的組成部分。


六、菩提心與念輪回苦、求出離解脫

一個學佛者,相信六道輪回,是必須具備的基本信念。唯有認識惡道之苦,才能策勵修行動力。如何才能離苦得樂?不同層面的修行,採取了不同的對治法門。

人天乘的修行,以人天善果作
修行目標。因而持戒修善,以期來世繼續得生人乃至升天享樂。同時,不種墮落惡道之因,以此避免惡道痛苦。

但人天之樂終非究竟,因而,聲聞行者還必須認識輪回本質
苦。三惡道固然是苦,人天福報亦屬有漏。若不能透視輪回本質,便會貪著人天小果,繼續輪轉六道,無有了期,墮落也在所難免。所以,在解脫道的修行中,應觀三界如火宅,視生死如冤家,由此生起迫切而猛利的出離心。這種急迫是刻不容緩的,正如《道次第》中引《親友書》云:縱使烈火然頭上,遍身衣服焰皆通,此苦雖急猶可置,求證無生較此要。

聲聞人雖已發起如是離苦之心,卻未由己及人,體會一切眾生之苦。在求解脫的過程中,但求速速自了,無暇旁顧。同樣是觀輪回苦,菩薩不僅念及自身痛苦,更對一切眾生之苦感同身受。在無盡輪回中,一切眾生皆曾是我們的骨肉至親,當我們希求解脫時,如何忍心將他們置於苦海而不顧?所以,菩薩念輪回苦,是念一切眾生的痛苦;菩薩追求出離,是救度一切眾生出離。正如《金剛經》所言: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若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菩薩道的修行,處處以一切眾生
所緣境,沒有絲毫自他分別,這才是大乘行者究竟的發心。

同樣是念苦,但發心不同,採取的方式不同,最後抵達的目標也不同。唯有發起菩提心,念輪回苦、求出離解脫,才能成就最大的價
。好比將只容一人乘坐的小舟,改造可容納所有眾生的解脫巨輪,共同抵達生死彼岸。


七、菩提心在大乘佛中的重要性

《道次第》中,將菩提心、菩薩行、空性見作大乘佛法的三大要領。其中,又以菩提心根本。關於菩提心的重要性,《道次第》歸納以下幾點:

1.
大乘人。《道次第》雲:是故大乘者,以菩提心之有無而作進退。可見,菩提心乃判斷聲聞行者和菩薩行者的標準。發起菩提心便是大乘人,反之則是小乘人。不少人以,漢傳佛教為大乘,參禪、念佛是大乘修法,便儼然以大乘行者自居。卻不曾自省:自己所發是什心?又是了什而參禪、念佛?事實上,法並不是抉擇大小乘的標準,論曰:以是若僅以法是大乘,則猶不足,必彼補特伽羅住入大乘重要。即使念佛、參禪有所受用,若不是發菩提心而修,亦不屬大乘之列。關於這一點,宗大師也明確指出:若何時與菩提心舍離,則縱有能達空性等功德,亦是墮入聲聞等地,退失大乘。

2.
為真佛子。發起菩提心,才稱得上正的佛子。聲聞人雖也算佛子,但與菩薩的內涵卻有所不同。正如太子和王子,雖同是王室血脈,但王位卻非太子莫屬。正能繼承如來家業的,也非發菩提心的菩薩莫屬。《道次第》中引《入行論》曰:此心生起,無間即成佛子也。在發心的當下,就是如來正的兒子,有能力荷擔如來家業。

3.發心之後,功德超過二乘。在一切心行中,菩提心是至高無上的。《道次第》中將其
喻為金剛寶:善男子,所謂金剛寶者,雖已破碎,勝出金等莊嚴,映蔽一切,亦不失金剛寶之名,一切貧乏亦能遮止。即使破碎,仍比任何寶物更具價。關於菩提心的功德,彌勒菩薩在《華嚴經》中有著極詳盡的闡述。每次讀誦這篇贊文,我都感覺力量鋪天蓋地而來,充滿身心,充滿宇宙。所以說,菩提心一旦發動起來,對勝過一切心行,勝過聲聞的無漏智慧。

4.成佛的不共因。《大莊嚴經》(《道次第》轉引)雲:善男子,菩提心者,如一切佛法之種子。所謂不共,即獨特、決定性的因素。成佛究竟成就什
?正是慈悲和智慧兩種品質。這一成就所依靠的,則是菩提心和空性見。其中,空性見乃三乘聖者共同證得:諸獨覺、聲聞亦依於慧,以是亦說般若波羅密多母,是大小二乘子之母。故不以通達空性而分大小乘,是以菩提心及諸廣大行而判也。理上,在諸法實相上,佛陀和聲聞所證是沒有區別的。若有所不同的話,便是究竟與不究竟的差異。《法華經》有三獸過河之、馬、象一同過河,但子浮于水面,馬能沒入河流,象則直接踏至河底、截斷眾流。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原因也在於菩提心。因空性見是三乘修行的共因,而菩提心則是不共因。


八、菩提心的發起因緣

省庵大師雲:此菩提心,諸善中王,必有因緣,方得發起。

佛法的基本理論是緣起法。唯識學告訴我們,每種識的生起皆由因緣所致。如眼識九緣生、耳識八緣生、鼻舌身識七緣生,意識五緣生。同樣的道理,心行也是仗緣而生。

,菩提心這樣一種殊勝的心行,又是如何生起的呢?省庵大師在《勸發菩提心文》中,闡述了十種因緣,即念佛重恩、念父母恩、念師長恩、念施主恩、念眾生恩、念生死苦、尊重己靈、懺悔業障、求生淨土故、念正法得久住故。

《道次第》中,宗大師則
我們提供了兩種方法。一是阿底峽尊者的七因果,從知母、念恩、報恩、修慈、修悲、增上意樂、發菩提心。其理論依據謂圓滿佛果從菩提心生,彼心從增上意樂生,意樂從大悲生,大悲從慈生,慈從報恩心生,報恩從念恩生,念恩從知母生。所以,首先是知母,觀一切眾生生身之母,由此生起慈悲憐憫之心。

這種觀修並非虛構。修行所要達到的目的,和世間追求不同。世人追求外在成就,而修行之要在於心行的轉化,這是兩者的根本差別。轉化心行可通過兩種方式完成,一是觀修,一是日常的行住坐臥。我們以什
心來做事,最後便會成就什。學佛,關鍵在於善於用心,《華嚴經·淨行品》中我們開示了很多具體的用心方法。做每件事,都應如法觀想當願眾生……”,以此成就外在事業,並轉化自身心行。

觀想,就是用心的方便善巧。同樣做一件事,採用的方式不同,完成的效率也截然不同。在農業時代,一個農民能種多少田?一個村莊能種多少田?可在機械化時代,一個人就可耕種千百畝田地,這正是有無方便的區別。修行也是同樣,若具有善巧方便,結果截然不同。

很多修行都必須通過觀想完成。如《普賢行願品》的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等。若不借助觀想,即使盡未來際地努力,也很難圓滿成佛資糧。我們拜佛時,只拜眼前這尊佛;供養時,只是供養手中這件東西。如此,何時才能成就佛菩薩的無量功德呢?而普賢七支供的殊勝,正是在於以觀想輔助修行:每一次禮拜,皆同時禮拜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虛空有無量佛陀,每尊佛前皆有我在禮拜,每個我又在拜著無量佛陀。不再是一個我,也不再是一尊佛。

自他相換,也是幫助我們發起菩提心的重要觀修,出自寂天菩薩的《入菩薩行論》:雖有於自他,欲速
救護,於自他當換,是即密妙行。自他相換的前提,是意識到利己的過患和利他的功德。眾生所有的痛苦,皆因利己而起,謂我愛執者,是一切衰損之門。而佛菩薩所以解脫自在,則因愛執他者,一切圓滿之處。這是自他相換法的基本認知。

若沒有這種認知,便不可能修利他行。我執有著巨大而難以擺脫的慣性,只有深刻意識到利己的過患,才會努力改變這種現狀。自他相換,便是將利己的這
心用於利益眾生,將捨棄眾生的這心用來捨棄我執。如是修行,可迅速成就佛果,正如《道次第》所言:若將自利之心換而他,則早已成佛,自他義利,一切圓滿無疑矣。以不如是故,勞而無益,空過時也。


九、菩提心的受持儀軌

不少人雖然也知道發菩提心,但往往停留於口號,並未正當做一回事。即使當做一回事,也不知如何著手進行。

在學佛過程中,三
五戒、沙彌戒、比丘戒乃至菩薩戒,都要通過相應的儀軌才能獲得,受持菩提心也是同樣。因而,《道次第》特別闡述了菩提心的修法,使我們可以像依受戒那樣,祈請受過菩薩戒的戒師,通過如法而隆重的儀式受持菩提心:我某甲,亦從今時乃至菩提,於其中間,於無上正等廣大菩提而發心。諸未度有情令得度,諸未解脫令解脫,諸未出苦令出苦,諸未遍入涅槃令遍入涅槃。當然,通過儀軌所獲得的,只是世俗菩提心之體,而非勝義菩提心。除非戒子根基極利,戒師修證甚深,也可能在受持的當下契入勝義菩提心。

受持菩提心後,應時常憶念,以此指導心行。《道次第》云:故大悲心者,非僅發一次,宜加修習,漸令增長。不顧自之苦樂,不厭利他,則速能圓滿一切資糧。于多數人而言,初發菩提心極難一步到位,還應不斷加
。我們受持五戒,便會不斷提醒自己不殺生、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酒。發起菩提心後,則應時時以眾生利益上。菩提心能在心行中生多大的力量,取決於我們對菩提心的信念。若對菩提心的信心越大,受持後形成的力量就會越大,反之亦然。

獲得菩提心的體,以發心
基礎,然後通過儀軌將其固定下來。更重要的是,受持後還應守護,如受戒後應以持戒守護戒體,菩提心之體亦應不斷鞏固,時常憶念菩提心的殊勝及捨棄菩提心的過患。《道次第》建構每個法的修行時,皆有如是特點。眾生無時不在得失之中,所以,宗大師就根據眾生的特點造論。如念死,首先告訴我們念死的勝利和不念死的過患,闡述六度時也是如此,如修佈施有何利益,不修有何過患等,因材施

受持菩提心後,還應時常憶念菩提心的功德。若感覺不到其利益,發心很難持久。反之,若對這一利益的認識不斷加深,力量便會隨之增長。久而久之,不需著意努力便可安住菩提心中。任何一種心行的培養亦複如是,首先通過不斷作意來加
,最終任運自如。所以,《道次第》中要求修學者:修學增長者,如是僅不棄舍猶不足,須於晝三次夜三次,以大勤勇令其增長。應每日六次憶念發心偈頌:諸佛正法賢聖僧,直至菩提永依,我以所修諸善根,利有情願成佛。

這不僅是我們的人生目標,也是做每件事應有的心行基礎。即使一時沒有能力做到,至少要具足這
心,不斷觀修,使菩提心成生命的根本力量。


十、菩提心的實踐

發起菩提心之後,不僅要以觀修來化,更應付諸實踐。菩提心的實踐,正是菩薩行。《道次第》引《大日經》云:秘密主,彼一切種智者,是從大悲之根本生,是從菩提心之因生,是以方便而到究竟。所謂方便,修施等六度行也

每個層面的修行,皆有相應的發心及行
。如人天乘發增上心,以人天善行成就人天果報;解脫道發出離心,以戒定慧成就出世解脫;菩薩道是發菩提心,以菩薩行成就佛果資糧。

關於菩薩行的思想,大乘經論中極
為豐富,尤其是瑜伽唯識系統的經論。如《瑜伽師地論》三十五卷至五十一卷及《大乘莊嚴經論》,都是我們闡述菩薩行的內容。在《解深密經》及《攝大乘論》中,菩薩行也是重要內容。格魯派繼承深觀和廣行兩大思想體系,廣行部分,便是瑜伽唯識的思想。

《道次第》中,菩薩行主要圍繞六度四攝展開,並從三個方面對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進行闡述。如佈施,包括其自體是什
,其心行差別及特徵是什,這種行應如何生起。

六度的修行,都是在圓滿菩提心。如佈施是要去除慳貪,若內心不存在絲毫慳貪,佈施的心行便圓滿了。持戒是要遠離對一切有情的損害,這種損害主要是從攝律儀戒而言。菩薩戒包括攝律儀戒、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攝律儀戒的特點是不損惱眾生,若對眾生沒有絲毫惱害之心,持戒的心行便圓滿了。而忍辱則是遠離嗔恨,若在任何境界中都不會起絲毫嗔心,忍辱的心行便圓滿了。每種心行的圓滿,都是戰勝凡夫心的過程,是戰勝慳貪、損惱、嗔恨的過程。徹底舍離凡夫心,方能圓滿菩提心。

受菩薩戒,是菩薩道修行中的重要儀軌。菩提心的實踐,必須通過六度四攝來完成。而菩提心又是菩薩戒的靈魂,發起菩提心,才能受菩薩戒並取得菩薩資格。進而,還須進一步嚴持菩薩戒,實踐菩薩行,如此才能成
合格的菩薩。
菩薩戒有梵網菩薩戒瑜伽菩薩戒之分。其中,瑜伽菩薩戒的開遮十分善巧。菩薩戒根據六度四攝而建構,是協助我們行菩薩行、圓成菩提心的有力保障。若沒有菩薩戒作
依怙,在修學過程中,可能會向凡夫心妥協。所以,必須有戒律進行約束。


十一、菩提心與空性見

菩提心和空性見是大乘佛法的兩大內涵,同時也是成佛之因,以空性見共因,以菩提心不共因。對於作物生長來說,水和肥料共因,種子則不共因。因水和肥料可作用於任何種子,而種子則是決定作物屬性的根本。有樣的種子,就會結出樣的果實。

有空性見而無菩提心,將落入二乘,無法成就無上佛果。但只有種子而無陽光、水分等助緣,種子也無法開花結果。同樣的道理,沒有空性見的抉擇,菩提心永遠無法圓滿成就。佛果的大慈大悲必須通過菩提心完成,而發心過程中,從世俗菩提心到勝義菩提心的昇華,則離不開空性見的推動。

世俗菩提心的心行基礎是妄心,是有漏、有限、有我的。如果滯留於世俗菩提心,即使想要利益一切眾生,也無法願行一致。因妄心是有我執的,無法平等一如。當我們想到利益眾生時,我執便會百般阻撓,將我們發起的一念菩提心打上折扣。妄心是有限的,建立在妄心基礎上的世俗菩提心也是有限的。而佛陀證得的空性是無限的,所成就的大慈大悲也是無限的。

如何從有限進入無限?唯有通過空性見。我相是空的,人相是空的,眾生相是空的,壽者相也是空的。一切皆如夢如幻,了不可得。若我們不斷地作如是觀修,凡夫心便會隨之削弱,勝義菩提心方能生起。

同時,菩提心的圓滿成就也離不開空性見。發起勝義菩提心之後,我執和煩惱障的力量還未完全消除。所以,地上菩薩還要不斷修如觀、空性觀,將煩惱習氣消融於空性中。所以,菩提心的圓滿成就也離不開空性見。

整部《道次第》,以菩提心貫穿始終,使三乘佛法次第井然,層層遞進。

其中又包括兩大內容。首先是人天乘、解脫道與菩提心的關係。經由菩提心的統攝,使下士道、中士道成菩薩道的前行。這一思想,正契合佛陀在《法華經》中所說的: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法華》會三歸一的思想,是佛陀應世布的深意所在,所謂雲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宗大師在《道次第》中,以菩提心融會三乘修法,與《法華》思想一脈相承。對其深意作了詮釋和解說,更建構了切實可行的修行理路,堪稱解行並重的修學綱要。

在上士道中,宗大師進一步對菩提心的發起因緣、受持儀軌、修行實踐及菩提心與空性見的相互關係作了正面闡述。我們全面瞭解菩提心在佛法修學中的重要性,提供了完整的認識和實踐方法,引領我們走向究竟的覺悟之路。



※備註(一)※

《道次第》(藏文:লামরিম;威利:Lamrim),佛書籍的類稱。在藏傳佛中,根據資質稟賦的不同,將佛修學劃分數個不同階段;以這主題,所寫成的書籍,都可稱道次第。這類書籍中,最早出現的,是阿底峽的《菩提道燈論》,這也是這類型書籍的共同範本。寧瑪派、噶當派及格魯派,各自以道次第基礎發展出自身的論書。

字面來說,《道次第》是指在不同階段的人,所應該走的道路。

阿底峽在《菩提道燈論》中,將修學佛的人,依程度,分下士,中士及上士。阿底峽先描述不同根器的人之間的差別,再依不同程度,分別給與不同的授,使他們最終都可以得到智慧,達到涅槃解脫。

《道次第》著作:

(1)岡波巴《解脫道莊嚴論》。

(2)宗喀巴以此主題,撰寫過數本不同著作,其中最有名的是《菩提道次第廣論》。

 

※備註(二)※

《菩提道次第廣論》(藏文:Lamrim Chenmo),是由宗喀巴總依彌勒所著之《現觀莊嚴論》,別依阿底峽所著《菩提道燈論》(又譯《菩提道炬論》)及其三傳弟子霞惹瓦的註釋要旨,總攝佛經三藏十二部要義,按道次第(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由淺入深編寫而成的重要論典,是格魯派根本論書之一。在1934年由漢藏理院法尊法師漢譯,在漢地廣流傳。

菩提道次第廣論在藏傳佛體系中,是總攝顯教教義的重要論典,以供學人修習,調圓成佛道必須按照道前基礎、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這樣的《道次第》步驟,由低處向高處走。藏傳佛,出家人對顯教教義沒有堅實的理解、行持基礎,是幾乎難以走上密宗道的。

「菩提」指所求的佛果,「道」指趣進佛果所必須經歷的修學過程,「次第」就是說明修學的過程必須經歷這些階段,自下而上,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不可缺略,故名「菩提道次第」。

宗喀巴所著之《菩提道次第廣論》完成後,在康藏、甘肅、海、蒙古各地盛傳,漢地一直到1931年,法尊法師(1902-1980)在拉薩跟隨安東格西學此論,歷經三年才在拉薩、仰光及重慶漢藏理院,陸續翻譯校改,於1935年冬,完成漢譯本。

宗喀巴大師另外著有「密宗道次第廣論」,提供對顯有理解與行持基礎的出家人,修習密的論典。也由法尊法師漢譯,在中文地區流傳。 

《菩提道次第廣論》結構

道前基礎

歸敬頌 造者殊勝 授殊勝 聽聞軌理 說法軌理 完結軌理 親近善知識 修習軌理 暇滿 道次引導

下士道:念死無常 三惡趣苦 依三寶 深信業果

中士道:希求解脫 思惟苦諦 思惟集諦 十二緣起除邪分別 解脫正道

上士道:入大乘門 菩提心次第 儀軌受法 學菩薩行 布施波羅蜜 持戒波羅蜜 忍辱波羅蜜 精進波羅蜜 禪定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 四攝法 奢摩他 舍那

止觀論

「止觀」(奢摩他、毘舍那)論中說是「六度」菩薩行中的後二度(靜慮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所攝,大小二乘世出世間一切功德,皆是止觀之果。《解深密經》卷36 分別瑜伽品〉:「復次善男子。一切聲聞及如來等。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當知皆是此奢摩他、毘鉢舍那所得之果。」總攝一切佛語扼要,龍猛、無著二師道軌,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止」就是「心一境性」的「正定」,「觀」就是「妙觀察」所見的「中道空」。學人達到「貪嗔癡升起時,會因具有正見而自動平息」,才是正定;看到「人無我,法亦無我」,才是妙觀察。止觀整體作用的結果,是身輕安,心也輕安。

宗喀巴大師告誡學人不可以「貪著自宗,瞋他法派」。《菩提道次第廣論》別學止觀波羅蜜多的用意,是把止觀學習做「模組化」。將卷十四到卷二十三的內容,直接用中論、唯識學或天台摩訶止觀取代,並不影響道次第的連續和完整。 

《菩提道次第廣論》主要內容

佛法是嚴密科技道理之外,古今數甚眾的人群,實經驗過的理。《菩提道次第廣論》是總攝佛經三藏十二部要義,依「道前基礎」和「三士道」次第由淺入深編寫而成的重要論典。的內容非常富,其綱目如上面所示,而主要內容,只能用簡略而不太嚴密的形式介紹於下。

「道前基礎」最重要的是「敬」和「信」。經由聽聞軌理、說法軌理、完結軌理等,使得性情孟浪的人,生出恭敬的心;自我中心的人,注意到別人的優點;麻木遲鈍的人,生感恩的心;個性孤獨的人,走入群眾;害羞木訥的人,開口分享他們的內心;生活規律不良的人,調整自己的步;思想喜好多有束縛的人,看到開擴無限生命的存在。這些都有可能令人生人生第一次巨大的改變和感動,也是《菩提道次第廣論》迷人和有所貢獻的原因。

「下士道」是希望「此生與來生的串習能有比較好的條件、可以繼續努力」修行的學人所應修習的事項。「下士道」要相信因果,廣結善緣,四力淨修,集聚福德資糧。

「中士道」是希望「不起種種因,斷種種果」,而遠離生死輪迴的學人,應修習的項目與次第。「中士道」要趁著暇滿人身,速修戒定慧三學,快速往生西方聖土,不墮輪迴而得到解脫。

「上士道」是有可能成宗師,承擔如來事業之學人的修習內容與次第。「上士道」的修習是要命的。必須因大悲心而生出大菩提心和四無量心,並且動六度四攝的大修行。但是正入道的關鍵,是在於「止觀」的成果。了幫助領悟「止觀」的正確意義,「戒」就非常重要。「無我」、「出離」,最後還要和善知識「心心相印」,才有可能成宗師,承擔如來事業。

道前因尊敬和相信,而生出希求來世之心,進入下士道。因懺悔、依三寶和勝解空義、靜息不善、修菩提心等四力淨修,而生出遠離生死輪迴之心,進入中士道。因修習戒定慧三學,而生出今生悟道,即身成佛的大發心,進入上士道。最後,在上士道中,跨時空以一「定」,覆天地於一「無」,成就「止觀」之果。這就是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令道次第「動態」銜接的有效構想和令人感佩的意圖。 

《菩提道次第廣論》漢譯經過

菩提道次第廣論由宗喀巴大師著成後,流傳於西藏、甘肅、海、內蒙古等藏傳佛盛行的地區。漢語系佛徒在數百年來知道此書的寥寥無幾。1931年,法尊法師在拉薩跟從安東格西學菩提道次第廣論,1934年法尊法師在拉薩、仰光及重慶漢藏理院逐漸翻譯此書,於1935年冬整理初版發行,全書共二十四卷。

菩提道次第廣論在藏傳佛中,主要針對出家人進行講授,並不對一般民眾傳授。

現今在台灣及其他華人社區,已有許多不同佛團體,一般民眾傳授菩提道次第廣論課程。



※備註(三)※ 

古老經法共說的──《菩提道次第》

總說《菩提道次第》

關於 釋迦佛陀導的菩提道修證次第,根據阿難系說一切有部傳誦的漢譯《相應阿含》(誤譯名《雜阿含》)296,287,379 經及分別說系錫蘭銅部傳誦的《相應部》『因緣相應』第20,65 經、『聖諦相應』第11經中,都有同等的記載及說明。

當年 佛陀初轉法輪時,向憍陳如等五比丘
導的說法來看, 佛陀是先正覺「因緣法、緣生法(十二因緣的集法)」,正見五陰是緣生,如是則能捨斷緣生法是「常、樂、我、淨」的「妄見」,所謂了知緣生法則無常、苦、非我亦非我所,再得以明見「當已正覺因緣、緣生,若能於緣生五陰離貪、斷愛,必能斷苦」,如此明見「十二因緣的滅法」,接著明見古仙人道的「八聖道」,成就「四聖諦第一轉、四行」的正覺。

其次,依據「四聖諦第一轉、四行」的正覺,再次第的修學「出世間八聖道」滿足,正定成就,具足了「四聖諦第二轉、四行」的修行。當修學「出世間八聖道」滿足,正定已經成就,即完成了無明、貪欲、瞋恚的斷盡,成就解脫、解脫知見,具足「四聖諦第三轉、四行」的修證。如是次第修習成就正覺、離貪、慈悲喜捨、解脫、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完整的修證歷程就是「次第成就四聖諦三轉、十二行」。

這一導的修證次第,在說一切有部傳誦的《相應阿含》296,287,785,379 經,還有銅部傳誦的《相應部》『因緣相應』第20,65 經、『聖諦相應』11 經、《中部》(117)『大四十法經Mahācattarisaka Sutta』,都是同樣的指出:

一、先見「十二因緣的集起(無明緣行、行緣識……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成就正覺,正見無明、行……老病死等都是緣生法,斷除「恆常想」、「我想」、「眾生想」、「壽命想」、「忌諱吉慶想」等等妄見。見《相應阿含》296 經、《相應部》『因緣相應』第20 經。

二、再進一步的正見「不知因緣、緣生者,即會對緣生法生貪愛」,如是則有生、老病死的集起。若是「已正覺因緣、緣生者,即正見緣生法則無常、苦,對緣生法離貪、斷愛」,如是則有生、老病死的滅盡。明白「凡集法者,悉皆有滅法」1,正知「十二因緣的滅法(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見《相應阿含》287經、《相應部》〈因緣相應〉65經。

三、當正見「十二因緣的集法與滅法(見老病死如何起與如何滅,此時修行者還未解脫,老病死也還未滅)」,接著得見「能對緣生法離貪、斷愛」,就是解脫生、老病死的古仙人道,這一離貪、滅苦的古仙人道就是八正道。此時,已經明見老病死苦、老病死苦的集法、老病死苦的滅法、老病死苦滅盡的正道,已經成就「四聖諦第一轉、四行」的正覺,成就了「慧根」及「信根」7。見《相應阿含》287,655經、《相應部》〈因緣相應〉65經、〈根相應〉52經。

四、當已經明見老病死苦、老病死苦的集法、老病死苦的滅法、老病死苦滅盡的正道,成就「四聖諦第一轉、四行」的正覺後,即能依據「四聖諦第一轉、四行」的正覺,也就是具足「慧根(四聖諦如實知)」,攝導精進修行的「精進根」、「念根」、「定根」10,也正是修習離貪、斷愛之出世間八正道,這就是「四聖諦第二轉、四行」的修證。見《相應阿含》785經(《中部》(117)〈大四十法經〉)。

五、當依「四聖諦第一轉、四行」的正覺,攝導出世間八正道的修行,次第的修行成就出世間正定,具足五根。當完成「四聖諦第二轉、四行」的修證後,即已經完成愚癡、貪欲、瞋恚的斷盡,成就解脫,具足解脫知見,得自作證:「自知不受後有」。這正是「四聖諦第三轉、四行」的成就,得成就正覺、離貪、解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一修證次第,在說一切有部《相應阿含》、銅部《相應部》,都是楚、同等的說法。見《相應阿含》749,379經;《相應部》〈聖道相應〉1經、〈聖諦相應〉11經。

台長: 幻羽
人氣(958) | 回應(0)| 推薦 (1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參修應識之法要(續) |
此分類下一篇:【菩提心的修行】--上 *釋濟群*法師
此分類上一篇:【緣起和性起】 *姚長壽*博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