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8-25 01:50:36| 人氣2,72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日本統治時代的臺灣略史(下)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日本統治時代的臺灣略史(下)
 

在長達半世紀的日本統治當中,武裝抗日的政治運動,大抵上發生在日本領台的前20年。這20年的武裝抗日運動,根據一般學者的研究,大致上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期是臺灣民主國抗拒日軍接收的乙未戰爭;第二期是緊接著臺灣民主國之後的前期抗日遊擊戰,幾乎每年都有武裝抗日行動,而最末一期自1907年的北埔事件起,到1915年的西來庵事件為止。之後,臺灣反日運動轉為維護漢文化的非武力形式,不過期間仍發生轟動全世界的霧社事件。

根據後藤新平引述總督府報告,僅在1898—1902四年間,總督府殺戮的臺灣“土匪”人數為11,950人。日本領有臺灣前八年,共有32,000被日方殺害,超過當時總人口百分之一。此外,臺灣日本綜合研究所報告認為,在日本最初20年統治下,臺灣曾有40萬人被殺害,遠遠超過臺灣史上(含光復後)的族群衝突受難人數。

清廷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臺灣住民中引起了軒然大波。1895年5月25日,臺灣官民宣佈于臺北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巡撫唐景崧為總統並向各國通告建國宗旨。未料,日軍在5月29日于基隆背後的澳底登陸,6月3日攻陷基隆。於是臺灣民主國政府的領袖們,包括唐景崧和丘逢甲,都內渡逃亡至中國大陸。6月11日,泉州籍辜顯榮代表艋舺士紳迎接日本軍進入臺北城。6月下旬,餘眾又在台南擁立大將軍劉永福為民主國第二任總統,民主國雖和日軍發生不少規模不小的血戰。但到10月下旬,劉永福也棄守內渡中國大陸,日軍佔領台南,這個武裝遠遠不敵日軍而在毫無外援的情況下單憑民眾之力奮戰存活184天的臺灣民主國政權,至此完全劃下了句點。

臺灣民主國宣告崩潰以後,臺灣總督樺山資紀於1895年11月8日向日本東京大本營報告“全島悉予平定”,隨即在臺灣展開統治。但是,1個多月以後,臺灣北部原清朝鄉勇又於12月底開始一連串的抗日事件。而這一期的抗日可以說是第一期臺灣民主國抗日運動的延伸。

1896年,苗栗地區部分義軍撤往大湖,加入泰雅族原住民抗日行列。由“得磨波耐社”大頭目“北都巴博”率領,在馬那邦山區與日軍展開一場殊死戰。但日軍擁有山炮等重型武器。原住民4位頭目北都巴博、接卡久因、杜哈魯、莫拉邦、和義軍將領柯山塘及屬下全部陣亡,日軍陣亡七十多人。

中南部地區簡義、柯鐵虎、劉德杓為首的民勇。於1896年6月進攻駐守南投街及鬥六街的日軍,7月進攻鹿港,辜顯榮率“別動隊”協助日軍。雖有部分“別動隊”成員倒戈,但民勇軍仍告失敗。事後,日軍在雲林地區展開清鄉報復行動,約六千至三萬人遇害,史稱雲林大屠殺。

西元1902年苗栗地區風雲再起,因原住民不滿歧視與壓迫且詐騙了山墾權,襲擊“南莊支廳”。苗栗、新竹等地原住民紛紛響應,交戰1個多月,史稱“南莊事件”。之後,日本人又殘殺逃到馬那邦山避難的難民,引起原住民更大規模抗日,雙方交戰好幾個月。

學者江彥震認為當時臺灣自主與反日勢力並沒有因為戰爭落敗而完全平息,並提出客家人是以“保家”重于“衛國”的臺灣民間反抗說法,在後續的20年間的日人統治下,陸續出現抗日行動。但當時主要的抗日活動多以“克服臺灣,效忠清廷”為口號,代表是並稱為“抗日三猛”的簡大獅、林少貓及柯鐵虎。其中柯鐵虎以“奉清國之命,打倒暴虐日本”為口號,與朋友自稱“十七大王”,在雲林一帶盤據。

1902年,漢人抗日運動稍歇,直到1907年11月發生北埔事件,武裝抗日才進入第3期。這段5年的停歇時間,一方面是源自兒玉源太郎總督的高壓統治,一方面也因為總督府以民生等政策拉攏台人。在雙重因素影響下,臺灣漢人對於抗日行動採取了觀望的態度。

自1907年的北埔事件起,到1915年的西來庵事件為止,總共有13起零星武裝抗日事件。但是,除了最後一次的西來庵事件外,規模都很小,還有的事先就被發覺捕獲,因此和過去大規模的反抗不同。西來庵事件是漢人第一次利用宗教力量來推動抗日,規模的浩大,事件的結束,亦使臺灣人認識,因為軍事實力的懸殊,起義舉動難有作為,開始以和平方式爭取民主自治,轉型為社會運動與政治運動,所以西來庵事件也成為臺灣漢人的最後一次武裝抗日。

這些事件中,有11件發生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之後,並且有4件是受到辛亥革命的刺激而發動的。13起事件中,宣稱要將臺灣歸收入中國版圖的有4件,稱王稱帝、要自立臺灣王朝的有6件,兩者皆可的1件,不明其目標的則有2件。由此數字可以發現,欲自立臺灣政權的比例,超過要將臺灣歸還中國的部分,且與前二期中同樣以臺灣建國為目標的事件相比,也不再強調對於清朝的忠誠。這個轉變可能和1911年清朝被推翻,臺灣人民原本習慣效忠、認同的對象突然消失所致。

後期抗日運動中,以發生於台中州能高郡霧社(今南投縣仁愛鄉境內)之霧社事件最為著名。這並非一場為了建立新國家或回歸中國的俗稱“義軍”行為,而是由於日本人對臺灣原住民長期的壓抑傳統文化(包含謀生的狩獵)、歧視與勞動剝削,致原住民生活困苦、長年積怨。

1930年10月27日,以頭目莫那魯道為代表,共六個部落300多位族人發動對日本人的出草及抗暴,殺死在霧社小學舉行運動會的134名日本人(包括許多婦孺及受到原住民好評的日本醫師)。事件發生後,總督府主張對原住民擁有報復及討伐權。于此理念下,總督府遂展開近二個月的討伐,以賽德克族(當時被歸類於泰雅族)為主,參與反抗行動的三百名原住民兵勇非戰死即自盡,其家人或族人也多上吊或跳崖;而後日方也放任敵對原住民對起事部落出草。史稱霧社事件及二次霧社事件。該事件由於總督府方處理方法也不當,令總督府多位高級官員下臺以示負責,也成為臺灣日治時期最直接且最激烈的武裝抗日行動。

1895年11月上旬,正當臺灣乙未戰爭之時,中國革命烈士陸皓東被處刑後,陳少白在臺灣臺北創立興中會臺灣分會,會員有楊心如、吳文秀、趙滿期、容祺年、莊某等五、六人,並逐漸打開局面。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並曾應允支援興中會發動1900年的惠州革命,並與孫中山約定“中國革命黨先起義,以其力擾亂廈門的後方地區,為日本出兵製造藉口,等日軍佔領廈門時,就能對孫文的起義軍援助武器、補充兵力”。孫中山坐鎮臺北指揮,後因日本內閣改組,政策轉變,新上任的伊藤內閣下令臺灣總督禁止對中國的武裝起義提供任何協助,要求在臺灣的兒玉總督與後藤新平民政長官執行,並嚴令孫文離開日人所統治的臺灣。惠州革命遂告失敗,多位革命烈士因此喪生,陸皓東亦被譚鐘麟所處死。而日人上田良政也被清軍逮捕並遭殺害。伊藤內閣之成立對臺灣的影響是,原逃亡在廈門的臺灣抗日人物,因日政府的政策改向得以不被押返臺灣處罪。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各地盛行民族自決的風潮,例如三一運動。日本也進入自由、開放的“大正民主時代”。臺灣的新興知識份子在民族情感的支持下,以非武裝的抗日手段,爭取臺灣的民主與自治。

1915年以後,臺灣幾乎不再有大規模的武力抗爭行動。隨之而來的,是自發的社會運動。臺灣人組織近代政治社團、文化社團和社會社團,採用具有清楚政治意識的宗旨,以此結合意識相近、志同道合的人,共同為運動所設定的目標努力。

1919年,在東京的臺灣留學生改組原先的“啟發會”,成立“新民會”,展開這一階段各項政治運動、社會運動的序幕。隨後有“六三法撤廢運動”、“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相繼發起,並且有《臺灣青年》(1920年)、《臺灣》(1922年)、《臺灣民報》(1923年)、《臺灣戰線》(1930年)、《臺灣新民報》(1932年)、《臺灣文藝》(1934年)、《臺灣新文學》(1935年)等刊物的相繼發行。1921年,蔣渭水醫師結合青年學生,以及臺灣各地社會領袖,共同成立“臺灣文化協會”,成為往後臺灣諸多民族運動、社會運動、政治運動的大本營,也是許多社運團體的“母體”。

此時也有日本本土人士在臺灣從事社會福利工作及社會運動。稻垣藤兵衛於1916年在臺北大稻埕成立人類之家幫助窮人及稻江義塾提供兒童教育,後又從事農民運動,提倡娼妓自由廢業,並參與無政府主義團體“孤魂連盟”的創立。在臺灣從事社會運動的還有泉風浪、古屋貞雄等人。

1927年初,“文協”分裂,左派掌控“新文協”,老幹部退出另組“臺灣民眾黨”。臺灣民眾党又於1930年分出“臺灣地方自治聯盟”。而在農工運動團體方面,“臺灣農民組合”于1926年成立;民眾黨的週邊組織“臺灣工友總聯盟”于1928年結成;同年4月,“臺灣共產黨”在中國上海成立。簡單言之,1920年代的上半期,是臺灣社運團體萌芽發展的時期,1920年代的下半期,是各社運團體沿著左右派意識型態分道揚鑣的階段。直到1930年代初期,隨著日本當局的高壓手段,這些分合擾嚷的社運團體才紛紛勢微。

1930年代中期後,在皇民化運動的指導下,臺灣民眾在1920年代曾經盛極一時的政治鬥爭和社會運動,都遭到禁絕的命運。在這種情況下,文化運動——特別是文學運動——取而代之,成為反抗運動的主流。

臺灣文化協會于1921年創立,在臺灣社會運動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臺灣文化協會以《臺灣民報》做為協會宣傳工具,在臺北、新竹、台中、員林、台南等地設立十餘處讀報社,也時常以“文化劇”的演出來啟迪民智。其活動包括了對新知識、新思想的介紹,舉辦各種講習會演講,並推廣民主及民族自決理念,爾後支援初期數次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但後來其成員因理念不合於1927年分裂為激進左派的新文協和主張地方自治的臺灣民眾黨。之後再加上總督府對社會運動的壓制,導致臺灣文化協會的式微。

1935年11月22日,總督府舉辦了臺灣史上第一次選舉,第一屆市會及街莊協議會員選舉。雖然這是臺灣史上首次由經由民選方式產生議員,但這樣的改革仍屬於不完全的自治。所以部分民眾仍然不滿這樣的改革。臺灣地方自治聯盟對這項措施加以批判,並派楊肇嘉等人向總督提出普選、議員全部民選、改街莊為議決機關的改革主張。但總督府並未接受這些建議。

1939年11月22日,因第一屆議員任期終了,總督府舉辦第二屆市會及街莊協議會員選舉,1943年由於正值太平洋戰爭,選舉停辦。州會方面,分別在1936年11月20日和1940年11月20日舉辦州會議員選舉。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錄音發表終戰詔書。同年8月15日,將這段錄音以廣播對外播放,史稱“玉音放送”。同盟各國紛紛接收到日本投降的訊息後,自此宣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同年8月29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任命時任福建省主席的陳儀為臺灣省行政長官,並于9月1日于中國重慶市宣佈成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與“臺灣警備總部”,同時命陳儀兼任“臺灣警備司令”。經過多日準備後,10月6日于臺北成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前進指揮所”。

依照於1945年9月2日由盟軍最高統帥麥克亞瑟元帥發佈的“軍事命令”《一般命令第一號》第1條規定,在中國(滿洲除外)、臺灣及北緯十六度以北之法屬印度支那(現今的越南北部與老撾)境內的日軍高階司令官及所有陸海空軍及輔助部隊應向蔣介石將軍投降。奉麥帥的《一般命令第一號》命令,于同年10月25日上午10時在臺灣臺北公會堂(戰後改名為中山堂)舉行臺灣地區的受降典禮。臺灣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將軍與陳儀將軍進行受降儀式,安藤利吉將軍將受領檔簽署後,由參謀長諫山春樹將軍轉交遞給陳儀將軍,雙方即完成受降儀式。在對日和約尚未簽訂以轉移臺灣的主權之前,日軍奉麥帥發佈的“軍事命令”《一般命令第一號》將臺灣交由中華民國代表同盟國軍事接管,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方面則視此舉為臺灣光復,並頒訂10月25日為臺灣光復節紀念。

1945年10月25日當天,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正式運作,機關處所設于原臺北市役所(即日治時代的臺北市政府;建物為今行政院院址)。而主要參加人員有國民政府代表:陳儀、葛敬恩、柯遠芬、黃朝琴、遊彌堅、宋斐如、李萬居,臺灣人民代表:林獻堂、陳炘、林茂生。另外,還有日軍代表:安藤利吉及諫山春樹。..........

           

台長: 幻羽
人氣(2,728)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何處無江湖? |
此分類下一篇:難民潮
此分類上一篇:日本統治時代的臺灣略史(上)

TOP
詳全文