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台企聯會長王屏生(左起)、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廣西壯族自治區紀委書記彭清華、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合影。
兩岸之*國共論壇*─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之間的來去
國共論壇--觀察指標
2017-09-14聯合報報導─吳敦義上任後的國民黨兩岸政策路線及國共交流,一直受到高度關注。郝龍斌出席「桂台論壇」,接下來國、共各自舉辦兩岸探親三十周年活動,交流也好、示好也罷,國共關係真正的觀察指標,仍在十一月的「國共論壇」能否如期登場。
不過,不管是兩岸交流或對美國的關係,吳敦義和國民黨最終累積的能量,還是在國內,民進黨對國民黨發起殲滅戰,國民黨再起的關鍵在於二○一八選舉,當下已無退路。
吳敦義在兩岸政策路線上有自己的堅持,儘管外界有不少質疑,他仍然沒有讓步。雖然八月的全代會通過兩岸政綱,但吳敦義的黨內兩岸布局,還未全部掀牌,大陸事務部的改組人事,是備受注視的指標,今年國共論壇是否舉辦,更是一大懸念。
對岸指名邀郝龍斌出席「桂台論壇」及接下來崑山市舉辦的兩岸開放探親三十周年活動,確實釋放出某種「冷、暖有別」的訊息。吳敦義指示黨內舉辦兩岸交流三十周年活動,亦是向大陸釋好,他與北京之間的信任如何恢復,既是挑戰,更是難題。
現在的情境是,兩岸尚未安頓好,與民進黨之間的二○一八鏖戰卻已逼近。如今民進黨藉賴清德組閣快速調整步伐,又用軍公教調薪試圖拉抬民調,對外布局與柯文哲關係,拳拳到肉,再加上以正義之名斬斷國民黨金流,吳敦義可謂幾無喘息空間。
現在國民黨仍未顯露堅強的戰鬥人選,與北京關係又混沌未明,須早日綢繆因應,若一直拿不出強力作為,等民進黨調整完成,吳敦義率黨再起的可能,也就煙消雲散了。
據報導,目前中共顯然是較傾向與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交好,如中國江蘇省崑山市九月廿日將舉辦兩岸開放卅週年紀念暨中秋慶祝活動,及十五日的第十三屆桂台經貿文化合作論壇,都將由郝龍斌出席,還可能與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一起為活動點燈。
2017-09-15聯合報報導─正在中國大陸參訪的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昨天(14日)抵達廣西南寧,將參加09月15日在廣西南寧開幕的桂台經貿合作論壇。郝龍斌一行接受廣西自治區副主席張曉欽午宴接待並進行會談。郝龍斌特別提到,兩岸交流不能停,交流才會促進雙方的了解和情誼。他並強調,國民黨雖然目前在野,但仍會用務實行動,為兩岸和平與合作盡最大心力。
郝龍斌在南寧的重頭戲是昨晚的晚宴,據了解,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親自南下在南寧設宴接待郝龍斌一行;晚宴前,張志軍並與郝龍斌、廣西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等閉門會談,會談時間超過一個小時。晚宴的雙方代表及大陸重量級台商,超過八十人。
張志軍昨告訴郝龍斌,「你是國民黨主席選舉後第一位到大陸的副主席,所以這次我一定要見你。」今年是否會舉辦「國共論壇」,據了解,國台辦方面表示,大陸接下來將是十一長假上路,之後就要舉辦十九大,十九大結束後,緊接著美國總統川普十一月到訪,今年舉辦國共論壇的難度比較高。
談到交流,郝龍斌表示,就如過去他擔任台北市長時長期推動的雙城論壇,至今仍是兩岸交流重要的典範,透過這個不間斷的交流,也有效縮短兩個城市民眾彼此距離與認識。
郝龍斌、張曉欽兩人除席間交換廣西於一帶一路中所佔占之戰略位置與發展政策外,張曉欽也和向郝龍斌詳細介紹台商在廣西的發展狀況。
郝龍斌也為台商和到桂就業、創業的青年人請命,希望廣西能多協助台灣來的優秀人才,給他們更多發揮舞台。張曉欽當場承諾,兩岸需加強更多層面,廣西會增加提供台灣年輕人到廣西各項照顧及獎勵政策,廣西也會積極為台商搭建參與一帶一路的橋樑。
郝龍斌一行是在昨天中午抵達南寧,下午參觀廣西規劃館、廣西民族博物館,今天上午將出席桂台文化交流論壇活動,下午參觀崑崙關戰役紀念館。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近日指示中央黨部,在2017年10月底擴大舉辦「兩岸交流三十周年」紀念活動。國民黨黨務主管表示,兩岸交流三十周年是指中華民國政府在1987年11月2日,開放老兵返鄉探親的重大政策。這項歷史性的政策,讓兩岸關係融冰,並重啟交流。
因此,國民黨將參考七月間舉辦「七七事變八十周年紀念活動」的模式,在十月底開放探親紀念日前舉辦紀念大會,邀請曾經返鄉探親的老兵現身分享。另外當天還將舉辦學術研討會,討論開放探親與兩岸交流的成果。這次紀念活動將不邀請大陸政要參與。
至於今年是否會舉辦「國共論壇」,國民黨表示,中國大陸接下來將是十一長假上路,之後就緊接着要舉辦十九大,十九大結束時已經11月中下旬,因此,今年舉辦國共論壇的難度會比較高。
目前正在大陸訪問的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今天離開深圳,中午抵達廣西南寧,準備出席明天開幕的「桂台經貿合作論壇」;郝龍斌並將在20日轉往江蘇崑山,參加「兩岸開放三十周年紀念暨中秋慶祝活動」,將和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一起為活動點燈。
郝龍斌今天在南寧和廣西自治區副主席張曉欽會面時表示,交流不能停,交流才會促進雙方的了解和情誼。就如他擔任台北市長時推動的「雙城論壇」,至今仍是兩岸交流的重要典範,有效縮短兩個城市民眾的距離。他說,國民黨雖然在野,仍會用務實行動,為兩岸和平與合作盡最大心力。
至於蔡英文政府面對開放探親三十周年的態度。陸委會日前表示,為回顧兩岸交流三十年歷程,及前瞻未來兩岸良性互動與交流合作,陸委會將一連舉辦四場研討會,以9月30日在金門舉行的「小三通研討會」打頭陣,主要活動將是10月下旬的「兩岸交流三十年回顧與前瞻研討會」,已經邀請蔡英文總統出席會議。
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昨天也表示,兩岸交流三十年,成果來之不易,需要兩岸同胞共同珍惜和維護。去年五月以來,儘管台灣局勢和兩岸關係形勢出現複雜變化,但大陸仍持續推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不斷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他列舉最近在兩岸三地陸續舉辦的兩岸交流三十周年紀念活動表示,兩岸交流繼續向前發展的趨勢是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的。
國共論壇的來龍去脈
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俗稱國共論壇、國共平台,由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根據2005年中國國民黨和平之旅的會談決議,聯合主辦的活動。以推動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為前提,促進台灣海峽兩岸經濟、貿易、文化的等各方面進行交流與對話。
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在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中可以相互溝通,也希望將這個論壇作為海峽交流基金會與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協商前的非正式交流管道;隨後也納入台灣少數非國民黨人士。不過,台灣獨立運動人士批評,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缺乏民主及透明化的監督,是中共的統戰工具。
2009年7月,民主進步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決議,禁止曾任或現任黨公職的黨員出席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違者依黨紀處分;民進黨黨員范振宗、許榮淑執意出席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都於2009年7月27日被民進黨開除黨籍。曾在許榮淑立法委員任內擔任其助理的民進黨臺北縣三重市黨部(現已裁撤)主任委員鍾鎮宇在自己主持的廣播電台節目上呼籲泛綠群眾冷靜看待許榮淑出席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一事,引發部分深綠支持者不滿,他的節目被該電台停播,甚至有人打算罷免他的三重市黨部主任委員職務。
國共論壇生起之歷史背景
2005年4月,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出訪中國大陸,與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錦濤會面,結束國共長達60年的對立;國共雙方有感於台灣民主進步黨的執政下,兩岸之間的交流備受意識形態影響,在國共兩黨都反對台獨的基本原則下,認為兩岸需要有更大規模與層級的交流活動,於是在連胡會後發表共同願景,國民黨文傳會主任張榮恭以新聞公報形式指出兩黨達成的五點共識:
1、在認同九二共識的基礎上促進恢復兩岸談判;
2、促進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
3、促進兩岸在經貿交流和共同打擊犯罪等方面建立合作機制,推進雙向直航、三通和農業交流;
4、促進擴大台灣國際空間的談判;
5、建立國共兩黨定期溝通平台。
根據第五點共識,國共兩黨決定設立兩岸論壇,以加強兩岸合作交流。
歷次的國共論壇:
2006年4月14日至15日,第一屆國共經貿論壇在北京舉行。
2006年10月16日至18日,兩岸農業合作論壇在海南省博鰲舉行,主題為「加強兩岸合作,實現兩岸農業互利雙贏」。
2007年4月28日至29日,第三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北京舉行,主題是「兩岸直航、旅遊觀光、教育交流」。
2008年12月20日至21日,第四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上海舉行,主題是「擴大和深化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
2009年7月11日至12日,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於湖南省長沙舉行,主題為「推進和深化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
2010年7月8日至11日,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於廣東省廣州舉行,主題為「加強新興產業合作,提升兩岸競爭力」。
2011年5月6日至8日,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於四川省成都舉行,主題為「深化兩岸合作,共創雙贏前景」。
2012年7月28日至29日,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於黑龍江省哈爾濱舉行,主題為「深化和平發展,造福兩岸民眾」。
2013年10月26日至27日,第九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舉行,主題為「擴大交流合作,共同振興中華」。
2015年5月3日,第十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於上海浦東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行,沒有訂定主題。
2016年4月,原中國國民黨秘書長李四川及黨務主管離職前提出「黨務革新報告」,明確建議「取消國共論壇大拜拜機制」,改以具體兩岸議題的交流為主。
2016年10月,經過國共兩黨共同協商,決定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轉型為「兩岸和平發展論壇」,與2009年台灣民間數十個認同九二共識的民間團體合組的「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同名。
2017年1月2日,中國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黃清賢表示,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沒有停辦的問題,國共兩黨溝通機制已經建立、不受人員異動影響。
何謂─“九二共識”
九二共識(1992 Consensus)是一個與台海兩岸關係有關的政治術語。是指在1992年,台灣海峽兩岸政府授權的非官方組織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在香港會談之後經由口頭協商而逐漸形成的不成文默契(即無任何書面協議或約定,無任何法律效力)。但其實質含義為何,至今海峽雙方仍無交集。在目前台灣內部方面,泛藍認為九二共識是兩岸共同認同一中各表的具體共識,泛綠則認為只有九二會談,但並無九二共識的共識存在,而中國大陸方面則認為九二共識就是一個中國,而所謂的中國就是國際廣泛認同的中國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並無各自表述的存在。
在九二香港會談中,雙方並沒有達成廣泛共識,「九二共識」這個名詞也尚未出現。到2000年4月28日,台灣時逢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結束後、政權移交前,台灣陸委會主委蘇起首次提出「九二共識」,並闡述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隨後進入中國國民黨的黨綱之中。
200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歷史性訪問中國大陸,與時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錦濤會面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開始在公文書上使用「九二共識」之名稱,並將其闡述為「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統一。但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並在宣傳與教育系統中多次提到。
2006年,蘇起坦承「九二共識」為重新包裝「一中各表」所自創的名詞。2008年5月26日,馬英九就任中華民國總統後,海峽交流基金會的文件中首次將九二共識應用在台灣的公文書上。2015年的兩岸領導人會面中,雙方再度肯定九二共識是兩岸共同的政治基礎及共識。
台灣的民主進步黨及台灣團結聯盟等泛綠政黨,僅承認九二會談為歷史事實,但認為該會談未曾產生任何共識,故否認有九二共識存在。
九二共識─歷史
1991年,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並設立海基會,準備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接觸,開始協商與談判。但雙方在政治立場上最大的問題就是關於一個中國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主張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堅決反對台獨,但台灣方面宣稱,根據《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政府才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中華民國擁有包括大陸在內的中國的主權。為了解決這個自1949年之後久已存在的爭論,雙方於是開始了一連串的談判工作。
1992年8月1日,中華民國國家統一委員會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作出決議稱:
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但雙方所賦予之涵義有所不同,中共當局認爲一個中國即爲中華人民共和國,將來統一後,台灣將成爲其管轄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台方則認爲一個中國應指1912年成立迄今之中華民國,其主權及於整個中國,但目前之治權,則僅及於台澎金馬。台灣固爲中國之一部分,但大陸亦爲中國之一部分。
1992年10月,臺灣方面的非官方組織「海峽交流基金會」(以下簡稱海基會)代表陸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的非官方組織「海峽兩岸關係協會」(以下簡稱海協會)代表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在香港舉行會談。會談中,雙方就「一個中國」的論題分別提出了多項表述方案。期間,海協會提出了五個文字表述方案。海基會則先後提出了八個表述方案。其中海基會第八個表述方案為
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
海基會的表述方案則提出在兩會的商談中必須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雙方在13個表述方案皆未達成共識,台灣方面授權海基會代表可以提出口頭表述方案,但也未達成共識,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協會代表中止談判,逕行返回中華人民共和國。1992年11月3日,海基會發表新聞稿並致函海協會稱,對一個中國原則「應有所表述」,「我方將根據『國家統一綱領』和國家統一委員會本年八月一日對於『一個中國』涵義所作決議,加以表達」。台灣海基會代表停留到11月5日,見會談無法恢復,返回台灣。
1992年11月6日,陸委會副主委馬英九表示,在香港會談中,一個中國的「表述」問題無交集、無共識,中共向我方政治勒索、缺乏誠意。
商談功虧一簣的原因有四:……2、大陸海協會既然派員赴港進行商談,理應在上述議題得到具體結果之後,再行離港,海協會代表卻不顧海基會繼續商談的要求,逕行返回大陸。此外,海協會明知雙方就有關「一個中國」的「表述」問題並無交集,卻對外一再揚言,雙方已獲得共識。這種言不顧行,行不顧言的作風,錯失達成協議的良機。
行政院長郝柏村說:
共產黨一向視談判為鬥爭手段,我們對海基會與大陸海協會在香港會談一事,不必期望太高,也不必介意會談沒有具體結果。
會談結束後,雙方以電話與書信方式,繼續就「一個中國」的論題交換意見。11月16日海協會致函海基會,告知海協會的口頭表述要點為:
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的統一。在事務性商談中,只要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可以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表述的方式可以充分討論,並願意聽取海基會和台灣各界人士的意見。
此函同時附有海基會之前所提的第八個表述方案,即「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作為雙方彼此接受的共識內容。12月3日,海基會回函,對海協會的口頭表述要點表示「尊重」。
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於2001年3月1日發表談話,回顧九二香港會談過程時,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理解的共識是「兩岸均堅持一中原則」,但台灣理解的共識為「一中互表」,雙方的理解有差距,造成爭議:
1992年會談期間,兩會曾先後交換十三個版本的表述方案,隨後並有口頭表述方案,中國稱雙方已達成「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但台灣所理解的共識卻是「一個中國,各自以口頭表述」,隨後即擱置該項爭議。
在其回憶錄中也否認在香港會談時雙方曾就「一個中國」的認知達成任何共識:
大陸將香港會談的結果以及後續的發展,片面宣稱為:雙方以口頭聲明的方式確認「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隨後進一步說「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1992年兩岸兩會的共識。這種說法與事實經過不符。台灣各界則一直以「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作為1992年兩岸會談過程及結果的簡稱。
海協會副會長唐樹備在2011年11月25日參與港臺政經論壇時,認為,當年海基會的回函,代表兩會已達成共識,同意海協會的口頭表述要點,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的統一。當時許惠祐以海基會法律服務處處長身分代表海基會參與九二香港會談。在2001年受訪時,認為參與香港會談時雙方就一個中國問題並無共識,雖然海基會於會談後電傳海協會建議對此問題「各說各話」,海協會也僅以傳真回覆表示「尊重」,而尊重和「同意」、「承認」有相當距離,況且,1992年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也從未公開承認「一個中國、各自表述」。許惠祐指出,九二共識是蘇起在2000年的新發明,中國大陸方面的九二共識就是「一個中國原則」。
時任海基會秘書長、曾參與督導九二香港會談的陳榮傑表示,海協會1992年11月16日致海基會的信函確認:「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在協商文書查證的過程,雙方對「一個中國內涵認知不同」,於是彼此同意以「囗頭聲明的方式,各自表述」。「身為國家的領導人,馬英九總統既然知道所謂的『九二共識』與『一中各表』有所差距,而且『一中各表』與『一個中國』也有差距,何能便宜行事,刻意予以模糊?」「經過加工包裝的九二共識是非常不妥的表述方式。扭曲真相,誤導大眾,落入陷阱而不自知。」
時任中華民國總統的李登輝在卸任後,曾多次公開否認九二共識的存在。2015年5月7日總統馬英九出席陸委會主辦的「兩岸互動與交流-歷史時光迴廊特展」開幕式致詞,亮出李登輝在總統府所主持的國統會第8次會議紀錄,稱「九二共識」是在他任內決議通過。李登輝回應,1992年4月在國統會中通過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是當時台灣內部的共識,不是馬英九所說,在92香港會談中出現,台灣與中國之間的九二共識。
2016年,中國國台辦前副主任王在希在接見台灣31所大專青年訪問團時,表示中國在九二香港會談中的態度,堅持的是兩岸「各表一中」,而不是台灣方面所稱的「一中各表」。在主權問題上,必須堅持中國只有一個,沒有模糊空間。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