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禪】
修行者唯有「已離諸欲,離諸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如是他已證得舍離五支,具備五支,具三種善,成就十相的初禪。初禪分為色界的初禪和出世間的初禪,色界的初禪包括善、異熟(果報)、唯作三種,出世間的初禪包括出世間的四道四果八種初禪。
初禪的五禪支
1、尋 (vitakka):將心導向及投入於似相;
2、伺 (vicara):保持心持續地注意似相;
3、喜 (piti):喜歡似相;
4、樂 (sukha):體驗似相時的樂受或快樂;
5、一境性 (ekaggatà):對似相的一心專注。
它們個別分開來說稱為禪支,但整體合起來則稱為禪那。剛開始修行禪那時,應練習長時間進入禪那,而不應花費太多時間辨識禪支。同時,也應練習初禪的五自在。
初禪的五自在:
1、轉向自在:能夠在出定後把心轉向於諸禪支;
2、入定自在:能夠在任何想入定的時刻入定;
3、住定自在:能夠隨自己預定的意願住定多久;
4、出定自在:能夠在所預定的時間出定;
5、省察自在:能夠辨識諸禪支。
所謂五蓋,即是指:
1、貪欲蓋,執著五欲的境界,因而遮蓋心性。
2、瞋恚蓋,於違逆的境界而忿怒,因而遮蓋心性。
3、睡眠蓋,心志昏暗、色身沉重,不堪正常的使用,因而遮蓋心性。
4、掉悔蓋,又譯掉戲蓋,掉─意謂心念躁動:悔─意謂於所作的事而心生憂惱,因而遮蓋心性。
5、懷疑蓋,於所習之法猶豫而不能決斷,因而遮蓋心性。
以五種修行方法來對治五蓋:
1、不淨觀對治貪欲。
2、慈心觀對治瞋恚。
3、精進觀對治睡眠。
4、數息觀對治掉悔。
5、信心對治疑。
修習法─選擇某一業處
南傳上座部佛教把修習止的方法歸納為四十業處。禪修者可以選擇其中一種適合自己的禪修業處來作為入門的方便。然而,在四十種止業處當中,最為禪修導師們推崇與教導的應該是入出息念。
有十種只能夠證得近行定的禪修業處,即: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舍隨念、天隨念、死隨念、寂止隨念這八種隨念,再加四界差別和食厭想,一共這十種業處只能證得近行定。
近行定屬於什麼定?欲界的定。當一個人取佛陀的功德為目標的時候、或者取法的功德、或注意死的時候,他取這些為目標不能夠生起廣大的速行,只能夠(生起)欲界的速行,他的那種心路過程,最多只能夠是屬於欲界的七個速行而已。
剩下的三十種業處稱為安止業處,即十遍、十不淨、身至念、入出息念、四梵住、四無色界定,這三十種禪修業處可以證得禪那,也就是可以證得安止定,可以令廣大心生起。
在這些業處當中,對於安止導入,在此入出息念以及十遍,屬於四種禪那。身至念以及十不淨屬於初禪;前面三種梵住為三種禪那;第四梵住及四種無色屬於第四禪;這是依禪那的分別。
以入出息念為例的修習法
以地遍為例的修習法
學習地遍者,取於人為的或自然的地相,其地須有限而非無限的,有際而非無際的,有周而非無周的,有邊而非無邊的,如米篩或米升那樣大。彼即作善取,善憶持,善堅定於彼相。彼既作善取,善憶持,善堅定於彼相已,見於相之功德,作珍寶想,於心尊重。喜愛,集結其心於所緣之相:『我今以此行道,誠將脫離老死』。於是彼離諸欲……具證初禪。
不要觀察曼陀羅的色澤,亦勿於(地的)特相(堅硬)作意。但不離色而把依止(的地)與色作一起,更進而置心於(地的)假說法(概念)作意。
當取其普通:「巴脫唯,巴脫唯(地、地)……」而修習。應當有時開眼而視,有時閉眼而置於心。直至取相未曾現起,則百度、千度,乃至更多。
如是修習,直至閉眼而置於心,其相亦來現於心中猶如開眼之時相同,此時名為「取相」生起。
與近行定共同生起的似相,他的生起是很困難的。若能於同一跏趺坐禪之時而增長(似)相得達於安止定,是很好的;如不可能,則他應以不放逸而護其相。
如果五種喜到了成熟之時,則身輕安及心輕安二種輕安成就。輕安到了成熟之時,則身心二種樂成就。樂成熟時,則剎那定,近行定,安止定三種三摩地成就。於此五種喜中,安止定的根本增長而與定相應者為遍滿喜。
安止定的規定:他這樣的意向於相而行道:他想「我今將成安止定了」,便間斷了有分心,以念於「地、地」的勤修,以同樣的地遍為所緣,而生起意門轉向心。此後對於同樣的所緣境上,速行了四或五的速行心。在那些速行心的最後的一念為色界心;余者都是欲界的,但有較強於自然心的尋、伺、喜、樂、心一境性的。
其實只在第四和第五成安止定,此後的速行便成謝落了,因為他已近於有分之故。如果深思此說,實在無可否認。譬如有人奔向於峭壁,雖欲站住於峭壁之端,也不可能立止他的腳跟,必墮於懸崖了,如是在第六或第七的速行心,因近於有分,不可能成安止定。是故當知只有在第四或第五的速行心成為安止定。
其次,此安止定僅一剎那心而已。因為時間之長短限制,有七處不同:即於最初的安止,世間的神通,四道,道以後的果,色無色有的有分禪(無想定及滅盡定),為滅盡定之緣的非有想非無想處,以及出滅盡定者所證的果定。此中道以後的果是不會有三剎那心以上的。為滅盡定之緣的非有想非無想處是不會有二剎那心以上的。於色、無色界的有分(無想定及滅盡定)是沒有限量的。其餘諸處都只有一剎那心而已。在安止定僅一剎那之後,便落於有分了。自此又為觀察於禪的轉向心而斷絕了有分以後便成為禪的觀察。
初禪進展障礙法的淨化:由於把取於相及再於彼等行相成就者,則僅為安止定(一剎那)的成就,不是長久的,若能善淨於定的障礙法,則得長久繼續。這便是說不以觀察欲的過失等而善鎮伏於愛欲,不以身輕安而善作靜止於身的粗重,不以勤界作意等而善除去惛沉睡眠,不以奢摩他相的作意等而善除掉舉惡作,對於其他定的障礙法亦不善清淨,比庫若這樣的入定,則如蜂入不淨的窩,亦如國王入不淨的花園一般,他很快的就會出來的(出定),如果善淨定的障礙諸法而入定,則如蜂入善淨的窩,亦如王入善淨的花園一般,他可以終日安於定中了。
依所入禪定能至之淺深次第,分為四地(梵語:Bhūmi),相應於此界之「四禪天」(四靜慮天)。
初禪諸天,離欲界之苦,而生喜樂,總稱為「離生喜樂」地。
二禪諸天,已無尋,從定生喜樂,總稱為「定生喜樂」地。
三禪諸天,離前喜貪,心悅安靜,有勝妙樂,總稱為「離喜妙樂」地。
四禪諸天,離前喜樂,清淨平等,住捨受正念,總稱為「捨念清淨」地。
初禪得定,需經過粗住、細住、欲界定(明鏡暗鏡)、未到定。
行者初習定時,仍處於欲界的散定中,而散定可分為四個層次:
粗住:行者首先安坐,端身攝心調息,漸漸氣息調和,心不馳散,名為「粗住」。
細住:之後,循序漸進,心念漸細漸少,名為「細住」。
欲界定:此後,心境開始明朗,但仍有身心的感覺,名為「欲界定」。得欲界定者,尚未斷除貪嗔之欲,故仍留欲界。
未到定:過此,做到心境空寂,向內看不到身,在外一無所有,便證入了「未到定」。這樣的定能出生色界,但尚未達到色界之初禪境界,所以名為「未到定」。
有些人修定時,突然發覺自己肉身不見了,房子也沒有了,一切都空了,到達這個地步就已妄自尊大,自以為了不起;其實這只是「未到定」,還未正式達到「定」的境界呢!
「欲界定」及「未到定」尤如風中殘燭,搖晃不定,故有散定之稱;但卻是邁向「四禪八定」的基礎。
粗心住的特點是什麼?進入粗心住以後,雜念是減少了,但雜念少並不等於是定,只是不再胡思亂想,心念還在六根門頭跑來跑去。
一般人專注地坐了幾天就會有這個感覺:強制自己的念頭,幾下子還可以,但是一會兒就開始跑掉,然後把心收回來,再強制,再收回,再強制,在周而復始的強制過程中,終於感受到可以定上一會兒了,這個“定上一會兒”,就是粗心住。如果連這個感覺都沒有,那你粗心住還沒有。
粗心住的境界就是三句話:
第一,用精神意志去控制、矯正自己的身心,用心去造作,讓自己身體坐的端正。
第二,要有一個方法,不淨觀或其他方法,讓心有所專注。
第三,在身體矯正、心有所專注的基礎上,感受到自己終於定了一會兒。這個“定”就是粗心住。用意識去專注,這樣的定,每個人可能都有。坐禪的人更會有這樣的感受。這是最膚淺、最初步的。
粗心住有受用以後,感覺自己定下來了,這個感受很重要,就是剛才說的三個標準。如果沒有身心穩定的感受,那就不是粗心住,身心停在那裏,感受不到那種定,那也不叫住。只有心定下來了,哪怕一分鐘或者兩分鐘,這一、二分鐘就是粗心住。
有了這個住以後,我們就知道:住的感覺是不錯的。平常我們住不住,就要進一步努力去實現這個住,然後慢慢就會習慣這種身心穩定的狀態。有些人坐禪習慣了,一坐下來就喜歡盤腿,紋絲不動,有很多居士就是這樣。當我們習慣了這種穩定的身體姿勢以後,再慢慢引導到第二個細心住。
第二個叫細心住,細心住的心念是很微細的,身體不必用心調正,自動平衡。習慣了這樣一種身體的狀態,坐久也不疲倦,這就是所謂的持身法,佛經裏經常要講到的。
有一個三昧叫持身三昧,就是一坐下來,身體就停止在某一個狀態裏,不用力氣也不會倒下。特別是有些人結手印,手印舉起來要費力氣的,結果入定了以後,想放下也放不下,有一股氣像冰凍一樣把你整個凍住,但又沒有僵硬的感覺,非常自然,非常舒服,很自然地就與定相應。
心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如果感覺愉快、心甘情願,一切疲勞都會消解。如果感受不到那種愉快,打坐半小時、一小時以後就會覺得很疲倦,好像在完成作業,那是沒有進入粗心住。
從粗心住進入細心住的時候,身體就會自動調整,而且坐久不累。如果繼續坐禪,就能進入真正欲界的禪定。前面兩種叫住,不叫定。因為它是不穩定的、暫時性的、機遇性的。
所謂機遇性,就是不能把握自己的心什麼時候粗心住,什麼時候細心住,只有功夫越來越精細的時候,它偶然出現讓你感受一下,接下來會不會再出現就沒有把握,如果是定就可以把握。今天進入禪定,明天想繼續,就可以從這條路繼續進入。
粗心住和細心住,三個方法最根本的區別:
第一粗心住是用意識刻意讓身心停留在某一個狀態,細心住不用刻意就能把身體自然坐得端正,這是身體上的一個標準。
第二在用心方面,粗心住一定要依靠一個方法,並用心專注於這個方法,比如數息、念佛,一定要抓住一個方法,讓自己的心定下來。而細心住不刻意於方法,自然而然念佛、坐禪、呼吸,沒有太大的分別心,心念細下來之後,任何一個方法都能安住,因為心已經變得聽話了。
第三,粗心住的感覺是住在這裏,但快樂的感覺不明顯,只是讓心“終於定了一下”,而細心住能夠感覺到住的歡喜,微細的、隱約的感覺到生命有一種快樂和法喜生起來了,這三點是粗心和細心的區別。
有了細心住以後,進入欲界定就成為必然。
細心住所生起的一種法喜,與平常生活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生活中我們總是追求外在的物質快樂,吃和穿的快樂、遊山玩水的快樂、長得漂亮的優越感,好像都是一種快樂。但跟細心住相比,相差太遠了。
細心住的快樂是從外到內、從粗到細,快樂到心裏去的。有了這個鮮明的對比,我們會生起一種真正的善法欲,希望身心能夠回歸到最根本或者最原始的寧靜狀態。欲、念、進、慧、定五法的力量,這時候就會起一種作用,並希望這種作用能夠使禪定更加深入、快樂、微細。通過這些努力就可以進入真正欲界的禪定--欲界定。
第三個叫欲界定。粗心住的狀態是要用心將妄念捉回來,進入欲界定後,心非常的安詳,心念也不必加以控制,妄念也不會隨時冒出來,心念自動平穩,不必用力去調整它,此時的心任運不動。
以上三種定還不能稱為真正的禪定,只能稱為普通的定。因為這三種定只要通過坐禪,或者練氣功都會得到。練太極拳的人如果懂得練拳的內在精神,也會出現這種狀態。如果再學一些佛法,就可以住在這種狀態中。
如果一整天坐下來,腦袋是模糊的,這個不叫欲界定。欲界定是身心的感受都非常清楚,在清楚的狀態下進入定,才叫任運不動。一般情況下,不會自動生起動搖。坐著沒事,突然想起看書就去看書,那是不會的,坐禪的這段時間,一般不會無事生事。有個孩子在那裏鬧了,自然而然對孩子說上兩句,心也不會動搖。
欲界定比細心住是更進一步的,但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才會有效果。如果欲界定像石火電光,今天是這種狀況,明天不是這樣,這還不算是堅固的,只能算是偶爾。欲界定功夫有兩種狀況,一種是面對欲界六道,地獄、餓鬼、畜生、天、人這些狀況的出現,心不會被擾亂還是定的。
另外一種,是偶爾的狀況,前面有粗心住、細心住的層層功夫,坐在那裏心是定下來了,然而一下坐還是不行。 ( 達照法師 )
由欲界「未到定」進入色界「初禪」時,行者在定中會感覺身心微動,出現「動八觸」之感(動、癢、輕、重、冷、煖、澀、滑),這是欲界與色界交互變換而引發起的感覺;也就是心理上的變化,而引起生理上的反應。到此階段,行者已自然超離欲界眾生共同具有的飲食、男女、睡眠之欲。
色界定分為四個階段,即色界之四禪:
初禪:名「離生喜樂地」,由於遠離欲界諸欲,而得到輕安喜樂,並具有五種心理的特徵──覺、觀、喜、樂、心。但尚有覺、觀的尋求分別,心不完全寂靜,故又名「有覺有觀三昧」。若捨掉思想上的覺、觀活動,便可進入二禪。
二禪︰名「定生喜樂地」,它是因定而生定,而初禪是因離欲而生定,具有三種心理的特徵──喜、樂、心。二禪比初禪有更深一層的喜樂,因初禪之樂是來自於外,而二禪之喜是來自於內,故又名「喜俱禪」。此後更捨掉「喜」心,便進入三禪。
三禪︰名「離喜妙樂地」,心雖離喜,身受妙樂,具有二種心理的特徵──樂、心。此禪的最大特點是「樂」,其樂遍滿全身每一毛孔,三禪之樂已達極限,無與倫比,遠勝二禪,故又名「樂俱禪」。繼此再捨掉「樂」想,便進入四禪。
四禪︰名「捨念清靜地」,捨掉喜樂,身心達到最極寂靜,不為內外感受所動搖,苦樂已滅,故又名「捨俱禪」。
達到四禪階段者,修學世間法或出世間法,皆易於成就,故四禪被稱為“世間真實禪定”,佛教把它作為修習「出世間禪」的基礎。
在色界四禪中,行者尚有固定的物質身體存在,如想進一步拋棄這色身,必須修習無色界之四空定。無色界定也分為四個階段:
空無邊處定:於四禪中,行者厭離色界,遠離苦樂諸覺受,唯見虛空無邊,不見有自身及世界,由此脫離了色界身體與物質的束縛,一心緣虛空而入定。
識無邊處定:滅除虛空無邊的觀念,內觀自心,不見一切,唯見心識念念不住。此時內心明淨,一心緣心識而入定。
無所有處定:緣空叫外定,緣識叫內定,依內依外,都非寂靜;便依不用一切心識的方法,諸想不起,繫心無所有處而入定。
非想非非想處定:觀“無所有”的觀念亦空,故名「非想」,但尚有“非有非無”的細微觀念存在,故名「非非想」。此定成時,頓覺微細想念,似斷非斷,若有若無。
達到「非想非非想處定」已是三界中的最高境界,凡夫證入此定,往往誤認為這就是涅槃境界;其實,此處定境雖深,但導致生死的根本無明並沒有消除,微細煩惱仍在,因缺乏了佛家的無漏智慧,故仍未能脫離三界。
此「四禪八定」中應以色界之第四禪為最重要,因解脫、證悟、神通等皆由此定而生。即使證到無色界「四空定」的巔峰,在那裏色空兩亡,僅住細識,壽長無數劫,仍未能擺脫生滅法的支配。天壽命終時,定力消失,仍入諸趣,生死流轉,一如常人,所以古語有云︰「饒經八萬劫,終會落空亡。」 再加上,四空天人壽元盡時,往往投生惡趣。由頑空證入真空,要比四禪進修無漏入涅槃還要困難,因為習性已成,積重難返。
當年,釋迦牟尼佛也曾證得這「四空定」,據說證這定境,當下證得,當下便要出定,否則一進去就是八萬四千大劫。佛陀進入涅槃時,亦由色界第四禪入,而不是由「非想非非想處定」而入,足見無色界「四空定」並不一定較色界「四禪」為高或更殊勝。
雖然「四禪八定」屬有漏之禪定,但不以達到此定為究竟,而是繼續以無漏智消除我執無明,進入「受想滅盡定」,這才可出三界,獲得真正的解脫,不再入輪迴。此「受想滅盡定」合併前「四禪八定」,便是「九次第定」。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